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

  一、消費狀況調查

  在現在物質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大學生們追求物質消費,也注重精神消費。雖然說沒有高素質的消費者,就沒有完善的市場經濟。但是,當代的大學生畢竟是一個特殊性質的消費群體,他們那種沒有經濟基礎的消費再加上他們全方位的與社會接觸,如果沒有正確消費觀的引導,後果將不堪設想。

  根據某一地區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顯示:

  1.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家庭人均收入在300~500元左右,來自農村的學生家庭人均收入在500~800元左右,來自城市的學生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

  2.大學生的生活費90%源自家庭供應,僅10%是勤工儉學或是獎學金。眾多家庭條件比較優秀的學生對打工掙取生活費表示出無所謂的態度,他們中甚至認為大學生打工是件很丟臉的事情。

  3.7%的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是100~200元, 而生活費在200~400元的人約佔24%,400~600元的超過40%,600~800元佔20%,800以上佔9%。

  4.大學生每月生活費主要用於基本生活、通訊、上網、買衣服和交友, 只有極小部分是用於購買書籍。

  5.75~85%的學生追求時尚和名牌。

  6.大約75%的學生每月有盈餘,其餘者或多或少都會有透支狀況,甚至是負債累累。

  7.眾多大學生心目中合理的消費狀態認為只要夠花就行,很少有人會訂出比較詳細的消費計劃使自己每個月有結餘。

  8.超過70%的學生對現在的消費狀況表示不滿意,希望“月收入”能大於800元。

  由此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能力普遍較差,花錢沒有計劃,經常借錢。他們大把大把的花錢,高度追求物質享受,尤其偏愛名牌商品。一部分人認為名牌產品質量好,可信度高,是財富的象徵,又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因此將名牌作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徵,以個人消費和生活方式來評價他人和自己的價值。顯然這部分人是進入了消費觀念的誤區:作為學生,我們還沒有經濟基礎,所擁有的財富僅是父母的勞動所得,對一個依靠父母生活的人來說,我們對自己最好的證明是學業和素質修養,而不是外在的物質高消費。一切外在的東西都是他人提供的,而不是自己的。如果感覺到只有名牌才能證明自己,那麼我想,這個時候大學生需要的應該不是名牌,而是對自己深刻的反省:父母親掙錢多不容易,那點微薄的收入既要維持家庭正常開銷,還要供我們上學。父母親對待自己是吝嗇的,不捨得吃、不捨得穿,而對待我們卻是那麼的慷慨,毫不猶豫地將一大筆錢塞到我們手中,希望我們在外吃好穿好,卻不曾考慮是否要給自己買一件名牌衣服。

  二、上網狀況調查

  網路時代的來臨,這已經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所謂計算機網路是透過互聯通道相互通訊,從而實現資料和服務共享的一些分佈的,智慧的計算機所組成的集合,其關鍵是對資料和服務進行共享。處於世界顛峰的internet為人類提供了許多幫助:獲取各種資訊,另外還可從許多網站上下載無數免費的軟體。資訊的釋出;資訊的交流,象網上語言系統、聊天、網路電話、影片、電視、傳真圖片、會議等。internet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然而它也有不利於人類的一面。無形的網路雖是一個無限的資訊資料庫,可安全、高效地傳遞資訊。可同時網路的安全問題,也暴露了出來:網路病毒的蔓延;網上人物的真實身份令人質疑;大量資訊被隨意地纂改。 從對當代大學生的調查來看,網路中的娛樂板塊,最受大學生的歡迎。qq、網路遊戲、線上影視、廣播、網上體育世界等。而其他的則利用較少。據調查,大學生中除極個別的人之外,7/8以上的人上網主要是出於娛樂休閒的目的。一些學生能神采飛揚的在網上了一下午,然而所談的也不過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在聊天的過程中網戀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再者,網路遊戲,原本是帶給人快樂,可是現如今帶來的卻是傷害。據調查,1/5以上的大學生長時間甚至通宵達旦地上網打遊戲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影響學習的同時也使身體健康狀況大打折扣。

  我想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必須以積極的、清醒的態度來面對網路,堅決抵制網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儘量減少通宵上網的機率,自覺地控制自己不進入不良網站,最重要的是多學習電腦知識,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才是新世紀的優秀青年面對網路最端正的心態。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2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近年來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20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數達1800多人,再加上電大及網路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學生的人數,總共有2100萬之多。

  從而形成了一個擁有人數眾多的高等教育市場。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一種觀念對教育進行投資,也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

  如何正確面對這一消費市場,如何瞭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呢?為此,我分別對駐煙的三所高校——煙臺大學,魯東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的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從而對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細緻的瞭解。

  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著以下特點。

  1、 消費觀念複雜,感性消費佔優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中有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訊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訊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訊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 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髮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3、 消費傾向多樣化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遊,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學生消費的結構和層次分析

  大學生的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透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方面, 有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透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 同學們主要的經濟是父母,但趨向於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麼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對於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於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並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

  調查表明,煙臺大學有47.2%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年級越高,手機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剛入校僅有6%的學生擁有手機,而大四學生中擁有手機者已經高達82%,遠遠高於社會群體手機平均擁有率。約有83%的大四學生明確表示,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雖然手機的主要功能是通話,但大學生們使用最多的是短訊息功能。在選擇手機時,他們認為價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間的手機最受青睞。

  因此,大學生消費結構呈現出類似於正立錐形的結構。家庭比較富裕的同學位於錐形的上端,他們擁有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貧寒的同學則處於錐形的下端,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助學或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於錐形的中間,他們衣食考試吧,生活水平居中。同時,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錐形的上端到錐形的下端依次降低,這也鮮明的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平均每年約一萬元的費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來說,滿足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消費將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別對於農村的家庭而言,更甚。雖然由於經濟的發展,農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於大學生消費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緩慢且比重之大已經是某些家庭所難以承受的。

  一個大學生的消費佔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別是農村,可佔到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現,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學需要透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

  由於山東省經濟算中等發達,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還要低一些。所以實際比重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偏高一些,影響可謂深遠。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侷限於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

  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有關大學生消費的幾點建議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係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問題。現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

  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於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

  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於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範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結束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方方面面。

  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範併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會一路走上。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3

  當代的大學生生活在一個人人都需要面對的複雜而美倫美奐的社會,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參加的社會活動的範圍日益擴大,消費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項。眾所周知,大學生年紀比較青,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特點。首先,他們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同時他們有為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能力的不足使他們的消費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再者他們受社會的影響很大,難免會使他們在消費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不切實際的行為。

  中國的大學生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的消費,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生活消費,如吃飯、購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二、休閒消費,如娛樂、購物及其他;三、學習消費,如購買與專業相關的工具或書籍等。在這三個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較平均,比如吃飯,大多數同學每月都用兩百至三百左右。消費落差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閒消費部分。

