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5篇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到事蹟材料的情況還是蠻多的,根據事蹟材料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事蹟材料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

  自疫情防控以來,河東街道向陽社群退役軍人李宏響應河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對於疫情防控的重要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勇氣和決心,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展示新時代退役軍人風采。

  作為向陽社群華興小區的網格員,自實行靜態管理以來,李宏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配合社群開展對重點人員密集場所實施封閉式管理,在小區防疫測溫排查的值班點對廣大居民開展防疫知識宣傳、人員排查,進出測溫登記,管控並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等防疫工作。

  為了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工作目標,李宏挨家挨戶做宣傳、逐門逐戶搞排查。每輪核酸檢測工作開始前,李宏都提前制定工作計劃,幫助醫療人員搭建帳篷、佈置取樣點設施,維持取樣現場秩序、引導居民保持安全距離和有序排隊等候,按實際情況分流受檢人群,按規程進行資訊登記、核酸取樣、有序離場。

  為了保障封控管理期間居民的日常生活,街道為居家隔離人員採取“社群+商超+工作人員+志願者”的配送模式,無接觸送貨,減少人員流動,為小區居民及時配送生活物資。每當有生活物資到來,李宏都會第一時間上前開始卸貨,由於訂購數量比較大,他會分類整理,按照每個樓棟的採買記錄,分別將生活物資裝上提前備好的三輪車,隨後送往各個樓棟。

  面對新冠疫情,李宏一直在戰鬥,一直在堅守,他始終以軍人的高標準要求自己,不畏艱辛、不講條件,秉持著一名退役軍人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奉獻情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作為退役軍人的使命和擔當。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期間,是醫院的白衣天使們給了我們勝利的希望,是堅守在各個路口卡點的基層黨員給了我們安心的後盾。黨員,上!已內化為山東郯城縣馬頭鎮廣大基層黨員的信念之基,帶頭入戶的是他們,不畏嚴寒站班值崗的是他們,隔離排查衝在前的是他們,捐資捐物的還是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火面前,他們只記得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只記得自己使命就是保護群眾,奉獻國家。

  普通黨員:捐贈物資奉獻愛心。

  於志強是馬頭鎮的一位普通黨員,疫情擴散後,他看著熟悉的街道被封堵,村裡的黨員幹部不分晝夜的值守卡點,內心深受感動,在物資緊張的局勢下,託臨沂的朋友購買了100件棉大衣、44箱泡麵、45把手電筒,帶著妻兒一起送到附近8個村的路口卡點,送到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同志手中。他還利用自己搞建築的優勢,免費為各個卡點提供鋼管圍欄,先後捐贈近萬元物資,他的初衷很樸實,他說:俺就是覺得身為一名黨員,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支部書記:勇擔責任堅定信心。

  肖付權是鎮裡第一批納入專業化管理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他所在的民主街回族群眾多,又臨近馬頭老街交通路口多,封村攔路工作難度大,他迎難而上,帶領著村支兩委成員第一時間響應鎮黨委部署,分配人員設立卡點封路攔車、分小組入戶排查武漢返鄉人員,為了廣大村民的健康安全,他做通村裡回族群眾的工作,暫時取消了集中禮拜的習俗;族裡有聲望的鄉老去世,他深入其家中,講透縣裡的政策規定,只是簡單地舉行了葬禮;身為黨員,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職責,個人繳納3000元大額黨費,他說:身為黨員,在國家危難時刻就是要挺身而出。

  人大代表:後方支援不忘初心。

  人民代表愛人民。趙文爭是一名縣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普通黨員,他熱心公益,多次捐款資助鎮裡貧困村民學生,資助村裡修路建廣場。疫情戰役打響後,他也沒落伍,第一時間上交了2000元大額黨費,又捐款8000元用於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個種糧大戶,他對社群書記說:缺啥吃的俺給送!你們天天站崗巡邏都凍透了,老吃泡麵哪能行。這就是一位種了半輩子地的黨員質樸的初心。

