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

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自然資源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關係國家經濟發展、產業佈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自然資源更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資源緊張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而在各種資源中,水資源又是相對重要的,因為水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沒有水地球上將不會有 生命的存在。而當今世界,水資源的問題又十分嚴重,缺水、水汙染和浪費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城市面臨的問題,因此,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水資源,認識世界水問題,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就顯的尤為重要。

  (二)課標要求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是使學生能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佈特點以及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並要求學生知道當地的水資源狀況,瞭解當地水資源問題,並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有限的水資源,知道我國水資源的現狀,瞭解我國解決水資源問題的對策;繼續培養學生使用地圖和相關圖表、材料及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透過本節課對地圖和圖表的綜合分析,引導學生用過去所學和教師提供的資料,自主探究和分組討論等方式學習新知識,並使學生認知知識的連續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並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節約用水,有意識的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保護有限的水資源。

  (四)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

  教學重點: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解決措施;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教學難點:聯絡我國降水分佈等自然環境方面的相關材料,分析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造成影響及解決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對淡水資源危機的意識,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做節水、護水的模範。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本節課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引發學生思考分析得出相關結論,並應用自己得出的知識進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識,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並透過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和例項正確引導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並且注意提升和點撥學生的思路和學習方法。

  (二)說學法:學生已經學過了一年多的地理知識,在知識含量上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在課堂上把儘量多的知識教給學生自己去學習探究,根據教師提供相關材料,採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的方法得出結論,並應用自己得出的知識進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識,體現知識見的循序漸進的同時,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等。

  三、說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出示謎語:雙手抓不起,一刀劈不開;煮飯和洗碗,都要請他來。

  新授:

  1、水是寶貴的資源:

  (1)提出問題:“地球上的水在哪裡”、“我們人類常用的淡水儲存在哪裡”,

  (2)出示世界水體比例圖,讓學生透過觀察圖,並結合教材75頁圖

  3.16,幫助學生分析世界淡水資源的狀況;並出示水資源定義的材料

  2、我國水資源現狀

  (1)多媒體出示我國水資源總量和人均佔有量在世界排名的材料

  (2)多媒體出示我國降水徑流分佈圖

  (3)多媒體出示20xx年重慶乾旱的一組材料,並用提示性語言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所體現的內容材料:水資源時間分佈不均

  (4)多媒體出示哈爾濱松花江水汙染和南京水汙染的材料,並引領學生回憶當時哈爾濱市民的狀況

  (5)多媒體出示漫畫

  (6)由阿城和哈爾濱的缺水狀況引入,延伸到全國的有用水狀況,並用醒目的“中國渴了”提醒學生我國面臨的水資源危機

  3、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方法:提示學生根據我國水資源問題尋找解決途徑和方法

  (1)多媒體出示南水北調示意圖,並簡單解說引灤入津、引灤入唐、引黃濟青工程的作用及意義,從而提示學生分析理解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2)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並提示學生我們周圍的水庫的意義,引導學生透過類比理解水庫的作用

  4、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1)農業節水:結合教材83頁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我們周圍的農業用水情況,並把幾種主要的灌溉方式提供給學生

  (2)工業節水:提示學生根據教材瞭解

  (3)城市節水:簡單瞭解

  (4)家庭節水:結合教材84頁活動,調查學生的家庭用水情況,並評出家庭用水小模範,使學生找到身邊的榜樣

  (5)出示節水標誌,並透過讓學生介紹這一標誌,強化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節水意識

  4、知識延伸:解決水資源總量少的方法,教師簡單介紹目前世界上拓寬淡水資源的兩種方法

  (1)海水淡化

  (2)利用大汽水

  5、思維拓展性練習:多媒體出示相關習題

  6、認知提升多媒體播放一組關於水的圖片,提升學生情感

  7、教師小結,學生質疑反思猜謎語的同時讓學生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結合生活經驗,說出地球上的水、淡水、人類常利用的淡水儲存在哪裡

  觀察世界各種水體比例的餅狀圖,瞭解人類目前直接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世界總水體的0.3%,並透過討論認識水是種寶貴的資源

