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詩中的酒意象分析

晏殊詩中的酒意象分析

  晏殊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晏殊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

  晏殊詩中的酒意象分析

  摘要:透過對晏殊詩中豐富的酒意象進行分析,釋讀出晏殊詩作中有讚美與祝福之酒、嚮往文酒雅會的行樂之酒、相思濃愁之酒、從容超脫之酒,管窺出晏殊不同的內心情感世界。在文化心理上,酒意象與魏晉名士的組合連用可以看出晏殊對魏晉風度的追慕與傳承,同時也見出晏殊高逸的情懷和高雅脫俗的精神境界。

  關鍵詞:晏殊詩;酒意象;魏晉名士;高逸情懷;

  中國飲酒的習俗淵源已久,並且覆蓋面廣。早在《詩經》中與酒有密切關係的詩就約有50首。酒可助興使人精神倍增、想像豐富,亦可暫且消憂、袒露胸懷、宣洩情感。古代許多著名文人如“竹林七賢”、陶淵明、白居易等,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北宋著名文人晏殊(991——1055)在其詩歌中,也留下了眾多飲酒的詩篇。據筆者統計,晏殊現存詩158首(不包括詩歌殘句及存目),其中提到酒(包括酒具,如杯、樽、鬥等,或代指酒的字眼如屠蘇、椒花等)的詩歌達39首之多,佔晏殊現存詩歌的近三分之一。本文即以晏殊詩中的酒意象為切入點進行分析,來探析晏殊內心的情感世界及深層的文化心理。

  一、不同內涵的酒意象

  晏殊在詩中雖使用“酒”這同一物象,卻傳達出不同的情感,讓我們從中解讀出晏殊不同的內心世界。

  1、讚美與祝福之酒

  晏殊一生仕途平步青雲,長期位居顯要,“富貴優遊五十年”1,深受真宗賞識,沈遘《西溪集》卷九《贈司空相公兼侍中晏殊諡元獻》雲:“初以聖童召見,章聖皇帝以卿器之,維先帝知人之哲,所以獎勵而育成其材者,非他臣敢望;而司空亦自以天子為知己,所以感奮一心,以事上者又非他臣所及,故終先帝世未嘗去左右,君臣之遇盛以極矣!”2仁宗執政後,晏殊更是被深深倚重——“上嗣位,以先帝之所屬,且東朝之舊,遂大任之。夫以少年起遠外,為兩朝親臣,登丞相府,為國元老。”3這種君臣知遇之恩及晏殊長期所處的顯貴環境,使得晏殊在其飲酒詩中不免抒發對皇帝及其統治的讚美與祝福,且佔有很重的分量,在提到酒的39首詩歌中,有11首是表達種情感的詩篇,幾近三分之一。如《立春日詞·御閣》

  青輅迎春習習來,天泉池上曉冰開。珠幡已報三陽候,柏葉將陳萬壽杯。

  皇帝駕著青輅車拜祀東方上帝后,習習春風開始吹來,天泉池上的冰開始融化,裝飾華麗的旗幡飄動起來,似乎在報告春天已經到來,此時用能使人健康長壽的柏葉酒,把對皇帝的祝福捎帶上,祝福皇帝壽命萬年長。

  晏殊的飲酒詩中也有對高尚人格的讚美。如《吊蘇哥》:“蘇哥風味逼天真,恐是文君向上人。何日九原芳草綠,大家攜酒哭青春。”即讚美蘇哥本性天然,忠於愛情的堅貞品格。又如《安昌侯》中的“身服儒衣同蔡義,日將卮酒對彭宣。高墳五丈陽陵外,千古朱雲氣凜然。”將只求保全富貴的張禹,與直言敢諫的朱雲作對比,讚美朱雲正氣凜然的高尚品格。

  2、嚮往文酒雅會的行樂之酒

  與唐末、五代武人專橫跋扈的局面不同,“崇文抑武”是宋代的基本國策之一,北宋前期的幾位君主都大力提倡尊儒崇文的政策,並且給予文人士大夫豐厚的待遇,正因有著優渥的生活條件,宋代文人經常宴集雅游、吟詩作賦。晏殊,這位十四歲以神童被薦舉的太平宰相,也十分樂衷於文酒雅會、娛情遣興。《避暑錄話》捲上載:“晏元獻雖早富貴,而奉養極約。惟喜賓客,未嘗一日不燕飲。而盤饌皆不預辦,客至旋營之。……每有嘉賓必留,但人設一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實蔬茹漸至。亦必以歌樂相佐,談笑雜出。數行之後,案上已粲然矣。稍闌即罷遣歌樂,曰:‘汝曹呈藝已遍,吾當呈藝。’乃具筆札,相與賦詩,率以為常。”4晏殊這種抒發娛情遣興的飲酒詩,如《九日宴集和徐通判韻》:

  散插黃花兩佩萸,粉饘蓬餌釂觴初。 清歌咽後雲生袂,妙舞翻時雪滿裾。上客採香逢木密,佳人投釣得王餘。秋光屈指猶三七,莫向賓朋綺宴疏。

  此詩首聯開門見山點出宴會的情況:重陽時節,聚會成員頭上都散亂地插著菊花,兩臂佩戴著茱萸,吃著粉饘、蓬餌,喝著菊花酒。頷聯接著從吃喝佩戴描寫轉向歌舞描寫:清脆的歌聲停歇後,仍然餘音嫋嫋,大家還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這歌聲裡,彷彿衣袖裡全是如雲彩般輕快盪漾的歌聲,美妙的舞蹈伴隨著衣帶不斷翻動,好像雪花飄揚。頸聯筆鋒又一轉:尊貴的客人想採擷香花香草,卻恰逢樹木長得茂密繁盛,漂亮的佳人試著投釣,幸運地釣到了比目魚。尾聯抒發快樂的秋光不多,良辰美景易逝,千萬不要忘記和親朋好友常常宴集聚會。

  又如《留題越州石氏山齋》:

  書仙十閣壯儒宮,靈越山川寶勢雄。岫柏亞香侵几席,巖花回影入簾櫳。千秋碧鎖東南竹,一水清含旦暮風。文酒雅宜頻燕集,謝家蘭樹有新叢。

  詩人先描述越州石氏山齋宏偉的書閣儒宮與其周圍雄壯的靈越山川,以及書閣儒宮旁邊青翠的竹子和清風朝暮吹過的碧水池,最後藉助六朝謝安家族的.故事表達自己的嚮往——越州石氏山齋如此美好的地方,應該經常舉辦文酒雅會,培養文學新人。

  3、相思濃愁之酒

  晏殊偶爾借酒來消相思之愁。如《寄遠》:

  油臂香車不再逢,峽雲巫雨杳無蹤。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菸中。魚書欲寄無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此詩寫的是對一段情遇的追憶,乘坐油臂香車的美麗姑娘現如今杳無蹤跡,再也未能相逢,與美人往日的相逢竟如同高唐一夢。溶溶的月色照耀著院落裡盛開的梨花,淡淡的輕風吹拂著池塘邊的楊柳,飛絮飄舞。詩人對美麗姑娘的滿懷相思之苦無法釋懷,只好藉助酒來消除這相思之愁,不料卻反而傷身愈亦孤獨寂寞。然而讓人更加傷感的是想寄給遠方姑娘以書信,卻因水遠山長 “無由達”。

  4、從容、超脫、恬淡之酒

  從晏殊的酒裡還可見出其從容、超脫的人生態度,如《和王校勘中夏東園 》:

  東園何所樂,所樂非塵事。 野竹亂無行,幽花晚多思。 間窺魚尾赤,暗辨蜂腰細。樹影密遮林,藤梢狂罥袂。潘蔬足登膳,陶秫徑取醉。幸獲我汝交,都忘今昔世。歡言捧瑤佩,願以疏麻繼。

  據夏承燾先生《唐宋詞人年譜·二晏年譜》考證,此詩應當作於公元1027年晏殊貶官應天府時期5。關於晏殊這次貶官的原因,史料有詳細記載,《續資治通鑑長編》長編卷一百零五:“先是太后召張耆為樞密使,殊言樞密與中書兩府同任天下事,就令乏賢亦宜使中材處之。耆老無它勳勞,徒以恩幸極寵榮,天下已有私徇之議。奈何複用為樞密使也?太后不悅。”6後來因“坐從幸玉清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齒,御史彈奏”,於是太后以“忿躁無大臣體”為由“罷知宣州。數月,改應天府。”7作為仕途一向十分順利,深受皇帝寵厚的晏殊,僅僅因為反對劉太后任用無才的張耆擔任樞密使,而被太后以小事罷免,出知地方。這本來是一件十分悲憤的事情,而晏殊卻表現得恬淡自如,在東園日日享受著不被世俗閒雜之事打擾的快樂,欣賞東園的天然美景、擁有知心朋友、吃著自種的蔬菜、品味自釀的高粱酒,何其快樂超脫!

