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師儉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

何師儉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

  何師儉,字桐叔,浙江山陰人。以納貲,於康熙六十年選授兵部員外郎。奉職勤懇,常數月不出署。雍正元年,遷廣西右江道僉事,部請留任一年,世宗命以升銜留任,賜人葠、貂皮。師儉以執法卻重賄,忤要人,因誣以避瘴故留部。侍郎李紱昌言曰:“今部曹不名一錢,才者尤勞瘁,苟得郡,爭趨之,況監司耶?”期滿,復請留,加按察司副使銜。司疏奏皆出其手,他司事難治者亦時委之。

  三年,出為江南驛鹽道副使,上召對,勉以操守,復賜人葠、貂皮,許上疏言事。四年,調廣東糧驛道副使。歲大祲,師儉以存留米五萬石給餉,飭所屬緩徵。或疑專擅獲咎,師儉曰:“請而後行,民已苦箠楚矣!”總督孔毓珣與巡撫楊文乾不相能,以師儉署鹽法道,欲引以為助。文乾疑為毓珣黨,令買銅,將以賠累困之。明年,文乾入覲,上示以毓珣彈事,亦及師儉,乃知師儉非阿毓珣者。令署按察使,毓珣又疑師儉暱文乾。及文乾卒,劾師儉違禁開礦,侵蝕銅價。逾年,署巡撫傅泰會鞫,事始白。上知其無罪,命往陝西佐治軍需。

  師儉在兵部,諳悉諸邊形勢扼塞、戰守機宜、芻餉緩急。至涼州,每集議,指畫如素習,總督查郎阿深重之。署涼莊道參政。師過涼州,檄至肅州支餉。兩路遙遠,師儉即以涼州所蓄給之,師行無乏。一日羽書數過,師儉策必調取生兵,峙餦以待。已而果然。肅州師將行,飛檄令擷取公私騾馬,官民皇皇。師儉曰:“在道官商皆赴肅者,若官頓於途,貨棄於地,非軍前所宜。進剿未有定期何如聽其至肅釋所載而後供役軍前得人與貨亦省芻茭解送之煩是獲兩利也。檄雖嚴,吾自當之。”於是官商皆安,軍事亦無誤。

  尋調補西安鹽驛道副使。關中旱,詔以湖廣米十萬石自商州龍駒寨運陝西。師儉董其役,未半,大雨谿漲,騾馬少,不足供轉輸。商於山中無頓積所,水次隘,運艘不齊。師儉以秋穀將登,請止運,民亦不飢。軍中馬缺,檄取驛馬。師儉謂:“置郵傳命,如人身血脈,不能一日廢。”拒不可,事竟寢。

  擢按察使,數平疑獄。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雖貴勢賢親不徇縱。十三年,以目疾乞休。高宗即位,赦詔至,時目已失明,令吏誦案牘,諦聽,得邀赦典者,立出之而後上陳。留兩月,畢其事始歸。後卒於家,陝西祀名宦。

  (《清史稿·列傳八十七· 何師儉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進剿未有定/期何如/聽其至肅釋所載/而後供役軍前/得人與貨亦省/芻蕘解送之/煩是獲兩利也。

  B.進剿未有定期/何如聽其至肅/釋所載而後供役/軍前得人與貨/亦省芻堯解送之煩/是獲兩利也。

  C.進婀未有定期何如/聽其至肅釋所載/而後供役/軍前得人與貨亦省/芻解蕘送之煩/是獲兩利也。

  D.迸剿未有定期/何如聽其至肅/釋所載而後供役軍前/得人與貨亦省/芻解蕘送之/煩是獲兩利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納貲,封建社會的選官辦法,即交納一定的錢財就可以取得入選作官的資格,實質上是公開的買了官賣了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當於今日的國防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篇、軍械、軍令等。其長官為兵部尚書。

  C.羽書,插有鳥羽的緊急軍事文書。《漢書》注:“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

  D.芻蕘,割草打柴的人,指代鄉野間見聞不多無知淺舾的人或普通百姓。常用“芻蕘之見”來批評別人見識短淺。

  6.下列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雍正元年·何師儉被提拔到廣西擔任右江道僉事。因為他執法公正、拒絕受賄,被他得罪的權貴就誣告他想逃避瘴氣,於是他又被滯留在兵部擔任員外郎。

  B.何師儉調任廣東的那年,莊稼歉收,何師儉擔心老百姓遭受疾苦,就自作主張把存留的五萬石糧拿出來作為應急糧餉,並告誡下屬官吏暫緩徵收賦稅。

  C.何師儉在兵部時,就對各個地方的地勢要塞、攻打守備的時機和軍糧供應的情況很熟悉。到涼州後,他對每次集會討論的事情都瞭如指掌,受到總督的賞識。

  D.何師儉晚年時已雙日失明,但是仍然勤子政事,有時還讓隨從官吏把文書的內容讀給自己聽。在家中去世後,陝匿曾修建祠堂來紀念這位名臣。

  7.把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明年,文乾入覲,上示以毓珣彈事,亦及師儉,乃知師儉非阿毓珣者。

