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視的調查報告

關於電視的調查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電視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電視的調查報告1

  20xx年6月至9月,結合鄉鎮有線電視站管理排查,我及科室有關人員對我市農村鄉鎮有線電視站現狀進行了調研,調研共走訪了14個鄉鎮有線電視站,佔全市農村鄉鎮有線電視站的50%。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鄉鎮有線電視站執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市共有農村鄉鎮有線電視站28個,其中,大石橋、蓋州各有14個,老邊區、鮁魚圈區沒有獨立的鄉鎮有線電視站。28個有線電視站中,大石橋的14個有線電視站有10個已經納入大石橋市廣播電視臺管理,另有4個鄉鎮(水源、高坎、溝沿、周家)的有線電視站正在進行改制管理的過程中;蓋州市的14個有線電視站均為獨立前端有線電視站,由私人承包經營。調研中我們發現部分鄉鎮有線電視存在以下問題:1、大部分有線電視網路帶“病”經營。鄉鎮大部分有線電視轉播站都是被私人承包經營,在沒有技術,不懂業務的條件下,建臺時購買了質量低劣的前端裝置。安裝後,不是放大器壞,就是播控器有問題,不到一年半載,就搞得“滿身傷痕”。2、線路安裝不規範。有些安裝人員對施工要求、技術指標知之不多,對線路走向隨意安排。安裝各種分支器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不應有的資源浪費和訊號相互干擾等遺留問題。3、鄉鎮有線電視不重視社會效益。承包者辦有線電視的指導思想不清,只講經濟效益。鄉鎮政府在完成初期建設,達到覆蓋目標之後,就對有線電視的運營情況不管不問。4、隊伍建設跟不上。鄉鎮有線電視的隊伍缺乏嚴格培訓,文化程度偏低,很難把握電視宣傳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同時,維修人員不足,技術力量薄弱。調研中,很多村民

  反映廣播電視線號質量差,維修不及時。5、部分鄉鎮電視站違規經營。為追求經濟利益,擴大有線電視戶數,部分鄉鎮電視站存在私自辦臺、插播廣告、轉播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等違規行為。調研中,發現有近一半的鄉鎮有線電視站存在著自辦節目或違規插播商業廣告等問題。

  二、農村鄉鎮有線電視站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鄉鎮在發展有線電視的過程中對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在建設初期考慮不夠全面。很多鄉鎮有線電視站在建設初期只考慮到解決“有無”問題,對於長期執行、發展的問題考慮不夠,導致一次性投資,後續力量不足。二是廣播影視行業管理部門管理不嚴,由於各鄉鎮有線電視站比較分散,很難集中力量進行逐個檢查,發現問題、糾正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少,力度小。三是鄉鎮有線電視承包者過度重視經濟利益,責任意識不強,只求承包期內“不出事、多掙錢”,導致各種矛盾或隱藏、或激化。

  三、農村鄉鎮有線電視站的發展方向

  當前,廣播電視巳成為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宣傳工具,加大對鄉鎮有線電視的管理力度,才能使鄉鎮有線電視走上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為全省有線電視實現聯網打下基礎。

  (一)鄉鎮有線廣播電視必須歸口管理

  鄉鎮有線電視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必須由鄉鎮廣播電視站獨立負責,廣播電視站也不得與其他部門合建有線電視網。鄉鎮有線電視只有在政府部門的管轄下,才能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二)發揮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職能作用,加強鄉鎮有線電視管理

  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要從政策、技術上大力支援各鄉鎮廣播

  電視站,幫助各廣播電視站健全機制、加強科學管理。

  1.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實現依法治理。對鄉鎮有線電視的管理,要根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保護條例》,體現廣電行業特點,結合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制定措施,對存在問題要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務求抓出實效。

  2.協調有線電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係。要明確辦有線電視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提高節目播出質量和規範性同時,做好轉播上級臺節目工作。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積極籌劃資金,搞好有線電視建設,以有償的服務開展經濟創收。

  3.加強隊伍建設。廣播電視是一項高科技事業,又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與政策性。要加強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敬業、勤業、講道德、樂於奉獻的精神;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轉與維修。

