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指導學生遣詞造句

怎麼指導學生遣詞造句

  我覺得:在句子教學中,指導學生遣詞造句,是句子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家知道每一篇文章或一篇課文都是由字、詞、句、段、構成,在一篇文章或一篇課文中,每一句話由字、片語成,每一段話由句子組成,一篇文章或一篇課文由若干段落組成。因此,字、詞、句、段、篇中,句子是重要的紐帶、重要的連結,句子教學很重要。學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好詞佳句並善於遣詞造句,寫出來的作文才會有情有感、有聲有色。

  如何指導學生遣詞造句?下面就結合北京課改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三、五、七冊中的句子訓練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把握教材、瞭解學生。

  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遣詞造句訓練時,首先要把握教材,按照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按照新教材的訓練要求、有重點的指導學生進行遣詞造句的訓練。

  其次要了解學生。課堂上一般情況下,對中等及以下學生的要求不要過高,也不能過低。不同年級有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同一班學生也有不同的層次,不同學生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因此,要有層次的進行訓練和指導。對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發展潛能的學生,最好不要限制他們的思維發展,要為他們創造展示才能的機會,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還要抓好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生的培養和訓練,鞏固他們已掌握的知識,提升他們的能力。

  所以,要把握好教材,瞭解學生,對不同的學生要有目的的進行遣詞造句的指導和訓練,培養他們寫好句子的能力。

  在低年級(一、二年級)指導學生遣詞造句的訓練中,為了讓學生認識完整句子,教材安排了什麼是什麼、誰幹什麼、誰怎麼樣、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幹什麼等句式的訓練。

  如:二年級第三冊語文第17課《賬單》第62頁比較句子訓練。

  是一直是

  書中的原句是:我是個聽話的孩子。(誰)是(什麼)

  我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誰)一直是(什麼)

  進行這一組比較句子訓練時,先引導學生多讀幾遍,讓他們體會句意、詞義,是與一直是相比較,有什麼相同地方?有什麼不同地方?再進行仿寫指導練習。仿寫練習先啟發學生把是前邊的我換另外一個人,如:她、他、或某一方面表現突出的同學,如:傅天昊、賈曉兵、孟蕊、張澤前、李歌等等。然後啟發、引導學生把聽話這一行為表現換另一種表現。如:懂事、誠實、有禮貌、愛學習、愛勞動、愛鍛鍊、愛幫助人、助人為樂、調皮、貪玩、細心、粗心、認真、馬虎等等。拓展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的思維。(點選)

  如:賈曉兵是個懂事的孩子。

  賈曉兵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

  傅天昊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傅天昊一直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XXX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XXX一直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而中、高年級在指導學生遣詞造句的訓練中,教材常常重點安排的是:引導學生分析因果關係轉折關係遞進關係等複句,及分析比喻句排比句。

  如:三年級第五冊語文第25頁語言實踐活動②第三題是因果關係的句型訓練。

  原型:

  他叫人照曹衝說得去做,

  果然

  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氣象臺預報今天早晨有大雨,

  小鶯下決心要奪得女子400米冠軍,

  進行這一句型訓練時,在學生讀原句體會了果然詞義的基礎上,啟發引導學生領悟果然前半句是所說、所預料、所要達到的目的、目標,果然後半句是事實、結果。後面的事實、結果與前邊的所說、所預料或要達到的目的、目標相符,中間用果然連線。讓學生明白果然一詞是用於描寫事實與所說、或所預料相符的語言環境。在完成書上的練習後,還應拓展學生的思路,創寫新句。

  如:四年級第七冊語文第38頁語文實踐活動②。

  不但還這一句型,是表示遞進關係的句型,指導練習時要特別注意:

  ①體會句義:原句為:

  劉叔叔不但駕駛汽車的本領高還有修理汽車的本領。

  我們的小隊長不但自己刻苦學習,還熱心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

  ②理解詞意:不但:連詞,用在表示遞進複句的上半句裡,下半句裡通常有連詞而且或副詞也、還等相呼應。

  如:不但以身作則,而且樂於助人。(還樂於助人)

  這條生產線不但在國內,即使在國際上也是一流的。

  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反而)會增加新的困難。

  ③比較辨析:不但還

  不但也

  不但而且

  不但並且不但反而

  ④語言環境:引導學生領悟到這個詞語是用於描寫人、事物、植物、動物、景物等語言環境中。然後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可適當出一、二例範句點撥學生。

