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精選6篇)

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精選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有一些突發事件出現,為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常常要提前編制一份優秀的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1

  一、目的

  明確天然氣洩漏情況下的應急行動方案,避免事故,減少損失。

  二、適用範圍

  公司出現天然氣洩漏突發狀況的管理與處置。

  三、工作程式

  1、任何人發現天然氣氣洩漏或接到任何天然氣洩漏報警訊號後應立即向健康安全環保部報告,把具體位置及程度及時上報。

  2、健康安全環保部人員接到天然氣報警訊號後,立即派人員前往現場檢視、支援。並及時通知裝置管理科人員至現場檢視確認,並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公司總經理。

  3、健康安全環保部人員至現場後立即負責建立警戒線,防止圍觀,以天然氣洩漏點為中心50米範圍內劃分為禁區,並設定警戒線,禁止外人入內。

  4、健康安全環保部人員需阻止火源發生,嚴禁煙火和使用電氣裝置。包括嚴禁車輛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禁區內嚴禁攜帶任何火種,所有車輛熄火或禁止活動,關閉一切如對講機、手機等可能產生靜電打火的裝置。

  5、健康安全環保部、武裝保衛部及其他工作人員負責疏散人員至安全區域,並協助總指揮(總經理)現場排程和指揮。

  6、裝置科人員至洩漏現場後,立即關閉天然氣總閥,並及時關閉洩漏點閥門,請示總經理聯絡天然氣搶修隊搶修。

  7、如在室內洩漏,要保持冷靜,謹慎行事,對天然氣已經擴散的地方,電器要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要隨意開或關;對接近擴散區的地方,要切斷電源。切記現場不可開金屬門、啟閉照明燈、開換氣、打報警電話、使用對講機以及關閉電閘,也不要脫換衣服,以防靜電火花引爆洩漏的氣體。

  8、施救人員進入室內前,應採取一定的防範措施,嚴禁穿帶釘鞋和化纖衣服,嚴禁使用金屬工具,以免碰撞發生火花或火星;如有必要可戴上防毒面具,沒有防毒面具,則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儘可能屏住呼吸;進入室內後應立即切斷天然氣總閥,開啟門窗,加快氣體擴散,如洩漏較大,一時無法清除室內洩漏天然氣可將用開花水槍對洩漏處進行稀釋,並疏散現場範圍內的非相關人員,協助救援,搶修的消防人員和維修人員維持現場秩序。

  四、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

  1、發現有中毒、受傷者,應立即小心、妥善地將受傷人員抬離現場,送往安全地區,必要時施行人工呼吸,並通知急救中心前來救護或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搶救。

  2、健康安全環保部和裝置科應詳細記錄燃氣洩漏的時間、地點、故障情況和修復過程。

若有人員傷亡,應詳細記錄傷亡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時間和搶救醫院。

  五、日常加強巡視

  健康安全環保部和裝置巡檢人員在平時巡邏時應提高警惕,遇有異常氣味時,應小心處理,同時應掌握燃氣總閘的位置和關閉方法。

  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2

  一、指導思想

  公司一旦發生天氣然燃爆,針對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及災害,搶險工作立足於依靠自救力量迅速有效地把災害控制在初起階段,快速將人員撤離至安全區,防止燃爆,消除洩漏。

  二、組織機構

  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工程安保總監

  成員:餐飲部、事故發生所在部門領班以上骨幹力量和部分義務消防員。

  三、處理程式

  1、發現事故者應在第一時間向大堂副理、消防中心、值班經理報告。

  2、操作人員應當立即關閉天然氣總閥(掛有標牌)或各分閥(掛有標牌)。

  3、若天然氣洩漏無法控制,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當立即撥打“119”和天然氣搶修電話報警,並宣佈單位進入應急狀態,應急小組立即實施救援行動。

  4、戰鬥小組應當根據洩漏影響規模立即劃出警戒區,疏散小組引導危險區域的所有人員撤離至上風向的安全區域。

  5、疏散小組應當阻止一切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出公司,有效制止附近機動車輛發動。任何人在警戒區域內不得使用手機、對講機、開關電源等一切可能發出火星的電器裝置。

  6、危險區域人員有條件的應當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7、排險搶修小組和外部救援人員立即對設施進行搶修。

