《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精選11篇)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精選11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精選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1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任正非

  從13年初進入雲服務公司,眨眼間就過去了兩年多了。在工作上,不斷追求極致,希望能夠最大程度上為公司為客戶帶來價值。在讀完《以奮鬥者為本》後,我想我也算得上一名奮鬥者。

  何為奮鬥者呢?

  奮鬥者是能夠為他所服務的企業、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奮鬥者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並能夠實現個人成就。奮鬥者是能夠為整個社會前進發展做出一定貢獻的,同時也一定會為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行業做出突出性貢獻並受到社會所尊重的人;

  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才能活下去

  我做事一直秉著先把事情做好,錢自然就會來了的原則去做好本職工作。站在使用者、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斷地創新、拓展。

  天底下唯一能給我們錢的,只有客戶。客戶是我們生存的唯一理由。我們、企業必須為客戶服務。公司經營目標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實際上就是在榨乾未來,傷害了戰略地位。深淘灘,低作堰。

  為什麼是以奮鬥者為本

  我們奮鬥的目的,主觀上是為自己,客觀上是為國家、社會、為人民。但主客觀的統一確實是透過為客戶服務來實現的。沒有為客戶服務,主客觀都是空的。

  要為客戶做好服務,就要選拔優秀的員工,而且這些優秀員工必須要奮鬥。要使奮鬥可以持續發展,必須使奮鬥者得到合理的回報,並保持長期的健康。但是,無限制的拔高奮鬥者的利益,就會使內部運作出現高成本,就會被客戶拋棄,就會在競爭中落敗,最後反而使奮鬥者無家可歸。這種不能持續的愛,不是真愛。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是兩個矛盾的對立體,它就構成了企業的平衡。難以掌握的開放,妥協,灰度,考驗所有的管理者。

  如何做好團隊領導者?

  開放、妥協、灰度是企業文化精髓,也是一個領導者的風範

  魅力:幹部需要長期艱苦奮鬥,要有敬業和獻身精神,實事求是,要有自我批判精神,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身職業化水平,開展組織建設,幫助下屬成長。

  魄力:承受壓力的能力,也就是使命和責任。擔負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承,有清晰的主攻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帶領團隊實現組織目標。站在全域性立場,不斷改進端到端的業務服務流程。

  眼力:看到方向,挖掘人才,發現風險(矛盾)。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獎罰制度,完善規範業務流程,提拔幹部,挖掘人才。

  一個不開放的文化,就不會努力地吸取別人的優點,逐漸會被邊緣化。一個不開放的組織,遲早就會成為一潭僵水。創新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前進的,同時像海綿一樣不斷吸取別人的優秀成果,而並非是封閉起來的自助創新.

  我們在前進的路上,隨著時間、空間的裱花,必要的妥協是重要的。沒有寬容就沒有妥協;沒有妥協就沒有灰度;不能依據不同的時間、空間,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難有合理審時度的正確決策。開放、妥協的關鍵是如何掌握好灰度。

  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是企業的唯一出路

  客戶的本能就是選擇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的產品。而這個世界上又存在眾多的競爭對手,我們質量不好,服務不好,光靠客戶關係維持,必是死路一條,只是時間問題。在網際網路時代,技術進步比較容易,而管理進步比較難,難就難在管理的變革,觸及的都是人的利益。

  我們想要在競爭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進,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在監控有效的情況下,縮短流程,減少審批環節;要嚴格確定流程責任制,充分調動中下層必須承擔責任,在職權範圍內正確及時決策;把不能不敢承擔責任的幹部,調整到操作崗位上去;吧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幹部從管理崗位換下來;要去除論資排輩,把責任心、能力、品德及人際溝通能力、團隊組織協調能力,作為選拔幹部的導向。個人永遠無法比團隊強大,團隊精神尤其重要。團隊精神的積累就形成了團隊和企業的文化。有了文化,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鐵軍是打出來的,兵是愛出來的

  古往今來凡能打仗的部隊,無一例外,都是長官愛惜士兵,不然就不會有士為知己者死。

  狼狽組織計劃,是從狼與狽的生理行為歸納出來的。狼有敏銳的嗅覺,團隊合作精神。而狽非常聰明,因為個子小,前腿短,在進攻時是不能獨立作戰的,因而他跳躍時是抱緊狼的後部,一起跳躍。就像舵一樣的操控狼的進攻方向。狽很聰明。很有策劃能力,以及很細心。狼與狽是一種合作的精神,而不是一提合作精神,就理解為加班加點,拼大力,出苦命。

  作為品牌設計團隊的領導者,我們團隊就像是給狼狽做更好的裝備,強化戰鬥力。是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催化劑的作用就是,最大程度或超出地去發揮整體的效果。我們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公司的衣著外觀。我們更需要加強內涵和質量,不能光靠外表去吸引客戶。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別人幹得好,我為他高興;他幹得不好,我們幫幫他,這是團隊的精神。不管誰勝了,都是我們的勝利,我們大家一起慶祝;不管誰敗了,都是我們的失敗,我們拼死去救。企業的文化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我們要用制度來保證這種精神傳承,要讓為全流程做出貢獻的人,按貢獻分享到成果。