  ⑤示範例句:人:這個人不但還。(堅強、勇敢)

  事物:這件事不但還。(難辦、麻煩)

  動物:這種動物不但還。(狐狸機靈狡猾)

  植物:這種植物不但還。(能吃、食用有藥物作用)

  物品:這種物品不但還。(美觀很耐用)

  人:李老師教我們做操,不但細心還很注意方法。

  XX同學寫字不但清楚整齊,還很漂亮。

  XX同學讀書不但流利,還有感情。

  XX同學不但圖畫畫得好,還有體育特長。

  事物:做這件事不但要人多,還要快乾。

  現作業要求,(生產這個零件)不但要質量,還要數量。

  我們班跑步不但跑得整齊,還跑得快。

  我們班集合站隊不但整齊,還很快。

  景物:校園的垂柳不但高大,還很美觀。

  月季花開了,不但漂亮,還開得很多。

  動物:這隻小狗不但好看,還很懂事。

  蚊子不但吸人血,還會給人們帶來疾病。

  物品:這個水杯不但漂亮,還很實用。

  這支鋼筆不但精巧,還很好用。

  ⑥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如:五年級原第九冊教材第26課《少年時代的毛澤東》第98頁

  雖然但是句型遣詞造句指導:

  這一句型是表示轉折關係的句型,在指導學生遣詞造句時,要啟發學生領悟這一複句前後表示轉折的關係。

  ⒈體會原句:前半句與後半句的關係。

  ⒉理解詞義:雖然: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和它呼應。表示承認甲事為事實,但乙事並不因為甲事而不成立。

  ⒊適當舉例: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的現象,拓展學生思路。

  ⒋列舉一二例句。

  二、比較辨析、理解詞義。

  在遣詞造句訓練中,對有些詞語還需引導學生進行與同義、近義、反義詞的比較、辨析,使學生加深理解詞義,在遣詞造句時用詞準確。

  如:二年級第三冊語文第118頁語文實踐活動⑧的選詞填空練

  神秘與神奇的比較和發明與發現的比較。訓練中引導學生比較詞語意思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正確理解詞語意思。

  ⒈神秘神奇

  神秘:使人捉摸不透的;高深莫測的。(科學技術並不那麼神秘)

  神奇:非常奇妙。(古代傳說有一種神奇的色彩)

  ⑴相同之處:都有神,特別高超或出奇之意。

  ⑵不同之處:秘:有所隱蔽,讓人捉摸不透,高深莫測。

  奇:奇怪。奇妙。有罕見、特殊、非常的意思。

  ⑶填空:①機器人當導遊神奇。

  ②人類基因組神秘。

  ⒉發明發現

  發明:指前人沒有,後人創造的、新的事物或方法。

  發現:①指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如:發現新的星星。新的基本粒子。)

  ②與發覺意思相同。(如:這兩天,我發覺她有什麼心事。)

  ⑴相同之處:都有前人沒有的意思。

  ⑵不同之處:發明指前人沒有過的事物或方法。

  發現指前人沒有看到過的事物或規律。

  ⑶例:①計算機是人類發明。②發現北京人頭蓋骨。

  ③有所發明,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如:還有一個練習是:讀例句,注意帶點詞語,再按要求寫句子。

  原句:減少空氣中的汙染,增加新的景觀。

  減少,增加。

  減少,增加。

  在這一句型訓練中,先啟發、引導學生認識減少與增加是一對反義詞,再引導學生想象生活中的同一事物、能聯絡在一起的事物、能搭配到一起的事物,然後進行遣詞造句的訓練。訓練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如:⑴學習生活、行為表現方面:XX作業本上錯字一天比一天減少,正確字一天比一天增加。XX班不良風氣減少,好人好事增加。XX不良習慣減少,良好習慣增加。不關心集體的減少,熱愛集體的增加。

  ⑵交通方面:交通事故與交通安全宣傳、交通安全監察、交通安全措施;農村的土路與新的柏油路;私家車與公交汽車;老的衚衕與新的街道。

  ⑶城市、村鎮變化:低矮破舊房屋與新的高樓大廈、新的住宅樓房;舊的生活習慣與新的社會風尚;舊的觀念與新的思想;等等。

  ⑷環境方面:髒亂地面與清潔的環境、綠化面積。等等。

  如:二年級第三冊語文第21課《葡萄溝》第77頁倒數第九行。

  用五光十色遣詞造句。

  ⒈體會原句:原句為: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引導學生體會出,在陽光的`照射下,葡萄反射出各種顏色的光彩。)

