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寓言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導語:下面小編向大家分享了寓言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詳細運用,歡迎大家瀏覽。

  一、揭示寓意,引導學生明理

  (一)從情節結局中揭示寓意

  《小壁虎借尾巴》這篇寓言是透過曲折的情節和最終的結局讓我們瞭解了小壁虎向小燕子、金魚、黃牛借尾巴不成功的事情,而最終小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性。讓學生明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別人的再好自己也利用不了的深刻含義。

  (二)從關鍵詞句中揭示寓意

  教學寓言應特別注意抓住課文的關鍵詞、關鍵句子對課文的思想進行分析。這些關鍵詞句一般都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像《葉公好龍》這篇寓言中透過對葉公的衣飾、裝飾上龍圖案的描寫和他見到真龍後的懼怕神態、滑稽動作的描寫,得出葉公不是真的喜好龍。這個故事告訴小學生做人做事要表裡如一,不能虛偽做作。

  (三)從哲學層面引導、揭示寓意

  在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要讓學生明白野兔撞死在樹旁這一現象純屬偶然,如果把它看成一種發生率很高的必然現象,那麼只有活活餓死的份兒了。再如《矛和盾》中,矛的無比鋒利和盾無比的堅固,假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只有自相矛盾了。

  (四)從聯絡現實中去揭示寓意

  在引導學生分析了語言的藝術技巧之後,就要引導學生把寓言中的藝術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進行聯絡比較,從現實的日常生活中找到類似的事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領悟到寓言的深刻意義。

  二、分析寓言現象,引導學生質疑

  為了讓學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寓言,教師們可以在教學時就寓言中描述的現象進行分析,聯絡實際、發現問題、提出質疑。懷疑精神是極其有價值的思維素質,是在小學培養中就應該灌輸的思維模式,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即使是名人大家的著作,也有其鬆懈漏洞之處,亦或是這些看起來不合常理的描寫,正是作家的獨到之處。

  如《蚊子與獅子》這則寓言,有的學生就提出質疑:蚊子發出的聲音是細小的嗡嗡聲,怎麼可以說是“吹喇叭”呢?這樣比喻太不恰當了。這個問題的提出,使我有機會引導學生的思維。我聲情並茂地給他們朗讀起來,慢慢觀察他們的表情變化,然後總結髮言:蚊子戰前“吹”,顯示出勇往直前、堅定果敢的心態;戰後“吹”,表現出不屑一顧、得意忘形的心態。學生們都會意地點了點頭。

  三、形象化寓言,引導學生表現自我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於肢體表達。讓他們表演寓言中所描述的內容,可以激發兒童智慧之花,開啟思維閘門,快樂地學習知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寓言,大多貼近生活,語言通俗,要理解、讀懂它們的字面意思並不困難,難點在於如何讓小學生深刻了解其中的思想深意。如果透過表演小品的形式來體會寓言的`思想和意境,有時則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表演小品能夠讓孩子們愉快地投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去,又能將抽象的文字變換成活靈活現的具體形象。小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能真實確切地體會到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

  給小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揚長避短,寓教於樂。讓小學生一邊讀寓言,一邊按照自己的理解畫下來,發展兒童的形象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在寓言教學中適時適量地使用畫畫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工作、動腦想象,將枯燥無味的文字轉換為具體可感的形象。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寓言故事可以用樸實的話語表達深刻的含義,對於建構小學生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應用寓言故事,可以培養小學生善於質疑的思維;可以增強他們自我表現的能力,也可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