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的規章制度

生產車間的規章制度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我們該怎麼擬定製度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產車間的規章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產車間的規章制度1

  第一章:總則

  1、目的:規範各類工具的保管、領用、以舊換新、移交、報廢程式,以避免工具的超標領用及調任無交接等現象。

  2、適用範圍:員工使用工具的標準制定、領用、退庫、交接、報廢等。

  第二章:工具發放標準的制定

  1、操作工具的領用標準與最低使用期限由技術部統一制定與調整;

  2、如果各標準需變動時,務必由使用部門向原制定部門提出,原制定部門修訂後向各部門重新下發。

  第三章:工具卡的使用及管理

  1、工具卡中設不同登記頁:領用各類工具時在相應登記頁上登記。

  2、工具卡由各部門內勤保管,領用人領用工具時,到內勤處取卡,與領料單一齊送行政倉庫或業務倉庫領用。倉庫發料人員應在相應登記頁填寫領用工具的名稱、型號、數量並讓領用人簽字後返還內勤處。

  3、工具的保管就應職責到人。部門應專設一卡,登記公用工具,並確定工具保管職責人。各職責人負責此工具的日常保管、正常損壞後換領等工作,並對工具的限期內損壞、遺失等負責。

  4、行政及倉庫應專設工具帳目,對各部門各崗位各人員的工具領用狀況進行統計,以便和部門之間核對。

  5、生產車間耗材類產品及勞保用品的登記納入“工具卡”統一管理。

  第四章:工具的領用、更換及退還

  1、工具領用條件:

  A、操作工具首次領用,務必是在領用標準範圍內;

  B、換領務必以舊(壞)換新。

  2、工具領用程式:

  A、工具為首次領用時,領用部門填寫“領料單”,註明用途和保管職責人,交部門負責人籤準後,由工具保管人到部門內勤處取“工具卡”,一併交倉庫人員領料。倉庫人員填寫工具卡並由領用人簽名後交內勤。

  B、以舊(壞)換新領料時,使用部門應填寫“領料單”,取“工具卡”及原舊工具到倉庫換領。

  C、原工具丟失或在最低使用限期內損壞,按第五章規定賠償後方可再重新領用。

  3、工具交接或退還

  A、有如下狀況:

  a.調任交接。部門內或部門間人員調動,都應報人力資源處。人力資源處除辦相應人事調動手續外,應發給調動人員“工具移交表”一份,到部門內勤處取“工具卡”,登記表格,各工具應由部門經理確定移交、退庫還是繼續使用並簽名。調動人員持表與工具卡到業務與行政倉庫,請保管員核對,做如下處理並簽名確認。

  Ⅰ如移交,則在原保管人工具卡上註明轉**人,接交人應取其“工具卡”交倉庫填寫並由接交人簽字確認;

  Ⅱ如退庫,按以下B退庫手續辦理;

  Ⅲ如繼續使用,則“工具卡”上相應專案不做變動,但工具卡上改變部門或崗位名稱,業務與行政倉庫統計表中,“部門”與“崗位”上做相應變動。

  b.離職退還。人員離職,在其填寫“離職單”的同時,由人力資源處負責發給其“工具移交表”一份,到內勤處取“工具卡”填寫,部門負責人確定其工具是移交給接任人員還是退還倉庫並簽名。離職人員持表與工具卡到業務與行政倉庫,請保管員核對,做如下處理並簽名確認。

  Ⅰ如移交,則在原保管人工具卡上註明轉**人,接交人應取其“工具卡”交倉庫填寫並由接交人簽字確認;

  Ⅱ如退庫,按以下退庫手續辦理;