  (2)擢按察使,數平疑獄。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雖貴勢賢親不徇縱。

  參考答案

  4、B 5、D 6、A

  7、(1)第二年,楊文乾入朝拜見皇上,皇上把孔毓珣彈劾他的奏章給他看,奏章中還彈劾了何師儉。楊文乾才知道何師儉不是孔毓珣一夥的`人。

  (2)何師儉被提拔擔任按察使後,多次查清平反疑難案件。有故意強加給別人罪行的官吏,一定按照法律追究制裁,即使是貴族或者賢王的勢力親人也不徇私縱容。

  參考譯文

  何師儉,字桐叔,浙江山陰人。透過捐財物在康熙六十年被選任為兵部員外郎。他工作勤懇,經常幾個月都不出官府。雍正元年,升職為廣西右江道僉事,兵部又奏請讓他留任了一年,世宗皇帝使命他升官銜留在兵部作事,並賜給他人參、貂皮。何師儉因為嚴格執行拒收賄賂,得罪了顯要人物,被誣告是因為想逃避廣西的瘴氣故意留在兵部不走。侍郎李紱說:“如何部裡各司官員都不值錢,有才幹的人尤其勞累不堪,如果能外任為官,大家都爭著去,更何況部裡監司呢?”一年期滿後,又請求留任,又被加授按察司副使官銜。司裡的疏書奏章都出自他手,別的部門有難以處理的事有時也交給他辦。

  雍正三年,外任為江南驛鹽道副使,皇帝召他面見對談,勉勵他保持操行,又賜他人參、貂皮,準他直接上書談事。雍正四年,調任為廣東糧驛道副使。那年廣東遭受大災,何師儉用存留的五萬石米糧供作應急糧餉,約束所屬官吏暫緩徵服稅賦。有人擔心擅自作主會犯錯獲罪,何師儉說:“先請示下來再施行,老百姓就要困苦不堪了。”總督孔毓珣與巡撫楊文乾相敵視,因為何師儉任鹽法道,都想拉攏何師儉做為自己的助力。楊文乾懷疑何師儉是孔毓珣的同黨,就令何師儉買銅,打算讓他陷入賠錢的困境。第二年,楊文乾入朝拜見皇帝時,皇帝讓他看孔毓珣彈劾他的奏章,彈劾中也涉及了何師儉,才知道何師儉不是阿諛孔毓珣的。(他就推薦)讓何師儉擔任按察使,孔毓珣又懷疑何師儉親近楊文乾。等到楊文乾去世,孔毓珣便彈劾何師儉違反禁令開礦,侵擾銅價。第二年,代理巡撫的傅泰會審之後,事情才真情大白。皇上知道何師儉無罪,便命他前往陝西輔佐,管理軍需。

  何師儉在兵部,熟悉了各邊境地區的形勢和重點、戰與守的分寸、糧餉供應的緩急。到涼州之後,每次開會議事,指點事務就像做習慣了的一樣,總督查郎阿很看重他。讓他代理涼莊道參政。軍隊經過涼州,傳達下來的公文讓他們到肅州領取餉銀。兩邊路途遙遠,何師儉就用涼州所存的銀兩先支付軍需,使軍隊行動不缺糧餉。有一天行軍公文過往好幾遍,何師儉想到肯定有新軍隊調動過來,就(提前)支好帳逢等著。不久果然是這樣。肅州軍隊將要行經此地,送來急信要求截住、徵用沿途公家和私人的騾馬牲畜,地方官和百姓都人心惶惶。何師儉說:“這路上的官員商人都是趕往肅州的,如果官員困在路上,貨物丟在途中,都對軍隊行動不利。進軍剿匪還沒有定期,不如讓他們都先到肅州,放下人員、貨物之後再供軍隊役使?軍方得到了人員和貨物,也省去了交接押運的麻煩,兩方面各得便利。文書說得雖嚴,我來承擔這個責任。”就這樣官員商旅都安心了,軍事也沒有耽誤。

  不久何師儉補缺調任西安鹽驛道副使。關中發生旱災,進行下令把湖廣地區的十萬石米糧從商州龍駒寨送往陝西。何師儉主持這次運輸,沒運過一半,天降大雨,河溪水漲,騾馬又少,不足以供應運輸所需。商於山裡沒有積存糧食的地方,水路也不通暢,運輸的船也不齊備。何師儉以秋糧收穫在即為由,請求停止送糧,百姓也不會捱餓。當時軍中缺乏馬匹,發文要徵用驛站用的馬匹。何師儉說:“設定郵政驛站,如同人身體的血脈,一天也不能廢掉。”拒絕了徵用文書,這事最終就沒有實行。

  升任按察使之後,多次查清疑難案件。官吏有故意陷害別人的,也必定按法律懲辦他們,即使顯要權貴親近之人也不徇私放縱。雍正十三年,何師儉以眼病為由請求退休。高宗登上帝位之後,大赦的詔命下達,當時何師儉已經雙目失明,就讓吏員將文書讀給自己聽,遇到赦免名單上有名字的人,立刻就釋放了,然後再上報。停留任上兩個月,做完了自己的事務才回家。後來何師儉在家中逝世,陝西為他修建祠堂來紀念這位名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