  最後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奮鬥,共創未來。這就是我們的目標。相信雲服務公司在以後的日子裡,有大家的努力,會越來越好,在這裡感謝公司,感謝每一位奮鬥者。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2

  讀了張總寫的《以奮鬥者為本》後,我感受頗多,作為易流新員工的一員。我想我的路還有很長很遠,但要想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潤,為我個人職場生活添彩,就必須努力再努力,奮鬥再奮鬥。

  作為新員工的我們都很年輕,有一定的衝勁,由於工作經驗不是太多,工作思路也比較單一,在工作中會常走彎路,有時也會因為一點小困難或有些小的不適應,而困惑。其實這在我看來再正常不過,說明我們已經在前進的路上了,而這些小困難也就成為我們在奮鬥路上的小插曲了。 我想易流的奮鬥者應該是那種有工作激情,並不斷接受挑戰,透過不斷地挑戰去重新打造自己,進而繼續向前趕,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

  易流的奮鬥者首先應該是對易流事業的絕對認同與忠誠,並踐行易流的七條價值觀;易流事業的奮鬥者必須對工作充滿激情,並對於易流的發展富有責任感、使命感;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將本職崗位價值最大化,並堅持以結果為導向的行事風格;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時刻具備危機意識,並在工作中持續改進;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具有鑽研、學習、不斷創新的精神。這是張總對易流奮鬥者的要求,這五條要求即全面又精闢,話不多但要做到卻不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易流人要有責任感、有使命感,以主人公的心態為公司的利益著想,同時還要有危機意識.

  用心用智慧,給力給機會。我想我們每個人對奮鬥者的理解,可能會有一些小不同吧,但是有了張總給我們提出的方向性要求,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風向標,它指使著我們在奮鬥的路上向前邁進。易流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肯奮鬥肯挑戰,相信定會有更寬廣的舞臺去等著你。

  最後,我們必須將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堅持轉變、創新、服務的經營理念,全面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的經營方針做為我們奮鬥前進的指導思想。以公司的長遠發展為目標,而團結奮鬥!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3

  最近公司給大家發了兩本有關華為業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教材,拜讀之後有些感悟。

  華為是一家生產銷售通訊裝置的民營通訊科技公司,雖然處於競爭最為激烈的通訊領域,卻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全球領先的巨人,在羨慕他的成功之餘,也不禁感嘆他"以客戶為中心"的真誠以及不斷進取拼搏精神。通訊行業絕對是適者生存的寫照,華為一出生就已經和國際頂尖的跨國公司同臺競爭,但華為公司作為民營企業,沒有國企央企的種種優厚待遇,卻能夠歷經磨難而後生,直至雄踞全球,其中存在著偶然,更充滿了必然。華為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客戶的要求就是華為的要求,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就是這樣不斷滿足客戶的種種需求,進而不斷擴寬發展市場;華為始終有一種危機意識,長期"堅持艱苦奮鬥",能夠在榮譽面前不驕不傲,充分認清形勢。這些是值得我們國有企業包括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學習和借鑑的真理。

  任正非在書裡說了一個觀點很重要,值得每一個創業者和有責任心的人思考。他說:客戶是唯一給我們錢的人,我們要服務好他們。任正非用一個非常簡單的買賣關係,深刻闡明瞭客戶之於企業的重要作用。但凡懂客戶的價值的企業家,都非常重視客戶的訴求、意見與建議,也有非常之方法從服務、產品等各種形式中展現這樣的重視。

  為客戶服務不但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一切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企業作為盈利組織,其利潤來源只能是客戶,因此企業的日常工作都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價值創造為核心來開展;而企業一旦偏離了客戶價值創造的發展定位,不管之前曾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被客戶拋棄、被市場遺忘。

  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有一種"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的認識。客戶的本能就是選擇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的產品,而這個世界上又存在眾多的競爭對手,我們產品不好,服務不好,光靠客戶關係維持,必是死路一條。在如今這個資訊化的時代,技術進步比較容易,而管理進步比較難,難就難在管理的變革,觸及的都是人的利益。我們想要在競爭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進,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在監控有效的情況下,縮短流程,減少審批環節;要嚴格確定流程責任制,充分調動中下層必須承擔責任,在職權範圍內正確及時決策。

  企業只有真正把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落到實處,凝聚起全公司員工的不懈激情與智慧,以及辛勤勞動,不斷透過優質產品及良好服務來為客戶創造價值及價值增值,才能在與客戶的共同成長中實現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4

  華為的成長來自於它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源自它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透過學習《以客戶為中心》和《以奮鬥者為本》,感觸很深,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成就客戶

  正如華為總栽任正非先生所言:我們沒有商道,我們就是以客戶為中心,讓客戶高興,把錢給我。為客戶提供有效服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價值評價的標尺,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但在我們公司內部,部分員工思想觀念仍未轉變,面對客戶的要求,仍擺出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麵孔,正因這樣做,我們付出了慘痛的教訓,丟掉了市場和銷售量,失去了部分客戶。