  Ⅲ如工具限期內損壞或遺失,應按第五章規定賠償後,倉庫人員方可簽名。

  B、退庫手續

  a.工具需要退庫時,由工具保管人辦理紅字“領料單”,與“工具卡”一併送倉庫退料。倉庫保管應檢驗工具的完好性,如完好則在工具卡上登出相應專案,並簽字確認。如工具已經損壞,則拒絕其退庫。

  b.由工具保管人取“工具卡”,與工具一併送倉庫退庫。倉庫保管在“工具卡”相應欄目中註明其退回日期,並簽名確認。

  第五章:工具的檢查與賠償

  1、倉庫人員收回舊工具時務必認真檢查,如仍可用,請領用人繼續使用。如可修復,可聯絡相關專業人員修復。如工具有舊品時(有必須損耗但不影響使用的產品),儘量請領用人領用可用的舊品。舊品領用只需以舊換舊,不需開領料單與填寫工具卡;工具領用須開領料並填寫工具卡。

  2、公司總安全員負責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操作工具的保管狀況,行政倉庫保管人員負責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工具的保管與使用狀況。

  3、如發現工具有未過最低使用期的損壞、遺失等影響操作的狀況,應責其在必須時間內補齊工具。方式有自已補購或賠償後重新領用。賠償標準:

  A、工具或勞保丟失,由職責人賠償原價。

  B、使用限期內損壞,以舊(壞)換新前務必賠償:

  C.勞保用品,超過規定使用期一半的,按半價賠償;在規定使用期一半以內的,按原價賠償。

  4、賠償與領用手續:職責人向倉庫說明狀況,由倉庫寫出損壞或遺失工具的價格證明後,到財務出納處繳款,然後憑收據到倉庫辦理損壞工具以舊換新手續,或遺失工具重新領用手續。

  第六章:工具的借用

  1、為方便不常用工具的借用,機修工段設部分常用操作工具備借,也可辦理臨時借用。

  2、借用及歸還手續:

  A、工具借用務必填寫“工具借用申請單”,說明借用時間、歸還時間、用途、保管職責人等,經部門負責人與倉庫所在部門負責人簽名後,方可借用。

  B、倉庫保管員負責借出工具的催還,如有丟失或損壞,按上述賠償規定賠償。

  C、工具歸還時,保管員在“工具借用申請單”上簽名確認。

  第七章:舊品的報廢

  1、業務及行政倉庫每半年整理一次報廢工具的清單,填寫“工具報廢申請單”,經倉庫負責人核實與部門經理批准後,方可對報廢工具進行處理。

  附件1班組工具管理的資料:

  第一,建立健全工具領用制度。班組應有工具使用保管卡片,記錄操作人員領用工具的型號。數量、名稱、規格、日期;應根據工藝檔案的規定,不得多領,也不能少領。對於共用工具也應建卡管理,個人使用時辦借用手續,進行登記,用後及時歸還。

  第二,合理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應按工藝要求,在工具強度、效能允許的範圍內使用,嚴禁串規代用(如螺絲刀代鑿子、鉗子代頭);不容許專用工具代替通用工具,精具粗用的現象應堅決禁止,並在使用中注意持續精度和使用的條件。

  第三,妥善保管工具。工具應放在固定場所,有精度要求的工具應按規定進行支撐、墊靠;工具箱要整齊,清潔,定位擺放,開箱知數,帳物相符;無關物品個性是私人用品不允許放在工具箱內,使用完畢後的工具應進行油封或粉封,防止生鏽變形,長期不用的工具應交班組統一保管。

  第四,做好工具的清點和校驗工作。由於工具使用的頻繁性和場所變更,容易遺忘在工作場所或互相誤認收管,因此應每一天查對工具箱一次,一週帳物核對一次,以持續工具帳物相符。貴重和精密工具要特殊對待,切實做好使用保管、定期清潔、校驗精度和輕拿輕放等事項。量具要做好週期檢查鑑定工作,持續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第五,做好工具的修復和報廢工作。工具都有必須的使用壽命,正常磨損和消耗不可避免,但凡能修復的應及時採取措施,恢復其原先的效能,如刀具的磨刃、量具的修理等。對於不能修復的工具,在定額範圍內可按手續報廢(舊)並以舊換新,對於節約工具和愛護工具的同志要給予表揚。班組還應協助做好專用工具的試驗工作,對於專用工具提出修改意見。對於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工具夾、刃具報廢等狀況,要查明原因,追究職責。個人遺失工具要填寫“工具遺失單”根據狀況實行賠償處理。