  人民公僕:履職盡責永葆恆心。

  人民公僕為人民。呂博良一名基層社群黨總支書記,已經連著7年沒有回家吃過年夜飯了。今年除夕還沒回到家就接到了轄區內村書記的電話,說有一戶武漢回來的人員。他停下了回家的腳步,轉身去了社群,落實情況,與返鄉人員電話溝通,叮囑他不要隨意走動。他連軸奔走於各村的路口卡點,還記掛著那戶武漢返鄉人員,打電話再次核實,得知有發燒情況,他趕緊勸其去醫院發熱門診,並告知了詳細位置和電話,經醫院檢測,為新型肺炎陽性。他第一時間收攏患者行動範圍和接觸人員資訊上報領導,並帶領村幹部封樓消毒。家中寶寶未滿百天,他並沒以此為由推脫工作,每天都能見到他在社群忙碌的身影,車庫成了他第二個家。他最常說的話就是:我自己的職責在那,我就得好好幹!

  還有機關支部第四黨小組主動繳納特殊黨費,還有兩新黨組織企業捐資捐物,馬頭鎮還有許許多多的基層黨員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入黨的初心,踐行一名黨員的使命,捍衛著群眾安全,感動著群眾。疫情無情,黨員有情,待春暖花開時,我們再走上街頭,不用口罩繁華與共。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

  李xx,1991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為蘭州市軍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站站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xx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一名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和擔當,從疫情防控大局出發,在“落實工作抓實抓細”中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提前一步,源於責任擔當。春節前,李xx就根據疫情形勢,在全市未全面開始疫情防控工作之前,就起草了向全站工休人員的《節日溫馨提示》,特別提醒軍休幹部“謹慎外出”、關注外出地“公共安全資訊”;面對軍休幹部人數多、分散全國各地居住等複雜情況,採取分片包乾的方法,透過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突擊隊,依託微信、QQ群、簡訊、電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解溝通,做到不漏報、不虛報,在實實在在的落實中把住疫情防控關口;建立落實防疫值班制度、零報告制度、體溫監測及消毒辦法、口罩等防疫垃圾處理辦法等,各項防控措施全部落實;積極助力聯扶村疫情防控工作,協調購買了“84消毒液”100多公斤,以及泡麵、火腿腸等物資,第一時間送到了孫家灣村疫情防控執勤一線人員手中;與甘肅省慈善總會聯絡溝通,科學組織軍休幹部捐款,把軍休幹部愛心送到武漢疫區!截止2月14日,全站有162名工休人員捐款,總金額102766元,全部透過甘肅省慈善總會定向捐往武漢重疫區。

  作為一名有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李xx始終站在防疫攻堅的第一線、最前沿。當好“主心骨”,她自己一直堅持在單位坐班值守,站長、文秘、內勤一併幹;當好“貼心人”,深入社群值守一線人員瞭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和困難問題,從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配備、出行交通、值守服務等最大限度地給予全方位關懷和保障。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4

  馬xx,中共黨員,2007年12月參加工作,現為市軍休二站副站長。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馬xx不怕辛苦,不怕危險,勇於擔當,積極參與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心動扛起抗疫使命擔當,堅決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疫情防控,不能有任何馬虎。他針對軍休幹部分散安置的特點,將軍休幹部居住區域劃分成五個片區,每個片區安排2到3名幹部職工負責,同時發揮黨群作用,把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統一安排,時時掌握軍休幹部動態資訊,明確包片工作責任,確保資訊全面、排查準確、上報及時,並要求各自把各自包片的軍休幹部管好、管緊,及時進行走訪排查,做到“到戶不漏人”的要求。

  哪裡需要,哪裡就是我的崗位。軍休二站對接的七里河區西津社群豪布斯卡地塊,毗鄰蘭州西客站,人員複雜且流動性大。接到通知後,馬xx主動聯絡社群工作人員,摸清基本情況,落實防控範圍,主動負責來往人員的登記及測量體溫工作。

  疫情防控,信心很重要。他及時收集、整理、傳達上級單位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一線工作人員的先進典型事蹟等材料,積極組織學習,為大家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並告知注意事項。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積極動員和做好黨員幹部、親屬的宣傳工作。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5

