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的讀後感

《爬天都峰》的讀後感

  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都想出門遊山玩水,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觀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山水遊覽中陶冶情操。年輕人成群結隊,生氣勃勃;老年人結伴同遊,說說笑笑。既有一個家庭幾口同行的,也有大人帶著小孩的,各有各的情趣,也各有各的快樂。在遊山玩水的景點中,安徽黃山當屬首選。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是多年來大家認定的。意思是說,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這是我國眾多山中的`佼佼者,是必定要去的。去過五嶽,其他山都可不看了。可是你一旦去了黃山,那五嶽就不在話下,可以不看了。黃山更在五嶽之上。到了黃山,可又有一說了:不上天都峰,等於一場空。這就是說,到黃山是不能不上天都峰的。

  可是,上天都峰太難了,到黃山不上天都峰的大有人在。上天都峰,談何容易!我去過幾次黃山,也只有一次上了天都峰。那次,我們七個人到了天都峰跟前,望著筆陡的石級,猶如從天上掛下來的鐵鏈,猶豫了:上,還是不上?上了還得從這條路下來,從這裡下山去。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明確表示不上去,有人說,我在這裡等你們下來。我鼓勵大家說:別猶豫了,上吧,不上,不是一場空嗎?以後要後悔一輩子的。我看大家在進退不定時,就手一揮說: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說完,踏上了天都之路。大家也就跟著我上了。

  爬字,在《辭海》中解釋為伏地而行,也稱攀援而上,《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人用手和腳一起著地向前移動,我把它歸納為四腳並用,把兩隻手當腳,像猴子一樣向上爬去。真的,不爬天都峰是體會不到的。平常生活中,我們一張梯子擱在屋簷上爬上去,兩隻手只能抓住旁邊的木條提腳上去,手還不能抓木檔子。而天都峰的路,腳踩在石級上,人站直,伸手就搭到面前的石級了,可見路陡到什麼程度!真的,四腳並用爬上去,比側著身攀鏈條上去還有力哩!難怪大部分遊客都知難而退,寧可不上天都峰也不冒這個險了。

  但是,困難嚇不倒英雄漢,勇敢的老人和孩子照樣上去了。我文章裡的孩子和老人都是真其人的,並非虛構。至於他們是不是有心在向對方學習,是憑我的猜測、我的想象。我以為也是真實的,合理的。互相鼓勵十分重要,我的爬天都峰的同伴不是被我一句話鼓動起來了嗎? 那天,也真有兩個同伴沒上去而先下山了。# 這種不畏艱險的精神尤其可貴,而能從別人身上自覺地汲取力量也更值得發揚。這篇文章的價值也許就在這裡。我們小朋友寫作文,如何深化主題,是不是可以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一點啟發呢?人們都說寫長文章不容易,其實寫短文章更難,給識字不多的中低年級的小學生寫文章尤其難。因為文章短,所以開頭我只用了一句話。如果要介紹天都峰在黃山的位置、天都峰的高度等等,文字就要長了,就不精煉了。爬天都峰是很難的,我也沒有具體介紹是如何地難,只有幾句話,就終於爬上了天都峰,而在爬之前寫了我和老爺爺的對話,爬上去後拍照、談話,在這些地方花了很多筆墨,這是要突出主題。還有一點,希望老師們注意到文章是寫人的,是寫人的思想感情的,在指導學生閱讀和作文時要注意到這點,而不要只停留在事件的過程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