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建設的感悟

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建設的感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積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意義深遠,建設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是必要的。本文將從精品課程的內涵、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談自己對小學古詩詞教學的體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精品課程

  20XX年9月,中山市成立小學精品課程研究中心,旨在適應推進教育現代化和促進教育內涵發展的需要,為本市骨幹教師提供一個展示專業才能的平臺,引領廣大青年教師的成長。中山市最早將精品課程建設的概念引入基礎教育領域。自小學精品課程研究中心成立以來,精品課程研究活動開展如火如荼,廣大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受益匪淺。我亦參與了學校語文科組開展的同課異構的精品課程研究活動,教學的課文是辛棄疾的一首詞——《清平樂 村居》。在這次精品課程研究活動中,我收穫頗多,現從精品課程的內涵、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談自己對小學古詩詞教學的體會。

  一、精品課程的內涵

  精品課程是指優質高效、具有很強輻射力的示範性課程,是精妙的課程思想、精彩的課程資源、精研的教學內容、精良的教師隊伍、精當的教學方法、精確的教學管理、精準的教學評價的整體整合。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並非孤立地指某一堂優質課,而是包括了課程資源庫、教學方法群、骨幹教師網、經典範例集等系統模組。

  理解精品課程,可用六個字概括:高質量,能共享。高質量是指精品課程體現了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符合現代科學技術和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有利於帶動教育教學改革,集科學性、先進性、教育性、整體性、有效性和示範性於一身。好的資源能夠共享,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現資源共享,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和關鍵,也是精品課程建設的終極目標。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

  建設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可採用模組式開發的方式,分段式組裝。即以某一個主題的古詩詞或具體某一首古詩詞為基本研究物件,以資源、內容、策略、過程、評價為基本整合模組。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具體分為以下幾步:

  1、進行整體規劃。對研究的物件,及某一主題的古詩詞(或某一首古詩詞)的教學進行整體規劃,包括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總體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課時安排及相關策略等。如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中《清平樂 村居》一詞為課例來建設精品課程,首先要研究教材、吃透文字。這是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透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與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詞人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感情。其次是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的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詞,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難點為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及對美的理解。最後,明確在一個課時中,要指導學生知音、明意、悟情從而掌握這首詞。

  2、做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來分析教學問題、設計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案、檢驗方案有效性並做出相應修改的過程。建設精品課程,要做好每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包括課時教學目標,教學中難點,教學過程及其中的設計意圖,還有板書設計。在開展《清平樂 村居》的精品課程研究活動中,我們採用了同課異構的方式。小組成員集體備課,大家各抒己見,各種觀點在碰撞中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精心完善了這兩節課的教學設計。一節課緊密結合學校課題研究,運用以導學案為主線的主次實效方式進行教學;另一節課則用常態的方式開展教學。

  3、記下教學實錄。對精品課程的課例進行教學實錄,既方便課例的研究探討,又有利於資源共享。在精品課程研究活動中,兩節《清平樂 村居》的教學都進行了課堂錄影,兩位上課的教師課後也寫下了課堂文字實錄。

  4、搜尋課程資源。搜尋與本課例相關的教學內容、課件、素材、練習及相關的拓展性知識,這些課程資源可作為教師備課資源的補充,豐富了精品課程建設的資源。如《清平樂 村居》這首詞的教學,許多名師都上過這節課,包括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她的優質教學設計為精品課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典範。

  5、總結教學經驗。“金無赤足,課無完課”,上完每節課要進行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參與精品課程研究活動的小組成員聽了這兩節不同的《清平樂 村居》,都寫了聽課反思,上課的兩位老師則寫教學反思,最後由一位小組成員進行彙總,綜合各位成員的反思,寫下了《<清平樂>同課異構的教學反思——同上一節課,齊研實效性》。

  6、整理特色材料。歌德曾說:“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可能會變得僵硬。”課堂教學需要不斷注入“源泉”,才會充滿活力,建設精品課程同樣離不開創新,特色材料就是創新的體現。在這次精品課程研究活動中,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課堂的實效,與課前的有效預習是分不開的。於是,小組成員經過探索總結,寫下了關於課前有效預習的論文,並編輯成本,作為本次精品課程研究活動的特色材料。

  三、小學語文古詩詞精品課程的認知

  古詩詞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教育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常吟古詩詞,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有益於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然而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對詩詞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感到疏遠,這造成了古詩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在這次精品課程研究活動中,以《清平樂 村居》為課例,探索瞭如何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品詞意,入詞境,悟詩詞情,提高課堂實效。