  李xx是濰城區人民醫院一名護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千千萬萬奮戰在這次戰“疫”中的一員。丈夫是西關街道衛健辦的工作人員。目前,夫妻都戰鬥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3月11日凌晨,面對突如其來的抗擊疫情任務,李xx跟丈夫說,緊要關頭我們有責任去擔當。李xx兩個孩子一個讀二年級,一個上幼兒園小班。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將兩個孩子交給公公婆婆,李xx毅然穿上了防護隔離服,加入到抗疫一線行列。至今已在醫院吃住二十多天。丈夫翟斌為了一方群眾的安危,也日夜戰鬥在抗疫一線。李xx說:“我是一名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盡心盡職是我的職責。惟希望疫情儘早結束,大家都團聚、安居、樂業。”

  李xx為核酸採集組成員,她和幾位姐妹主要負責來往於管控區、封控區進行核酸採集檢測。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他們不畏寒冷,不懼危險,不顧勞累,騎著電動三輪車飛馳街巷、奔波小區。魯發名城、北門大街、北三里等小區……常有她忙碌的身影。有時需要到無症狀感染者隔離家中採集,她從未猶豫,總是爭先恐後。有時候半夜有緊急任務到戶裡採核酸、轉運確診病號,她總是積極主動。有一次,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爬了好幾戶六樓、四樓,憋得喘不動氣,從最後一戶下來,來到小區廣場,實在走不動了,就半躺在臺階上歇了歇起身再走。齊心協力,共迎春暖花開。  “辛苦勞累危險,我也想過放棄,但想到護士長李豐華去了最危險的頤園小區,就覺得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新冠終將被戰勝。”李xx於是說。在包括護士長在內的許多戰鬥在一線上可歌可泣事蹟的感染下,他們姐幾個每天充滿了幹勁和力量。17日晚9點,在北三里某小區,開超市的居民看到身穿白色防護隔離服李xx她們,執意免費送她們牛奶喝。“那時候就感覺,一切辛苦都值了。我們這樣萬眾一心,新冠肆虐,人類定能戰勝它!”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6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安定的社會秩序需要我們共同守護。我校資訊工程學院20級學生小侯於2022年1月11日響應政府為充分發揮青年在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環境中的積極作用,讓青春與家鄉來一場“雙向奔赴”的倡議,及時與所在縣,街道主動對接,加入當地大學生團員志願者隊伍,成為了雲夢社群的一名志願者,在志願崗位上努力發光發熱,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在志願者崗位上,小侯同學切實的為人民服務積極協助開展全民核酸工作和卡點值班登記工作,在全面核酸現場秩序進行維護,確保現場秩序的穩定,引導人民群眾便捷的完成核酸檢測,保證不漏檢不混檢;還積極參與了“敲門行動”和“雙禁行動”來幫助防疫資訊更加完整,為人民的安全加“保險”。忘不了的是寒冬之下手被凍得通紅仍然堅持核酸檢測資訊錄入;是“敲門行動”中沒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也要完成手動登記;是即使大年三十家人團聚的日子也要堅持夜間“雙禁”巡邏......

  在這期間,小侯同學在忙碌之餘依舊注意到雖然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他們仍可以積極配合社群的疫情防控工作,對疫情防控的志願者及工作人員,報以理解和積極配合的態度,這讓她不禁感動感慨於我們偉大祖國的凝聚力。

  她堅信:“共同戰疫,抗疫有我,在這場阻擊戰中,我們當以奉獻詮釋信念、以行動彰顯忠誠、以初心不變擔當使命,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的生動篇章,彰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充分展現青年志願者勇挑重擔、樂於奉獻的紮實作風和朝氣蓬勃、吃苦耐勞的精神面貌,讓祖國,人民認同我,讓祖國和人民相信有我們明天會更好。”小侯同學主動到社群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一名大學生的青春靚麗本色。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7

  “我是衛生監督員,是人民的健康衛士。我鄭重宣誓:忠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中共預備黨員、醫療市場監督科負責人xx用初心和行動踐行著自己入職時的錚錚誓言。

  自xx年底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xx始終關注疫情的進展,每天上網收集各類疫情防控資料,同時帶領科室人員深入縣(市、區)對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的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消毒隔離等制度建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並跟蹤問題整改落實。

  xx年1月22日,福建省確診了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役打響後,她多次前往縣(市、區)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監督指導,“我們的醫療機構是否做好病人救治準備,發熱門診的設定是否符合規範,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制度落實怎麼樣,醫護人員是否有好好的保護自己”……,實地檢查後,一條條要求的提出和一項項整改建議,都是她付諸全市疫情防控的辛勤汗水和努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她即為奔赴各縣市一線的同事們準備了厚厚的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學習資料。正月初二起,她主動要求跟隨市大督查組在建陽區開展疫情防控督查。她敢於擔當、主動作為,三天的時間,從醫院到社群居委會、從城市到農村……走訪25家單位,發現46個問題,並持續督促跟蹤問題整改落實。

