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關於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今天終於讀完了當年明月的大作明朝那些事兒,總共七冊,共計96萬字。書的內容是從朱元璋的出生講起,到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整本書都是以小說的筆法,通俗、易懂且很富有幽默感。真是非常欽佩作者當年明月,能用那麼簡單的語言(這個說實話很難)來描繪一個朝代的那麼複雜歷史。回想起在上學期間學校教授的歷史課本,只能用膚淺、平庸和隨波逐流來修飾,而且對於某些歷史事實缺乏考證和獨立的見解,鄙視!

  其實自從大學畢業以後就很少去用心讀一本書,特別是長篇小說或者是歷史題材的,不是自己不感興趣,而是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在大學裡埋頭苦讀(老師水平真的一般,只能埋頭苦讀)的是自己的專業書,為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工作後讀的是行業書籍,為的是幹好自己的工作。另外,也怪自己是搞“挨踢”的,知識更新換代太快了。

  然而,現在工作穩定了點,但是經常出差。出差路上有時候確實很無聊,特別是乘飛機出差的時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很痛苦。思來想去還是找本書看吧,看什麼書呢?專業書和行業書我是不看了,看了想吐!後來在網上看到《明朝那些事兒》比較火,想想朱元璋是自己的'老鄉,明朝的歷史自己確實知之甚少。於是下決心買一本好好看看,就這樣,在導遊當年明月的指引下,我踏上了明朝旅遊的征途。

  呵呵,當年明月這個導遊僱的還是很划算的,在他的陪同下我度過了一個快樂、悲傷、激動、憤怒、遺憾和感慨的旅途,真是受益匪淺啊!我也想以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談談的我的讀後感: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創業艱難,守業更艱苦。朱元璋經過近二十年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創立了大明王朝,而他的子孫們用了近200年的時間來堅守這份家業,期間王朝幾近覆沒,興衰波盪起伏。

  這本書,讓我懂得要獲得多大的成功,就得付出多大的代價。從朱元璋的經歷可以看出:童年時期生活困苦;少年時期親眼看著父母餓死,然後為了生存沿街乞討、四處漂泊,到皇覺寺當和尚被人欺凌,“每一個孤獨的夜晚,他只能獨坐在柴房中,看著窗外的天空,思念著只與自己相處了十餘年的父母”;成年後被迫參加起義軍,南征北戰、槍林彈雨,從一具具屍體上爬向自己的目標。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官場如戰場且勝似戰場,是一個國家最高智商的猛人之間的鬥爭場所。呵呵,看看楊廷和、徐階、于謙、張居正的經歷就明白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事物是有使用期限或者叫生命週期或者叫氣數的,明朝就相當於一個公司,到後期無論崇禎帝怎樣努力也最終走向了倒閉,只能說氣數已盡!但是,我要向崇禎帝致敬,他是個好皇帝、一個明君,一個堅持不懈和肯負責任的人。然而,什麼事物是沒有期限的呢?我認為是思想,例如,王守仁的心學:"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最好,讓我用楊慎的《臨江仙》來表達我最後的心情:"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