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顧城的詩》的讀後感內容

關於《顧城的詩》的讀後感內容

  顧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小編整理的讀後感,供參考!

  《顧城的詩》的讀後感1

  黑暗的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

  很早就買過顧城的詩集,印象裡的是人應該是執著於“黑暗的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朦朧詩人。他就像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將心中那些倏忽而至的意象與色彩轉化為飄忽、絢麗的詩句,童話般明媚,還帶著些許憂傷。我始終記著形容他的那句話:“當代僅有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說的很矯情,卻又很妥帖。

  大眾印象裡的顧城總是戴著一頂用褲腿改造成的帽子,為什麼呢?按照他的解釋,是為了避免塵世汙染了他的思想。因為他的靈魂告訴我們,他的詩歌告訴我們,他眼中的世界總會蒙上一層層薄薄的灰塵,而他的高潔卻是與生俱來的。拿頂帽子,讓他遠離了世界,也親近了世界。

  《顧城的詩》的讀後感2

  顧城,也算是個偉大詩人了,可是他卻和很多偉人一樣,自己拿著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他的詩集第一篇,我最喜歡,孩子與母親,母親和孩子,孩子犯了錯,母親從不手軟,孩子有困難,母親從不袖手旁觀,這首詩,那麼輕盈、樂觀。但是我完全想象不到,他卻殺了自己的妻子,自己又自殺身亡。也許他事業受挫,也許是不受關注,更也許是沒能擺脫陰影,可是,他為什麼不能把他詩中樂觀開朗的精神帶到生活中,這樣一顆文學明星也許就不會熄滅,繼續放射明亮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人間。

  再想想我們自己,我們也許也沒有把自己寫東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偉大永遠是口頭禪,文章中寫得驚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卻很難做到,何不從現在開始,開啟心扉,吸取自己所產生的精華,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兵演練,全部人都做個“偉大的人”。

  《顧城的詩》的讀後感3

  顧城的詩很難懂,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詩人的心。

  膚淺地談下我的讀後感:這是詩人的一個夢,顧城試圖透過詩將夢重現:我將鐵鏈理解為陽光(一節節陽光的鐵鏈),因為此夢和水有光,所以出現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魚——而有水則有岸則有“臺階”,大海同"晴空"一樣都是青色,魚與‘鳥’相戀象徵宿命的絕望。

  白馬從森林深處踏著閃爍的陽光奔來,開遍鮮花。青色的大海翻滾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這晴空最強的兵,它們可以衝破一切束縛奪向自由。在海中,我望見飛鳥與魚相戀,我想起了你……然而這陽光確如鐵鏈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夢中。

  這是一曲對心中美好的頌歌與哀歌,表達了詩人對真善美的追求(或許是愛情),我全部的花都從夢裡出來,我全部的夢都從水裡出來,面對大海,我低聲說了聲你的名字。——我全部的花只為你開。表達的愛慕之意溢於言表,然而字裡行間卻充滿絕望與孤獨——我們都在陽光的鐵鏈下行走,你我的結局逃不了飛鳥與魚的宿命。

  《顧城的詩》的讀後感4

  朦朧詩在詩人顧城的手上,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有時如水清澈,有時似雲無垠,但當一切寂靜無聲,反覆閱讀它,便會讀出其中最真摯、最富有哲理的東西。

  讀到《自信》時,是期末考試的前一週。寒風嗖嗖地吹著,透進圍巾的縫隙,使我不禁打了個寒顫。這像是在告訴我期末考試,將會像潮湧般襲來並無聲覆蓋。而我的數學也將會捲進這場風暴中。這擺在眼前的事實,讓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我翻開了《顧城詩選》,知道只有這些小詩才能讓我拋開煩惱。

  第一次讀到《自信》時,還不是特別理解,但當再一次讀時,便有了自己的體會。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小男孩,他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功,驕傲的在前面走著,面帶微笑。而另一個與他長得一模一樣,但卻是虛幻的,他皺著眉頭,像是要哭了,這個是他的命運。多麼形象的一首詩,簡潔但又富有真理。

  是啊!人的命運是要靠自己掌握的,正如英國丁尼生所說的:“人就是人,是他命運的主人”。我們不能盲目的相信宿命,認為一切都是天註定的,更不能去相信那些算命先生,看所謂的`手相、面相。如果他們真的會算命,為何不去為自己算一卦呢?又為何依然坐在街頭等待生意呢?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反省、去思考嗎?

  雨果說過:“當命運遞給我一個酸的檸檬時,讓我們設法把它製造成甜的檸檬汁。”是的,每一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在他們剛出生時,就像是擁有了一幅新的畫卷,這畫卷也就是他們的人生路程,至於最後是暗淡無光,還是絢麗多彩,就看他們自己是怎樣塗寫的了。所謂:“是燕雀,是鴻鵠,就在一念之間”。

  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我覺得現代社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你是男是女,是貧窮或富有,是白種人,黃鐘人或黑種人,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憑著自己的努力和自信,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打破了美國黑人當總統候選人的紀錄,創造了自己的奇蹟。過去的社會由於嚴重的種族歧視,黑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地位卑賤,但現在,事實證明,只要願意付出努力,敢於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能成功。

  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在我的數學成績頻頻“創造新的紀錄”時,我想到的不是努力去克服它,而是想用我的強科去彌補我不高的數學成績。這種聽天由命的學習態度是我總分被拉下的主要原因。我開始慶幸我現在明白了這一點,雖然時間不多了,還剩下一週,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努力,肯去改變現實,就一定會有進步。

  冬天的陽光是溫暖的,柔和的,像是逆境中的一絲希望,啟示人們不要放棄,前面就是光明……手中的《顧城詩選》被撒滿了陽光,我忍不住再讀了一遍,感謝它在我迷惘時給予我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