  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都是日出而作,伴月而歸。當家中幼小的女兒對她說“媽媽,你已經上很多天班了,為什麼都不能回來陪我?”,她也只能隔著手機哄她幾句,“我出門時,你還未醒,我回家時,你已入睡”。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正因為心懷信念,她始終默默地堅守著那一份責任,那一份承諾。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8

  在第八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裡,有一位燒傷外科醫生,他就是被隊友親切地稱為“逆行燒傷人”的xx。“xx是我指導的70餘名碩、博研究生之一,畢業後供職於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燒傷整形科,現任副主任醫師、專業組組長。”他的導師驕傲地說。

  此次出征武漢,xx主動請纓,和導師一起成為第八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逆行燒傷人”。

  xx的母親身患癌症,病情危重,經不住打擊,xx就瞞著父母報名,請纓出征武漢!他把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留給了妻子。妻子是一名共產黨員、人民教師,裡裡外外承擔著巨大壓力,但她堅定支援丈夫出征武漢。

  送行時兩人深情相擁,令人感動!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病病房裡,xx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進去就是幾個小時不出來,查房、下醫囑、查體、觀察病情變化,還要和病人溝通、安慰……常常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襯,甚至出現頭疼、頭暈等缺氧的症狀,但他總說,再苦再累他也要堅持,因為那麼多的新冠肺炎病人需要自己!一次,xx從重症病房出來,發現手機上有十幾個家裡的未接來電,他的心一下懸了起來,咚咚直跳,是不是媽媽病危了?電話回撥回去,證實了他的擔心。他心急如焚,內疚感油然而生,作為醫生不能親自照顧病危的母親,實在是對不起養育自己的親人。

  但他身在武漢抗疫最前線,只能將擔心和愧疚深藏心底,把對親人無限的愛化作巨大的力量投入到新冠病人的救治中。xx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危,親人們的理解和支援是他在前線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醫院黨委和科室的關懷下,xx的母親危重的病情發展得到控制。他知道再也無法繼續對父母隱瞞自己的行程了,透過影片,xx告訴父母他在武漢抗擊疫情最前沿。看見病危的母親、年邁的父親、憔悴的妻子,他再也止不住內心的悲痛,潸然淚下,淚水打溼了衣襟。

  但是他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的醫生,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舍小家為國家,把對親人的愛投入到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中去,這是無私的愛,是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

  xx所在的救援病區是新冠肺炎重症病房,病人病情危重,常會出現各種複雜併發症,處理起來異常困難,xx就利用他燒傷重症救治經驗,結合新冠肺炎的.發病特點綜合救治,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他所在組經治病人的死亡率為零,得到了屬地醫院的表揚。作為一名黨員醫生,經過這次大疫的洗禮,xx更加堅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爭做一名黨和人民信任的白衣戰士,隨時聽從黨的召喚,決心為黨和人民的健康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9

  取樣、留樣、消毒、洗手、再取樣……寒風中,這樣的流程要重複成百上千遍,反覆用酒精擦拭的雙手已經凍得發麻,防護服裡的汗水也逐漸冰涼,但她手中的動作沒有絲毫放慢,依舊在堅持著。她是中西醫結合醫院核酸科護士,也是忙碌在核酸採集一線的抗疫尖兵,她責任在肩,負重前行,儼然是“抗疫”一線上綻放的鏗鏘玫瑰。

  她雖是一名“90後”,卻是抗疫戰場上的“老手”,她雖是一名普通護士,卻有著不平凡的胸襟;她雖還不是一名正式黨員,卻有著黨員的思想覺悟。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主動請戰值守最危險的崗位,參加了市裡集中組織的核酸檢測培訓,投入到核酸檢測這項工作中,為全市強制隔離和居家隔離人員做咽拭子標本採集。時隔兩年,面對再次襲來的疫情,她再次出戰到抗疫前線。