  透過對材料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的事實觀察教師提供的降水徑流分佈圖,根據圖例及過去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分析我國水資源空間分佈特點:南方多,北方少。

  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分析重慶乾旱的原因,並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得出我國降水時間分佈不均的結論:夏秋多冬春少,

  認知到水汙染是南北方乃至全國存在的重要現象,並再一次認知水對於人類的重要意義

  認真觀察漫畫,認識現實生活中水浪費現象普遍存在的事實。

  中國水資源問題小結: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認知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並瞭解缺水是我國各個城市和地區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教師的提示的前提下,想到解決水資源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的分佈特點的解決辦法,並結合上圖探究南水北調的意義,同時簡單理解三條線路中東線調水的優勢

  在閱讀教材81頁“農業節水”的前提下,瞭解堤灌、噴灌、滴灌的實際情況,並結合教師提供的以色列節水農業的情況瞭解我們當地農業用水與之的巨大差距,從而感知農業節水的巨大潛力

  結合調查內容,反省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並在以後的生活中注意如何節約用水

  觀察節水標誌圖,透過觀察你有哪些想法,這些會不會對你今後的生活產生影響?

  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該如何節約水資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記住節水標誌,時時不忘節約水資源

  瞭解目前世界開發水資源的現狀,並立志將來去開發更多的水資源,尋找新的拓寬水資源的途徑和方法。

  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透過教材中相關的圖片以及教師提供的相關資料,認識淡水資源狀況,使學生了解世界水資源的大致狀況,認清目前人類面臨的水資源危機

  使學生能透過教師提供的材料,並結合過去所學過的知識的回憶,再透過相關的圖片分析,瞭解我國目前面臨的水資源問題

  (1)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

  (2)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南多北少

  (3)水資源時間分佈不均,夏秋多冬春少(4)水汙染現象嚴重(5)水浪費現象明顯,從而在總體上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和問題。

  在瞭解我國水資源問題基礎上,透過現實生活中的例項類比讓學生自行分析出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空間不均——跨流域調水;時間不均——修建水庫,整治汙染,節約用水。注意拓展學生思維,給學生構築想象的空間。

  透過資料的出示使學生了解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和生活節水的意義和方法,並意識到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最後透過節水標誌的,把節約用水的意識深入每個孩子的心裡,讓他們在生活中養成節水好習慣,並做宣傳節水、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世界的認識

  用開放性的習題,培養學生思維

  進一步強調水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珠一樣愛護每一滴水,而不要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

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世界的人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於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這個結論,學生已經瞭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佈的不平衡,分析為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係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陸地和海洋》以及《天氣和氣候》兩章的內容,這為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後面章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以及《人類的居住地》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今後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人口增長、分佈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狀況。透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並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說學情

  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基本地理知識已有了一定積累,但是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人文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門。人口問題是現在社會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各國、社會各界對人口問題的關注有助於學生的理解,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這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有強烈的好奇心,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儘量多采用直觀方法。

  三、說教法

  1。讀圖分析法:教學中採取讀圖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回憶、總結、提高。對於地理原理和教學重難點,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

  2。分組討論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變學會為會學;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於一身,。

  四、說學法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本節課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學法如下:

  1。圖導圖練法。引導學生識圖、析圖、說圖、填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鞏固地理知識,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讀圖能力和地理空間概念。

  2。收集資料法。指導學生透過各種途徑,()如:報刊雜誌、因特網等蒐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材料。

  3。自主合作學習。透過引導學生讀、思、議,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讀: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習慣和能力;思:透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議:學生圍繞教師的質疑,展開討論,進一步理解知識。

  透過以上方法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五、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部分

  用(影片)《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故事大致內容為:戰爭使人們忘記了自己的文明,忘記了自己的傳統,在征服與被征服、吃人與被吃的不斷迴圈中,這些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島人完全退化,終於又自食惡果地退回到極度原始的狀態中。透過影片匯入的方式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看完影片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問題如下:這只是世界的一個角落的故事,那麼,整個世界的人口狀況如何呢?