  調查顯示:大學生更側重時尚性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休閒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手機、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特別是手機的消費,一般上大一那會,大約20%的人擁有手機,暑假回來,班裡一半以上的同學買了手機,到了大三全班幾乎人手一部20xx年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20xx年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大學生也強調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原則。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少數學生:消費也玩張揚個性。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4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生活質量在不斷地提高,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有關大學生消費的調查報告。與此同時,消費領域中也出現了崇洋消費、炫富消費、奢侈消費、攀比消費等不理性的消費方式。20xx年伊始,浙江省工商局和省消保委在全省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新消費運動”,其核心就是要大力倡導新的消費理念,引導人們將消費和科學發展、和諧構建結合起來,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實踐消費觀念的變革,培育具有理性、文明、責任消費觀念的新消費主體,催生健康、品質的消費模式,在全社會營造一種積極向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消費文化,促進人和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既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有著獨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消費觀念與消費模式,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消費文化的構建都會產生及其重要的影響。為真實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使更多的大學生了解、關注“新消費運動”,培養大學生形成科學、理性、文明、責任的新消費理念,促使他們成為“新消費運動”的踐行者、推動者。為此,我們進行了一個專門的調查。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是從自己校內以及本市區的其他學校的大學生進行調查,透過發放調查卷,以及訪問的方式,涉及的人較多。

  二、調查總體情況

  (一)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男性大學生佔65.71%,女性大學生佔34.29%,被調查者中,42.7%來自農村、27.75%來自鄉鎮、29.55%來自城市,家庭收入以1000-3000元居多,佔39.74%,3000-5000元佔23.26%,1000元以下的佔21.25%,5000元以上的佔15.75%,調查報告《有關大學生消費的調查報告》。

  (二)大學生總體消費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月平均生活費集中在1000元以下為主體佔65.83%,1000-20xx元佔25.64%,20xx-3000元以上的佔7.84%。

  有74.6%的同學生活費全部來自父母,有5.23%的同學靠勤工儉學來賺取生活費,還有4.2%的同學的生活費來源於每年的獎學金。三者兼有佔15.94%,此外,少數(大約佔4%)困難的大學生靠助學金來維持生活。也就是說,有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經濟來源是依靠家庭。當問及到“花父母錢,心中有何想法”時,有25.6%的大學生選擇了“理所當然”,有52.5%的選擇了“無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學生選擇了“希望今後有所回報”。

  被調查者中,吃喝、娛樂和消費品(服裝、化妝品、飾品)三項,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專案。其中,吃喝佔比例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費外,有29.25%的大學生把錢花在了娛樂上,而這一現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學生中尤為明顯。另外,27.9%的大學生(女大學生佔多數,尤其是高年級的女大學生)把錢用在服裝、化妝品、飾品等消費品上。

  三、調查結果分析

  現在的大學與社會已經沒有了圍牆,市場經濟到處充滿了誘惑,學生們的消費觀念受到極其重大的影響。調查發現,無論是從經濟來源、消費結構,還是理念和水平來看,大學生消費都呈現出超前、實用、多樣化等特點,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學校園內也正在形成不同層次性的消費群體,各自擁有不同的消費觀念,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結構、客觀環境等對學生們的消費觀念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價格、質量、品牌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三大主要因素。

  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儘管講牌子擺闊氣等社會風氣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園,致使部分大學生受到影響,但大多數同學的消費還是較為實際、理性的。當問及”購買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時,有54.3%的大學生選擇了“質量”,有20.2%的選擇了“價格”,有15.59%的選擇了“品牌”。由此可見,價格、質量、品牌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學生的消費來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還處於“溫飽”狀態,沒有太多額外的費用開銷。所以其在購買東西時必定先考慮到商品的價效比,然後才會做出合理的選擇。但消費趨勢是在慢慢變化的,許多同學的消費已經在向“小康”過度,越來越多學生加入高消費行列,購買昂貴的MP3、電腦、手機等用品,這種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在其他方面的消費已在慢慢增加。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5

  概況

  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消費現狀

  調查

  物件:在校大學生

  調查專案:1、明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狀況

  2、明確大學生用於滿足衣食住行的消費狀況

  3、明確大學生用於學習方面的消費狀況

  4、明確大學生用於娛樂方面的消費狀況

  調查範圍:在校大學生

  問卷以及調查情況

  本次問卷發放37份,有效問卷37份。問卷內容包括消費結構和消費理念兩大部分,問題大致包括:月消費額及伙食費用、通訊及網路費用、戀愛支出、文娛方面、儲蓄方面、購物態度和理念以及消費的自我滿意度。

  大學生的消費狀況調查結果

  1、月生活費數量

  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22人選擇了500-1000,結合現行物價水平,總體消費還算合理。雖然個別消費較高,可能是受家庭消費跟其他因素的影響。

  2、月生活費來源

  調查資料顯示,33人選擇父母給予。這表明,大學生月生活費來源於父母給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學生有較強的經濟自立的思想意識,但在具體消費來源上卻出現了極大的傾向性——父母,要實現大學生經濟上的獨立,除了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樹立經濟自立的意識,關鍵在於還要社會上的給予更多的機會與支援。而且,學校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幫助,使大學生在思想和經歷上共同成長。

  3、月生活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生活費狀況是剛好用完。由此可知,學生消費基本趨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學任然出現不夠花的情況,說明個別同學的消費還存在不合理消費現象。

  4、月生活費不夠用採取的措施

  統計結果表明,當學生生活費不夠的情況下主要採取向同學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職。

  5、生活費主要的用途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主要消費用於飲食和通訊方面,但在娛樂、服裝方面也佔了較大的比例,而用於學習方面的卻很低,這值得我們深思。

  6、月伙食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於伙食費的狀況主要集中在300-500元,500元以上這兩個區間,證明大學生在用於生活方面的支出佔了月生活費的大部分。

  7、月購衣的花費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每月用於服裝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學在服裝方面的支出過高在三百元以上,這需要適當的調整。

  8、每月學習的花費

  統計結果表明, 大學生平均每月用於學習方面的支出過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見,學生應適當增加在學習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於日常生活用品消費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間,這在每月消費支出中是較為正常的。

  10、每月上網的花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的上網費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這部分同學上網時間較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學的上網費用在200元以上,這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11、每月話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64.4%的同學每月話費支出在30—60元之間,對於依靠手機與家人、朋友等進行聯絡的大學生來說算合理。

  12、每月交際花費狀況(包括戀愛消費)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於交際的花費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內,也有部分同學每月交際活動較多支出在兩百元以上。

  13、生活費有盈餘的用途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財商也比較高,會把節餘的錢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分析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

  消費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5.4%的同學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59.5%的同學月消費在500--1000元之間,有29.8%的同學月消費在1000--1500元之間,有5.4%的同學有1500元以上高消費。 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現在高校校園裡,不乏這樣的“新新人類”,他們身上穿著阿迪達斯,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著新款手機,出入高階的娛樂場所,高消費學生,他們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親友資助。在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和依靠助學金。由於生源來自不同地區,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學生勉強維持學業,只有月消費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較自由、瀟灑,才可以衣、食、遊無憂。一般來講,農村學生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這兩個集合的交集較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及城鎮生源與農村生源在消費上的差異,更多地體現為經濟狀況良好的生源與經濟狀況困難的生源的消費差異。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一差距會逐漸縮小,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