  8、醫療救護小組應當對中毒者或受傷者開展救治。對中毒或受傷嚴重者送醫院搶救,或打120求援。

  9、如發生閃爆,應嚴格按照公司“滅火應急預案”進行處理。

  10、將事故情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四、蒸汽洩漏事故應急預案

  為迅速、有效地處理蒸汽洩漏事故,防止人員傷害發生,減少對周邊環境造成環境影響及損失,特制定蒸汽洩漏事故應急預案。

  1、蒸汽洩漏事故是指飯店蒸汽系統管道、閥門、壓力容器在、疏水器、電鍋爐及附件等出現故障發生蒸汽洩漏,造成一定影響的事故。

  2、工程部報修值班人員接到漏汽報修後應立即通知維修人員直到現場,初步判斷漏汽原因,並通知綜合水暖組領班或工程部總值班。

  3、維修人員根據現場情況採取必要措施控制蒸汽洩漏,現場加設警示標誌,防止人員、裝置出現更大損失,造成人員傷害的及時進行救治。

  4、工程部綜合水暖領班或總值班接到漏汽通知後應立即趕到現場,指揮、協助維修人員進行搶修,漏汽無法控制需停供蒸汽的,由綜合水暖領班或工程部總值班報請工程部經理或飯店總值班同意後通知綜合水暖組執行值班人員停供相應區域蒸汽,並通知可能受到影響的相關部門。

  5、維修時應首先確認管道、裝置內的蒸汽餘量,確定沒有壓力後方可施工,維修部位應區域性降溫,防止燙傷。

  6、維修現場應確保有良好通風,防止高溫環境下作業出現危險。

  7、維修完成後及時恢復供汽,做好現場清理。

  8、查詢事故原因,總結教訓,對其它可能出現相同故障的部位進行檢查,消除裝置設施的隱患。

  五、天然氣事故處理的注意事項:

  1、洩漏區的電氣裝置不能隨意開關,應保持原狀,避免產生火花;

  2、迅速撲滅各種明火,停止焊接等明火作業;

  3、不得使用金屬工具,以免產生火花,不得穿著帶釘鞋和化纖衣服;

  4、在氣體擴散區停止使用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

  5、冷卻高溫裝置、物體;

  6、警戒區內禁止車輛通行,防止排氣筒火星和吸菸明火;

  7、當天然氣大範圍洩漏時,應及時擴大警戒區域,並迅速向周圍單位、居民區發出險情訊號,要求撲滅明火、切斷電源、迅速撤離。

  六、天然氣安全使用常識

  1、使用天燃氣時對環境要求:

  燃氣裝置應設定在具有耐火、防火效能好的廚房內。房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有第二種火源,要保證用氣環境的通風換氣。

  2、天然氣、燃燒廢氣的成份及其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具有微臭的氣體,它是天然氣不完全燃燒的產物。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不得大於0.0024%,一氧化碳對人體危害極大,它與人體內血紅蛋白的結合力大於氧的結合力,會造成人體組織缺氧,從而使人發生窒息,嚴重時引起內臟出血、水腫及壞死。由於一氧化碳的特性所致,使人難以覺察它的存在。當中毒後發生頭暈、噁心等症狀時,即使能意識到是一氧化碳中毒,但往往已經喪失控制行動的能力,不能開啟窗通風或呼救。此時若不被人發現,發生死亡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2)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無臭而帶酸味的無色氣體,是天然氣燃燒後的產物。二氧化碳具有麻醉作用,能刺激皮膚和粘液膜。二氧化碳在新鮮空氣中含量為0.04%,對人體無害。當燃燒廢氣充滿室內未補償新鮮空氣時,室內二氧化碳增加,氧含量相對減少,會使人發生窒息。

  (3)甲烷(CH4)

  天然氣的主要成份就是甲烷。甲烷對人的生理無害,但有窒息作用。當其在空氣中濃度達到10%時,可使人窒息死亡。空氣中天然氣(甲烷)含量達到5-15%時,遇著火源會發生爆炸。

  3、燃氣管道、設施為什麼不能封閉起來?

