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範文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範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書信了吧,書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信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青島城陽附屬學校的學生,我樂觀開朗,是個愛笑的孩子。

  在開學後,我轉到了這裡,看著開心農場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優千號"。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們種植、育苗的時候,它也在生長吧。不過相比於經驗豐富的農民伯伯,我和同伴們實在是業餘: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間距不知道,就連水也用的地下水……還好有家長們幫忙,老師自己也查資料,時不時的組織我們照顧水稻。現在,稻田裡不僅有水管,而且還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網″。今天是我們班收穫的日子。我想到了觀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裡,我見證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開花、結出一粒粒的稻穀,也留下了許多的美好回憶。

  您知道嗎?在觀察水稻時,我時常想起你,想起您那兩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你那為夢想而奮鬥的精神總讓我欽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紅良種繁育場時,當助手發現了"野敗"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併發來電報時,您正在遙遠的北京開會,卻連夜趕火車奔回海南島,仔細檢驗它的真偽。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開會已經有些累了,連夜趕火車,仔細檢查會雪上加霜。而您卻為了夢想賭上健康,讓自己無怨無悔。又為了改進雜交水稻,一直奮鬥了22年,將自己最好的年紀獻給了研究。這還不夠,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獻了出去,90歲高齡,您的辦公桌上依然資料成堆,別人在享受,你卻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

  青島,一個美麗的城市。它擁有約50萬畝的鹽鹼地,對海水稻的研究可謂是如虎添翼,這裡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雜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會變,但是一代一代接力,總會完成您的夢想。在一萬人中,總會有偉人出現,創新、探究。您的三個月,影響著青島,影響著全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邁步向前。

  青島,正翹首以盼,期待著您的到來!

  祝您身心健康,夢想成真!

  姜宇珊

  20xx年10月30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2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浦口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今年11歲,雖然您不認識我,但是您是我心中的一名英雄。您“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令我印象深刻,您不僅解決了中國人吃飯問題,還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給您寫下了這封信。

  每次在吃飯時,我總會想:這些米粒是從何來?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穀,畝產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個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糧食欠缺問題,現如今我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下,溫室裡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農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食是怎麼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就只能透過在農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於農耕時節的一些事情。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想學校開展種植水稻實踐課堂,希望能夠邀請您來指導我們種植水稻,在得知您研發新的水稻品種後,便希望能將您研發的新水稻種子在我們學校的種植園裡種植,讓我們學習一顆小小的稻穀是怎樣被育成小秧苗,從綠油油的秧苗裡抽穗,慢慢變黃等著收割,讓我們參與打穀子、曬穀子、磨成米,煮成米飯,從而讓我們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我的心中也生長了一個夢想,長大後做一個像您一樣的人,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那份力量。最後,我的想法要是真實現了,學校開展並且在學校的植物園裡種植水稻,我想問您我們能不能種上您研發的新稻穀呀?能和您一起學習種植新稻穀的奧秘嗎?

  一位崇拜您的小學生:鄭澤銳

  20xx年2月22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3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

  首先我向您致以最誠摯的問候。願您身體健康!

  我在小學的時候,就從課本上認識了您,知道您是“雜交水稻之父”。我還記得那幅插圖的內容——您彎著腰站在稻田裡,手中拿著稻苗開心地笑著。後來,我也從雜誌、網路、電視上更加了解您的事蹟。您的研究成果,不斷重新整理水稻畝產的世界紀錄,造福全人類。您一心為民、心懷大愛、默默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從那時起,您的名字、您的笑容,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如今的您,已不再像照片中的那樣年輕了。我在網路上看到的您,已是步履蹣跚、兩鬢斑白。您將自己一輩子奉獻給了水稻事業,奉獻給了全人類。您研發培育的一代代雜交水稻,讓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

  但如今,一些年輕人浪費糧食現象頻頻發生。每次看到這些,我都不由得嘆一口氣。

  當今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吃漢堡等快餐食品,喜歡各種零食不離手。因為經常吃這些東西,他們忘記了最應該吃的主食、蔬菜與水果。不論是在街邊的小店還是大飯店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闊人”去了餐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點一大通,看著菜品一道一道地上來,就覺得十分氣派。奇怪的是,點菜時沒有服務員去提醒他們點的飯菜夠吃了。當那些“闊人”吃完後,有些菜幾乎沒有動過,這實在令人無言以對。

  我想,那些“闊人”在浪費時,是否應該記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他們,是否會覺得愧對您的努力與付出?

  幾年前,國家意識到了浪費的可怕。於是,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光碟熱”,各種有關“光碟行動”的標語鋪天蓋地。作為一名初中生,我認為“光碟行動”不該只掛在牆上,而是要深深地刻在心中。只有瞭解了您培育雜交水稻的艱辛,才會明白每粒米都來之不易,無論水稻有多麼高產。

  網路上,有這樣一句話:袁隆平是個能讓你真正吃飽飯的男神!在我看來,的確如此。你所研究的雜交水稻推廣至全世界,您造福了全世界。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無力讓所有人都瞭解雜交水稻、瞭解您。但是,我可以用呼籲和倡議,讓身邊更多的人知曉糧食的來之不易,發揚勤儉節約、嚴禁浪費的'社會風尚。我想這也是您最願意看到的吧。

  袁爺爺,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銘記於心的英雄。所以,請允許我在此表達對您真心的祝福與敬仰!

  來自西安的初中生:山沐陽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4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在科學課文上看過您的慈愛的笑顏,知道了您的功績——您研製的雜交水稻,為解決中國億萬人民的溫飽問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您因此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我小小的心裡充滿了對您無上的敬仰。此時,我也盼望著像您一樣,為國家和人類做貢獻,讓大家生活更美好。

  告訴您吧,我特別想研製一種新型的草莓。我們都知道草莓營養價值豐富,被譽為是"水果皇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素、微量元素等等。經常食用它,不但可以保護視力、助消化,而且明目養肝,有促進生長髮育之效。

  我那位巧手的媽媽總是變著法子地製作各種草莓食品給我吃:做點綴的草莓奶昔、草莓蛋糕;做餡料的草莓糕餅、草莓糖葫蘆……於是,我特別盼望每年草莓收穫季節的到來,那酸酸甜甜,香香脆脆的草莓是我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可我發現草莓儲存期非常短,特別經不起折騰——稍稍一磕碰就變得爛渣渣的,不堪入目。而且,它在生長過程中易受汙染,農藥殘留不容易去除。我理想中的新型草莓不但要保留原來品種的柔嫩多汁,形美味甜、入口芳香味濃,讓人唇齒回味無窮,還要春、夏、秋、冬四季都能長滿顆粒勻稱的果實。更重要的是,它必須是人類最綠色的水果之一,在一種超能化肥幫助下,不使用任何農藥,能生長得特別健康,食用它超級安全,讓它無愧於"水果皇后"的美稱。

  我立志要以您為榜樣,將來要當個生物工程學家,培育出水靈靈、紅豔豔的"林記草莓"給您嚐鮮。記得您曾經說過: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我們這一代少年有您科學精神的感召和激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果園,在田間,都能聞到芬芳撲鼻的草莓花香,看到滿園碩果累累的豐收美景。

  願能得到您的支援,也藉此共勉,在此先謝謝您了,並祝袁爺爺身體健康!

  你的鐵桿小粉絲

  20xx年4月6日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