  二、艱苦奮鬥

  在華為公司,奮鬥體現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中,以及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堅持以奮鬥者為本,使奮鬥者得到合理的回報。所謂奮鬥者:即信念堅定、忠誠敬業、創造價值的人,這樣的人是有理想、有信仰的勞動者。

  華為的價值分配理念強調以奮鬥者為本,導向隊伍的奮鬥和衝鋒。華為的分配理念還承諾決不讓雷鋒吃苦,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當員工接受這個假設去奮鬥並一再得到驗證時,這個假設就轉化為一種信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

  以奮鬥者為本的理念使華為能招募到並且留住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管理中非常基礎和重要的薪酬管理,為華為解決了四個基本問題,即報酬什麼,指報酬導向,按貢獻付酬而不是按辛苦付酬;怎麼報酬是指各種報酬形式的定位,只有結構合理、定位清晰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報酬多少,既考慮外部勞動力市場的報酬水平,又權衡內部應拉開多大的差距,有差距才有動力;支付能力是要在期望和可能之間找到平衡,以保持華為報酬政策的合理、適度、長久的特性。有志者奮鬥無悔,唯拼搏成就人生。我們除了奮鬥,別無選擇。

  江蘇石油正在奮進“1133”,向新三年奮鬥目標邁進,我們要學習“以奮鬥者為本”的華為管理精神,結合公司實際,實事求是,以問題為導向,面對現實,著眼長遠,作為安全管理人員,要結合自身工作,圍繞全環保數質量主要是擔當責任、落實責任問題這個重點,時刻繃緊安全環保數質量這根弦,振奮精神,鼓足勇氣,一起加入“奮鬥者”的方陣,攜手並肩,樹立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戒空談、做實事,幹一件、成一件,確保完成全年各專案標任務。

  三、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斷進步,不斷改進,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傾聽、揚棄和持續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與他人合作,實現客戶、公司、團隊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孟子早在公元前就提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哲理,放到現在來講,一樣是適用的原則。現代企業處於一個資訊高度發達,市場競爭高度激烈的環境下,市場環境、客戶需求、市場需求瞬息萬變,唯有充滿未雨綢繆的高度危機感,不因驕人的業績、眾多的榮譽而陶醉,沒有因當前企業發展的大好形勢而停滯不前、沾沾自喜,華為人正是不斷追求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要想使一個企業持續的生存發展下去,需要每位員工“居安思危,不斷進取”。華為在企業發展的時候,對企業面臨的,潛在的危機展開廣泛的討論,這也許正是任正非和華為的不同之處。

  在反省企業文化,樹立了危機感,華為的做法應該是激勵動力。管理學中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桶上那塊最短的桶板。找到這塊最短的板,就找到了突破口。“均衡發展,就是抓短的一塊板”。任正非要求幹部要往遠處看,不要短視,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求企業領導層要放棄官本位,真正為員工考慮。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們才能更好地引人、用人、育人、留人。“財散才能才聚”,只有從舊的利益分配中走出來,真正讓員工的腰包鼓起來,企業才能越來越富。

  企業要大發展,就必須要“標新立異”,做出與眾不同之處,才能獲得成功。“吃老本”、不冒風險才是企業最大的風險,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持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技術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公司必須正視現實,面對市場,學習先進,不盲從,不冒進,拿來成熟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腳踏實地與自身文化融合,敢於挑戰自我,否定自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

  四、高效的執行力

  對待工作,不找任何藉口,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體現出誠實、負責、敬業的精神。結合到我們平時工作中,我認為要提高領導幹部的執行力,必須解決好執行的問題,把執行變為自動自發自覺的行動,在執行過程中要求執行人能嚴格並靈活把握服從—執行—自主決策—協調—審結—反饋這一基本執行程式,遵循指揮—彙報鏈的原則,這樣執行才能真正按照領導意圖,真正稱之為有效執行。

  我們要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主管管理要做好跟蹤督查,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嚴格問責,在執行過程中沒有任何彈性,讓制度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在執行制度過程中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等行為,要及時追究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負責人的責任,鼓勵員工對違規事實進行舉報,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不設制度的真空地帶和肓區,真正形成制度管人,依規辦事的良好社風。

  五、開放進取

  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我們必須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堅持開放與創新。任何先進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業務管理,只有轉化為商業成功才能產生價值。我們堅持客戶需求導向,並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

  六、至誠守信

  我們只有內心坦蕩誠懇,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諾。誠信是我們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堅持以誠信贏得客戶。

  七、團隊合作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團隊合作不僅是跨文化的群體協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門牆、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以協同合作為核心,反映了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統一,保證集體高效運轉的一種精神。團隊精神在工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任何一個組織機構或者單位如果缺乏團隊精神,就會如同一盤散沙,運作中效率低下。