  ⒉理解詞義:形容反射出來的色彩鮮豔,樣式繁多。一般指帶有光亮的物質或能反射出光亮的物質的色彩鮮豔繁多。(如:燈具展品、節日晚上的霓虹燈、彩燈、水面、湖面、海面、玻璃製作的器皿等)

  ⒊比較辨析:近義:五光十色五顏六色(單指色彩鮮豔,樣式繁多。如:花布、公園裡的花、等等)

  ⒋示範例句:

  ⑴節日的晚上,鼓樓大街的燈光明亮,五光十色。

  ⑵走進商場,玻璃杯各式各樣、五光十色。

  ⑶在陽光的照耀下,水面(湖面、海面)五光十色,異常美麗。

  ⒌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如:三年級第五冊語文第11頁語文實踐活動①第二題是比較詞語,選詞填空練習。

  ⒈體會原句句義:

  原句:幫忙幫助

  ⑴姑姑經常()別人。

  ⑵媽媽做飯的時候,我經常去()。

  ⒉引導理解詞義:

  幫忙(幫忙兒):幫助別人做事。泛指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如:你搬家時,我來幫忙。)

  幫助:替別人出力、出主意或給予物質上、精神上的支援。(如:互相幫助、幫助同學、幫助災民)

  ⒊比較辨析詞義:

  ⑴相同之處:都有為別人做事、出力。

  ⑵不同之處:幫忙指在別人有困的時候為他處理或給予幫助。

  幫助之為別人出力、出主意或給予物質上、精神上的支援。

  ⒋遣詞環境、指導仿句:

  體會這兩個詞的用法:用一些實際的語言、句子練習體會細微的差別。幫助語言環境範圍較大。幫忙一般是先描述一件事情後,去幫忙。誰去幫忙?是你、我、他、或XXX。

  ⒌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如:四年級第七冊語文第2課《我愛家鄉的柿子》第5頁倒一行,用敏捷和小心翼翼倆詞遣詞造句的練習。

  我想為了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求異思維的能力,最好這樣做:

  1、敏捷:(2課:《我愛家鄉的柿子》第5頁倒數第1行)

  (1)體會句義:原句為:他猶如一隻敏捷的小猴子,一會兒就坐到高高的樹杈上。(其中還要進行比喻句的複習:它是象猴子嗎?不是!是他的動作象猴子)

  (2)理解詞意:迅速而靈敏。用於動作、思維、行動等。()

  如:思維敏捷、行動敏捷、動作敏捷。

  (3)比較辨析:(與同義、近義、反義等詞語相比較)

  如:敏捷靈敏靈活;敏捷笨拙。

  (4)示範例句:打乒乓球時,謝馨怡一板接一板的扣殺,動作非常敏捷。

  (5)遣詞環境:使學生認識到這一詞是用於描寫動作、行動、思維反映的迅速而靈敏。舉例拓展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求異思維的能力,創寫自己所想的句子。

  如:動作敏捷:球類: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

  攀爬、登:爬樹、爬杆、爬升、登山、單槓、雙槓等

  手工製作:摺紙、疊紙、剪紙等

  運動專案:跑步、跳高、跳繩、踢毽子

  行動敏捷:偵察行動;集合站隊行動;做遊戲行動。

  思維敏捷:回答問題,知識競賽、數學智力競賽、智力測驗、作文競賽、讀書看書提出問題。

  (6)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2、小心翼翼(2課:《我愛家鄉的柿子》第6頁倒數第9行)

  (1)體會句義:原句為:然後小心翼翼地往回一拉,柿子便乖乖地落到柿子兜裡面。讓學生領悟到,小心翼翼這一詞是用於描寫行動、舉動及動作小心、謹慎不敢疏忽的樣子。

  (2)理解詞意:小心:注意;留神;謹慎;

  ()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

  現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3)示範例句:醫生小心翼翼地為小華擦洗傷口。

  (4)遣詞環境:

