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

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

  讀後感是一種特殊的應用文,是指讀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後,根據自己的感想所寫的文章(看了某部影片或戲劇後所寫的感想,叫作觀後感,與讀後感的性質相同)。下面是關於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的內容,歡迎閱讀!

  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裡說過了,這裡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 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透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觀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讀後感範文

  《白楊》讀後感

  讀了《白楊》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吸引著,同時對白楊及像白楊一樣品格的人—那些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奉獻的人們肅然起敬。

  在一列通往新疆的火車上,在新疆工作的爸爸要把兒女接到新疆上小學。道路旁,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身影—白楊樹。一位旅客望著這些白楊樹出神。妹妹說它是筆直的傘,哥哥說是樹,爸爸對他們說,這不是傘,是白楊樹。接著他又向他們介紹了白楊樹。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一個新疆工作者堅強、不軟弱、不動搖的心。

  表面上看這篇文章在描寫白楊樹,但深入觀察、深入思考,其實它是讚揚、歌頌紮根西部建設者博大的胸懷。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白楊樹有著堅強執著、無私奉獻的好品質。在生活中,也有著許多的“白楊樹”,如:解放軍叔叔、保潔阿姨……都是具有白楊樹秉性的人。大家還記得5.12大地震嗎?當被壓在廢墟下的人們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是誰身先士卒、不畏犧牲,走在危險最前沿?當然是解放軍叔叔!!他們不分晝夜、爭分多秒,在隨時可能塌陷的廢墟里,搬起一塊塊猙獰的石塊,有時可能會被他們絆倒,摔得頭破血流;有時會被鋒利的鋼筋劃破。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一心一意只為救人,就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我們要學習解放軍叔叔不畏寒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是最具白楊樹秉性的最可愛的人,我要向他們學習!!

  《草房子》讀後感

  《草房子》用優美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個看似尋常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把我們帶入了美的情境,受到了真、善、美的薰陶。

  這個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的小學生活。

  這本書中令我最難忘的是既可惡又可笑,既可笑又可敬的秦大奶奶,她可惡的是老是把鴨和雞走進了教室,有個學生還在抽屜裡發現了一個雞蛋呢!她的可笑表現她這麼大年紀還在地上打滾,活像個小孩子,她的可敬表現在為了救一個叫喬喬的女孩,她奮不顧身地跳入冰冷的河水。孩子們排山倒海的一句“奶奶”才把她從死神的手中拉了回來,此時我不禁感慨萬千。我由此感觸很深,油麻地的人為什麼這麼討厭秦大奶奶?

  作為一個可以連生命都不要,寧願救他人的活雷鋒。她命運竟是如此可悲——好不容易才獲得的一片艾地卻又被國家給收了回去;唯一一座草棚被油麻地小學的師生給拆了;

  還有桑桑這個淘氣異常的小男孩令我想起了我的一件童年趣事:一天早晨,我拿著我心愛的水槍去陽臺上玩,我發現洗衣機後面爬著許多螞蟻,就用水槍“掃射”他們,一隻只螞蟻立刻“飛上”了西天,而我自己也很狼狽:襪子上到處是螞蟻,衣服上都是水。走回房間的路上都是“螞蟻印”。最可悲的是爸爸媽媽回來後的襪子上也沾上了螞蟻,嚇得媽媽叫苦連天,不過我也因為這次淘氣付出不少代價。

  “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個東西是永不哀老的,那就是美”。書中心靈美,人格美,作者語言的美,都值得你們早日閱讀《草房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