  團隊精神有利於增強員工的責任心,在工作中做好本分工作。任何團隊想要完成工作任務,必須合理分配好成員的任務。而團隊精神較強的員工,自然會有很強的責任心,能盡責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會偷工減料,得過且過。

  團隊精神有利於員工之間互相關心,彼此協作,增強團隊凝聚力。具有良好團隊精神的員工,在工作中能夠細心觀察每位同事的狀態。如果發現同事工作狀態不佳,情緒低落,頻頻出錯,員工會跟這樣的同事進行溝通,瞭解情況,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而不是在背後指責。在同事的關心及協助下,狀態不佳的人能夠更快地調整狀態,更早地以飽滿的精神迴歸團隊的統一戰線上。

  團隊精神有利於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益。具有團隊精神的人,在工作中不僅會做好本分工作,互相關心及相互支援,還會努力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找出更有效的做事方法,提高團隊的辦事效率。

  沒有團隊精神的人不會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從而拖團隊的後腿,也不會關心其他人,在別人犯錯時只會一味地指責,更不會在工作中多付出一點汗水,為提高團隊效益出謀劃策。一個團隊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務,需要團隊精神作為協作的核心。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5

  原本,我對華為公司的瞭解還是指停留在它是第一個打入美國市場的民營通訊企業,至於它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我知之甚少。但看了華為公司針對管理層的培訓教材《以奮鬥者為本》和《以客戶為中心》這兩本書後,透過仔細閱讀書中摘錄的每一段話,我彷彿被帶進了華為公司的世界,透過這兩本書,我瞭解了整個華為的歷史、現在和將來。讀罷兩本書,留下三個深刻印象——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華為因此而不斷壯大。

  一、以客戶為中心

  以客戶為中心,告訴了我們一個最淺顯的道理:我們作為企業,要生存,首先就要有利潤,但利潤只能從客戶那裡來。企業的生存本身是靠滿足客戶需求,提供客戶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並獲得合理的回報和支撐,天底下唯一給錢給你的就只有客戶。我們只有透過為客戶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才能招來客戶並留住客戶。

  華為任總用最樸實的話語講明白了客戶對企業的作用:“我們以前做產品時,只管自己做,做完了向客戶推銷,說產品如何的好,那是在需求旺盛的時候是可行的。但現在形式已發生轉變,我們埋頭做出‘好東西’後再推銷給客戶,那東西就賣不出去了。因此,我們要真正認識到客戶需求導向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一條正確的道路。”

  確實,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讓客戶在購買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可以獲得成功,只有讓更多的客戶成功了,我們才能贏得更多的客戶,才能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效益,實現雙贏。

  二、以奮鬥者為本

  以奮鬥者為本,這裡提到的奮鬥者既是埋頭苦幹的勞動者,還包括了給了企業無限信任的投資者。勞動者為企業奮鬥,投資者為企業出錢,他們因為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企業賺錢。

  奮鬥者的服務物件始終是圍繞客戶,再苦再累,只要沒有為客戶的成功助力都是無用的奮鬥,這樣的奮鬥只會浪費公司人力、財力和物力,也帶不來更多的捧著“現金”的客戶,我們在日常工作要及時停止沒有目標的“奮鬥”。

  現在的時代是群體奮鬥、群體成功的時代,企業的奮鬥者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我們有“勝則舉杯同慶,敗則拼死相救”胸懷並人人為之努力而形成這樣的文化氛圍。在這樣的氛圍裡,遇到困難人人可向前、人人肯擔責、人人敢為先。這樣的氛圍,猶如一個強大的磁場,可以吸引來多種多樣的人才,形成一個宏大的具有相同價值觀與駕馭能力的管理者隊伍,進而帶領企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三、長期艱苦奮鬥

  華為公司,從無到有,憑的是其先驅者強勁的“火車頭”精神,從創業初期95%的員工沒有住房,到現在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通訊企業,這是華為長期艱苦奮鬥的結果。

  這長期艱苦奮鬥不只是身體上的艱苦奮鬥,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艱苦奮鬥。如果說身體上的艱苦奮鬥是指盡力工作,那麼思想上的艱苦奮鬥就是盡心工作,一個人盡心去工作與盡力工作,是有天壤之別的。盡心工作在於主動作為,在工作中積極開動腦筋,想法設法去解決問題。盡心工作的員工,即使在短期內會與他人出現差距,但遲早會趕的上,甚至業務水平會超越別的員工,最終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當前,我們企業正在面臨著發展拐點,作為基層單位的管理人員,我們應該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企業發展使命,不斷用心去思考:企業用我做什麼,我為企業做什麼?如果想勇立潮頭,在競爭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須牢記有為才有位,也就是要透過實幹與作為,以“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作為衡量自己的唯一標準,為企業發展助力,才能為自己贏得更美好的未來。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6

  根據分公司統一要求,近期讀完《以客戶為中心》以及《以奮鬥者為本》,兩本書分別介紹了華為的業務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理念,作為業務部門一員,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結合自身的日常工作並圍繞“以客戶為中心”話題,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核心價值觀