  天然氣的管道、閥門、計量表等設施,需要經常檢查、定期的保養。如果將這些設施封閉起來,給檢查維修帶來不便,發生漏氣事故不能及時發現,聚集密閉環境裡的天然氣,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4、連線燃具的膠管有哪些規定?膠管使用時間長,容易老化裂口而漏氣,發生事故,所以使用軟管應儘可能短。一般規定不宜超過兩米,且不能穿牆。應隨時檢查膠管情況,如有老化現象,及時更換新管。

  5、怎樣檢查用氣設施的漏氣

  當懷疑氣管、閥門等漏氣時,可按下述步驟處理:

  (1)將燃具(如:灶、熱水器等)全部關閉,觀察計量氣表最後一位數字,經長時間仔細觀察應無走動現象。

  (2)用肥皂水或高泡洗衣粉水刷在閥門、管道、接頭等處,如有鼓泡現象,則有漏氣點。

  (3)關閉計量氣表前面進氣閥門,請天然氣公司維修人員修理。

  (4)不得用明火查漏。

  6、天然氣大量洩漏時應怎樣作應急處理?

  (1)接到停氣通知或發現突然停氣,應關閉用氣裝置閥門,以免來氣後,未燃燒的天然氣洩漏到室內。裝置老化、損壞也可能造成天然氣洩漏。

  (2)發現室內洩漏大量天然氣時,首先應設法切斷氣源,開啟門、窗,降低空氣中天然氣濃度,然後通知天燃氣公司維修人員處理。不可使用燃具,不能開關電燈,杜絕室內產生火花,以防洩漏氣體燃燒爆炸。

  7、怎樣進行中毒人員的救護?

  發現有人天然氣中毒時,應先關斷氣源,開啟門窗通風換氣,迅速將中毒人員抬離中毒環境,實施人工呼吸,及時送醫院搶救。

  使用天然氣中毒時的症狀如下:

  輕度:頭昏、太陽穴發脹。

  中度:頭昏、眼球脹痛、噁心、四肢無力,坐臥不安。

  嚴重:昏迷、呼吸困難、休克、缺氧窒息死亡。反覆慢性中毒,會使人健康狀況變差,記憶力減退。

  8、為什麼燃氣管道、設施經統一安裝驗收後不能任意改動燃氣管道?燃氣管道裝置的安裝,都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範設計、安裝、檢驗後才投入使用,以確保供、用氣設施的嚴密性及使用安全性。未經天然氣公司專業人員現場勘察、整改、檢驗,使用者私自移動管線、設施的安裝位置,其嚴密性、安全性和耐用性都無可靠保障。所以,使用者的用氣環境改變或需要對天然氣設施進行整改,必須按程式在天然氣公司申請辦理,統一整改驗收。使用者不得擅自移動燃氣設施及擴大用氣範圍,改變用氣性質。

  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3

  液化石油氣站如果發生事故,發生儲罐炸裂,並引起大火,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處理。首先儲站內要有健全的消防組織,一是事故發生後,能有分工的進行搶救工作,其次要向消防部門報警,請專業部門前來撲救,再次要求當地政府協助氣站周圍單位或居民的疏散。

  一、對液化氣站發生事故,要採取果斷處理措施。

  對液化氣站一旦發生事故,要針對液化石油氣的性質及液化石油氣的特點,對控制著火儲罐的燃燒,防止相鄰儲罐被烘烤爆炸是最基本措施,也是較為有效的辦法。

  對已著火的儲罐,要儘量採取可控制減少其儲量的有效方法。

  (1)強行倒罐

  減少著火儲罐的液化石油氣數量,採用液化石油氣泵倒走罐內的液化石油氣,倒走的液化石油氣最好往液化氣槽車中裝,以便於迅速疏散。如能往較遠的儲罐中倒氣,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控制不能超裝。

  我國燃氣規範中要求儲罐數量不少於兩個,實際也考慮了這一安全因素,為了防止在事故中,本站的槽車不能滿足要求,所以液化氣管理部門應掌握全市或相鄰縣市的槽車的狀況,以便排程解決應急使用。

  (2)放空燃燒

  如無法切斷洩露氣液,為防止液化石油氣的繼續擴散,應將漏氣的裂口孔洞或安全排放管點燃。點火時人要站在上風頭的氣霧區以外,將火種拋向漏氣點,不能在氣霧區點火。採用此辦法是在不得已情況下有組織的在統一指揮下,而且要求霧區不能太大,液化石油氣的濃度尚不十分大的情況下進行,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及傷亡。