  (三)積極改造前端裝置,做好網路整合準備工作。

  未來,我省將建立起全省統一規劃建設、統一管理運營的有線電視網路管理體系,實現全省有線電視網路城區和農村全程全網、互聯互通。建設好的鄉鎮電視站有利於在網路整合過程中處於優勢地位,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我市的農村鄉鎮有線電視站也必將面臨著兼併重組的任務,目前,大石橋市的鄉鎮有線電視站已經大部分統一管理,這為將來的網路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關於電視的調查報告2

  調查人員:何海霞、彭偉都

  調查時間: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5月13日

  調查物件:茂名羊角鎮祿段村委會,祿段村村民;茂名公館鎮荔枝塘村委會,竹園村、麥村和紅七嶺村村民。

  調查目標:農村受眾對各類媒體的接觸情況,出現的問題,根據實地調研情況提出建議。

  調查方式:走訪、問卷調查

  大眾傳媒作為農村資訊傳播的重要工具,對其在農村中的使用現狀和產生影響的調查,對我司粵西農批專案制定廣告策略、制定廣告宣傳方案具有重要意義。我司專案調查人員透過走訪調查農村受眾對各類媒體的接觸情況,來反映大眾傳媒對農村村民產生的影響,瞭解農村村民對媒體資訊的接收方式和大眾媒體在思想意識及行為習慣上對農村村民產生的影響。

  一、農民在資訊傳播中的媒介接觸情況:

  1、電視

  調查結果表明,電視、廣播、報紙、雜誌這些傳統媒體中,電視以100%的媒介接觸率,當之無愧地排在第一的寶座之上。從媒介設施的普及來看,被調查的農民擁有電視機的比例為100%,並已全接通有線電視,可收到約30—40 個頻道。在農村,由於農民的農業生

  產需要和滿足日常生活娛樂的需要,他們對媒介提供的產品有了與城市受眾相對不同的需求。

  首先,新聞在受訪村民所接觸的媒體內容中佔據了第一位的位臵,絕大部分農村村民對於媒體提供的新聞報道還是非常在意的。他們對各類新聞的關注度,從民生新聞到國內新聞到國際新聞呈現依次遞減的特徵;農民對新聞報道的層次喜好,也是隨著新聞報道的深入而逐漸遞增的。例如:在新聞類節目中,廣東臺珠江頻道每天21:00粵語播出的的《今日關注》,以“民生無小事,今日多關注”的親民定位贏來大批的觀眾,成為廣東省收視最高的民生新聞欄目;而排名第二的.是廣東臺珠江頻道的“630新聞”同樣以粵語播出, 權威快捷,一直是廣東省新聞資訊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電視欄目,也是廣東省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欄目之一;其次,廣東地區另一家南方電視臺六大頻道之一的南方TVS-2《城市特搜》、《今日最新聞》《南方報道》等新聞節目也極受歡迎;再次,再到中央電視臺的國際新聞《新聞30分》、《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晚間新聞》;鳳凰電視中文臺的《鳳凰早班車》、《時事直通車》、《鳳凰大視野》、《今日看世界》等。總而言之,廣東農村觀眾愛看粵語節目,不論是新聞資訊還是影視娛樂,最受歡迎的全都是粵語節目,廣東本土電視臺其黃金時間新聞資訊、電視劇也基本上是譯配成粵語播出的。在每晚18:00~22:00的黃金時間段裡,以粵語播出為主的廣東臺佔有的市場份額,在廣東地區能看到的所有內地頻道中高居榜首,除了香港無線翡翠臺一家之外,其餘境外頻道也都不是其對手。

  其次,在對農村村民的走訪中發現,大部分的農民對農業知識欄目是非常渴望的,他們希望瞭解一些最新的種植養殖技術和發財致富的資訊,以便從中學到很多實用的東西。在“你期望看到的節目”這一問題中,在回收的35份有效問卷中,選擇最多的是“發家致富類”的最多,佔到總數的25%;選擇“農業科技類”的其次,佔到總數的23%;選擇“有關城市生活”的佔總數的19%,三者之和為67%。“發家致富類”、“農業科技類”、“有關城市生活”節目都是與農村受眾密切相關的內容,由此可見,農村村民在對農電視節目的內容選擇方面,更為關注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服務性節目。走訪調查中發現,電視臺的品牌,越是權威、知名度越高就越受農民的青睞。相反,地方電視臺的廣告宣傳特別多,節目內容單一乏味,大家只是偶爾看看當地新聞,在當地並沒有大受歡迎。

