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燈光(林少華)閱讀答案總結

永遠的燈光(林少華)閱讀答案總結

  永遠的燈光

  林少華

  一晃從東京回來幾年了。無論上野公園雲蒸霞蔚的櫻花,還是銀座女孩五彩繽紛的秀髮,抑或東大校園濃廕庇日的銀杏樹,都已漸漸淡出記憶的圍牆,唯有那一窗燈光留了下來。

  那時我住在東京郊外一個叫川越的地方。住所附近有一條河,河邊有一道堤,堤上有一條路。晚飯後我常沿這條荒草路散步。那燈光就是從路旁不遠處一戶人家的視窗透出來的。它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它周圍稀疏的燈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黃色。那是一座獨門獨院的木結構普通日式民居,同其他民居之間有些間隔。木格窗約略凸出,拉著米色窗簾。窗簾大概較厚,使橘黃色燈光顯得格外沉穩、靜謐和溫馨。早春,燈光柔柔地吻著堤坡一片鼓眉弄眼的蒲公英;盛夏,燈光輕輕地撫摸小院裡幾架綠葉婆娑的黃瓜;仲秋,燈光幽幽地照在門前矮柿樹那金燦燦的果果上,相映生輝;冷冬時節則給晶瑩瑩的白雪鍍上一層淡黃色的光暈,平添一絲熱意。

  漫步河堤,或滿天星斗,四野煙籠,或日落烏啼,夕暉斂去,或晚風送爽,皓月當空。而我的目光往往從很遠的地方就擒住了那一點並不顯眼的橘黃,臨近了更是久久注視不放。其實我根本不認識房子和燈光的主人,更談不上登門造訪。可是那一窗橘黃色的燈光就是那麼奇異地令我神往,撩撥我的遐思、幽情和懷想。

  我猜想在那橘黃色的燈光下,早已展舊了的榻榻米上一定盤腿坐著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笑眯眯地看著小孫兒在她膝頭爬來爬去,手裡拿著針線,慢慢晃著身子哼唱童謠。於是我又聯想到一位四處遊歷尋找幸福的西方人筆下的一段敘說:一日黃昏時分,他走進一個村莊,看見一位老人正戴著花鏡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藉著夕暉看報,任憑一個小男孩趴在他背上淘氣。看著看著,他忽然明白了什麼是幸福——爺孫倆多麼幸福啊!多麼幸福的一幕啊!

  也有時那橘黃色的燈光讓我記起外祖母家那盞油燈。外祖母住在鄉下,那裡不通汽車,小時候我和弟弟從縣城步行三四十里,替母親看望她。住了幾天要走的時候,外祖母便讓我們搭坐生產隊進城的馬車回去。動身的時候天還沒亮,整個村子只外祖母家亮著燈。我和弟弟坐在馬車上臉朝後看著,看著那亮燈的.視窗,看著窗前外祖母矮小的身影。直到車出村爬上南嶺坡路的時候,外祖母仍沒回屋,就那樣立在視窗燈光下一動不動朝馬車這邊望著。燈光越來越暗,外祖母的身影越來越小,最後身影模糊了,只剩下豆粒大的燈光固執地守在迷濛的遠處……幾十年過去了,外祖母早已往世。我遠在外地讀書,不知道她哪一天去世的,不知道她的墳在哪一塊地,甚至她慈祥的面容都已依稀記不清了,唯獨曾照過她矮小身影的昏黃的燈光永遠凝在了我心房深處的影壁。

  後來我明白了,那橘黃色的燈光所引起的關於老奶奶的猜想、關於看報老人的聯想,以及對於外祖母的回想,其實是同一回事。它可以是對往日親情的懷念,可以是對真正幸福的嚮往,也可以是對當下生活的質疑。我也明白了那橘黃色的燈光未必要在日本,也可以在美國、在希臘,還可以在青島、在香港……可以在任何地方。(選自《讀者》2010年第20期)

  13.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作者之所以留意那一窗燈光,是因為它四周稀疏的燈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黃色。

  B.橘黃色燈光沉穩、靜謐和溫馨,無論早春、盛夏或是仲秋,這燈光在東京幽幽地伴隨作者。

  C.作者用襯托的手法,關於老奶奶的猜想和看報老人的聯想,目的是寫對於外祖母的回憶。

  D.在東京,作者之所以不曾留意櫻花、銀杏和銀座女孩,是因為那一窗燈光讓他想起外祖母。

  E.透過燈光回憶外祖母,我們不僅領略到一番溫暖的風景,也感悟到這風景背後的溫暖的親情。

  14.作者為什麼說“那一窗橘黃色的燈光就是那麼奇異地令我神往,撩撥我的暇思、幽情和懷想”?請簡析。(4分)

  15.文章第四段,作者寫一位四處遊歷的西方人黃昏時分看到爺孫倆的那一幕時,“他忽然明白了什麼是幸福”。請結合全文內容,簡述你認為“什麼是幸福”。(6分)

  答案:

  13.CE(A作者之所以留意那一窗燈光,是因為它“撩撥我的暇思、幽情和懷想”B早春、盛夏、仲秋,是作者對記憶中的燈光的描繪;D在東京,作者記憶中曾經有櫻花、銀杏和銀座女孩)

  14.【①夜裡橘黃的燈光指引給人溫暖,凝聚深情,給人夜裡的寧靜、溫暖與安慰。②燈光使作者回憶起往日溫暖的親情和外祖母,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幸福。(答對兩點大意即滿分。】

  15.【幸福感大致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一是親人團聚的幸福:祖孫相伴,寧靜安適,其樂融融;二是知足感恩的幸福:生活清貧,但是親人相互依戀,無比快樂;三是人生價值的幸福:無論何時何地,要堅守心中的寧靜,時時感恩,不必有追求(過多的追求)。(能結合文字內容概述剖析,也可以結合生活現實具體剖析。言之有理即可得滿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