  儲蓄觀念淡薄

  透過調查及口頭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一部分同學每月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錢度日,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發現,同學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 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 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不少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人情交際消費愈演愈烈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同學、朋友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密切。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同學、朋友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大學生人情消費有蔓延之勢。同學過生日、入黨提幹、比賽獲獎、評上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視為不夠人情。請客者檔次越高,被請者的隨禮也就越高。在調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學生有“人性消費”,每月的人情消費超過了100元。人情“包袱”給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建議和意見

  總的來講,追求實用、理性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費的存在。但是大學生消費的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如果對這些非理性消費行為不能及時引導扭轉,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還影響家庭的經濟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甚至影響社會的未來及持續發展。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觀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時間,不僅要學生自身,社會、學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數學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礎,需要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時代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平時適度地緊縮財政支出,為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往往可以受益終生。要避免學生因花錢無度陷入“金融危機”。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透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個體差異大,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可透過心理諮詢、課外溝通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學生膨脹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費。

  3、加強“新消費理念”的引導和教育、在大學校園形成良好“新消費”氛圍。面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及消費教育的誤區,作為學校,應該主動地加入到倡導、宣傳、教育“新消費運動”的隊伍中來,重視對學生進行“新消費理念”的培養及教育,加強對大學生“新消費理念”的指導力度。將“新消費教育”作為一項科普知識納入學校基礎教育、素質教育中,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建立完整的消費教育網路和教育體系,透過開展“新消費運動”講座、“新消費運動”知識競賽、建立“新消費”社團、“新消費”社會實踐等方式,向大學生倡導“健康、節約、環保、責任”的新型消費理念,倡導合理、適度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讓當代的天之驕子們接受一場“新消費運動”的洗禮,以扭轉大學生消費中錯誤的價值觀和消費方式,使他們作為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能夠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責任感,學會科學消費、理性消費。

  4、對於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範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

  5、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6

  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我係做了本次題為“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問卷調查活動。本次活動中電子資訊工程系學生會各部門密切配合,對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分工到個人,出色的完成了此次活動。

  本次調查中,我們在電信系共發放了100份調查問卷,回收93份,其中有效問卷90份,有效率90%。此次調查重點在瞭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基本達到了調查目的。然而由於水平和精力有限,本次調查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望各位領導和同學對此提出寶貴意見,我們一定會爭取在下次做的更好。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如下。

  1、購買商品注重的是什麼:

  有61%的同學選了質量與功能,而選品牌,美觀別緻和價格的同學各佔11%左右。可見質量與功能是決定我們系學生購物的最關鍵因素,他們對品牌、價格以及外觀並不是十分的在意。大學生在購物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這是大學生和一般時尚消費者的最大區別。

  2、大學生的消費方式:

  32%的學生選擇了“事先做好消費計劃再花錢”,45%的同學選擇能省則省,另有少數同學選擇毫不在乎或其他。由此看來我們系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有計劃的消費,能做到不亂消費,不亂花錢。都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有限的資金做個快樂的消費者。

  3、平均每月生活費;

  5%的同學在300元以下,35%的同學每月生活費在300-500元之間,另外55%的同學在500元以上。這和在校大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密切相關也基本吻合。消費在300元以下的一般是貧困生,而5%的比例或許也基本符合在校貧困生的比例。

  4、心理合理的消費狀態是:

  24%的同學認為夠花就行,29%的同學以定出消費計劃為準則,而51%的同學希望每月都有贏餘以共自己支配。

  5、如果有一大筆錢,你會如何使用:

  32%的同學想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20%的同學有周遊世界的夢想,5%的同學想捐給慈善機構而40%的同學要把錢存到銀行另有12%的人選擇其他使用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都渴望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事實上無法得到滿足或許這就是大部分同學選擇“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的原因吧。

  6、常去的購物點:

  46%的同學選擇百貨商場,33%和14%的同學選擇專賣店和特色店,只有7%的同學會去一般的小店。大學生是介於普通消費者和時尚消費之間的特殊消費群體,所以我們系的同學都比較傾向於去百貨商場消費。

  7、物品選擇的標準:

  60%的同學選擇舒適,14%的同學選擇與眾不同,15%的人認為品牌更重要,11%的人認為無所謂。從資料看來我們系的學生還算是比較實在的一族消費者,他們花錢消費追求更多的是舒適。

  8、每月消費的主要專案:

  62%的同學主要消費專案是生活所需,11%的同學以書籍為主更注重自己的學習,16%的人選擇購物,6%的同學每月消費的主要專案是娛樂,另有5%在其他方面。就此看來我們系的同學一般都還無法自立,他們的生活費還得靠父母,所以他們都會剋制自己的慾望不亂消費,僅以自己的生活所需為第一。畢竟“欲不可縱,縱慾成災!”

  9、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否購買沒用的東西以求發洩:

  20%的人會,而絕大多數80%的同學都選擇不會。在沒有完全獨立自主之前心情不好也沒必要和錢過不去嘛!

  10、購物時會否有kuaigan:

  25%的同學認為有,而36%的同學感覺不到kuaigan。就我們系的同學看來把購物當作購物的還是稍微多一點。

  11、當身無分文時,朋友去玩,你會怎麼做呢?

  65%的同學選擇婉言謝絕,然而有35%的同學會借錢消費。或許這的確有點難以選擇,畢竟朋友相邀嘛!或許這也得看是哪種朋友!

  12、買到偽劣商品時:

  44%的同學會去找商(廠)兌換,37%的同學會忍氣吞聲、自認倒黴,另有19%的同學選擇其他做法。看來我們系的同學作為一個消費者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方面的意識並不足。我們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或許更確切的說在維護大學生消費權益方面做的並不充分。要想做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前景也不樂觀。

  13、買完東西后會否保留小票

  57%的同學會保留,47%的則不會保留。

  14、是否贊成大學生使用信用卡?

  83%的同學贊成使用,很多同學認為信用卡可以安全消費,不用攜帶現金在身,也可以提前做出自己的消費計劃,有17%的同學不贊成,因為大學生沒有經濟能力,提前消費對以後的理財不好。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7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就此我對新疆大學11號樓的一部分男生進行了調查,得出以下結論。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路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大學生作為社會的前衛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路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絡卡商場VIP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買什麼東西付帳時一刷卡就OK。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物件,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專案。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手機已經達到人手一部,mp3已經過時,改用mp4了。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買電腦”,其次是“旅遊”,反映出大學生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專案。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95%,有的人甚至擁有多部。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網咖上網的VIP卡不少於學校的所有證件,電腦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名牌、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對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9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對“財商”概念的認識,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7%的同學在2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250-3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6%的同學在350-45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21.4%的同學在500元左右“可以瀟灑走一回”;有6.9%的同學在600元左右“比較自由”;有3%的同學月消費8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向家裡騙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而且物質投入是維持情感的保證。————-沒有錢你就不要戀愛

  三、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裡,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總結:透過這次調查,不僅瞭解到周圍同學的消費觀及消費理念,正確定位自己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的消費水平,同時也透看到我們大學生思想的不成熟性。作為即將踏如社會的我們,應該塑立良好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理財生活方式,才能為我們將來的生活負責。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8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調查報告《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專案。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9

  一、前言:

  消費,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代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作為當代莘莘學子中的一員,作為深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學生之一,本著對中國經濟的深切關注,透過我們小組的深入調查和收集資料,我們完成了這份《調查報告》,併力圖從消費意向、消費意識和消費心理上解讀目前西南政法大學的大學生們的消費現狀和消費趨勢。也許我們的資料不夠權威,也許我們的分析不夠準確,但我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們自己的聲音。希望廣大讀者和所有關心大學生消費的人們,能夠透過這份調查報告去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趨向,解讀大學生消費的新理念。

  之所以開展此項調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透過對當前西南政法大學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的調查,以得出21世紀初的重慶市大學生的消費構成、消費意向以其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透過對西南政法大學的抽樣調查,力圖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消費理念、消費意識以及消費心理等。

  此次調查的物件為西南政法大學全體在校學生。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分為網路問卷(以郵件形式傳送)和列印的問卷,共有50位學生參與了此次問卷,其中包括了大一到大四所有年級,儘量保證了其代表性。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當前西政學生每月的生活費65%在800—1500之間,34%在800元以下,在我們的調查中,每月生活費在1500以上的幾乎沒有。而這些生活費98%以上都是來源於家長的補給,無論是在大一到大四的哪個年級,在我們的調查中,都未出現生活費主要靠獎學金和勤工儉學而來的學生,但大一有位學生表示自己的生活費來自於其他。可見身為大學生成年人的我們,主要還是依靠父母在唸書。進而我們又將生活支出劃分為了飲食、通訊費(話費、網費等)、購物(服裝、飾品)、書籍、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交際、娛樂(電影、遊戲等)和其他7個方面進行調查,在受調查人中,有42%表示其主要生活支出是在飲食方面,22%表示在通訊費即電話費和網費方面,表示在購物和交際方面的各佔16%,另外4%的同學表示主要在生活用品方面。結合以往的情況,由此可以得出,大學生生活消費在消費結構上,發展資料佔的比重呈擴大趨勢。當前的大學生們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用於改善生活質量的消費比重在不斷提高,但滿足基本生產需要的消費仍然佔主要方面。另外,大學生的消費也呈現多層次化,有的學生將大多數生活費用於滿足自己飲食時,另一些則大量用於通訊,娛樂等。接著,我們提問了他們的生活費是否有結餘,其中,只有6%的學生表示結餘很多或錢不夠花,54%的學生表示略有結餘,其餘34%的學生則表示剛好夠用,這說明大學生

  的生活費給予數量大多是剛好合適的。家長在給予孩子生活費時也充分考慮了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但在下一個問題中,我們發現,46%的學生在消費時完全沒有計劃,想花就花型,30%是能省就省,也沒有合理的消費計劃,只有24%的學生是在有計劃地消費,有良好的消費習慣,這說明當代大學生急需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養成計劃消費的習慣。而問及在自己熱衷的方面是否會抑制不住花錢時,共72%表示會或有時會,也體現了大學生的不理智消費。值得慶幸的是接下來的問題,您消費注重什麼的,有56%的學生都表示注重質量,表明了理性消費的心理,但仍然有20%的學生注重價格低廉,12%的注重品牌或時尚。而在書籍購買方面,絕大多數也表示購買過但並不多,只有18%是經常購買,還有2%表示從未購買,這類學生應當多多讀書了。關於娛樂場所的消費,則有32%的表示經常去,64%表示有時去,4%表示從未去過,沒有人表示經常去。接下來我們又對同學的消費計劃記錄做了提問,沒有人表示對自己的消費做很詳細的記錄,但62%的學生都是有記錄的,也有38%的同學完全沒有記錄過自己的消費。而在消費計劃方面,48%的學生表示有過計劃,但伸縮較大,表明大家還是有想做計劃的想法,只是執行上有難度,也有34%的同學表示自己完全沒有計劃,12%的表示有時會有計劃,還有6%表示有計劃並能按計劃執行。最後,我們問了各學生對自己的消費情況是否滿意絕大多數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14%表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表明絕大多數學生並沒有強烈想要改變自己消費習慣的想法。

  三、問題總結:

  當前大學生消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消費不夠理智,盲目消費較嚴重

  2、沒有合理的計劃,想花就花,也沒有記錄,對自己消費了解程度不夠

  3、沒有節約意識,會控制不住自己亂花錢,對金錢的儲蓄意識和投資意識不強,理財能力較差

  4、在學習方面的花費較少,對自己的能力培養不足。

  四、改進建議:

  1我們應加強合理儲蓄觀念。

  2對於大學生,我們要樹立自己的合理消費觀念。

  3反對過度消費、高消費、超前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地消費;強調節約、勤勞儉樸等節儉消費觀。

  4強調理性消費、理性行為,反對非理性的盲目消費,包括盲目攀比、盲目從眾的病態消費等浪費現象。

  5充分利用校內大眾傳媒,引導高校消費輿論,培養合情合理的消費習慣、消費理念和科學的消費觀,促進大學生的合理、適度消費,提高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

  6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消費輿論,把大學生消費行為引向正確的方向.

  1、姓名:性別:年齡:學歷/年級:專業:

  2、請選擇您每月的生活費範圍()

  A 800以下B 800——1500 C 1500——20xx D20xx以上

  3、您生活費的主要來源()

  A家長補給B獎學金C勤工儉學D校外打工E其他

  4、您生活費支出的主要方面()

  A飲食B通訊費(話費、網費等) C購物(服裝、飾品)學習用品E生活用品F交際、娛樂(電影、遊戲等) G D書籍、其他

  5、您的生活費是否有結餘

  A結餘很多B有但不多C剛好夠用D沒有錢不夠用

  6、您的消費習慣是()

  A有計劃的消費B能省就省C沒有計劃,想花就花D其他

  7、您購買物品的標準是()

  A價格低廉B注重品牌C時尚流行D注重質量

  8.你是否購買學習方面的書籍或是其他資料( )

  A經常購買B購買過,但是不多C從未買過

  9.在您所熱衷的東西方面,你會不會控制不住自己大肆花錢() A.經常會B.有時會C.不會

  10.你是否經常去KTV等娛樂場所消費A經常B一般C有時候D從未

  11.你對你的額消費是否有記錄

  A對大數額的消費有記錄B一般都有記錄C記錄的很詳細D沒有記錄

  12.你是否有做消費計劃A有消費計劃,並且較嚴格地約束自己的消費B有消費計劃,但伸縮較大C有時又過計劃,但很難執行D沒有計劃

  13.您消費情況滿意嗎?( )A.非常滿意B.滿意C.基本滿意D.不滿意E.非常不滿意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0

  一、大學生使用信用卡的基本情況

  我國信用卡市場已經初見雛形,但與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場相比,我國信用卡市場的市場規模還很小。不過中國信用卡的增長速度卻非常驚人,以標準貸記卡為例,到20xx年中國信用卡已經突破一億張。隨著各大商業銀行髮卡量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死卡比重大、各大銀行無序競爭、學生透資難以還清貸款等等。為了更好了解大學生使用信用卡情況,正確引導大學生信用卡消費,我對內蒙古財經大學09級大學生信用卡的現狀、存在問題等內容進行了調查,重點對大學生信用卡消費狀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本次調研活動採用了問卷調查法,並採用了隨機調查的方式, 共發放200份調查表,調查物件主要是目前在內蒙古財經大學09級就讀的大學生。