  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價值主張,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華為從一個小企業逐步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標杆,正是來自於它的核心競爭力,除了產品質量以及核心技術,更重要的是源自於它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華為公司的目標就是:為客戶服務,就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只有客戶成功,才有華為的成功。

  二、質量是生命

  《以客戶為中心》中生動地提及,“全世界只有客戶對我們最好,他們給我們錢,為什麼我們不對給我們錢的人好一點呢?”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對顧客好呢?那就是要提供好的產品,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生存的基礎,是國際市場競爭的入場券。客戶是依據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決定是否接受和信賴一家企業。為客戶服務是一個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基礎。我們企業在產品質量方面具有國際領先的優勢,作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2010年就釋出了“質量永遠領先一步”的質量方針、“質優量足、客戶滿意”的質量目標。並切實履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社會責任,以油品數質量管理為切入點,進一步落實責任,細化措施,全面排查數質量風險,確保銷售油品質優量足。我們泰州的溱湖油庫作為我們的油品庫存保障部門,從油品管輸、檢驗、發貨等環節,層層把關,為客戶提供放心、優質的油品。

  三、加強客戶服務

  有了好的產品是不是就能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呢?那當然還要提供良好的服務,華為文化的特徵就是服務文化,因為只有服務才能換來商業利益。目前泰州成品油市場需求縮減,區域市場在中石油、中海油一體化專案(東聯化工)以及山東地煉的衝擊下,競爭異常激烈,在油品質量和價格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如何才能贏得客戶,那就要看我們的服務質量。如何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呢?

  1.客戶細分,有的放矢

  不同的客戶有其不同的需求,因此客戶經理要對現有客戶進行梳理細分,按照重點客戶保市場份額,中小客戶提毛利的原則。加大重點客戶、核心客戶上門走訪、溝通力度,對大客戶要堅持“一戶一價,有量有價”。對中小企業客戶,要及時瞭解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結合已售未提的變化,掌握客戶的補庫需求,並及時提醒客戶,來保證每日基本量的穩定,做好客戶的產品管家。

  2. 強化團隊建設

  首先要加強客戶經理隊伍建設,提高客戶經理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客戶經理是聯絡大客戶的紐帶和橋樑,要時刻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做實客戶走訪,及時掌握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及時將分公司的優惠政策以及營銷活動傳達到位,並有針對性的引導客戶採購,從而實現雙贏的效果。

  3.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是英特爾公司總裁的名言。沒有創新,華為在高科技行業中生存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個公司無論大小都要敢於去創新,華為自始至終以實現客戶的價值為經營管理的理念,圍繞這個中心,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不懈的及時創新與管理創新。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持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技術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以客戶為中心”聽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如果我們能聚焦客戶需求,抓住客戶的痛點,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那麼成就客戶的同時,也成就了我們自己。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7

  近期,我認真學習了《以奮鬥者為本》,作為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書中從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價值,以及幹部的責任、要求及選用方面做了詳細講述。作為一個基層管理者,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有體會。

  一、如何做好基層領頭“狼”

  任正非說:“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企業要擴張,必須有這三個要素。”在基層管理中,管理者需要有敏銳嗅覺,認真學習上級公司檔案,正確領會上級公司的政策精神,帶領基層團隊群體圍繞統一的目標不屈不撓、奮不顧身去執行。

  華為企業文化的一個特徵是,只要有新增長點就不能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就不可能有增長點,一定要追求實事求是、可操作性、可執行性。作為基層管理者,我們在本部門中推行各種政策時,只要方向上與上級公司一致,就可以嘗試推行,在推行過程中再慢慢最佳化,最終取得基層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忌追求完美、瞻前顧後、停滯不前,永遠停留在設想之中。

  二、如何吹響“奮鬥者”集結號

  首先,我們要建立符合實際的基層員工的考核評價體系

  基層員工強調做實,強調做實的價值評價,使得做實的人有適合的待遇和地位。基層員工的考核要將勞動成果放在第一位,勞動技能放在第二位。基層員工加工資,主要看價值貢獻,不要把等級過於絕對化。基於價值貢獻,小步快跑,多勞多得。以絕對考核為基礎來調整工資。這樣就是這個評級簡單化,而且量化、公開化,基層員工就看到了希望。

  其次,我們要培養有“群體奮鬥”的精神基層員工

  從生活哲學中我們不難發現: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從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越使自己活得更好。

  華為市場部有個口號:“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作為基層員工能夠群體奮鬥的良好心理素質,別人過得好,我為他高興;別人乾的不好,我們幫幫他,這就是群體意識。要透過考核激勵將群體奮鬥的精神制度化的鞏固下來。

  比如,隨著減員增效的大勢,基層員工人數減少甚多,經常出現發貨高峰期時人員不足的現象。此時當班人員就要發揚“分工不分家”的群體奮鬥精神一起完成本班組任務。

  透過閱讀“以奮鬥者為本”,我學習到很多人力資源的管理方法和思想,有很多實實在在好用的方法。我想,透過最佳化基層考核和管理,“以奮鬥者為本”吹響集結號,一定會讓基層員工活躍起來,讓基層的奮鬥者越來越多,讓奮鬥者們成為一個奮鬥的群體。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8