  (二)新授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

  (1)播放嬰兒的啼哭聲,引導學生說一說這聲音意味著什麼?透過直觀展示聲音的方式,讓學生直接感知人口的增長

  (2)請兩名同學以播音員的語氣播報以下兩則新聞。

  資料一 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本報薩格勒布7月11日電7月11日上午8時35分,從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彼特洛瓦醫院的產房裡傳出了今天第一聲嬰兒啼哭的聲音,南斯拉夫一個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億個人誕生在地球上。

  資料二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據新華社薩格勒布10月12日電波黑時間12日凌晨零時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一家醫院誕生,成為地球上的第六十億位居民。

  引導學生思考:世界人口從50億增加到60億用了多少年?同時以動畫形式呈現世界人口增長曲線,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

  透過讀圖,引導學生得出世界人口增長特點是先慢後快。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應如何表示?從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並得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

  (3)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65練習題,使學生認識到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是不一樣的,從而加深學生對人口增長的瞭解,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人是一切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於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瞭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佈的不平衡,分析為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係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為今後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佈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1、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佈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狀況。透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並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說教法。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於一身,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更易於接受。

  三、說學法。

  讀圖分析、推理、比較、討論、辯論,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六個環節,分別是:問題——設疑、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演繹——鞏固、遷移——深化、昇華——結束。

  第一環節:我用(影片)《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第二環節:從認讀數字6500000000入手,透過以下活動了解世界人口。

  (一)資料分析。

  培養學生運用文字材料,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計算討論。

  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並培養他們分析、總結的能力。

  (三)情景表演。

  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長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問題。

  (四)換位思考。

  讓學生換位成國家人口政策的宣傳員,設計宣傳語和宣傳畫。這樣培養了他們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五)讀圖分析。

  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綜合地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我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和感想。

  第四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用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並對答對的同學進行獎勵。

  第五環節:我安排了兩項作業

  (一)我家的人口

  (二)家鄉的人口分佈情況調查

  以達到理論聯絡實際的目的。

  最後我用激情和語言結束全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並播放動畫《夢》,呼籲希望這個可怕的夢不會成為現實!

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疆域》這一節的第二課時“行政區劃”。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說板書設計這七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節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疆域”中的第二課時,這節課是八年級學生學習中國地理的第一課中的核心內容。瞭解中國的行政區劃,掌握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分佈,是今後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將貫穿於中國地理學習的始終;省級行政區是我國行政管理的基本單位,對社會、經濟活動、交往有重要的影響,是中學生未來工作和生活所必備的知識,因此,在整個中國地理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基礎地位。本節教材分別從我國現行的三級行政區劃以及各省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位置、行政中心等進行闡述。與老教材相比,新課標教材更加精練,正文字數減少,更多的內容則是以活動教材的形式出現,安排了多種形式的練習,突出了學生動手能力和讀圖獲取地理資訊能力的培養。

  接下來說一說我對學情的認識。

  二、說學情

  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來看,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該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認識,我確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國現行三級行政區劃;

  2.能夠說出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3.能夠識別一些重要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形狀;

  4.在我國空白政區圖上準確填出34個省級行政區。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讀圖、識圖、拼圖等活動,初步形成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分佈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設立,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信心。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能都說出和找出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難點為:34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行政中心及空間分佈

  為了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貫穿直觀性、趣味性、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體現樂學樂教的教學思想。在教法上,我會多方面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透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學歌謠、誦三字經、小組競賽等,加強師生互動交流,體現樂學樂教的教學思想。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生作為主人的地位,在學習指導中,我會用問題、遊戲競賽、小組討論等方法引導他們探究新知,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任務。

  下面我將重點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包括匯入、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和佈置作業這四個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

  在新課匯入這個環節我採用的是溫故知新、複習匯入的方法。孔子云:“溫故而知新”。回顧舊知識是匯入新課的常用方法。在課堂的開始我會先進行一個複習,溫故前面所學的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幅員遼闊的大國,並且利用上節課留的課後延伸題目“思考我國疆域遼闊會有什麼不足”來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即為了方便管理、為了利於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而實行的省、縣、鄉三級行政區劃,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中國的行政區劃。