  二、大學生使用信用卡情況的調查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過度

  圖1 大學生使用信用卡消費金額情況

  從調查結果看,大多數學生每月消費額度大約為300-600,其中佔了57%。但我們應該知道,在校大學生沒有固定收入,大學生信用卡很容易陷入債務問題,而往往發生後,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大學生消費過度,普遍認為刷卡消費沒有付現金的那種心疼感,消費起來大手大腳。這致使家長受累,由於大學生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消費一般要靠父母。使用信用卡的不理性消費,不但不能培養其理財意識,反而助長了他們的過度消費行為,給家長造成經濟負擔。

  (二)信用卡市場業務開展拓展困難

  據調查顯示,當前阻礙辦卡的原因有12%是申請的途徑不方便或手續麻煩, 11%得不到父母的同意,23%的學生認為附近可用信用卡消費的場所不多,使用不方便,54%擔心刷卡引起的過度消費,引起經濟困難。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是不知道國家已經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在使用中往往因為未按時還款而被記錄黑名單,對將來的個人金融活動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也使大學生對使用信用卡產生反感。大學生對國有銀行以外的其他商業銀行的信任度不高,使其他商業銀行市場拓展任務艱鉅。整個信用卡業務各大銀行的之間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人們對農業銀行的熟知度是最高的達45%,依次排名分別為工商、建設、中國、招商,其中中信的知名度相對而言極低,而擁有者更是少之又少,僅佔2.5%。

  三、 對大學生使用信用卡的建議

  目前,信用卡的業務僅僅侷限在透支、刷卡、分期付款等方面,而當前大學生的合理花費又主要集中在學費、上補習班費及考證費用上。因此,銀行應拓寬信用卡的業務渠道,使更多需要吸取知識而又一時缺乏資金的大學生能夠利用信用卡進行學習,更大程度上發揮大學生信用卡的積極作用。

  大學生信用卡是把雙刃劍,如果處理得好,對銀行既保證了一定的收入和擁有了一個潛在的優質客戶而對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達到科學理財的目的;但是如果使用得不恰當,銀行不僅會有一筆呆帳,而且光死卡費用就令人擔憂,而大學生的過度透支、逾期不還會對他的一生產生負面影響。根據對大學生使用信用卡情況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1.學校應相應地對大學生進行關於“消費道德”、“理性消費”及“誠信”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為了避免大學生濫用信用卡造成攀比之風與拖欠款項,高校應從加強大學生的道德理念著手,開設相關課程,將“消費道德”、“理性消費”及“誠信”教育引入課堂,教育即將真正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們如何正確、理性、合法地消費。

  2.由於大學生對於因刷卡產生的債務,自己基本上無力償還,建議將他們所辦的信用卡,與其父母的銀行卡捆綁,使其可以在刷完卡後,不必頭疼還款問題。但為了防止,因此而產生的責任風險,可以根據父母或本人意願規定其每月的刷卡總額,不論是否透支,中止刷卡功能。

  3.許多學生並無能力或根本沒有使用信用卡,使所辦的卡成為睡眠卡,因此常為交年費而煩惱,導致有一部分學生會將信用卡登出。對此,我們建議是否根據大學生的學年,免去他們在校期間的年費,以留住潛在客戶。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狀況,對於所辦的信用卡只有沉睡或登出的結果,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資源浪費,吃力不討好,建議根據狀況對一部分學生髮放信用卡。並且政府、銀行與學校要共同監管大學生信用卡的發放過程,努力建立有關信用卡和銀行卡使用的法律環境、支付基礎環境、信用風險評估和徵信管理體系。

  四、結論

  1.高校大學生信用卡市場將是一個十分具有前景的潛力市場。透過調查我們可以得出,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大學生持有信用卡,並且大部分都只擁有一張信用卡,所以信用卡的發展空間是相當大的。信用卡在大學生中產生與流通是不可避免的。

  儘管在校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職業和資產,不符合銀行發放信用卡的申請標準,但是大學生知識結構高,畢業之後可以迅速補充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學生就是發展信用卡市場上的一個潛在的優質客戶群,與其高風險高收益的內涵相吻合。從長遠意義上看,高校大學生是未來的中高收入者,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應用新產品的意願也比較強,他們將成為未來銀行卡持卡人的主力軍。因此,從誠信角度與長遠角度上考慮,高校大學生信用卡市場的開發前景相當巨大。

  2.從一定意義上講,信用卡在高校中的流通與使用,確實給高校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與觀念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刺激了大學生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擴大了總需求,刺激了經濟的增長。實際上,發行真正的信用卡,其實就是對中國傳統觀念的挑戰。而如何從正面健康地引導,樹立起新一代人正確的理財與消費觀念,是包括教育機構、髮卡銀行在內的所有社會成員應當思考的問題。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1

  被調查人年齡__年段___專業_____

  為了瞭解我校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請儘量如實填寫,(不方便的可以留空)並祝願您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一路走好。

  一.客觀題

  1.您的月消費額大概為多少()

  a.350以下b.350-500c.500-800d.800-1200e.1200以上

  2.您每月飲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飲料)大概為多少()

  a.250以下b.250-350c.350-450d.450-600e.600以上

  3.您每學期學習方面的花費(包括文具、書籍、影印、培訓班)()

  a.200以下b.200-300c.300-400d.400-600e.600以上

  4.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習慣或請朋友吃飯的行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於這方面有()元支出

  a.50以下b.50-100c.100-150d.150-200e.200以上

  5.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飾和化妝品方面平均每個月的消費()

  a基本不花費b.50以下c50-100d100-200e200以上

  6.您每月談戀愛浪漫氣氛“製造費”是多少()

  a.我尚單身b.100以下c.100-200d.200-400e.400以上

  7.您擁有手機嗎?如果有,每個月話費支出為多少?如果沒有,請回答下一題。

  a.50以下b.50-100c.100-200d.200-300e.300以上

  8.您每月用於通訊方面的支出為多少(僅限於使用電話卡的情況)()

  a.20以下b.20-50c.50-80d.80-110e.110以上

  9.您是否有打工的經歷,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a.補貼日用b.增長社會經驗c.趕時髦d.渴望獨立

  e.閒著沒事,幹就幹了

  10.您花費的資金主要來自()

  a.學子勤工儉學,b.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c給企業打工d.主要從家裡拿錢,很少自己掙錢e.其他:

  11.您的家庭月總收入為()rmb

  a.500(以下)b.500—1500c.1500-3000d.3000-5000e.4000以上

  12.您覺得您現在每月消費情況如何()

  a.高得慘不忍睹b.偏高c.剛剛好d.偏低e.低得一塌糊塗

  二.問答

  1.您的家鄉是:____省(直轄市,自治區)_____市

  2.您有沒有在不知不絕中花去很多錢的體驗?如果有,您覺得這部分花費是否必要?

  如果您認為不必要或者很大一部分不必要,您能想出什麼辦法避免這部分花費麼?

