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鑿壁偷光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鑿壁偷光

  鑿壁偷光,成語、典故。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的故事,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現在人們一般用此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鑿壁偷光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鑿壁偷光》原文

  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二、《鑿壁偷光》譯文

  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大學問家。

  三、《鑿壁偷光》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一件事。它讚揚了匡衡勇於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勤奮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四、歷史如何評價匡衡

  民間評價:“即說詩,匡衡來,匡說詩,解人頤。”

  唐代杜甫:“匡衡抗疏功名薄, 劉向傳經心事違。”

  後世評價:匡衡勤奮無比、通古博今,經學絕倫,直言進諫,剛直不阿,受人敬重,是漢代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匡衡被《漢書》列為一代名相而世代相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