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教師讀書心得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教師讀書心得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薛瑞萍老師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一書。這個學期我帶的就是一年級,再加上是第一學期,我時常被小傢伙們吵得是心煩意亂,經常要大聲喊過“一、二、三,坐端正”後,小傢伙們才能規規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薛瑞萍老師究竟有什麼方法,能夠心平氣和地帶好一年級的學生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認真閱讀了這本書,也形成了以下三點心得體會。

  1、常閱有益書籍,常習為師之學。

  在閱讀該書的始終,我發現,學習閱讀一直是本書強調的重點,就是要做一個優秀的教師或者班主任,必須要養成學習的好習慣,經常以讀書的方式進行“充電”。無論是學習閱讀課外書籍,還是有關孩子教育的業務書籍,都要學會思考,學會學以致用,努力做到“三個聯絡”:一是將書中看到的有關孩子教育的理論和觀點聯絡到工作實際,拓展自己的理論教學經驗;二是將書中講述孩子的心理特徵和疏導方式聯絡到本班學生的特點,熟悉瞭解更多的學生特性,掌握更多的疏導學生不正確行為的方式方法;三是聯絡到班裡的教學氛圍,總結形成一定的措施,有的放矢,以鼓勵肯定的態度增強班級好的教學氛圍和習慣,以引導和糾正的態度轉變和消除不利於班級教學的行為和現象。透過“三個聯絡”,不斷的將書中所講述的“亮點”適用於班級教學,透過不斷地實踐,豐富自身作為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或者知識,不斷提高教學的實際經驗。

  2、主動溝通,用心評價,帶著感情做好教學任務。

  本書將與家長、孩子的交流溝通也作為一個重點,用大量篇章列舉了很多精彩的案例。透過閱讀理解,我認為,只要用心去做,尊重孩子,孩子是最容易交流的,而且是最願意與班主任和教師交流的,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和尊重在他們的世界裡顯得尤為重要。我在與家長溝通時常聽到,當孩子們在完成一些課外任務(包括做家務)時,要是家長有不同意見,他們會理直氣壯的大聲告訴爸爸媽媽:“這是我們老師說的,必須……!”多麼可愛而真誠的孩子們!這也足以證明了班主任和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我也曾經想過,如果與家長溝通不夠,對孩子的理解強調不夠,可能會出現一些偏離老師本意、家長難於理解的孩子行為,從而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障礙,使孩子形成不被尊重的的潛意識,最終形成孩子的不正常行為。所以,逐漸認識到,透過家長會、家長信、家長電話等方式與家長建立一個長期不間斷的溝通渠道,共同攜手抓好孩子的教育,同時透過學生評語和個人談話等進行肯定和鼓勵,增強孩子的主動溝通能力,使孩子們為了不斷地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透過很多有益於學習和健康成長的行為,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

  3、勤於總結,善於反思,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本書中還有一件事情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就是“教學札記”。有的只有四五十個字,有的只描述了一件很小的事情,起初覺得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可以值得寫的嘛?”可是隨著繼續的閱讀,我發現這不僅是一個良好的教學習慣,也是一個人良好的做人風格。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字裡行間裡不僅僅是一些教學的現象和小事情,而是一些可以指導教學的資訊和線索,更是積累學生特點和變化的資訊庫,字裡行間還透露出教師與孩子們的深厚情感和“諸多交往”,有趣而且有意義。我相信,“教學札記”不僅記載著一些教學的經驗和案例,同時也記載著這個教師的教學經驗成長的歷程。

  合卷閉目,養神休息。回顧自己十年多來的教學經歷,可圈可點的實在不多,值得欣慰的是,自己仍然摯愛自己的這份事業,教學經驗也日漸豐富,不再是初站講堂上的小老師,遇到一些問題也能穩妥圓滿的解決。回顧此書所講,真是感慨良多,教師行業不僅需要的是敬業、耐心等基本素質,還要做個“有心人”,時刻保持學習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積累、善總結、多反思,主動與家長溝通交流,主動與學生做朋友。我也更加堅定了我的夢想:與孩子們一起成長,與我的教師事業一同快樂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