  福州大學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計算機系01極(2)班耿雪垠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二、問卷情況

  見附錄(含調查問卷和結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問卷共發放42份,收回有效問卷31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為主,基本上做到了隨機發放。

  我們在下面對有代表性的幾項進行了具體分析

  三、資料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間,對於一個基本上的純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佈峰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應該符合正態分佈,兩種極限情況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佈規律。

  2.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資料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350——4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這一資料受限於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並且與個人飯量的關係較大,但還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區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這個資料尚有餘地),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然後,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於100元的佔到43%,已經接近一半。對於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簡訊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鍾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簡訊,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說,在手機消費方面,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還是存在而且頗嚴重的。相比之下電話卡的開支就比較小了

  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資料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即使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這可能與在校生平時時間緊張有關。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這些資金的來源,於是我們設計了下一個問題。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其實出這個問題之前,答案就在我們意料之中了,不過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資料還是說明了一切,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大部分同學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較高,因此,再回頭看前面大額的、驚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們還要問一個問題,是不是賺得多了,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大手大腳的花錢?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為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更進一步的思考

  綜合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學子目前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衝擊。在同一屋簷下的大學生群體,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像雞尾酒一般拉開層次,並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的。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總體來說上大學生的消費仍然處於“溫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這種“溫飽”已經有向“小康”過度的趨勢了(這點由我們日益增多的手機支出,潛在戀愛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武漢大學生中其中年消費最高的達到28500元,而年消費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學生年支出均值為8383.96元。這其中有92.7%的大學生把家庭供給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佔其總消費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call機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豐富大腦不惜錢

  調查中我們發現:由於就業單位對高學歷的要求,現在一些大學生讀完專科升本科、讀完本科讀碩士,成批次地買回參考書。還有一些學生則在讀本專業的同時,輔修其他學科,為自己就業積累知識資本。在旁聽課程、購買資料等消費專案上,他們出手大方,而且家長對此項消費的投入也是樂此不倦。

  4.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廣州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2名女生中,66、7%飲食費用在35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討論會上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5.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6.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7.經濟獨立意識較差,儲蓄觀念淡薄

  例如,取樣調查中有7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而且那些作過家教的同學裡面,多數是為增長社會經驗,以“補充家用”為目的的比例極低。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極為淡薄,比起歐美髮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可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我們提高大家經濟意識的一個突破口,需培養和加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五、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1,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裡,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

  3,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

  可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六、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裡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2

  一.引言

  當代的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其消費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瞭解大學生消費結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在當前十分重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其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在校大學生問題。為了調查。現將結果歸納如下:

  二、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4份。

  三、調查總體情況

  (一)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男性大學生佔36.96%,女性大學生佔63.04%,被調查者中,75.00%來自農村、17.39%來自鄉鎮、7.61%來自城市。

  (二)大學生總體消費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月平均生活費集中在600元以下為主體佔63.04%,600-1000元佔31.52%,1000元以上的佔5.43%。

  有64.6%的同學生活費全部來自父母,有6.23%的同學靠勤工儉學來

  賺取生活費,還有3.2%的同學的生活費來源於每年的獎學金。三者兼有佔25.94%,此外,少數(大約佔4%)困難的大學生靠助學金來維持生活。也就是說,有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經濟來源是依靠家庭。當問及到“花父母錢,心中有何想法”時,有25.6%的大學生選擇了“理所當然”,有52.5%的選擇了“無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學生選擇了“希望今後有所回報”。

  被調查者中,吃喝、娛樂和消費品(服裝、化妝品、飾品)三項,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專案。其中,吃喝佔比例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費外,有29.25%的大學生把錢花在了娛樂上,而這一現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學生中尤為明顯。另外,27.9%的大學生(女大學生佔多數,尤其是高年級的女大學生)把錢用在服裝、化妝品、飾品等消費品上。

  (詳細情況見附表 )

  四.調查結果分析

  現在的大學與社會已經沒有了圍牆,市場經濟到處充滿了誘惑,學生們的消費觀念受到極其重大的影響。調查發現,無論是從經濟來源、消費結構,還是理念和水平來看,大學生消費都呈現出超前、實用、多樣化等特點,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學校園內也正在形成不同層次性的消費群體,各自擁有不同的消費觀念,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結構、客觀環境等對學生們的消費觀念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價格、質量、品牌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三大主要因素。

  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儘管講牌子擺闊氣等社會風氣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園,致使部分大學生受到影響,但大多數同學的消費還是較為實際、理性的。當問及”購買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時,有57.61%的大學生選擇了“質量”,有20.65%的選擇了“價格”,有10.87%的選擇了“品牌”。由此可見,價格、質量、品牌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學生的消費來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還處於“溫飽”狀態,沒有太多額外的費用開銷。所以其在購買東西時必定先考慮到商品的價效比,然後才會做出合理的選擇。但消費趨勢是在慢慢變化的,許多同學的消費已經在向“小康”過度,越來越多學生加入高消費行列。

  (二)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較為薄弱

  當代大學生已經習慣了依賴父母,調查顯示,只有38.4%的大學生做過兼職,當問及“做兼職的目的”時,有44.6%的大學生選擇是增長社會經驗,18.97%的大學生選擇渴望獨立,只有28.2%的大學生是為了補貼生活費,可見現在大學生的打工目的不單純是為補貼生活費,減輕家裡負擔,而更多的是為增長見識,增加社會閱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等。絕大多數同學的生活費來自於父母,生活費收入相對固定,使得大學生形成了一種依賴心理,消費沒有太大的顧忌,經濟上處於被動。正因為這樣,大學生往往會不約而同地發出同樣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錢為何用得這麼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79.6%大學生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金額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大學生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可見,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應當加強。

  (三)部分學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異心理。

  在個人消費品購買選擇上:48.91%的學生更注意效能價格比。此類大學生對購物地點多不太在意。主要考慮是否經濟實惠的佔到42.39%,也有6.52%的學生是非名牌不買。在上述兩類學生中,他們追求檔次,崇尚名牌,展現個性。專賣店,大型超市通常是這些學生的購物首選。之所以出現上述的差別,與他們各自的家庭經濟背景和消費心理是密切相關的。

  (四)存在衝動型消費現象

  透過資料我們可以看出:63.0%的大學生傾向於衝動型消費,女生在這方面的比例遠遠高於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學生願意借錢購買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同時亦有近1/4的學生有或經常有為買來的東西沒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後悔。調查顯示:只有1/3多一點的大學生們認為自己屬於精打細算型消費,9.9%認為自己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學生說不清自己到底屬於哪種型別的消費者。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前大學生在個人消費方面更多的是衝動和盲目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商有意無意的引導有著相當的關係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

  調查資料表明,35.2%的學生存在生活費超支的現象,甚至一學期的生活費被兩三個月花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在個人理財方面,當前的大學生是較為衝動和盲目的。而當生活費透支時,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學願意張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學願意借同學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學更願意節約開支及自己打工賺取。在對待屬於自己的收入上,由於出發點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較大,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不得不兼職的學生中,近九成的被調查者選擇把錢存起來以備它用,而對於那些純粹是為了鍛鍊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水平的學生則把這部分收入主要用於娛樂、購物、請客吃飯以及貼補透支的生活費。

  (五)大學生節約意識淡薄、浪費情況嚴重。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節約意識淡薄,突出的表現在兩個方面:社會交際、食物浪費。社會交際(包括談戀愛)已被大學生稱為是大學裡必修的一門課程。據調查,談戀愛、交朋友的大學生每逢重要節日或是對方過生日,都會送對方禮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同學會請同寢室的人或朋友吃飯,同學選擇送禮物。現在大學校園中流行“人際投資”,無論是過生日、考試得高分、入選學生幹部、比賽獲獎都得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上路”不夠交情,無論是朋友來了或是同學聚會都免不了請客吃飯,贈送禮物之風在大學校園蔚然成風。每餐食物浪費情況表明,大學生的浪費情況還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費方面,在全社會都在倡導節約、環保的時候,大學生更應該增強節約意識.