  附件2工具的供應和管理:

  工具管理部門,除了要負責制定和修改全廠工具消耗定額、週轉定額和儲備定額外,還要有計劃地合理地組織工具的採購。企業使用的工具有標準工具和專用工具兩大類。標準工具是指通用於不通零件加工的工具,有標準規定,一般由專業生產的工具廠製造,企業需要這種工具時,應由廠外購入。專用工具是指限用於某種零件上的工具,以及工具車間製造工具的工具(二類工具),一般均由企業自行組織設計與製造。外購工具應事先提出計劃,由供應部門負責購入,自制專用工具,應納入生產技術準備計劃,編制工具生產計劃,交工具車間生產,及時供應生產需要。定貨點的確定,能夠根據週期(從提出工具定貨到工具入庫的期限,能夠是自制一批工具的時間,也能夠是外購一批工具所需的時間)及工具平均日耗量,按下述公式計算:

  定貨點=最小儲備量+平均日耗量×定貨週期

  當工具庫存由於逐漸消耗到達定貨點時,就應提出定貨申請。當到達最小儲備量時,這批定貨恰好到達,這樣,庫存就上升到最高點(最大儲備量)。當庫存又下降到定貨點時,再提出下一批定貨。各車間的工具室(員),從工具總庫領取工具後,負責收發、保管和回收,以及統計等工作。企業的工具管理部門(科、車間),一般設有工具總庫,對外購和自購工具進行統一驗收,登記、保管,按車間耗用工具的限額髮送各車間工具室(員)。工具總庫應有必須工具週轉量,既要保證生產正常需要,又要有合理的儲備,並經常對庫存數量進行統計,及時把庫存狀況報告厂部工具管理部門以便及時採購和供應,避免供應中斷。為了保證工具的.不斷供應,工具總庫應建立日常計劃供應制度。透過這種制度,就能夠明白何時需要補充工具,及時提出定貨申請,使工具的供應持續不中斷。實行這種制度時,要為每種工具的庫存規定最大儲備量、最小儲備量和定貨點,最小儲備量也就是保險儲備量;最大儲備量是最小儲備量加上一批定貨的數量。

  工具室(員)要加強對工作地的服務,及時、成套地把工具供應給生產工人。凡是工作地常用的工具,應配套後,由生產工人長期使用。既不是全車間使用,又不是某個工人長期需用的工具,配套後借給生產小組,由小組保管。至於一些不常用的工具,應由工具室(員)保管。

  附件3節約使用工具和降低工具消耗具體辦法:

  (1)發動和依靠工人群眾參加工具管理,提高工人群眾愛護工具的主人翁職責感。認真管好、用好工具、不積壓、不丟失工具。

  (2)加強對工具使用的技術指導。在使用工具時和操作過程中,嚴格按工藝規程進行,防止工具過度磨損和損壞,並推廣先進經驗,改善工具使用方法。

  (3)加強工具的維護、保管、磨刃、回收、翻新、修復工作。對工具要經常進行維護,在使用過程中用鈍了的工具,要重新磨刃。為了保證工具的質量並使工人不致因為自己磨刃而降低裝置利用率,應儘可能組織集中磨刃。工具要“以舊換新”進行回收,修復、翻新後再繼續使用。

  (4)不斷提高自制工具的質量,延長工具的耐用時間。工具的質量好,耐磨、耐用、使用時間長,就可降低工具消耗,到達節約目的。

  (五)班組工具管理的資料

  班組工具管理,是對班組使用的工具,輔助工具和檢驗、測試用具等進行領用、使用、保管、修復而進行的有關組織管理工作。班組工具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及時地申請領用生產中所必要的工具,做好工具的成套性工作,併合理使用和保管,在保證生產正常進行的條件下,延長工具使用壽命。

