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系統進萬村大服務演講稿

司法系統進萬村大服務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青春在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中閃光。青春是什麼?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來,青春不僅意味著人生的美好,更意味著一種勤奮的探索和不倦的追求,一種執著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只有在奉獻中,青春才能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20**年,我報名參加了鄉鎮司法所長招聘考試,從繁華的城市來到了一個偏僻的鄉鎮,踏入一個全新的工作崗位——從事司法行政工作。任職伊始,不少人投來懷疑的目光:司法行政工作點多面廣,職能軟,攤子大,一個女同志能行嗎?況且還是一個從城市機關裡來的女同志?面對工作困難,面對懷疑與猜測,我沒有解釋,更沒有畏懼和退縮,而是沉下身子,紮實工作,從零開始,邊幹邊學,把對事業的熱愛和一點一滴的工作結合起來,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盡力幹好每一件事,大到司法所整體的工作機制,小到基礎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我都不敢懈怠,司法所的各項基礎業務工作也正是在這種高標準嚴要求下得到了快速提升。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司法行政工作位不高、權不重,但責任大,更是一個清貧事業。當初,許多人問我:你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放棄機關優越的`工作條件來到農村?我沒有直接回答,我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這種淡泊名利、對司法行政事業無比的熱愛激勵了我。如果現在還有人問我,你後不後悔?我的回答是:我無悔!

  20**年12月,“進萬村大服務”活動拉開帷幕。省廳對基層司法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地方黨委、政府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廣大司法幹警更是把“進萬村大服務”活動當作是又一次新的挑戰。然而,部分群眾認為這是上級部門在做秀、甚至少數基層幹部也認為是在走形式。誤解和非議,給普法、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等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普法進村,群眾避而遠之,走訪幫教物件常被拒之門外。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沒有後退。小平同志說過:“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是的,在工作中,我堅信“群眾利益無小事”;在大服務活動中我們始終把“只要民平安,再苦也心甘”當作工作的信條。幾個月來共宣講法律23場,散發普法宣傳材料15800多份,走訪安置幫教、社群矯正物件37人次,排查調處矛盾糾紛99件,接受諮詢服務280人次,受教育人數達31500人次。付出就有回報,堅持就是勝利,我所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鄉人民的一致認可和讚揚。

  全民法律素養的提高是法治建立的基礎。考慮廟崗地處山區,經濟欠發達,農民法律意識不強,素質不高的特點。我採取以案說法、結合典型案例給不同單位、群體上法制課;在重大節慶日開展“鬧龍燈、說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活動,不但大大提高了農民群眾學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法律六進”、五五普法“星火工程”等各專案標任務也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

  人民調解是維護穩定的基石,是為百姓做好“小事情”,解決“小問題”,調處“小矛盾”,化解“小糾紛”,營造“大和諧”的有力手段。夫妻口角、鄰里糾紛,起因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因此,我總是著眼於從“小”處入手,把握最佳時機介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情和理來化解矛盾糾紛。今年3月,路店村民鄭某和周某因建房佔用通道問題發生糾紛。雙方糾集家人手持斧頭和鐵鍬,矛盾一觸即發。群眾的電話就是命令。我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穩住情緒激動的群眾,立即開展走訪調查,在掌握第一手資料後我依法進行調處。首先我告訴鄭某的行為侵犯了法律規定的相鄰權,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見氣氛有所緩和,我乘熱打鐵,運用古代《六尺巷》的典故開啟雙方的心結。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打油詩使他們明白鄰里之間要“以忍讓為貴,以和氣為貴”的道理,雙方握手言和,成就了“現代版的六尺巷”美談。

  壓力就是動力,人民群眾是否滿意是我的奮鬥目標。就拿我所調解的另一起贍養老人的案例來說吧,我們連去三趟都無功而返,還遭到老人幾個兒女的無端謾罵。但看著年近七旬老人委曲的淚水,期盼的眼光,短暫的畏難和迷茫後,憑著信念和追求我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我們先通過幾天的外圍走訪,瞭解了這一家特殊的生活歷程和情感糾葛,然後對症下藥,用道德和法律組合成的不同配方分別對幾個兒女進行思想教育。每一次說服都傾注了我們大量的心血。歷時近2個月,當調解獲得圓滿成功時,自己也瘦了一圈。但看到一對老人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內心充滿的是欣慰和成就感。

  冬去春來,我走村串巷,訪民情問民意,為弱者提供援助;寒來暑往,我進村入戶,不拋棄不放棄,矯正歧路人生。為“兩勞迴歸”人員排憂解難,為他們重樹生活希望。瑣碎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有的只是一張笑臉、一腔熱血、一份責任!

  責任是做好工作的保證。大到司法所整體工作,小到一個統計資料,我都百分百的去對待。為了落實法律明白人、糾紛資訊員制度,我對制度落實中可能遇到的人員空崗現象、資訊員是否能及時反映情況、長效管理機制建立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推敲與考慮,還利用業餘時間到各個村和單位檢查制度的執行情況。經過反覆地檢查、不斷地整改,如今,這項制度不僅得到完善,而且正積極的發揮作用。

  在“進萬村大服務”中,那些弱勢群體期盼的眼神,刺痛著我的心靈;那些善良而又懂得感恩的人們,激發了我對司法行政事業的滿腔熱情。當一個個案件被攻克、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在我眼前綻放,都讓我體驗到人生的價值。

  我是一顆小草,將擁有一片綠地的希望,擁抱我生活的土壤;我是一株山谷裡的野百合,我知道野百合也有春天。讓青春之花在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中盡情綻放!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