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國的經典詩句大全

關於愛國的經典詩句大全

  1、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2、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4、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懷古》

  5、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6、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于謙:《立春日感懷》

  7、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8、皇靈大動變,震雷風且寒。——曹植《怨歌行》

  9、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0、憂國忘家,捐軀濟難。——三國志

  11、春來未有不陰時。——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12、家國興亡身獨存,玉容還受楚王恩。——汪遵《息國》

  13、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14、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俘邦國娛。——何承天《戰城南》

  15、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16、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17、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溫庭筠《過五丈原》

  18、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毛澤東

  19、漸老念鄉國,先歸獨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20、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21、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張祜《集靈臺·其二》

  22、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3、嘆神遊故國,花記前度。——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

  24、宗臣事有徵,廟算在休兵。——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5、餘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26、莫避春陰上馬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27、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28、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孟浩然《他鄉七夕》

  29、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30、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31、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閒夢遠》

  3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33、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34、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劉禹錫《蜀先主廟》

  3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36、夷甫諸人,神州沈陸,幾曾回首。——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37、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38、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戎昱《詠史》

  39、銀臺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遠》

  40、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1、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

  42、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趙孟頫《嶽鄂王墓》

  43、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鮑防《元日早朝行》

  44、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45、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清平調·其三》

  46、天時地利與人和。——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47、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

  48、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49、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50、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51、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52、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周邦彥《六醜·落花》

  53、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54、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55、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56、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清·龔自珍《漫感》

  57、幾回憶,故國蓴鱸,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58、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59、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60、龍虎方交爭,七國並抗衡。——張華《遊俠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