  附件4工具管理制度

  一、工具就應實行部門、專業班組、員工個人三級管理制度,分別由倉庫管理員、領班、員工本人填寫《工具清單》建立登記臺帳,專人負責管理。倉庫管理員負責建立和保管本部門工具總檯帳和《工具領用登記表》。

  二、工具裝置按工作要求,每個技工配備常用、必備的手用工具;各班組配備本專業常用工具及儀表;機械裝置、貴重儀器儀表由庫房統一管理。

  三、個人領用工具及更新配置要經部門經理批准,並填寫《工具領用登記表》後,由領用人簽名備案,方能發放。

  四、由員工個人管理的工具,原則上屬本人專用,其他專業或部門人員借用時,需經主管批准。

  五、班組領用工具,由領班填寫《工具領用登記表》,專業主管核實簽字,工程部經理批准後方可領用。如因使用不當或保管不當,造成損壞、丟失,應由領用者負責賠償或及時修復。

  六、各班組工具不行私自轉借他人。工程部內班組間借用工具應填寫借條;借用工具應及時歸還,歸還時應整潔、完好,由工具管理人員當場檢驗,工具完好方可收回。

  七、班組公用工具要列出清單,每次使用完後應保證整潔、完好,交接班時認真檢查,如有丟失損壞,應追查有關人員的職責。

  八、部門管理的工具包括儀器儀表和機械裝置,須經各專業主管批准,併到倉庫管理員處辦理手續後方能借用。使用者應掌握工具的基本效能及操作要領,使用前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九、機械裝置、儀器儀表用完後,務必清理乾淨,並由倉庫管理員當場驗證完好後方能收回。

  十、各類儀器儀表,要持續精密準確,由專人定期檢查、檢修。

  十一、所有工具務必精心使用,妥善保管。工程部定期組織對部門、班組及個人領用之工具進行檢查。正常使用損壞或到使用年限,須由使用人或管理人寫清狀況,報工程部經理,將其修復或以舊換新。由於丟失或使用不當造成工具損壞由職責人按原價賠償。

  十二、由部門集中管理的工具,屬本部門各專業共用,由倉庫管理員負責管理,經理監管。如遇其他部門借用時,需經部門經理批准;外單位租借時,需經部門經理或服務處經理批准。

  十三、員工調動工作時,由主管監督對所管工具進行交接並簽字;主管調動時,由經理監督對所管工具進行交接並簽字;並由倉庫管理員隨時調整臺帳。

生產車間的規章制度2

  為了創造乾淨、整潔、舒適的工作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車間主任負責對車間所轄區域劃分成若干片區分配給各班組承包負責,班長負責指揮、協調、監督、帶領本班員工隨時對自己負責區域進行日常清潔、整治;車間組織對各責任片區進行檢查、評比和考核。

  第二條、整理清潔標準可按本規定和其他專項規定要求執行。

  第三條、車間工作人員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工作服工作鞋必須保持整潔乾淨,要防止交叉汙染,發現或懷疑有傳染性疾病時,應及時就醫。