  3月13日,她被抽調參加伊通滿族自治縣的全民核酸檢測工作。從接到外派通知到緊急集合出發,前後不過20分鐘。她來不及告知家人,僅在大巴車上與家人進行電話告別。

  3個小時後,她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趕到伊通鎮在水一方小區,為100多棟居民樓的住戶進行核酸採檢。寒風中,等待採集的居民早已自發地排好了長隊。看著這一條有序的“長龍”,她溼潤了眼眶,那時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抗疫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緩,她每天早上三四點鐘起床開始工作。為了節省防護服,她在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的前一天晚上就不喝水,第二天早上更是滴水不進並穿上紙尿褲,這樣就能在工作時不上廁所,就能夠不頻繁脫換防護服,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取樣。長時間的站立和重複性動作讓她的手腳變得僵硬,腰痠背痛,但她從未停止過手中的工作,更未喊過一聲累。因為她知道,疫情防控容不得半點差池,每一個環節都要求自己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看到居民們有序排隊等待核酸檢測的畫面,聽到居民們一句真誠的“謝謝你”“辛苦了”,都能拂去她的疲倦,讓她的內心充滿強烈的滿足感與自豪感。“疫情當前,我從未想過退縮,因為我是白衣戰士;疫情當前,我就要衝鋒在前,堅守住抗疫的防線,守護人民的健康,這是我的職責與使命。”她堅定地說。

  4月3日,她再次應徵出發去長春,為長春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0

  XX,中共黨員,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村電子商務--3班學生,2009年6月至今,XX一直在軍墾醫院上班,現為醫院護士長職務。

  農曆28日休息日那天,接到單位領導電話通知,她就立刻動身趕回了醫院開會,才知道這次肺炎的嚴重性,隨後全院開始著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春節以來,她沒有跟父母、丈夫、小孩見過面,更別說一起過年、吃年夜飯了。每日全天候24小時,隨時待命工作,吃、住、行都在醫院。在她們管轄地區已經確診了幾例新冠肺炎患者,她頂著心理壓力和恐懼,以不畏風雨,不畏艱險的精神時刻抗擊在醫護一線,為了患者的康復和地方防控疫情工作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時間。當問及是什麼讓她堅持、支撐到現在,她輕輕說了一句:"工作需要,責任重於泰山,不想在戰場上當一個逃兵。"

  因為縣城當前的病毒疫情形勢比較嚴峻,醫護人員緊缺,她自願報名參加縣"組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預備隊",當日就火速前往縣人民醫院救援。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1

  劉先生,男,30歲,入黨積極分子。是市人民醫院的一名普通護士。從20xx年至今一直在急診科從事臨床工作。多年來,劉先生把“每天、每人、每事;盡心、盡力、盡責”作為人生的追求,在週而復始的護理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獻,真正做到“把人病當己病,視病人如親人”,全心全意地為廣大患者服務著。

  劉先生從事護理事業已有六年餘,他已經記不清護理過多少位患者,參與過多少次搶救。他深知: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工作也會以積極的回報回饋於你。

  作為一名急診科、重症醫學科護士,劉先生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搞好病區管理,一絲不苟的做好護理及帶教工作。6年的護理工作使他不僅掌握了護理技術,還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6年的工作中,劉先生堅持早上班,晚下班,24小時隨叫隨到,從未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影響到工作。20xx年特大臺風“天兔”,他接到領導電話,冒著狂風暴雨走路到科室參加積極的救助工作,在特大的呼嘯風聲中在救護車上穿梭於大街小巷去參加救援,全身溼透了,擦乾眼鏡,提著急救箱再去下一個地點,沒有半點退縮。最後在醫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經過八個小時的救援,等颱風過後,最大程度的保證了的人民安全,同時也被市政府評為20xx年抗擊特大臺風“天兔”積極分子。

