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孩子為何失敗一文的讀後感

關於閱讀孩子為何失敗一文的讀後感

  這本書是約翰?霍特1958年至1961年期間在美國一所小學的教學日誌,看著書中描述的一些例子我的腦海中浮現出自己學生的模樣,這讓我開始能更好的理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這樣,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學習上如此困難,這本書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我們的教育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我覺得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可是縱觀我們的課堂,很多時候學生無奈的被教師牽著鼻子一路前行,我們會預設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讓學生一步一步按照我們設定好的路線去思考,我們美其名曰啟發式教學,但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形式化的,師生間的一問一答都是老師事先預設好的,有一點點的偏離我們都會把它拽回來,課堂上的一些偶發事件,學生一些漂亮的閃光點會被大多數的老師忽略,慢慢的學生的思想越來越被束縛,所以不是他們沒有想法,而是教師不給他們有想法的機會。我們作為老師的,總是怕學生學不會其中的知識,總是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講解著重要的內容,其實不知道這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

  有的時候孩子只要自己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下,也許有些問題都能理解。而對於他們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我們上課在那裡講時,他們可能根本就無法理解,對於數學的一些問題確實如此。有一次我們幾個老師在討論試卷上的壓軸題,一個老師條理清晰的在闡述自己的解題方法,由於這題分類的情況很多,要考慮兩個等腰三角形,講解起來非常的麻煩。另一個老師聽了好一會後,說了一句讓我們深有感觸的話:“自己沒有思考過,完全聽不懂。”學生坐在教室裡聽我們老師講了一次又一次,如果我們的講解不是建立在他的知識構架上,他根本就聽不懂我們的講解,這可能就是學生為什麼經常上課聽著聽著就走神的原因。

  孩子為何失敗?我認為關鍵在於機械的學習。孩子在課堂上運用各種策略保護自己,信任這一舉動就足夠說明學習在他們心目中是件多麼讓他們感到恐懼的事情。因為現在的家長和老師都相信透過不斷的學習,孩子會變得更聰明。但是未經孩子的同意就強加一些觀念在他們身上,孩子的身心都遭到束縛,於是孩子們對於學習的恐懼感便產生了。孩子來學校上課只是被動地服從家長的意志,他們在學校的任何表現也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已。

  霍特先生的學生馬茱莉在他叫孩子們舉出p結尾的動詞後,馬茱莉變得很激動,臉上一陣蒼白最後幾乎歇斯底里的喊“我做不到”。霍特先生最初不知道她為什麼如此激動,後來透過慢慢詢問終於知道了馬茱莉根本不知道動詞的含義而只是一味地跟著老師的步驟在想問題,而這些問題她根本想不出,因此她十分恐懼。像馬茱莉這樣習慣聽命與老師的安排、習慣聽取老師給予的答案的學生在中國傳統教育的課堂上有很多。在古代的私塾,一般都是老先生一邊念四書五經一邊講解,學生只需要聽著然後回去背誦。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形式一直延續到現在,無形中規定了師生的關係——學生服從老師。這種關係是機械學習的問題所在。雖然現在很多教師都想改變課堂上的師生關係,但是很多情況下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於是關係一旦約定俗成便很難改變,就像推翻封建王朝那樣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像馬茱莉這樣機械地跟著老師走的學習是沒有內質的,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中根本沒有她自己的思考地存在。她就像是流水線上的員工機械地操作著。艾米麗也是個“操作工”,她背單詞時總是不去看單詞而隨便拼一個,而且也不去驗證是否符合發音規律,更無論說將拼讀與意義聯絡在一起。現在很多學生這樣,他們有口無心地讀著課文,結果在要求背誦課文時便總是疙疙瘩瘩的;他們也會有手無心地抄寫著老師劃給他們的詞語,結果有些學生寫出的字是形似而已,拼出的拼音總是平翹舌不分、前後鼻音不分,總之洋相百出。這種機械行為主要在於缺乏“思考”,進而缺乏“理解”。我觀察過幾個聰明的孩子,他們不僅字寫得好而且很準確,背書時也是一字不錯。也就是說這些做得好的孩子並不是贏在多花了時間上,而是像霍特先生說的是贏在了自控能力上,他們知道自己如何掌控自己的態度以及知道要用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說要想在學習上略勝一籌就必須有自我意識。

  機械的學習不僅表現為盲從地跟著老師走,還表現為盲目地學習著一些內容。霍特先生說他曾經見到過一個在準備化學科測驗的學生,那學生竟然對他說“碳酸鈣可溶解於水中”。然後霍特先生反問他是否看到過石灰石與花崗岩溶解在水中,這使那學生愕然。顯然他所學的化學與他所認識的真實世界,兩者之間有根本的區別。學校教育與生活的脫節是件很嚴重的事情,現在那些編寫教科書的人也在極力把兩者聯絡起來,於是現在的小學教材中便有了很多生活化的環節,比方說說怎麼和家人去市場買菜的,比如說識記生活中的各種標識……這樣既能讓孩子練習說話還能夠讓孩子知道一些生活中的事。但即使這樣教材中的很多內容與現實生活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學生對那些內容不感興趣,於是就會機械地跟著老師去學習,直到完成學習任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