  接著進入課堂的第二個環節:活動討論,新課教學

  首先我會用一個投遞包裹的例項來展示行政區劃的意義和作用。這個例項是這樣的:一位同學在網上買了個東西,地址如下三種寫法,哪個能成功投遞?(1)回龍觀新村小區2號樓1202室;(2)龍域西一路回龍觀新村小區2號樓1202室;(3)北京市昌平區龍域西一路回龍觀新村小區2號樓1202室。顯然只有第三個地址可以投遞到。接著以感受行政區劃的意義和級別為過渡進行承轉。

  以學生生活中的例項入手,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我國三級行政區劃及其意義所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接著我會以問題作為引導,讓學生閱讀教材第7頁的正文部分。問題如下:

  (1)我國共有多少個省級行政單位?分為哪幾種?各有多少個?

  (2)“自治區”是怎樣的的省級行政單位?看圖說出我國共有哪幾個自治區?

  (3)“直轄市”是什麼含義?看圖說出我國有哪幾個直轄市。

  (4)“特別行政區”是怎樣的省級行政區?看圖說出我國的特別行政區有哪幾個。

  學生透過閱讀教材並且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得出的答案為: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劃。省級行政單位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四種。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了尊重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自治區”以及其下轄的“自治州”及下轄的“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國共有五個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直轄市,即中央直接管轄的市,我國有四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慶。憲法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可以設立特別行政區”。我國現在有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在瞭解這些後,我接著用學習目標對該部分內容的要求作為承轉過渡,即掌握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的名稱及在圖上的位置。

  在這裡我採用的是活動探究的方式。

  首先是利用歌謠,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福吉安,四市兩特藏二島,陝甘青蒙雲貴川。分別找同學說出它們分別代表什麼省級行政單位。以此來熟悉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及其全稱。

  其次是分片法。讓同學們根據課本第7頁圖1.7“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完成下面的表格。表格的左欄是將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的7個片區:分別為東北三省、北部邊疆的自治區、黃河中下游的四省二市、長江中下游的六省一市、南部沿海的四省二特別行政區及一個自治區、西南的三省一自治區及一市、西北三省二自治區,需要學生完成的是將這些片區裡包含的省級行政單位填寫出來。以此來掌握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大致所處的地理位置。

  第三是分類法。

  首先是沿線分佈。即以競賽的方式,分別讓學生在圖上按照逆時針方向,找出沿陸上疆界分佈的省級行政單位;(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然後再按照逆時針方向,找出沿大陸海岸線分佈的省級行政單位。(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其次是輪廓想象。即給出我國某些省區的輪廓圖,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聯想其像什麼?比如:黑龍江像展翅高飛的丹頂鶴、雲南像一隻美麗的孔雀、內蒙古像一隻翱翔於天空中的雄鷹,這些與該省區的動物有關;臺灣島像香蕉、海南島像菠蘿,這些與該省區盛產的水果有關;陝西省像蹲著的兵馬俑,這與該省區的歷史文化有關。還有一些僅僅是輪廓形狀有特點的情況。比如:廣東省像小象的頭,山西省像平行四邊形,山東省像駱駝等。讓同學們進行大膽想象,看看還有哪些省區像什麼,從而幫助記憶。

  第四是三字經法——黑吉遼,內蒙古,陝甘寧,青新藏,雲貴川,晉冀魯,豫蘇皖,湘鄂渝,瓊粵桂,浙閩贛,京津滬,港澳臺。並且結合教材第8頁表1.2“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此來掌握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

  然後讓學生在表中找出其簡稱不只一個的省級行政單位,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和甘肅省,並且記住其簡稱。

  以上這些用這種活動探究、小組競賽等的方式進行新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另一方面,學生要完成任務就必須要認真仔細的閱讀地理相關地理圖片,這也培養了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以及從圖中獲取資訊、加工資訊的能力。此外還注重了地理教學的綜合性原則及挑戰性原則,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知識,在競爭中掌握知識,把死課本變成“活”課堂。

  在鞏固提高這個環節,我採用的是拼圖遊戲競賽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最快實現將打亂的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拼完整的組為勝利者。利用兒時常玩的遊戲形式,突破難點,讓學生靈活鞏固所學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不僅能樂學,還能掌握學習的方法,會學地理,愛學地理。