  在工作中,劉先生總是把患者看作自己的親屬,認真履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的服務宗旨。20xx年有一次院前出診到貿易城七樓救治一名昏迷老年患者,去到時患者淺昏迷,呼之不應,休克血壓,但是家裡只有一個老太太,老樓房擔架過不了,時間緊迫,劉先生和醫生一起把老人從七樓背下來,送上救護車,拉到醫院後優先搶救,事後把老人送入內科住院。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劉先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把繁忙的工作譜寫成生活中彩色的篇章,得到了科室內部、院部的肯定,劉先生在20xx年市第一屆演講比賽中榮獲第一名的成績;20xx年評為市優秀護士。20xx年評為市個人先進;20xx年護理操作比賽小組賽第二名。20xx年廣東省人民醫院進修;20xx年評為汕尾市優秀護士。20xx年評為醫院個人先進。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2

  崔xx,是嘉峪關市中醫醫院ICU的一名護士。她20xx年2月5日隨團隊千里迢迢來到武漢,奮戰在武漢東西湖客廳方艙醫院。

  在方艙醫院,崔xx每天面對的是輕症病人,但輕症和重症都一樣具有傳染性。為了不影響工作,崔xx上班前儘量不吃不喝,穿上防護服後,她們在病區工作的八小時內也不吃喝,有的隊員因此發生了低血糖。由於工作時不能上廁所,崔xx穿上了紙尿褲,有時還要忍受數小時的便溺。但是,她一想到每天新增加的確診病例數以及很多確診病例還沒有收治,她就與戰友們咬牙堅持著,她想,再難也要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為了豐富病人的生活,崔xx想了很多辦法。她和護士們帶著病人跳廣場舞,和病人交朋友、加微信、聊家常。有時,一些病人因為病情反覆,住院時間較長而情緒失控,每到這時,崔xx就反覆解釋,耐心溝通,在一次次溝通交流中,化解了病人的疑慮,安撫了病人的情緒。同時,她還為病人實施心理疏導,指導病人做深呼吸訓練。在與病人溝通交流中,她為了讓病人聽清楚,不得不大聲說話,但大聲說話就要用力呼吸,用力呼吸肺通氣量就會隨之增加,肺通氣量增加被感染的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但是,崔xx一想到透過對病人實施心理干預,病人便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更有利於病情恢復,於是,她便毫不猶豫地堅持與病人溝通交流。

  作為一名勇敢的逆行者,在救死扶傷中,她感動著別人,也被別人一次次感動著:當收到武漢小學生用壓歲錢買來的水果時,她潸然淚下;在病區遇到甘肅籍病人痊癒出院時,她滿心歡喜;當武漢人民送來慰問品時,她又熱淚盈眶……每談起在武漢的日子,她總會滿含深情地說:“我很慶幸成為援助湖北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在武漢方艙醫院的日子,豐盈了我的人生,它讓我切身體會到了我們祖國的強大,我們人民的堅強,偉大的抗疫精神會一直激勵我不斷前行。”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3

  在這個冬天,我們的生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傳統的常規,過年出門訪友的事情今年也沒有了,公路上以前的喧鬧變成了現在的冷冷清清。聽,誰的聲音?她,又是誰?

  高xx,龍田鎮黨委委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xx勇挑重擔,身先士卒,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深入防控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從年初二至今沒有休息一天,早出晚歸,用義無反顧詮釋基層逆行者。

  作為駐村領導,為給群眾做好示範,高xx帶頭入戶開展宣傳工作,積極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要求,以接地氣的宣傳方式確保疫情防控真正入耳入腦入心,打好人民群眾的預防針,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控,傳遞防疫最強音。

  耐心勸導感化人心。2月7日下午,在麗溪村龍田中心小學側防疫檢測卡點,突遇一男子拒不配合檢測工作還謾罵、威脅工作人員。面對對方的謾罵,以及隨時可能被誤傷的情況下,高xx依舊主動向前,不退縮,不畏懼,柔中帶剛,耐心勸導,經過與民警一同解釋與勸告,該男子最終意識到自己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拒不配合工作人員和強行衝卡的行為後悔不已。

  愛崗敬業振奮人心。作為分管財政、民政等工作的領導,處理好日常分管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在這個本應萬家團圓的時候,面對疫情的洶湧來襲,她把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默默藏在心底,每天起早貪黑,舍小家顧大家,她用她的行動告訴家人,她不僅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更是勇往無前的巾幗戰士。

  當我們被黑暗籠罩時,總有人願意變成光,而她,就是我們黑暗生活中的其中一束光,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高xx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展現了疫情戰鬥中一名巾幗逆行者的風采!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4