  如:行動:偵察行動,解放軍戰士到敵人陣地去偵察行動。

  科學家到南極考察,小心翼翼地在冰上行走。

  登山隊員攀登珠穆朗瑪峰,

  登冶仙塔下山時

  雪天走路,

  雪天汽車行駛,

  雪天騎腳踏車,

  舉動、動作:醫生給病人做外科手術

  扶著盲人過馬路

  一個人說話、辦事

  營救地震災區被埋在廢墟的人

  解答數學應用題

  用針撥手上扎的刺

  擦洗傷口

  縫補衣服

  (5)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如:四年級第七冊語文

  寂靜(第3課:《可貴的沉默》第4頁倒數第1行)

  (1)體會原句:教室裡一片寂靜,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

  (2)理解詞意:沒有聲音;很靜:寂靜無聲。

  (3)比較辨析:寂靜:沒有聲音很靜。

  寧靜:指環境或心情。

  平靜:心情環境沒有不安或動盪。

  安靜: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譁;安慰、平靜。

  靜悄悄:形容非常安靜,沒有聲音。

  如:寂靜:屋子裡非常寂靜;山洞裡這麼寂靜。

  寧靜:遊人散後,湖邊十分寧靜。

  公園裡十分寧靜。

  小山村漸漸寧靜下來。

  平靜: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風浪已經平靜下去了。聽他說話的聲音,他很平靜。

  安靜:病人需要安靜。教室裡同學們做作業時很安靜。

  孩子睡得很安靜。過了幾年安靜的日子。

  (4)遣詞環境:寂靜用於沒有聲音,很靜的環境。

  如:教室、操場、校園、公園、湖邊、山野、村莊、會場、禮堂、

  教堂、院子、大街、街道、衚衕、醫院、工廠、公路、

  公路上車來車往,從沒有過寂靜。

  (5)示範例句:夜深了,村子裡一片寂靜。

  遊人散後,公園裡一片寂靜。

  (6)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如:四年級第七冊語文

  異口同聲:(3課:《可貴的沉默》第8頁正數第4行)

  (1)體會原句:知道!知道!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2)理解詞義:形容很多人說同樣的話。

  (3)比較辨析:(詞義、近義、反義等)、

  異口同聲眾口同聲異口同聲眾說紛紜

  (4)遣詞環境:用於多人在一起說話、討論、交流的語言環境。

  (5)示範例句: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天道酬勤,厚德載物。

  老師問掃乾淨了?我們異口同聲的說掃乾淨了。

  知道明天是什麼節日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知道。(6)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如:四年級第七冊語文

  樸實:(7課:《尊嚴》第29頁正數第3行)

  (1)體會原句:善良而樸實的沃爾遜人,家家燒火做飯,款待他們。

  (2)理解詞義:樸素:他穿得很樸素。客廳佈置得樸素而雅緻。

  質樸誠實:言行樸實。性格樸實。

  踏實:不浮誇;演唱風格樸實。

  作品樸實地描寫了山區人民的生活。

  (3)比較辨析:(同義:樸實―樸素近義:樸實樸質、儉樸。)

  (4)遣詞環境:用於描寫衣著、言行、作品、表演、演唱、言談舉止的語言環境。有的句式可以與大方並用:樸實大方。引申:樸實美觀,樸實可愛,善良樸實。

  (5)示範例句:他言談舉止,即樸實又大方。

  這位同學真樸實可愛。

  他們家的條件很好,但他卻穿得很樸實。

  這位演員的表演風格多樸實。

  這位歌手演唱風格很樸實。

  (6)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如:四年級第七冊語文:款待(7課:《尊嚴》第29頁正數第4行)

  (1)體會原句:善良而樸實的沃爾遜人,家家燒火做飯,款待他們。(2)理解詞義:親切優厚地招待:款待客人。盛情款待。

  (3)比較辨析:(同義,近義,反義詞)款待招待

  (4)遣詞環境:用於接待客人的語言環境。

  (5)示範例句:媽媽特別好客,每次家裡來客人,媽媽都熱情款待。

  我幾個同學到王雪純家去學習,他媽媽熱情的款待我們。

  那天,學校來了不少客人,校長熱情地款待他們。

  國家的領導人盛情款待外國朋友。

  (6)遣詞造句:(學生相互交流)

  總之,指導學生遣詞造句的訓練,要有的放矢、常抓不懈,培養學生理解詞意、理解語言文字、準確遣詞造句,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