  (3)冷卻噴淋

  對已著火的儲罐和著火相鄰儲罐的冷卻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對液化石油氣站本身要求有足夠的儲水量,因為水在受熱變成水蒸氣的時候,每公斤水要吸走540大卡的熱量,同時水蒸氣會減少溢位的液化石油氣與空氣混合的速度,所以對著火儲罐用噴淋降溫管噴淋,再加上水槍的補救淋水降溫,可控制燃燒的速度,而對鄰罐的冷卻噴淋更是起到降溫保護作用,避免因著火儲罐的烘烤造成鄰罐內壓力升高而漲破爆炸的可能。

  為了保證事故發生時能有電源,確保消防水泵能啟動,所以我站專門配置一臺75kw柴油發電機組。並保證事故發生時消防車補水用的結合器順暢使用。

  (4)疏散小鋼瓶

  對充滿液化石油氣的小鋼瓶,一旦事故發生要採取迅速轉移的辦法,避免火焰竄向瓶庫時再點燃這些小鋼瓶,對停在站內的液化氣槽車及其他車輛要迅速轉移,如果措施得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液化石油氣事故的損失。

  二、我站對液化石油氣站事故的處理措施

  (一)基本預防措施

  (1)從上風向接近火災或氣體洩露區。

  (2)所有人員不得接近油氣霧區,要從霧區撤出的人員時立即執行。

  (3)消滅一切引燃源,設立警戒區。

  (二)對洩露沒有燃燒的液化石油氣的處理機制

  (1)把所有能切斷氣流的閥門關閉,關閉不了的則應用堵塞法,如果採用木塞子或將小型管線用鉗子夾扁等方式,防止液化石油氣的流出,操作要迅速,要站在上風向,儘量離開霧區。

  (2)在上風向用噴霧開花水槍或蒸氣由下向上的方法驅散液化石油氣憤的油霧,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噴水方向對著液化石油氣流動的途徑。

  (3)在無法切斷氣源,為防止液化石油氣的繼續擴散,應將漏氣裂口孔洞點燃。

  (4)用足夠的水冷卻著火的儲罐及著火的管線,儘量不使液化石油氣在燃燒前出現容器或管道的破裂。

  (三)對已燃燒的液化石油氣的補救措施

  (1)如果儲罐閥門已經著火,此時應通知專業防火隊前來救火,此時儲罐的操作人員,應在消防隊協助的情況下(向著著火的儲罐閥門處大量噴水冷卻,打出一條通道)將控制閥門關閉或切斷液化石油氣供應渠道。

  (2)立即組織人員疏散,撤離各種液化石油氣槽車及鋼瓶(非空瓶)到安全地點。

  (3)在沒有具備堵漏的條件下,在洩露不能控制時,不要輕易的進行儲罐滅火,因為液化氣屬於壓力型燃物,在儲罐的破裂著火後,是以脫水形式燃燒,一時半刻著火儲罐不能爆炸。

  (4)對著火及相鄰罐大量的噴水冷卻,尤其是受火直接烘烤的鄰罐,對它受熱面積大的部分更應加大噴水量,儘量降低著火儲罐臨近儲罐中的壓力。

  (5)有條件的開起放空線,並允許其燃燒。

  (6)在要求撲滅火焰時,要採用有效的滅火劑如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使用的滅火器材要對準火焰燃燒的根部滅火,滅火後一定要防止復燃及液化石油氣霧的增大。

  (7)不要移動著火儲罐,如有條件移動,也一定要立著移動,不能滾動同時要注意經過著火燃燒的儲罐其金屬表面強度降低,形成薄弱點,易洞穿及破裂。液化石油氣站的安全工作,重點要注意防,而不是消,一旦發生事故,如果組織嚴密,措施得當、處理及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4

  1.目的和主要內容

  公司各分公司所屬的液化氣儲備廠、灌瓶廠,擔負全市液化石油氣的儲存和灌裝任務,液化石油氣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在正常生產、自然災害及裝置本身存在缺陷等情況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事故。為了隨時應付可能發生的事故,在事故狀態下進行有組織的滅火、搶修、搶救,防止爆炸,杜絕次生災害,減少事故損失,對事故處理做到組織完善、準備周密、職工訓練有素,特制定本方案。