  華為任總曾提到企業的一個重要生存法則:“企業作為一個法人,不同於一個自然人,一個人再沒本事也可以活到60歲,但企業如果沒有能力,可能連6天都活不下。”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必須尊循法則、不斷求是。以奮鬥者為本,將個人價值與企業命運掛鉤,打造狼性團隊;以客戶為中心,闡述的是一個企業生存的法則和原則。打造合適的.企業文化,引導員工正確面對艱苦鬥爭。這些是華為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聯絡企業現狀、工作實際,有以下方面的感受:

  以客戶為中心,是所有企業生存的基礎。 客戶是來給我們發工資的,客戶是企業創效的緣由。客戶的需求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客戶的成功才會有企業的更大成功。靠什麼來吸引客戶?作為銷售企業而言:服務是根本。微笑在臉上、服務記心中是每位員工行動的指南。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做到來有迎聲、去有送聲,過程中有推介是員工服務的方向。面對經濟下行、環保督查、斷橋修路、高油價、市場競爭日趨激勵等不利因素,透過積極開展“假如我是客戶”的大討論,自上而下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透過制定全員服務提升計劃、亮出服務提升承若,以提升計劃為依據,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積極推進“一站一策”“一戶一策”等不同型別營銷政策服務於客戶。針對員工服務參次不齊的問題,油站將員工的現場服務過程拍成影片,由員工相互點評、站長點評,片區群交流點評,讓服務成為員工的習慣、成為上崗後的自覺行動。

  以奮鬥者為本,將個人價值融入企業文化。企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企業為人才提供施展、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一定要會形成一個好的氛圍,使它成為一個力場,吸引著形形色色的人才匯聚在一起 ,才能形成一個宏大的具有相同價值觀與駕馭能力的管理者隊伍,才能大規模的推動企業前進。一名合格的奮鬥者必須具備四個要素:一是具備較高的技能;二是必須要認可企業文化;三是必須不斷學習,注重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更新;四是必須在堅持身體上艱苦奮鬥的同時,堅持思想上的艱苦奮鬥。直白的講就是成為對企業有用的人、成為不可或缺的人才。企業員工要熟知企業的核心文化要素,並根據企業核心的文化導向進行必要自我調適,使自己儘快適應這一新的文化環境,自覺朝著成為一名合格“奮鬥者”的目標去邁進。

  樹立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身體上的艱苦奮鬥說的是盡力工作,而思想上的艱苦奮鬥談的就是盡心工作,一個人盡心去工作與盡力工作,是有天壤之別的。企業要發展、要擴張,需要更多的盡心工作的員工;需要更多的有責任意識、有擔當意識的員工。任何員工,無論你來自哪裡?無論新老?只要你懷著一顆盡心為企業堅持奮鬥的心,你產生的貢獻將會大於成本,這也是員工成功、企業成功的根本。身為企業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有義務為企業的發展盡心盡力盡責。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9

  近期學習了以華為公司業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綱要:《以客戶為中心》和《以奮鬥者為本》兩書,特有一下感悟如下:

  一、《以客戶為中心》有三個基本要點:

  第一,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第二,華為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幫助客戶獲得成功。而不是說透過為客戶服務,賺一筆錢,自己獲得成功,成就自己;

  第三,為客戶提供有效服務,不追求華為的利益最大化。要站在客戶立場上,比客戶多想一步;還有,有錢要大家賺,把利潤分給產業鏈或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生共贏。

  我司近期堅持樹立客戶至上,微笑服務理念,正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切實展現。以客戶為中心即是想客戶之所想,做好客戶服務為目標。我們要堅守每一滴油都是承諾,是對客戶的誠信。我們要真心完成每一個環節的服務,真正把客戶當做上帝、當作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客戶是企業業務收入的來源。我們要不斷尋求品質和服務的提升,從而給我們的客戶有被重視、不被欺騙的感覺,而這些也會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和更多的客戶。

  二、《以奮鬥者為本》的基本要點是:

  第一,企業人力資源和幹部管理的制度、政策都是以奮鬥者來定位的,各項工作緊緊圍繞、聚焦在奮鬥者群體上。

  第二,只有奮鬥者才是企業的真正財富,華為公司的本質就是一個以奮鬥者為本的文化體系。

  第三,華為的奮鬥觀: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奮鬥,否則,再苦再累也不叫奮鬥。

  第四,員工奮鬥的動力是為了他和他的家人過體面的生活。華為透過什麼來號召員工奮鬥呢?不是什麼主義,也不是為了什麼夢,是為了讓員工和他的家人過體面生活。

  第五,奮鬥者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為國家,為人民。

  第六,“以奮鬥者為本”一定要有制度保障。以奮鬥者為本的文化得以傳承的基礎是“不讓雷鋒吃虧”的理念。員工向雷鋒學習,讓他不吃虧;幹部要向焦裕祿學習,但給你足夠的激勵,創造足夠的條件,讓優秀的人才發揮作用,最終又不讓焦裕祿得肺癌。