  在廣東,農村村民觀看的農業節目是廣東電視臺的《搖錢樹》欄目,這是是廣東電視臺一個開辦了二十年的農村節目,它以服務“農村、農業、農民”為欄目宗旨,節目物件是廣東省5000萬農村觀眾,兼顧部分城市觀眾。《搖錢樹》目前每週週一下午17:45在珠江頻道首播,每期節目長度為20分鐘,節目內容有:1. 系列節目,選擇重大題材,重點經營,是整個欄目的支柱。2 .專題節目,突出時效性,貼近農民生產、生活、介紹農村奇人新事3. 資訊類節目,介紹農村動態性新聞,優質種苗,農村技術,節奏快資訊量大。

  就全省範圍來說,《搖錢樹》是廣東省影響最大的對農電視節目之一。在問卷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你知道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的《搖錢樹》節目嗎?”這一問題,以瞭解我市農村村民對於對農電視節目的熟悉程度:“不知道”《搖錢樹》節目的佔總數的42.3%;“知道,但沒看過”的佔總數的36.5%;“看過”的僅佔總數的21%。作為廣東省最具影響力的《搖錢樹》節目,農村村民不知道或者沒看過的人數竟佔到總數的78.8%。由此可見,廣東省對農電視節目在農村受眾中的影響力大不如前。

  《搖錢樹》曾經輝煌過,早在1993—1994年,據廣東省網的收視調查,《搖錢樹》的收視達17點,收視率穩居珠江頻道前列,當時是欄目收視最高的鼎盛期。當時,作為全國最早開辦的省級電視臺農村欄目,《搖錢樹》為農村觀眾提供致富門路而受到熱捧。但節目自20xx年開始逐步走下坡,據央視—索福瑞的收視調查,目前《搖錢樹》的廣東城域地區收視率不到1點,收視在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的節目中,排在第十位以後。

  再次,電視臺、頻道擁有的時段資源可以根據觀眾收視分佈和聚集的情況劃分為三個類別:大眾化時段、分眾化時段和小眾化時段。大眾化時段主要是指晚間19:00~21:00,中午12:00~13:00,這是觀眾收視最方便、最集中、最廣泛的時段;分眾化時段主要是指早間7:00~8:00、上午9:00~12:00、下午14:00~16:00,晚間21:00~22:00,這是觀眾收視群體相對集中、且收視人群特徵較為明顯的時段;小眾化時段主要是指晚間22:00之後和早間7:00之前,這一時段的收視人群規模範圍較小,但觀眾特性比較突出且忠誠度、信賴度較高。農村觀眾一般都在早晨6點多起床,晚上10點多

  睡覺,中午也很少休息。所以,晚上8~10點是農民看電視比較集中的時間。

  而且,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在收看電視的集中時間段上表現出不同的特徵。7-18歲的少年村民由於多數為學生,受學校教學時間安排的影響,該年齡段收視時間主要集中在18:00-21:00,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動漫類、綜藝搞笑類節目;19-29歲青年村民的收視時間主要集中在20:00-23:00,他們熱衷於觀看綜藝娛樂類節目,例如《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非誠勿擾》等;30-49歲的中年村民集中在19:00-22:00,他們觀看電視的結束時間比青年村民早一個小時,偏向於觀看電視劇和情感類節目,比如珠江臺的電視劇連播、《夜傾情》或者是電影臺播放的電影等。電視劇作為一類特殊的媒體內容,佔據著受眾很長的收視時間,尤其在農村,很多農民在農閒的時候有收看電視劇的習慣,尤其以女性為主,每天電視劇的收看時間平均在3小時左右;而50歲以上的女性主要集中在19:00-21:00,她們偏向於新聞類和粵劇類節目。

  2、廣播

  廣播因其便攜性和隨意性的特徵,也具有一定的受眾群。在農村,中老年群體、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的群體和中低收入群體是廣播的重度收聽群體。中老年人一般都是早睡早起,他們其中部分人接觸廣播媒介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睡覺前、早上起床前及中午時分,主要以《珠江經濟廣播電臺》為主,收聽廣播的內容則以新聞、講古(小說連播)戲劇、歌曲為主。而大多青少年多半喜歡在晚上21:00—24:00收!

