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王安石

被妖魔化的王安石

  引導語: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何王安石會被妖魔化?原因是什麼?

  北宋時期的“熙寧變法”在政壇掀起了一場場血雨腥風,不是新黨上臺,就是舊黨得勢,兩大陣營裡的政治人物也是起起落落,昨天還在皇帝的大殿裡談政論道,今天就有可能被髮配邊疆借酒消愁,吟出“無病無災到公卿”的牢騷詩句!今天,我們去讀一些與王安石相關的文字,還能感受到當年北宋政壇這個江湖的血腥味。

  針對北宋當時“積貧積弱”的社會現實,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為原則,以“天命不足畏,眾言不足從,祖宗之法不足用”的勇氣,實行變法。由於變法本身的缺陷,以及朝野的攻擊和皇帝的動搖,變法以失敗告終。變法失敗後,士大夫不是以國家利益出發,總結經驗教訓,改善各種政策,而是以個人仕途為目的,對王安石個人進行嘲弄和攻擊,他們或說王安石形象邋遢、或說王安石習慣不好,或說王安石喜歡下屬溜鬚拍馬,目的就是要把王安石的名聲搞臭!為自己的政治前途鋪路。

  文人最大的喜好就是打擊別人抬高自己,為了攻擊王安石,他們居然從王安石的外貌連篇累牘地做文章,或說:“虎頭牛耳”,或說:“臉孔黧黑,膚理如蛇皮”,或說:“目不停轉,視物如射;”蘇洵更是以王安石面垢不擦,衣垢不浣,一年四季不洗澡,而作《辨姦論》,斷言:“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長相醜陋,穿著邋遢,形像猥瑣,似武大郎而多狡詐,似鍾馗而少忠義,這就是宋朝士大夫們描繪的王安石的外在形象。

  惡意醜化王安石的外在形象只是一小部分,也不足以打擊王安石,更有人從王安石的人格下手,把王安石醜化成一個奸佞小人。北宋魏泰在《東軒筆錄》中記載了一個段子:王安石任相期間,每當生日,那些部下同事紛紛獻詩,僧人道士則頌“功德疏”,競相祝賀。光祿卿鞏申別出心裁,以“放生”的方式為王安石祝壽,他用大籠子裝來許多鴿子,然後一隻一隻地放生,每放一隻,他都恭恭敬敬的磕頭禱告:“願公一百二十歲”,如此反覆,極盡巴結之能事。

  這個段子顯然是文人們杜撰出來的,目的就是想表現身為國家重臣的王安石喜歡下屬拍馬屁,讓王安石落下了好諛喜諂的名聲。然而,仔細觀察王安石的為政、為文、為人,的確,在選人用人上獨斷專行,以支援改革作為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但說他陶醉於阿諛之詞、是非不分,這不符合實情。據記載:桐城縣令郭祥正為了升官,極力恭維“新政”,王安石保舉他為殿中丞。後來,由於郭祥正諛頌過於肉麻,王安石有所警覺,與其保持了距離。宋神宗有一次問王安石,郭祥正是否可大用,王安石卻說郭祥正無行,還連連檢討自己當初保舉他為殿中丞是用人失察。可見王安石有潔身自好、實事求是的一面。

  文藝要為政治服務,北宋就開了先河,為了詆譭王安石,文人們甚至編出了《拗相公》的舞臺劇,在《拗相公》裡,更是把王安石醜化為豬狗。這種依靠詆譭別人抬高自己的政客,只能算是一些小人!當然,也有一些客觀公正的人,他們雖然反對王安石的.變法,甚至因為反對變法而屢遭貶謫,但對王安石的評價卻是公正合理,如:曾鞏,神宗嘗問:“安石何如人?”對曰:“安石文學行義,不減揚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輕富貴,何吝也?”曰:“臣所謂吝者,謂其勇於有為,吝於改過耳。”蘇軾也這樣評價王安石:“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異人,使其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用能於期歲之間,靡然變天下之俗。” 黃庭堅也曾在《跋王荊公禪簡》中說:“餘嘗熟觀其(王安石)風度,真視富貴如浮雲,不溺於財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

  從這三位的評價上看,王安石不失為“一世偉人”!把王安石妖魔化,只是一些政客的一些政治伎倆罷了!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鹽阜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遊褒禪山記》。

  慶曆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籤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治平四年(1067(丁未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逝於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