  又如《煮茶》:

  稽山新茗綠如煙,靜挈都藍煮惠泉。 未向人間殺風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這首詩是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晏殊罷相而謫居潁州(今安徽阜陽市)時所作。據《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載:“晏元獻慶曆中罷相守潁,以惠山泉烹茗,日惟從容置酒賦詩。”8又《阜陽縣誌》雲:“同叔謫居潁州,飲酒賦詩自若。”9晏殊在自己的晚年,無辜謫居潁州,卻未有傷感失落之意,而是品著惠山泉茶、日日飲酒醉倒於花前。此中不難看出晏殊的曠達從容。

  透過對晏殊詩中不同酒意象的內涵之分析,讀者彷彿能看見詩人在不同時段、不同場合,或舉杯高聲祈禱與祝福,或與朋友雅集聚會開懷暢飲,或因相思之苦喝得酩酊大醉等。晏殊筆下的酒意象,使其作品具有鮮活的生動性,能讓讀者體會到作者不同的內心世界。

  二、酒·魏晉名士:高逸的情懷

  細讀晏殊的酒詩,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晏殊在寫到酒時,很多情況下是與前代名士(尤其是魏晉名士)的典故相連來組合詩句的。據筆者統計,晏殊酒詩中運用魏晉名士典故的詩句,其中嵇康2次、陶淵明2次、潘安1次、謝安2次。

  現就化用嵇康、陶淵明、謝安的典故來作具體分析。

  1、嵇康。

  ……酒想嵇山醉,詩慚謝樂翻。如容陪後乘,那避八騶暄。 (《上元夕次韻答張諫議》 )

  稽山新茗綠如煙,……更持醪醑醉花前。(《煮茶》)

  這兩首都是化用“嵇山”典故。嵇山,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憤世嫉俗,仰慕莊子,曾隱居於此。山因人而得名,故名嵇山。《三國志·魏志》二十一《王粲傳》附《嵇康傳》:“………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康家本姓奚,會稽人,先自會稽遷於譙之銍縣,取稽字之上,加山以為姓,蓋以志其本也。一曰銍有嵇山,家於其側,遂氏焉”10。此處前一首詩歌的意思是羨慕嵇康不懼權貴,慷慨剛直、率意放達的真性情。後一首則是晏殊罷相而謫居潁州(今安徽阜陽市)時所作,作者此時與嵇康一樣率意放達,飲酒作詩,日日飲酒醉倒於花前。詩人在此兩首詩中主要抒發仰慕嵇康超脫狂放、率性而為的真性情。

  2、陶淵明

  把菊醒陶酒,揚鞭入漢闈。…… (《重陽夕內宿》 )

  …… 潘蔬足登膳,陶秫徑取醉。…… (《和王校勘中夏東園 》)

  陶淵明嗜酒,多以酒入詩,蕭統雲:“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焉。”11酒與菊在陶淵明詩裡具有品行高潔、超脫曠達的象徵意義。前一首詩歌將陶酒與菊結合,暗含了對陶淵明高尚人格與自由曠達的認同。後一首詩歌巧妙地利用潘安、陶淵明的典故,描述園林裡種的蔬菜足夠自己吃,園林裡種的高粱足夠自己釀酒喝,抒發作者超脫、怡然自得的心態。

  3、謝安

  ……酒想嵇山醉,詩慚謝樂翻。如容陪後乘,那避八騶暄。 (《上元夕次韻答張諫議》 )

  …… 文酒雅宜頻燕集,謝家蘭玉有新叢。(《題越州石氏山齋》)

  “謝樂”,指東晉謝安的文采與風流。《晉書·謝安傳》:“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父裒,太常卿。……初,闢司徒府,除佐著作郎,並以疾辭。寓居會稽,與王羲之及高陽許詢、桑門支盾遊處,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無處世意。揚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縣敦逼。不得已赴召,月餘告歸。復除尚書郎、琅邪王友,並不起。吏部尚書範汪舉安為吏部郎,安以書距絕之。有司奏,安被召歷年不至,禁錮終身。遂棲遲東土,常往臨至山中,坐石室,臨濬谷,悠然嘆曰:‘此亦伯夷何遠!’”12此處合用嵇康、謝安的典故寄託作者對嵇康、謝安自由曠達、不慕榮利、率性而為的仰慕。

  “謝家蘭玉”,指謝安子侄謝玄、謝朗,都是謝家才德兼備的優秀子弟,人稱“芝蘭玉樹”。《晉書·謝玄傳》:“玄字幼度。少穎悟,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 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安悅。”13此處運用謝安子弟的典故,抒發作者希望像謝家那樣,經常舉行文酒雅會,不斷培養德才兼備的文學新人。

  由以上的分析, 我們可以看出嵇康、陶淵明、謝安等魏晉名士都具有超脫曠放、不慕榮利、逸世高蹈、文采風流的品格。晏殊對這些名士欣羨不已,源於晏殊對魏晉名士之風度的追慕與傳承的文化心理,從而使讀者從詩中窺見晏殊自身的高逸情懷和高雅脫俗的精神境界。

  三、小結

  在晏殊的酒詩中,我們能體會到晏殊不同的內心世界,他把自己的所想所盼、喜怒哀樂都融入在酒裡。他嚮往魏晉名士的文采與風流,追慕並傳承魏晉名士自由曠達、高雅脫俗的情懷。酒、魏晉名士已然是晏殊的精神寄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