  第七,“以奮鬥者為本”在分配激勵上要向奮鬥者傾斜,提倡拉大差距,獎勵無上限。縮小差距是鼓勵了懶惰者,只有拉開差距才能鼓勵奮鬥者,所以華為強調這樣的理念,讓3個人拿4個人的錢,這3個人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最終幹了5個人的活;假如反過來,4個人拿3個人的錢,最終卻只幹了2個人的活,那激勵就沒意義了。

  第八,幹部提拔也要向奮鬥者傾斜,突出貢獻者超級提拔。

  我們奮鬥的目的,主觀上是為自己,客觀上是為國家、為人民。但主、客觀的統一確實是透過為客戶服務來實現的。要為客戶服好務,就要選拔優秀的員工,而且這些優秀員工必須要奮鬥;要使奮鬥可以持續發展,必須使奮鬥者得到合理的回報,並保持長期的健康。企業的靈魂是核心價值觀,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基石,是所有成功企業的文化基因。企業能持續生存和發展,一個共同特點是,核心價值觀滲透在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中,並內化在員工的心靈深處,外化為員工的集體行為、習慣和性格,固化為規則、制度文化和機制,從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切的服務均來自於對本職工作的付出和認真對待,沒有了奮鬥者的價值體現,所謂的優質服務只是紙上談兵,不可能可持續的推廣和發揚。而有了優質的客戶服務,保證了越來越多的客戶,企業的收穫利潤自然體現在我們個人待遇和職位的升遷上來。所以我認為兩者相輔相成,相互關聯。只有讓大家把工作從一點一滴做起,透過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技能、強化基礎理論、完善操作流程,完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形成一切為了客戶、一切想著客戶,一切為客戶著想的良好氛圍。將客戶的利益和感受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使我們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才能保持中石化保持全球領先能源企業。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10

  在認真的閱讀了張總關於以奮鬥者為本的文章之後,我又忍不住反覆的讀了幾遍,並對奮鬥者思想的定義及其實現和意義進行了思考,對於什麼是奮鬥者、什麼是以奮鬥者為本以及如何讓自己成為奮鬥者並實現自己作為奮鬥者的價值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在此進行了一些學習心得的總結。

  什麼是奮鬥者?

  首先,我們都會問:什麼是奮鬥者?這個問題張總在文章的最開始部分就給出了答案。

  奮鬥者是能夠為整個社會向前發展做出一定貢獻的,同樣,也一定會為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行業做出突出性貢獻並受到社會所尊敬的人;奮鬥者是能夠為他所服務的企業、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奮鬥者也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並能夠實現個人成就,獲得社會的尊敬,獲得豐厚回報的。

  人,作為一個社會個體,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成長和生活,享受社會環境的滋養和輔助。同樣的,社會的發展也需要我們個人的奉獻,在成不一個奮鬥者的前提。沒有奉獻,就不能創造價值;沒有奉獻,人生就不會有意義;沒有奉獻,社會就不會有進步,也就不會有個人的進步。所以,沒有奉獻,就談不上奮鬥者。所以,我個人理解的所謂的奮鬥者就是奉獻社會、創造價值並實現價值獲得回報。讓自己成為所服務的公司、客戶和社會的奮鬥者,為公司做出上定的貢獻。

  如何成為奮鬥者?

  明確了什麼是奮鬥者之後,我們會想要成為易流的一個奮鬥者,然而,如何成為奮鬥者呢?是隻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麼?還是隻是努力工作就可以呢?

  對於這個問題,張總也給出了很明確的答案,有五點要求。

  1、易流的奮鬥者首先應該是對易流事業的絕對認同與忠誠,並踐行易流的七條價值觀;

  2、易流事業的奮鬥者必須對工作充滿激情,並對於易流的發展富有責任感、使命感;

  3、將本職崗位價值最大化,並堅持以結果為導向的行事風格。

  4、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時刻具備危機意識,並在工作中持續改進;

  5、易流事業的奮鬥者應該具有鑽研、學習、不斷創新的精神。

  我個人非常認同這幾個觀點,特別是我們部門最近也是一直再以學習來提升自己對工作和為人處事上的一些觀點吧。

  對於這幾點要求,並不是獨立的,其本身就是緊密聯絡,相輔相成的。其實對從事的工作的認同和熱愛的前提就是,選我所愛,愛我所選。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會對工作充滿激情,才會有強烈的責任感,才會在工作中創造出最大的價值。而要實現價值的最大化,除了需要激情和責任感以外,還需要堅持以結果為導向的行事風格。

  海燕經常和我們說的一句話,過程很重要,但是做事更注重的是結果,就像我們在服務的過程中是要做到細心,但我們更要明白是,是否保質保量的處理好事情,如果過程再完美結果沒有完成或者說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那也是無功於世,只有目標明確,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像我們服務行業,個人素質和態度也是奮鬥者的必備因素之一,掌握我們整個公司的服務動態方針和平臺的操作使用,並時刻保持危機感,提高危機意識,在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就像張總說的不是我們的服務有多好,而是競爭對手太落後,如果我們不前進對手必會追上,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吸收他人的長處,改正自身的缺點,做到揚長避短。比如我個人來說,情緒的波動還是比較大,有時還不能冷靜處理事情,調整心態問題也不止說過一次,但這些都是還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如何實現奮鬥者的價值?