  2.事故狀態下的人員組織

  各單位要成立事故應急處理指揮小組,正副指揮由各分公司正副經理擔任,成員由安全、生產、技術、後勤等部門領導組成,下設滅火、搶修、後勤三個小組,分別由儀表執行、電工、機修、灌裝、經警等人員組成。

  3.報警

  3.1報警程式

  3.1.1無論任何部位發生險情,最先發現者應立即向分公司領導報告,夜班向值班幹部報告。

  3.1.2分公司領導或值班幹部,立即趕到事故現場.檢視事故情況,決定搶救措施。

  3.1.3事故危險性小,有處理時間,可先報公司,在事故處理中需要消防隊配合,由現場指揮組負責決定。

  3.1.4當發現是無法控制的事故時,應迅速採取以下措施:

  (1)向公司領導或值班室報告。

  (2)如有著火危險,立即向119報警。

  (3)派人通知,當即熄滅一切火種,切斷除消防專用電源以外的所有電源。

  (4)派人在廠區周圍及公路兩端警戒,斷絕交通,禁止車輛行駛。

  3.2報警要求:

  (1)沉著冷靜,頭腦清醒;

  (2)迅速準確,言語清楚;

  (3)事故部位,檢視清楚;

  (4)杜絕誤報。

  4.戰鬥警報

  4.1釋出戰鬥警報

  分公司領導(值班幹部)在接到報警後,向全廠釋出戰鬥警報。三個戰鬥組成員在接到戰鬥警報後,迅速趕到廠辦公樓前待命,燕按所承擔的具體任務,穿好防護用品。準各好搶修工具,由分公司領導(值班千部)及趕赴現場的領導,組成指揮組負責現場指揮。

  4.2釋出戰鬥命令

  現場指揮小組根據事故或火險情況,向來廠人員(佈置)釋出戰鬥命令。根據我公司具體情況,初步制定以下七種搶救方案,

  (1)灌區火災;

  (2)灌區特大火災;

  (3)灌區液化氣洩漏;

  (4)灌區液化氣大量洩漏:

  (5)泵房液化氣外漏及火災;

  (6)灌瓶間(倒空間)液化氣外漏及火災;

  (7)管線液化氣外漏及火災。

  5.幾種火災、事故的搶修方案

  5.1罐區發生火災(如罐下發生火災)

  5.1.1滅火組在接到命令後,迅速開啟噴淋截門,對所有儲罐進行噴淋降溫保護,噴淋重點放在儲油量最多的儲罐。然後敷設水帶接好水槍(水帶及水槍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每個儲罐出三支水槍即可,並準備好乾粉滅火車和乾粉滅火器,做好滅火準備。滅火前首先關斷液化氣來油控制截門,待滅火命令下達後即進行滅火(不可盲目滅火,防止二次爆炸帶來更大危害)。雲崗、鳳凰亭開啟油泵向西郊、南郊、北郊排油,排空事故儲罐並透過排程室通知西郊、南郊、北郊開啟閘門接油,如廠內有空罐可同時向窒罐內打油。

  5.1.2搶修組負責查明洩漏原因,並立即制定出搶修方案(可以為非書面形式)。準備好搶修工具。待火被滅後立即組織現場搶修。

  5.1.3後勤組主要負責現場警戒、搶救負傷人員、消防車的接應。

  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5

  一、編制目的

  為預防事故發生,規範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二、危險性分析

  (一)企業概況

  公司名稱:某液化氣站。

  部門地址:北京市×××××,佔地面積:9996m2。

  固定資產:220萬元,公司人數:20人。

  物質名稱:液化石油氣,年均充裝量3000噸。

  最大儲存量:200噸,日均充裝量:7噸(400瓶)。

  裝置設施:有100m3儲罐4個,20m3儲罐1個,

  管線370米,各類閥門22個。

  生產工藝流程:液化石油氣槽車進廠→卸車臺→貯罐→充裝→出站

  儲罐位置圖(略),充裝區位置圖(略)。

  (二)危險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氣組成:

