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曲王昌齡閱讀答案

採蓮曲王昌齡閱讀答案

  《採蓮曲》起梁武帝父子,後人多擬之。”這首詩是王昌齡被貶龍標時所做。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採蓮曲王昌齡閱讀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採蓮曲》原文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閱讀練習一:

  6.結合詩句,概括採蓮女的形象特點。(3分)

  7.從修辭角度,賞析芙蓉向臉兩邊開一句的妙處。

  閱讀答案:

  6.從採蓮看出勤勞,從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看出美麗,從亂入池中聞歌看出活潑。

  7.用襯托的手法,明寫荷花,實則為了襯出人之美。描繪出一群採蓮女撥開滿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閱讀練習二:

  ①談談你對前兩句詩的理解:

  答:詩人巧妙地將採蓮女與周圍的環境組成了一個和諧完美的整體。荷葉像羅裙,羅裙似荷葉,一樣綠來一樣美;少女的臉龐似荷花,荷花的嬌豔又映襯著少女的臉龐,一樣的紅來一樣的豔。

  ②三、四句寫出了佇立凝望著在剎那間所產生的感覺,請你談談這種感覺:

  答:是一種人花難辨的朦朧飄渺之境,令人情飛思動,禁不住會問:花耶?人耶?又禁不住會自答道:花也,人也。回味不盡,品咂不盡,餘韻無窮。

  ③請談談這首詩的藝術構思:

  答:如果說可以把這首詩看成是一幅《少女採蓮圖》的話,那麼畫面的中心自然應該是採蓮的少女們,但詩人卻自始至終也沒有讓採蓮女們在畫面上出現,而是將她們隱在了田田的荷葉、豔豔的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與荷花,人與自然,渾然一體。全詩洋溢著浮動著一種飄渺朦朧的美。

  閱讀練習三:

  (1)王昌齡的《採蓮曲》中寫出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採蓮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景是: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2)這首詩刻畫的是怎樣一位少女的形象?在刻畫人物的手法上有什麼特色?

  [答]刻畫的是美麗、活潑、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麗來襯托採蓮少女的活潑美麗,使少女的形象在畫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留下悠然不盡的意味。

  (3)詩中的向臉二字用得極為神妙,你的看法如何?

  [答]向臉二字用得極為神妙。人面荷花,渾然一體,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幾乎分辨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哪是荷花,哪是臉龐。這些採蓮女子簡直就成了美麗大自然的一部分。

  (4)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意趣生動的採蓮圖,刻畫了一群 的採蓮女形象。詩的第三句說採蓮女亂入池中看不見,這是因為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的荷葉之中,葉裙難分;少女的臉龐 ;又密又高的荷葉荷花遮住了採蓮女。

  答:美麗、快樂(或美麗、活潑/美麗的、充滿青春活力的), 與鮮豔的荷花相互映照,花面難辨;

  【翻譯】: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賞析】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詩歌在開始就展現出一幅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麗畫面採蓮女的羅裙和荷葉的顏色一樣青翠欲滴。比喻雖不新奇,但用在此處卻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繪了田田的荷葉,又寫了採蓮女美麗的衣裳,兩者相互映襯,恍若一體。尤其是裁字,用得極其巧妙,羅裙是裁出的,可是此處也用在荷葉上,似從賀知章《詠柳》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句中得到了靈感,讓人感到荷葉與羅裙不僅顏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雙巧手以同一種材料製成的。由此又讓人不禁聯想到屈原《離騷》中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感受到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靈。嬌豔的芙蓉花似乎都朝著採蓮女美麗的臉龐開放,明寫荷花,實則為了襯出人之美,採蓮女的美麗,不是閉月羞花式的驚豔,而是如陽光般健康溫暖,似乎能催開滿池的荷花。這兩句詩本自梁元帝《碧玉詩》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王昌齡的這篇較之則更勝一籌,意義更為雋永。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詩的第三句 亂入池中看不見 是對前兩句的補充和深入。它有兩重含義: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 使人荷莫辨更真實可信;二是突出了觀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動。其中 亂 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 聞歌始覺有人來 除了從另一面說明少女被荷田遮蔽與消融,難以被觀望者發現以外,又寫出一種聲音的美,增添了詩的活潑情趣。[4] 亂字既指採蓮女紛紛入池嬉笑歡鬧的場面,也可指人與花同樣嬌嫩難以辨別,眼前一亂的感覺而看不見呼應上文,也更顯荷葉羅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時也虛寫了荷塘中花葉繁茂,人在其中若隱若現之景,並引出下句:聞歌始覺有人來。這一句描寫細膩入微,彷彿讓讀者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始覺與上句看不見呼應,共同創造出了一種蓮花過人頭的意境。聞歌也與亂字呼應,悠揚動聽的歌聲表現出她們活潑開朗的天性,同時也為整個採蓮的場景添上了動人的一筆。

  這首詩句與句聯絡緊密,意蘊深遠,精雕細琢卻給人帶來清麗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齡煉字煉意的高超技藝,對中晚唐的詩歌有著重要的影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