  1、誦讀,揮灑古詞的魅力

  古詩詞是抒情性很強的一種文學體裁,反覆吟誦才能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詩詞教學是朗讀教學。誦讀,能讓學生的情感飛揚。古詩教學,應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誦讀。學生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自能夠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有所悟,在讀中受到薰陶。

  徐老師在《清平樂 村居》一詞的教學中,以朗讀貫穿整個課堂,學生“七讀”這首詞。教師先引導學生讀出詞的節奏美,再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欣賞性地朗讀,並配樂增強朗讀效果,感受古詞的韻律美和意蘊美。學生憑藉理解和想象,邊讀邊輔以手勢、動作、表情的變化。他們感懷身受,遐想翩翩,彷彿置身於濃郁的意境中。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茅簷、小溪、青草……農村風光圖一一映入學生眼中。他們忘我了,彷彿自己就是大兒、中兒、小兒,家庭溫馨和睦的幸福之情在他們心中盪漾開了,化成一首動聽的歌。這時的古詞吟誦水到渠成,詞的節奏美、音韻美、意境美在他們的朗讀中盡情地揮灑出來。

  2、情境,漾起詞情的風帆

  詩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能使情與景、意與境交融在一起。因此,古詩詞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淺顯的語言文字理解上,還要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創設情景是教學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教師的點撥下,漸入佳境。所以,在古詩詞教學中創設情境,枯燥、抽象的語言文字將鮮活生動起來,引導學生蕩起詩意的風帆。

  在《清平樂 村居》的教學中,兩位教師都注重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徐老師用真情誦讀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入一幅美麗的鄉村風光圖。

  教師親自範讀,可愛的學生聆聽自己親愛的老師優美動聽的聲音,沐浴在老師的如痴如醉中,他們怎能不被引入詩境呢?而馬老師則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背景,配上清揚悅耳的音樂,模擬鄉村風光圖,讓學生與翁媼及三個兒子進行對話,從而領悟人物的性格特徵。

  3、想象,讓詩意輕舞飛揚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小學生的思維往往是直觀形象的,而古詩詞具有“文約而意豐”的特點,語言簡練,但情感豐富。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文字中感悟豐富的情感,就要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開拓廣闊的思維天地,盡情地在思緒的太空中敖翔。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要找準詩詞中能促發學生獨立思維的想象點,透過聯想、續想、假象等,發展學生創造想象能力,使學生打破時空界限,身臨其境,感受詩句的意蘊。如馬老師在《清平樂 村居》的教學中,透過圖畫和音樂,讓學生想象翁媼的對話,並巧妙連串起來,形成一幅生動鮮活的村居生活圖,緊扣一個“醉”字,讓學生以“翁媼陶醉了,是因為( ),還因為( ),還因為( )……”進行補白。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填補句子。這些

  創造的過程使原本凝練的文字更加具體生動,學生從而加深了對詞的情感體驗,與詞人產生心靈的共鳴。

  4、編劇,讓真情自然流淌

  古詩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是語言的藝術,智慧的結晶,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寶藏。學習古詩詞,可以啟人心智,陶冶情操,淨化心靈,而詩詞這種功能的發揮,離不開情感的體驗。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可以安排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比如將詩詞改編成課本劇,既符合小學生較強的表現欲和模仿性的年齡特點,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徐老師在《清平樂 村居》的教學中,把講臺作為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學生們憑著對這首詞的理解,學會創造性地使用語言文字,將短短的一首詞改變成有聲有色、生動形象的課本劇。扮演翁媼的學生展開了妙趣橫生的對話,而扮演小兒的學生把“溪頭臥剝蓮蓬”的天真無邪表現得淋漓盡致,還有一些學生扮演大二、中兒,甚至風姿搖曳的荷花,看著臺上學生認真的表演,其他學生彷彿亦走入了這幅鄉村風光圖。學生在對讀、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課本劇,更能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小結

  詩歌教學是一個對學生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探索小學語文古詩文精品課程建設的道路上,教師要多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薰陶學生,提高課堂實效。教無定法,路在延伸,小學語文古詩文精品課程建設之路會越走越寬,讓師生攜手徜徉與絢麗多彩的詩詞國度裡,創造如詩如畫的人生!

  參考文獻:

  ① 遊銘鈞。《論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② 陸志平。《語文課程新探》【M】。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③ 王乾鳳。《淺析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古詩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10)

  ④ 宋福新。《探析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