  液化氣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異丁烷、丁烯、異丁烯等低分子類,而一般經過處理的民用液化氣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異丁烷等,無色氣體或黃檸色油狀液體、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氣常壓下為氣態,具有氣體性質,經過降溫和加壓處理後成為液態,密度增大。閃點為-74℃,引燃溫度為426~537℃,爆炸極限為5%~9.65%。液態的液化氣揮發性較強,有液態揮發成氣體時,其體積擴大250~300倍,其熱值大,最高燃燒溫度可達1900℃,體積膨脹係數約為水的10~16倍,相對密度為空氣的1.56倍,易在低窪處沉積。

  三、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

  成立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事故搶險組。指揮部由總指揮、副總指揮總指揮和聯絡員組成。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

  指揮部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事故隱患;

  (4)組織制定並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5)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釋出搶險救援命令,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協調副總指揮工作內容,向上級領導彙報事故及處理情況。

  副總指揮一:負責協助總指揮作好搶險現場救災工作的緊急組織,具體負責搶險隊的指揮,向總指揮彙報情況,落實總指揮發布的搶險命令。

  副總指揮二:負責指揮技術人員,對搶險、搶修作業根據技術規範和工藝情況,提供準確可行的搶險方案,並隨時向總指揮彙報情況。負責義務消防經警人員的安排和現場保衛及周邊警戒的`工作,佈置善後的現場保護,維護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壞情況發生。

  副總指揮三:負責組織運輸搶險隊,準備好人員和車輛,隨時準備按指揮命令列動。負責預備隊的組織及材料,膳食等後勤保障,隨時準備被充搶險隊伍。

  聯絡員:負責搶修隊的組織及現場搶救、指揮,隨時向安全、生產副指揮彙報。負責按指揮部命令進行上、下級的聯絡和各搶險隊間的聯絡,做好搶險工作記錄。協助檢查預案執行情況,根據現場技術人員的意見,隨時向指揮部彙報。接等有關部門人員的詢問。

  (二)搶險組職責

  (1)消防隊聽到報警後,立即到達著火地點,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滅火器聽命令滅火。做到迅速、準確、有效。一切行動聽指揮,隨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滅火情況,注意現場保護。

  (2)搶修隊在聽到報警後,按照《搶險隊安全管理規定》有關條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揮部命令及搶修方案立即投入裝置及管線的搶修。一組負責搶修破損的管線或截門:二組負責洩漏點的堵漏及其點火炬的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組負責將搶修專用工具運到現場並提供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搶修中必須注意安全,及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情況。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在現場停留觀看。

  (3)運輸隊在報警後要迅速按預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揮部命令後,立即投入搶救人員及財產的運輸。隨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情況,做好待命搶險準備。

  (4)後期組在報警後,組織預備隊在指定地點待命,同時為搶險隊做好材料、膳食和醫療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好搶險準備(預備隊)。

  (5)保衛組聽到報警後按保衛預案到達指定地點負責警戒。當發生液化石油氣大量洩漏時,應隨時監測濃度及其範圍,根據擴散情況佈置警戒,並通知附近機關團體禁止用電、用火切斷交通等。

  四、預防與預警

  對所轄區的液化石油氣儲罐、液化石油氣鋼瓶等油氣儲運設施設立符合政府令和行業規範的監測控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檢查、維護保養制度。對洩漏區域實施不間斷進行定點與不定點的檢測,隨時掌握洩漏區域濃度和擴散範圍,恰當地劃定警戒區,警戒區內禁絕煙火,不得使用非防爆電器,不準使用手機和對講機。

  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油氣洩漏事故,建立預測預警機制,進行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五、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警

  (1)發生油氣洩漏事故時,第一發現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鈕報警,然後再向消防值班人員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幫助等。

  (2)消防值班人員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應撥打119,請求外援。

  (3)報完火警後,消防值班人員立即透過電話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事故情況。報完警後,消防值班人員指揮有關人員到路口迎車,指引事故地點。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電話後,立即通知事故應急指揮部和事故搶險組所有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二)處理措施

  (1)報警(119、120等),並視洩漏量情況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2)建立警戒區。在指定範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誌,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3)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溼,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裝置應確保接地。

  (4)控制洩漏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後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法暫時封堵。