  高xx,男,197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頭等網董事長,淄博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副會長、秘書長等。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xx衝鋒在前,主動請纓擔當社群防控志願者,及時購置防護物資送上“及時雨”,獻智獻力推動退役軍人創業園各項工作全面進行,用實際行動書寫“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應急值守不退卻。疫情最為嚴重時期,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高xx第一時間衝在一線,加入到群防群控的隊伍中,在淄博高新區天府名城、盛世名苑小區擔當疫情防控志願者,排查小區進出人員、車輛,嚴格進行“兩核三問一測溫”,執行卡點值守任務。他還積極引導群眾科學積極應對疫情,為社群築起一道堅固防線。

  自費抗疫不言悔。在防疫物資緊缺時,他為了讓堅守一線的同仁們能夠做好工作的同時保護好自身安全,透過各種渠道“搶”到口罩1000個,解決了大家後顧之憂。他還帶頭向值守點捐贈“初心啟飲”飲用水、一次性水杯等物資。隨後又多方籌措購買了1噸高濃度84消毒原液,在當時感染風險大、時間緊的情況下,先後給高新區火炬社群、博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博山區人民武裝部、淄川區太河鎮前懷村等送上疫情防控“及時雨”。

  獻智助力不停歇。為更好地為退役軍人貢獻一份力量,高xx積極推動淄博市退役軍人創業園籌建,主動對接相關部門、設計單位,在“戰疫”期間堅持抽出大量時間和精力,整合各類資源、連結各類平臺,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健推進中。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高xx無論何時、何地都依然將保家衛國的初心使命記在心間,時刻準備衝上一線服務國家、服務社會。

抗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5

  在吉林市豐滿區江南街道長江社群有這樣一名大學生,她是江南街道前鋒汽貿小區448戶居民的網格長,是居民口中親切的“小李”,她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網格員的執著和堅守,她就是小紅。

  千門萬戶勤奔走,細緻排查不放過。小紅作為前鋒汽貿小區排查點的負責人,對其所管轄的網格展開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轄區居民情況明細表,耐心做好居家人員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她“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密切關注轄區人員動態,並且動員居民群防群控,主動自報、積極舉報,並及時核查,確保不漏報、不瞞報。“今天你測體溫了嗎?正常嗎?核酸檢測做了嗎?還有我們幫忙辦理的事嗎?有什麼需要及時聯絡我們。”這是她每天透過微信、電話、上門經常和居民說的話。正是透過嚴密的排查,確保了轄區各項工作開展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用品我們已經買回來放在您家門口了!”這句話成了小紅重複最多的話。每天就看著她一個小小的身軀裹在防護服裡,左手提著重重的蔬果生活用品,右手提著快遞,奔走在一戶戶隔離居民家的路上。每當居民對她表示感謝時,彷彿所有的勞累都瞬間消失了。有志願者說:“紅姐,你怎麼總抬不起來腳走路呀?”殊不知她的鞋早就磨開膠了,她每天穿梭在小區內,採酸需要她、配送需要她、消殺需要她,她那雙已經開膠的鞋就是她“跑腿”生活的最好見證。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有效宣傳防疫知識成了她冥思苦想的事,恰逢此時網路土味情話盛行,於是就有了:“只要還有一根蔥,不往菜市場裡衝,只要還有一滴油,躲在屋裡不露頭……”這樣接地氣的宣傳語,成了小區的一道亮點,居民會心一笑的同時,也瞭解防疫要求。她還透過建立微信群推送新聞連結、張貼防疫公告、發放宣傳手冊、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她將自己編輯的“土味宣傳語”發到群裡,讓足不出戶的居民對枯燥的居家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宣傳,極大提高居民對防疫政策的知曉率和自我防控能力,樹牢了居民群防群控的信心和決心。

  為幫助轄區居民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疏導工作,小紅又化身心理撫慰員,用愛暖人心,用情慰心靈。可見面就見面,不能見面就電話或微信影片聯絡,她自己要是解決不了的,第一時間聯絡街道將她網格居民的情況進行上報,並能第一時間聯絡心理諮詢老師給予居民進行心理疏導,不僅當好了群眾的情緒疏導員,也能給居民尋找最好的心理疏導方式,為助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築了強大心理防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