  (六)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

  可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3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範的作用。

  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於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因此全面細緻地瞭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於網路通訊、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

  x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佔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佔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佔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路與通訊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佔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

  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於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於自身的群體化特徵,往往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並不那麼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

  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x——追、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x則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呈多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第一是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費,消費內容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第三是豪華型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第四是炫耀消費,把高消費當做現實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懸空消費,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個人消費承受能力的消費;第六是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佔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4

  一、調查目的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與完善,經濟社會正朝著縱深處發展。而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會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自身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成為當前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在大學生的消費理念超前或沒有計劃的前提下,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正確的理財觀念。幫助大學生做好理財規劃,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調查物件和單位

  合肥學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學生

  三、調查專案

  1、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基本生活費:

  基本生活費顧名思義是我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基本經濟支出,大致上包括餐飲支出和日常生活用品支出等。此項費用是在校大學生必不可少的支出,用以維持和保證我們可以正常生活。瞭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學生近兩年的基本生活費在每月總的費用支出中所佔的比例,進而瞭解在校大一大二學生可能存在的生活消費的心裡特徵以及探討其消費結構是否合理。

  2、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上網、交通等休閒娛樂費

  休閒娛樂費是指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於休閒、娛樂等方面的費用支出,包括上網、去KTV及其他娛樂場所、旅遊等費用的支出。此項費用主要用於在校大學生豐富業餘生活,屬於額外支出。瞭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學生近兩年的休閒娛樂費在每月總的費用支出中所佔的比例,用以瞭解在校大一大二學生可能存在的消費行為導向與消費觀念。

  3、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學習費

  學習費是指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於學習方面的費用支出,比如購買書籍、音像物品等費用的支出。此項費用的支出主要用於在校大學生課餘之外知識的補充,同時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支出。瞭解此項費用的支出可以瞭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學生近兩年的消費理念,進而反映在校大學生的世界觀的發展狀況。

  4、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人情交際費

  人情交際費意旨在校大學生在其日常生活中用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所需要支出的費用,大致包括班級聚餐、購買生日禮物、同學聚會等方面的支出。此項費用的支出主要是在校大學生課餘生活中的額外支出,用於大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不可避免,在在校大學生的生活開支中佔了一定的比重。瞭解人情交際費用支出用於瞭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學生近兩年用於人情交際方面的費用預算及支出,反映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以及消費觀念。

  5、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購物費用

  購物費用是指在校大學生在其日常生活中用於購買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主要包括購買衣物、零食、飾品等方面的支出。此項費用的支出普遍存在於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的生活中,但也屬於額外支出。瞭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學生用於購物方面的費用可以幫助分析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導向更甚是他們的世界觀的構成是否健康合理。

  6、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電子產品費

  電子產品費是指在校大學生為所購買的電子產品所支出的費用,其中電子產品包括手機、電腦、音樂播放器等。此項費用的支出主要用於在校大學生的業餘生活或者用於輔助學習。

  7、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通訊費

  通訊費是指在校大學生在日常生活期間用於互相交流的費用,主要指手機話費。此項費用的支出是現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支出,用於同學、家人間的溝通交流,同時方便學習與工作。

  8、其他方面的費用支出

  四、調查時間和調查方法

  1、調查時間安排

  A.工作籌備階段:20xx年9月

  B.工作指標設計:20xx年9月

  C.調查報告完成時間:20xx年9月底

  2、調查方法採用採訪法和訪問表的方法

  (1)採訪法

  首先分別選取大一大二兩個年級中具有代表性的班級若干,然後在班級中對若干學生進行走訪詢問調查。

  (2)問卷調查

  針對調查專案製成調查問卷,然後向合肥學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學生髮放。

  五、調查的組織實施計劃

  1、調查的成員分工

  A、2人負責聯絡合肥學院院學生會,便於協助工作。

  小組成員:王荃孫克鳳

  B、2人負責工作中所需要的後勤服務。

  小組成員:馬琦劉郝

  C、8人負責發放問卷,調查問卷,回收問卷。

  組長:陶婷

  副組長:吳慶嬌,章璐

  成員:張中耀程剛陳雅雯塗碧丹張帆

  2、調查的工作步驟

  (1)製作問卷,稽核問卷,印製問卷等其他備用物品。

  (2)聯絡各系學生會負責人,確認發放調查問卷的時間。

  (3)確認回收問卷的時間,並安排負責人認真回收。

  (4)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3、參與調查工作的人員培訓

  (1)讓參與工作的人員熟悉問卷內容,方便對學生的詢問進行解答

  (2)提醒工作人員應有認真負責的態度

  4、調查經費開支的預算:

  A、調查問卷的印製及相關備用物品的費用。約為20xx元人民幣

  B、調查期間所需的通訊費用。約1500元人民幣

  C、調查期間所需的餐飲費用。約3500元人民幣

  D、調查前期及期間所需的蒐集資料費用。約100元

  E、調查期間附送的禮品費用。約5000元人民幣

  F、其他的意外備用經費預算。

  備註:總計約12500元人民幣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5

  一、主題:大學生消費心理及狀況調查

  二、目的:透過調查,瞭解現在大學生的消費現狀,並分析相關的消費心理及暴露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建議及對策,引導大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

  三、方法:問卷調查

  四、物件:大學生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由於生活環境、成長環境、家庭經濟狀況、所受教育、校園環境以及年齡的特殊心理特徵等原因,使這個群體有自己特有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我們透過對部分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來源、消費狀況調查以及對他們的消費狀況和消費的特點進行分析,為進一步改進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線索。

  五、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的消費現象

  大學生月消費額在350—500元的佔7%,500—800元的佔27%,800—1200元的佔50%,1200元以上的佔12%。消費的主要專案中,伙食費用佔每月消費總額的93%,交通、通訊佔每月消費總額的68%,購物佔每月消費總額的65%,娛樂佔每月消費總額的52%,學習費用佔每月消費總額的47%,交際佔每月消費總額的28%,其他類別佔每月消費總額的6%。就每月花在娛樂方面的費用而言,13%的大學生的花費在50元以下,30%的大學生的花費在50—100元,24%的大學生的花費在100—150元,15%的大學生的花費在150—200元,18%的大學生的花費在200元以上。每個月的情感投資費,或者說談戀愛浪漫氣氛“製造費”中,花費在100元以下佔10%,花費在100—200元的佔9%,花費在200—400元的佔4%,花費在400元以上的佔3%,另外本次調查中單身的大學生佔74%。大學生每學期學習方面的花費(包括考試、考證、文具、書籍、影印、培訓班)中,花費在200元以下佔47%,花費在200—300元的佔20%,花費在300—400元的佔13%,花費在400—600元的佔11%,花費在600元以上的佔9%。