  在課堂的最後,我以讓學生課下完成教材第9頁“活動”中的第3小題作為作業,即在圖中填入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和行政中心。以此結束了本節課的全部內容。這樣的作業可以考查到學生在這一節課所學的所有知識,起到一個檢測、鞏固的作用。

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5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人是一切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於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瞭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佈的不平衡,分析為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係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為今後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佈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佈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狀況。透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並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說教法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於一身,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更易於接受。

  ●說學法

  讀圖分析、推理、比較、討論、辯論,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六個環節,分別是:問題——設疑、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演繹——鞏固、遷移——深化、昇華——結束。

  第一環節:我用(影片)《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第二環節:從認讀數字6500000000入手,透過以下活動了解世界人口。

  一、資料分析。

  培養學生運用文字材料,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計算討論。

  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並培養他們分析、總結的能力。

  三、情景表演。

  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長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問題。

  四、換位思考。

  讓學生換位成國家人口政策的宣傳員,設計宣傳語和宣傳畫。這樣培養了他們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五、讀圖分析。

  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綜合地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我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和感想。

  第四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用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並對答對的同學進行獎勵。

  第五環節:我安排了兩項作業

  一、我家的人口

  二、家鄉的人口分佈情況調查

  以達到理論聯絡實際的目的。

  最後我用激情和語言結束全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並播放動畫《夢》,呼籲希望這個可怕的夢不會成為現實!

優秀初中地理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世界的人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於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這個結論,學生已經瞭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佈的不平衡,分析為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

  本章從人地關係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陸地和海洋》以及《天氣和氣候》兩章的內容,這為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後面章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以及《人類的居住地》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今後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人口增長、分佈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狀況。透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並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2、教學難點: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說學情。

  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基本地理知識已有了一定積累,但是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人文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門。人口問題是現在社會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各國、社會各界對人口問題的關注有助於學生的理解,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這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有強烈的好奇心,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儘量多采用直觀方法。

  三、說教法。

  1、讀圖分析法:

  教學中採取讀圖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回憶、總結、提高。對於地理原理和教學重難點,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

  2、分組討論法: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變學會為會學;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於一身。

  四、說學法。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本節課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學法如下:

  1、圖導圖練法。

  引導學生識圖、析圖、說圖、填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鞏固地理知識,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讀圖能力和地理空間概念。

  2、收集資料法。

  指導學生透過各種途徑,如:報刊雜誌、因特網等蒐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材料。

  3、自主合作學習。

  透過引導學生讀、思、議,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讀: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習慣和能力;思:透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議:學生圍繞教師的質疑,展開討論,進一步理解知識。

  透過以上方法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五、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部分。

  用(影片)《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故事大致內容為:戰爭使人們忘記了自己的文明,忘記了自己的傳統,在征服與被征服、吃人與被吃的不斷迴圈中,這些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島人完全退化,終於又自食惡果地退回到極度原始的狀態中。透過影片匯入的方式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看完影片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問題如下:這只是世界的一個角落的故事,那麼,整個世界的人口狀況如何呢?

  (二)新授。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

  (1)播放嬰兒的啼哭聲,引導學生說一說這聲音意味著什麼?透過直觀展示聲音的方式,讓學生直接感知人口的增長

  (2)請兩名同學以播音員的語氣播報以下兩則新聞。

  資料一 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本報薩格勒布7月11日電7月11日上午8時35分,從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彼特洛瓦醫院的產房裡傳出了今天第一聲嬰兒啼哭的聲音,南斯拉夫一個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億個人誕生在地球上。

  資料二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據新華社薩格勒布10月12日電波黑時間12日凌晨零時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一家醫院誕生,成為地球上的第六十億位居民。

  引導學生思考:世界人口從50億增加到60億用了多少年?同時以動畫形式呈現世界人口增長曲線,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

  透過讀圖,引導學生得出世界人口增長特點是先慢後快。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應如何表示?從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並得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

  (3)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65練習題,使學生認識到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是不一樣的,從而加深學生對人口增長的瞭解,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