  (5)導流洩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汙管線,將液態匯入緊急事故罐,或採用注水升浮法,將油氣界位抬高到洩漏部位以上。

  (6)罐體掩護。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噴霧水槍對準罐壁和洩漏點噴射,以降低溫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

  (7)控制蒸氣雲。用中倍數泡沫或乾粉覆蓋洩漏的液相,減少液化氣蒸發,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雲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

  (8)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注意事項:禁止用水直接衝擊洩漏或洩漏源,防止洩漏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警戒區直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六、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發生得隱患消除後,應急結束後。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彙總、歸檔,並起草上報材料。

  按照有關規定,有公司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一)通訊與資訊保障

  消防工作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經理、副經理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二)物資保障

  按照有關規定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臺帳,保障應急救援物質管用有效。

  (三)應急隊伍保障

  消防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組要加強訓練,針對模擬事故進行應急演練,並加強救援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定期演練制度,實戰性的綜合應急演練每年不少於1次,確保救援隊伍能適應急搶險救援的需要。

  與臨近消防隊,定期開展各專業聯防活動,需要時透過消防值班室電話聯絡,充分發揮聯防力量。

  八、附則

  (一)培訓和演練

  每月對所有職工進行1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熟悉應急預案和所有消防設施,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二)預案修訂

  根據場所變化和演練評估結果,定期對預案進行修訂,並組織學習。

  天然氣管道的應急預案6

  1、煤氣洩漏的應急預案在工作中使用煤氣,如發生洩漏或發生火災、爆炸事件,由現場職務最高者負責指揮:

  (1)封閉供氣閥門,切斷電源。

  (2)假如發生火災或爆炸應就近使用使用滅火器材進行撲救。

  (3)依照火災處理程式進行:部分某崗位無能力撲火,必須馬上利用最近的電話機,打電話到前臺或保安部報警。報警的內容包括具體地點、燃燒何物、火勢程度、假如有職員受傷需告之、報警人的姓名、部分及所在位置。預訂部列印就餐客人明細單。

  (4)如火情緊急,應立即打壞最近的報警裝置進行報警,迅速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所有的固體材料例如紙、紡織品等可用水進行撲滅,電器裝備和易燃液體不能用水滅火,可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撲滅;

  (5)假如觸及到本身的安全,請儘快離開現場,並封閉身後的門窗;

  (6)假如火情沒法控制,封閉門窗直至救濟職員到來;

  (7)在火災現場開啟門窗必須先檢查,發燙的門表示火勢正在蔓延,記住千萬別開啟門;

  (8)在火災現場,千萬不要乘電梯,要使用樓梯;

  (9)在任何情況下,員工都要有保護生命最重要的意識,使現場的惶恐下降到最低程度

  (10)當區域煙霧籠罩時,儘可能彎低身子,由於煙霧比火更致命,而在接近地面的地方能找到新鮮的空氣。

  2、行動

  (1)、接到報警呼喚,立即移除走道上的障礙物,將其放到工作間或空房裡;確信所有的房門已被封閉;

  (2)、假如火災發生在你所在的樓層,服從緊急小組領導的指示展開滅火或撤退;

  (3)、始終保持對區域的警覺,一有任何火災或煙霧的緊急情況,立即報告指揮崗或前臺;

  (4)、一旦開始執行撤退指令,區域負責人立即到走道上順時針或逆時針通知就餐客人,要保持急而穩定,保持冷靜“現在向您通知緊急情況,酒店出現火情,請您不要忙亂,由我同一指揮。”協助客人從最近的消防逃生通道撤退;

  (5)、在協助大部份客人撤退後,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開始檢查所有房間。用事前預備的粗筆在房門上畫“叉”字,在所有房間檢查終了後,通知前臺或指揮崗;

  (6)、假如在檢查撤退房間程序中,你發現自己遭到火災或煙霧的影響,請立即停止並儘快撤離此地,記下沒有檢查的房號/樓層,並立即通知前臺或指揮崗。以便告知消防職員;

  (7)、撤到集合點,盤點客人數目,避免遺漏。等待來自你上級的進一步唆使。

  (8)、在火災發生時,所有對講機都應處於工作狀態,以保證資訊暢通無阻。

  (9)、如發生煤氣中毒現象,需將傷員抬至安全透風處等待醫務職員救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