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桃花源記》中對 “外人”一解

文言文《桃花源記》中對 “外人”一解

  文中有三個“外人”,註釋上明確標註都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筆者不以為然。筆者認為,第一個解釋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個才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其理由:

  之一:所謂“外人”即是相對於“本人”而言。第一個“外人”實際是指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看到的村中之人,這對於漁人來說,他們就是“外人”。而漁人是東晉時期的人,即是當世之人,與之不同的人即為世外之人。而文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應該就是當世之人,也就是和漁人一樣的人,這顯然不符合事實。而後面兩個

  “外人”,都是相對於桃源人而言。“遂與外人間隔”是說桃源人與桃源以外的人隔離了;“不足為外人道也”,也是桃源人告誡漁人不要向桃源以外的人說起。所以,這兩個解釋為“桃源以外的世人”,完全正確。

  之二: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桃源人來此“絕境”是“先世”為“避秦時亂”,而且“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因此,他們的生活習慣、穿著打扮應該還停留在秦朝時期,而漁人已生活在東晉時代,歷經了幾百年,這兩個朝代的服飾應該有所變化,所以說,“男女衣著”都像桃源以外的世人,肯定不合情理。再說,據《中國古代服飾》介紹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顯然漁人的穿著與桃源人有所不同。

  之三:當漁人來到桃花源,桃源人的第一反應是“大驚”。大者非同一般也。那麼,為何桃源人會如此吃驚呢?筆者認為,不僅是面孔陌生,更多的應該是穿著的不同。試想,在我們的教室門口,突然出現了一個陌生的現代人,我們會感到吃驚,但如果突然出現的是一個穿著打扮如同秦朝時期的人,我們的驚訝程度是不是大得多呢?不言而喻。

  因此,筆者認為,《桃花源記》中三個“外人”,不能是同義。第一個釋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個才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