  第四條、要保持操作區地面和牆壁無垃圾、無汙跡,門窗無積灰、無汙跡,工作凳放置在制定位置並擺放整齊,電纜溝要保持清潔。

  第五條、控制檯無積灰,檯面乾淨,檯面上只能放置與工作有關的記錄本、當班分析單和傳達檔案等物品,不能堆放其他物品。

  第六條、通訊裝置、飯盒、水杯等個人工作生活用品要收拾整齊,放在規定的位置上。

  第七條、各班工具箱要保持整齊乾淨,公用工具要定位擺放,報廢工具要及時處理,無關物品不允許放在工具箱內。

  第八條、汙水溝要保持清潔、通暢。

  第九條、車間油桶要在專屬的區域內擺放整齊,好油桶、廢油桶、空桶要區分放置。

  第十條、操作時產生的垃圾和灑落的物料當班人員交班時要清理乾淨,禁止推至下一班。

  第十一條、各槽罐、機泵、管線等裝置表面乾淨無油汙,操作中造成裝置汙染的要及時清理乾淨。

  第十二條、各種操作工具、運送工具、輔助材料等均按指定地點整齊擺放,並保持其清潔。

  第十三條、未使用的工具、材料要堆放整齊,並且要與回收材料區分開。報廢的材料要送到指定地點整齊存放。

生產車間的規章制度3

  車間生產班組一般也就是管這麼多,目的:為了維持良好的生產秩序,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訂以下管理度。範圍:適應於生產車間全體工作人員。

  一、早會制度

  1.員工每一天空上班務必提前5分鐘到達車間開早會,不得遲到、早退。

  2.員工在開早會時須站立端正,認真聽主管或組長的講話,不得做一些與早會無關的事項。3.各條線的組長每一天空上班務必提前10分鐘到達車間組織員工準時開早會.

  4.各條線的組長在開早會時務必及時向員工傳達前天的工作狀況以及當天的生產計劃,時間應控制在15分鐘。

  5.組長開早會時講話應宏亮有力,多以激勵為主,不得隨意批評和責罵員工。

  二、請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務必親自處理,應在2小時前用書面的形式請假,經主管與相關領導簽字後,才屬請假生效,不可代請假或事後請假(如生病無法親自請假,事後務必交醫生證明方可),否則按曠工處理。

  2.杜絕非上班時間私下請假或批假。

  3.員工每月請假不得超過兩次,每一天請假不得超過兩人。

  4.員工請假核准許可權:(同廠規一致)(1)一天以內由拉長批准;三天以內由車間主管批准;(3)超過三天務必由生產部經理批准;(4)連續請假按照累計天數依上述規定辦理。

  三、清潔衛生制度

  1.員工要持續崗位的清潔乾淨,物品要按規定位置放置整齊,不得到處亂放,組長要持續辦公檯的整齊乾淨。

  2.每一天下班後值日生打掃衛生,週末須進行大掃除(公司內的門、廁所、窗戶、生產線、裝置保養、飲水機等都須清潔)。

  3.衛生工具用完後須清洗乾淨放在指定的區域,工具由專組專人保管,不得亂丟,倒置、甚至損壞。

  4.不得隨便在公司內亂丟垃圾、胡亂塗劃流水線。

  四、車間生產秩序管理制度

  1..員工上班應著裝整潔,不準穿奇裝異服,進入公司需換拖鞋,鞋子按劃分區域整齊擺放。務必正確佩帶廠牌,穿工作服上班。不得攜帶任何個人物品,如手機3.手袋.食品等。

  2.上班時,物料員須及時把物料備到生產線,並嚴格按照規定的運作流程操作,不得影響工作的順利進行。

  3.員工在作業過程中,務必持續50-80CM以上的距離,不得擠坐在一齊,作業時須按要求帶好手套或指套,靜電錶同時務必自覺做好自檢與互檢工作,如發現問題並及時向品檢與組長反應,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讓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務必嚴格按照品質要求作業。

  4.每道工序務必理解車間品管檢查、監督,不得矇混過關,虛報數量,並配合品檢工作,不得頂撞、辱罵。

  5.所有員工務必按照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檢驗規範等)操作,如有違規者,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罰。

  6.員工在工序操作過程中,不得隨意損壞物料,工具裝置等違者按原價賠償。

  7.工作時間離崗時,需經班組長同意並領取離崗證方可離開,限時十分鐘內。

  8.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崗位的產品物料和工作臺面,凳子放入工作臺下面。

  9.員工之間須互相監督,對包庇、隱瞞行為不良者一經查處嚴厲處罰.

  10.任何會議和培訓,不得出現遲到、早退和曠會。

  11.本車間鼓勵員工提倡好的推薦,一經採用根據實用價值予發獎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