  

關於電視的調查報告3

  一·電視的作用

  電視早已走進千家萬戶,電視是認識世界的視窗,小學生看電視,可以及時瞭解國內外的大事,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再說,我們在學校學習很緊張,回家後,放鬆一下是非常必要的。而看電視就是一種很好的放鬆。電視其實不但是一種娛樂,亦是一種良好的教學工具,看一些含有教育意義的節目時,既有趣味性,又可增廣見聞和增加知識。電視給小學生給予豐富的刺激,促進腦細胞的生長髮育,這樣能夠提高他們的大腦功能。看電視廣告也是有好處的,它不僅充分調動和訓練了孩子的感覺器官,還能讓孩子認識外部世界。

  在現代社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禁止孩子看電視。但是要引導他們選擇有益的節目,時間有節制的看,甚至可以同他們一起看適合的節目,看完後可以平等地和他們一起討論交流溝通,將娛樂變成可以啟迪孩子心靈,豐富孩子情感,增強分析能力,溝通父母和孩子心靈的渠道。

  二、資料整理

  調查人數:51人

  喜歡看武打片的:9人

  喜歡看電視連續劇的:3人

  喜歡看少兒節目的:18人

  喜歡看知識競賽類的:1人

  喜歡看動畫片的:20人

  三:措施與策略

  1、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摸清他們的喜好,教學生看什麼。

  開關電視人人都會,可是看什麼就大有學問了。知道學生的喜好籍此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加強與小學生的深度交流,正是獲取教育素材的良機。小學生喜愛的節目,例如武俠、槍戰片中有血腥、恐怖的情節,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我要求學生少看或不看;小學生不愛看的節目,比如《走進科學》、知識競賽等對於開闊視野、積累知識十分有益,教師要多加誘導,並經常表揚那些愛看此類節目、知曉天文地理的學生,藉此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動畫片、卡通片是小學生的最愛《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其中的人物和情節最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激起共鳴,那麼我們藉助一片的主人公來培養學生真誠善良、堅強勇敢的品質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連學生在看什麼都不瞭解,空談教育恐怕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2、教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觀看習慣,教學生怎麼看。

  雷雨天不要收看電視,溼手不要開關電源等日常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不要近距離長時間觀看,以免眼睛近視,觀看時距離電視機至少2。5米以上,每次看電視不要超過2個小時,觀看時不要趴臥在沙發或睡在床上,以免姿勢不正確引起頸、肩、腰椎發育不良等行為習慣教育也要經常進行;看電視前要首先完成家庭作業和家務勞動,看電視要兼顧其他人的感受,不要把音量開得過大,不要大聲喧笑以免影響他人的工作或休息,不要一人獨霸遙控器,要學會與他人共享快樂等引導又包含了思想品質教育。

  3、看而致用,教學生反思和運用,延伸電視的教育功能。

  很多小學生看電視只圖一時開心,看而不思、觀而不記。家長要引導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生活頻道教我們在洗衣時巧去汙漬,家長應要求學生在洗衣時試一試;新聞聯播節目的主持人普通話說得標準流利,要學生每天跟著說10—20分鐘;《焦點訪談》報道一位優秀的學生迷戀上網、沉溺於虛幻的網路空間,荒廢了學業,最後絕望自殺,家長應要求學生觀看後寫出自己的感受;新聞報道一女生離家出走,被人販子拐賣,學生可以一起分析這種輕率舉動給家庭帶來的巨大痛苦,給自己帶來的深深傷害……電視在這裡不再是讓家長頭疼教師擔心的東西,反而成為老師的助手,成為學生的的“第二堂課”。

  四·結論和希望

  希望每一位家長教會學生正確收看電視,希望每一位家長教會你的孩子正確收看電視,不讓電視成為家庭中去之有憾用之有患的包袱,而讓它成為促進和諧的媒介,帶來歡笑的使者,學習知識的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