  我在思考,要怎麼實現奮鬥者的價值呢?我該如何成為一個奮鬥者?

  作為易流的一名工作人員,我們不僅僅是一名工作者,我更應該是熱愛易流的,要以易流的發展作為我最終極目標,努力的把易流推向世界化,這不井井是公司的上述,也是我們在坐各位同仁共同的一個目標,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易流也為我們的工作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物質上,易流一定會給予奮鬥者豐厚的物質回報;在精神上,易流會倡導建立以奮鬥者為本的理念。

  在易流我個人是深有體會,我在這是因為相信而看見,因為看見而感動,也是為感動和感激而留下成為易流事業的一位奮鬥者,公司是我們的一個大家庭,他給我們營造出一個尊重、信任、理解的文化氛圍;讓每一位奮鬥者都富有激情、富有責任感、富有使命感的去進行創造和創新;也給奮鬥者們公平感、成就感、認同感和發展的空間。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應持著公司的服務方針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堅持轉變、創新、服務的經營理念,以全面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的經營方針為指導思想,奮鬥,奮鬥,再奮鬥。我相信,不管是管理階層,還是銷售階層,哪怕是作為一名客服人員的我們,也能成為一名為公司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奮鬥者,不斷地為公司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我相信我們一定行,讓我們一起攜手創造出更好的明天,一起奮鬥吧。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11

  《以奮鬥者為本》這本書,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閱讀。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書,而是華為二十年來摸著石頭過河摸索總結出來的企業管理的經典,需要我們反覆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難和困惑的時候,回過頭來仔細回味話裡的深意,時常有撥雲見日之感。

  我是一個HR初學者,很多事情還處在入門階段。透過學習、以及和老師、同學的交流,讓我認識自己的不足,並明確奮鬥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這本書帶我去體會管理的職責和好處。企業的最低綱領是什麼是活下去,而且是長期的活下去。就像細水長流。圍繞著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們就要去用心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活下去的基礎即是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活下去,看似簡單,實則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戰略。我們可能經常會說,我們的企業沒有戰略,不明白我們自己企業的戰略是什麼。其實,任何企業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來了,才能談贏利,才能談培訓、薪資、福利等。但培訓、管理等也是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業,目前把戰略定位為安全、質量和效益,而不是貪求高大上,貪求專案多。我們把在手的每一個專案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才能在未來接更多的專案,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脹。所以說,這其實是一個“圓”,或者說是一個迴圈。而這個迴圈只有是良性的,企業才能生存,惡性的迴圈必將導致導致企業的毀滅。

  然而,企業又是一個功利集團,它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盈利。這種目標需要具有商業的價值和利益。此刻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結果紅火一時、一夜暴富,隨後就銷聲匿跡了。我們要明白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倘若大化為目標,但如果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想要成為世界追求一時的利潤,大能夠利潤最級領先的企業,就需要將眼光放的長遠一點,將利潤持續在一個較合理的尺度。正所謂:深淘灘,低作堰,我們要讓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潤,去營造端到端產業鏈的強健。因為,在價值的創造問題上有一個悖論: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出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們將利潤控制在合理的尺度,歸根結底是為了我們商業的成功。商業要成功,企業要活下去,企業需要有利潤,那麼利潤從哪裡來客戶。所以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就是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作為員工,我們也能夠想想,我們的客戶有哪些老闆,他發給我們工資,是我們的客戶;同事,需要他們協助我們完成工作,也是我們的客戶;作為外界的客戶就更不用說了。我們能夠找到我們的客戶,研究他們的需求,給到他們想要的,到達我們自己的成功。切記不可閉門造車。就如,貓以為魚很好吃,很美味,就請她的朋友小狗來吃,但是小狗喜歡吃骨頭啊,他不需要魚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應先明確對方的需求,然後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個自認為很好的東西。以客戶的需求為目標,以新的技術手段去實現客戶的需求,技術只是一個工具。這也是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的一個體現。

  談到管理第一,那麼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裡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其實就是無為而治。擺脫對技術的依靠,對資本的依靠,對人才的依靠,人為的制定一些規則,進行引導、制約,使之執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這本書的精髓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遠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描述的完的。這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時期再去重新閱讀,會有不同的體會。在未到達一個層次之前,提前掌握這個層次的理念,雖不能完全體會,但可開闊眼界,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這本身也是一種啟發。正所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朋友們,加油!王倩,加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