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後感-閆章文

關於讀後感-閆章文

  這些天一直在讀美國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龍的<聖經的故事>一書.對於正統的宗教說教書籍,我是沒多大興趣的.儘管在自己思維混沌迷茫的時候,有個基督教朋友也曾經讓我去領悟神的指示,接受洗禮..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在精神世界是需要找個終極的依靠或者信仰,來緩解現實所給予的煩惱,來逃避人生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厄運和痛苦.無論怎樣,我們追逐心靈的崇高是沒有錯的.而我的確是個固執的人,到目前為止,由於種種其他學科和性格的原因,對於宗教還都是一直抱著觀望的態度.言歸正傳,自打買了這本<聖經的故事>後,首先我讀了作者的自序.房龍在自序裡有段話很讓我感動,由此更加深了對此書的好感,和迫切希望瞭解的`願望.房龍在他的自序裡這樣說到:我不是在向你們說教,我不是在攻擊某個觀點和行為,也不是在為誰辯護.我只是想告訴你們應該知道的(完全是我個人的觀點---而且上帝禁止我強求別人同意),你們的生活中應該有更多的理解,寬容和愛,因為那是善良的,美好的,神聖的.說的真好.我想,也許這本書真的可以帶給我某些新的啟示.書的第一章與第十九章基本講述了猶太民族的形成和歷史變遷.而且作者摻入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分析和評論了這曾經生存在地球上古老的民族的漫長曆程與錯綜複雜的先知,君主們的功過得失.圍繞著上帝耶和華的一系列指示與猶太民族在那些歲月的長河裡命運多劫,民族的團結裂化,裂化團結....一次次的遷移,變遷.而最後猶太民族始終都沒有實現民族大團結和建立一個完整的猶太帝國這一猶太先祖們的偉大構想.由於這些篇幅涉及的人物,歷史,背景,紛爭極為繁雜.我只是粗略的瀏覽了一遍.而現在促使我急切的想要寫下這些文字的是因為最後的那十章內容.---那些記述耶穌生平和思想的故事.說句實話,耶穌在常人眼裡早已幻化為萬能的上帝,在基督徒的眼裡他又似乎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但是,在此書中,我卻看到了一個人性化的耶穌,一個充滿善良,正直,純樸,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偉大木匠.也許,在現實生活裡是不可能找到具有如此多美德的人.的確,這幾乎就是一個完人,一個理想當中最完美的人.如果還可以算人的話.但是正因為這些的確是人身上所存在的高貴品德,只不過是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具備了而已.因為這些品質,所以我仰望他,仰望這些人性中熠熠生輝,完美無缺的崇高.書中有這樣幾段記述耶穌的段落,我相信讀了以下這些文字的人也會和我有同感,感動於這份來自這位木匠身上人類最無私,最博大的愛:....猶太學者都用希伯來語豐富的冗詞贅語把他們要表達的意思掩藏起來,以此顯示他們的博學多才.而這個拿撒勒人說的和做的永遠都是一個體面和自尊的學者從未說過和做過的事情.他又是那麼和顏悅色,想找他岔的人即使派遣了警察也沒有任何理由干預他的事.....到現在他們開始明白摧毀耶穌並不像他們所預期的那麼容易.顯而易見,激怒他是不可能的,他從不對仇恨他的那些人表示反感,他從容地走出每一個陷阱,當他被逼到一個角落時,他就講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使所聽故事的人轉到他這邊來.....他希望人們愛自己的友鄰,他懇求人們停止戰爭.眼看著人們互相殘殺,冤怨相報,耶穌痛心疾首.他本來是個快樂風趣的人,生活對於他來說是快樂的,而不是負擔.他愛母親,愛家庭,愛朋友.村子裡的活動,他沒有不參加的.他自己不是隱士,也不贊成別人靠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靈魂.可是這個世界卻似乎到處都是荒涼,暴力和混亂.耶穌以他那純樸而偉大的胸懷貢獻出一劑醫治這些創傷的良藥.他把這劑良藥稱作愛.有這個字眼就是他所教導的核心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