  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雜費、考證、電腦等)、休閒及娛樂消費(休閒、旅遊、娛樂)、人際交往消費(人情、戀愛)等幾個方面。

  透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絕大部分的消費還是用於基本生活的消費(伙食、交通、通訊),購物(服裝、飾品)消費所佔的比例也很大,其次是娛樂、學習的消費,最後才是人際交往方面的消費。由此可以看出,對於購買的商品的選擇,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比較理智的,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和思維判斷能力,對自己的需要定會做出滿足相應需要的行為。但仍有小部分的大學生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有些盲目

  而就購買商品時注重的問題而言,大學生重視質量與功能的佔調查人數的46%,重視實用性的佔總調查人數的21%,重視美觀別緻的佔總調查人數的15%,重視價格的佔總調查人數的9%,重視新鮮感的佔總調查人數的5%,重視品牌的佔總調查人數的4%。據此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消費結構總體上是合理的,他們能夠從自身條件出發進行出合理的消費行為,大部分的大學生購物時都會考慮商品的質量、實用性,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雖仍會有一部分大學生會更看重品牌新鮮感,外觀,但質量還是最關鍵因素。

  就在物品選擇的標準上,對名牌(比如:鞋子、衣服、手機等)持的態度中,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的大學生佔總調查人數的佔48%,持無所謂態度的大學生佔總調查人數的佔29%,認為只是要幾件名牌撐場面就行了,當代大學生熱衷,只愛名牌的只佔總調查人數的6%,可以看出對於名牌,很少有大學生會刻意追求,很多人對此持無所謂的態度。

  (二)、大學生的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行為全過程中發生的系列心理活動,它是消費者對客觀消費物件與其自身主觀消費需求的綜合反應

  認識過程:即消費者對自己的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和注意等活動對商品屬性以及各方面聯絡的綜合反映過程。

  情感過程:在消費者對商品或勞務的認識過程中,產生的滿意或不滿意,高興或不高興的心理體驗,構成有特色的對商品或勞務的感情色彩。大學生充滿激情,熱情奔放,道德感也比較完善,擁有較高的審美觀。感情力大大增強,但自制力仍薄弱。多數大學生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動,調節自己的衝動,理性地消費。

  意志過程:消費者在購買活動中有目的,自覺地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既定購買目的過程。

  (1)消費的不平衡性根據調查分析,大學生由於性別、年級、學校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家庭收入狀況等各方面的差異都對其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和消費行為有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學校所在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和家庭收入。據調查研究顯示,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大學生會有不同的消費水平。其調查中,來自城市的大學生佔總調查人數的44%,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佔總調查人數的44%,來自城鄉結合的大學生佔總人數的12%,其經濟狀況處於中等地位的佔總調查人數的15%,較為發達的佔總調查人數的23%,較為落後的佔總調查人數的23%,落後的佔總調查人數的3%。大學生月消費額在350—500元的佔7%,500—800元的佔27%,800—1200元的佔50%,1200元以上的佔12%。

  (2)消費的主導性針對是否有記賬這個習慣,35%的大學生很少有記賬的習慣,32%的大學生向來沒有記賬的習慣,22%的大學生對一些比較大的支出有記帳的習慣,11%的大學生基本上對所有支出都有記帳的習慣。

  大學生在消費問題上,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還有學習、娛樂方面的支出。學習支出是為了自我發展的需要,娛樂的支出是為了放鬆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大學生的需要通常包括要求別人承認自己,得到他人的好評、尊重,渴望得到相應名聲和地位的成就感等。而要獲得這種尊重就有許多條件,其中漂亮、美貌、健康和年輕是重要條件之一。這點對女性更為重要,因為這是女性獲得他人和社會承認的一些必要條件。因此女大學生也開始注重美容包裝,這也就增加了美容方面的消費。

  (3)消費的合理性對於選擇購買商品的直接因素,大多數人會先考慮價格,其次是朋友或家人的推薦,再次是商品的品牌,最後是商場的火爆、促銷活動、明星代言。

  (三)、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

  (1)消費的衝動性就購物時是否會有快感這個問題中,57%的大學生認為會產生快感,43%的大學生認為不會產生快感。對於心情不好時是否會以購物、大消費來發洩這個問題,79%的大學生表示不會發生這種情況,21%的大學生表示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據此顯示,大學生在購物時會存在一些衝動,會有部分同學透過購物來調節心情,享受消費帶來的快感。而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會有些超前消費的意識。也有些同學會透過找兼職來緩解消費帶來的壓力。

  (2)消費的盲目性就大學生消費時是否有記賬的習慣,35%的大學生很少有記賬的習慣,32%的大學生沒有記賬的習慣,22%的大學生對一些比較大的支出有記帳的習慣,11%的大學生基本上對所有支出都有記帳的習慣。而大學生對於生活水平滿意度,60%的大學生認為一般,正好夠用,27%的大學生很滿意,還有少許盈餘,12%的大學生認為勉強可以,咬咬牙能熬過,1%的大學生。不滿意,總是在預支下月生活費,拆東牆補西牆。並就認為周圍的同學的消費觀而言,81%的大學生認為周圍同學的消費觀是有時理性,有時盲目,10%是理性的,7%是相對淡薄的,2%的大學生是虛榮攀比的。同時據調查,5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消費觀念是有時理性、有時盲目,29%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是理性的,1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消費觀念是相對淡薄的,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消費觀念是虛榮攀比的。對於自己的消費情況的認識,大多數大學生對自己消費很少甚至不會有記賬的習慣,大多數大學生認為自己和周圍的同學的消費都是有時理性,有時盲目。他們對自己的消費也認識的並不清晰,有時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

  (3)消費的不均衡性伙食費用佔每月消費總額的93%,交通、通訊佔每月消費總額的68%,購物佔每月消費總額的65%,娛樂佔每月消費總額的52%,學習費用佔每月消費總額的47%,交際佔每月消費總額的28%,其他類別佔每月消費總額的6%。據此來看,大學生還是以生活所需為主,但用於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的投入遠遠不夠。當然也有一些大學生縮減飲食支出卻用於娛樂購物方面,其結構更為不合理。

  (四)、建議及對策

  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教育

  大學透過各種渠道,比如講座、課程來進行財商教育。教育大學生學會理財,加強理財意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最佳化消費環境

  社會各界要努力樹立健康的消費風尚,企業要進行正確的宣傳,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社會消費大環境。

  (3)提高精神文明建設

  引導大學生注重精神建設方面的消費,在物質消費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提高精神文明建設。

  (4)大學生加強自身消費教育

  大學生應該變被動消費為主動消費,合理地、有計劃地進行消費學生應當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學業上。自覺增強和完善自我意識水平。提高文化底蘊,知識水平的提高,認知能力審美能力,抵禦不良消費觀念的影響。確定合理的消費期望,作有頭腦的消費者。自覺學習一定的商品知識和消費技巧,積累消費經驗,提高自己的財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