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欽斯與芝加哥大學名著教育》閱讀理解及答案

《赫欽斯與芝加哥大學名著教育》閱讀理解及答案

  ①1929年11月19日,赫欽斯就任芝加哥大學第五任校長。赫欽斯在就職演講中,提出了芝加哥大學今後發展的一些初步觀念和設想:突破系科界限形成大學共同的事業和專案,注重整體而不侷限於院系;延續自由傳統,用新觀念進行教育實驗,加強本科生教育。

  ②當時美國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教育實施上日益趨向科學教育、職業教育及專業教育,實用重於學術。在課程方面,大多數高校過分迎合學生個人與社會的實際需求,注重提供給學生實踐工作的訓練。在教育評價上,大學教育評價也日漸流於形式化、數量化和機械化。學分制、成績等級、修業年限等數字紀錄,成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標準。在研究方面,大學為了配合社會、經濟、工業的需求,研究的主題熱衷於實用,側重科學工業方面的專門研究,並積極轉向經驗性實證研究;大學系科為滿足這些需求,愈分愈細,研究題目,日益偏狹,形成大學各學科之間的隔閡與孤立;強調人性教養的人文學科地位一落千丈,即便存在也作為專業研究的領域而不再是陶冶教養人性的內容。

  ③赫欽斯認為,知識的追求淪為實用性教育的附庸,大學慢慢淪為社會的服務站,學生難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教育陷於瑣碎片面的困境,失去了教育智性陶冶的功能。這同時也使大學喪失獨立的功能與職責,失去了大學的真正價值,無助於學生理性和道德的培養,只能讓學生們更注重實際利益和職業收益,難以成為在社會中能正確行動的整全的人。在赫欽斯眼中,大學是研究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問題的最高所在,因此“高等教育最關切的,乃是對於基本問題的思考”。技術與職業能力的具備,並不是大學教育的最終極目的。大學的崇高理想,乃是為真理而追求真理,為知識而知識的求真活動,其他一切追逐外在的價值活動,不應讓大學去實現。赫欽斯認為,學生應先接受自由教育,先具備一個“人”的條件;而後才接受專業教育,再養成其專門的職業才能。這種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古典名著來進行。

  ④從1930年起,赫欽斯在芝加哥大學推行名著課程和自由教育計劃。但是二十年之後,因為芝加哥大學校內反對聲音的日益高漲,赫欽斯於1951年離職,芝加哥大學的名著課程停辦。這也成為名著運動的轉折點,它在高等教育中不敵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和專業性教育的洪流,階段性地失敗了。

  ⑤但赫欽斯給芝加哥大學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在赫欽斯離職後十年來到芝大擔任歷史學教授的何炳棣還依然能感受到赫欽斯的影響。作為運動的名著教育衰落了,但是經典著作閱讀作為一種突破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大學教育的經典形式卻留存了下來,並引發了長久的爭論和思考。透過名著教育接受語言和思維的訓練,並獲得深刻的文化教養,理解和欣賞人類思想所能達到的高度,以及在這種崇高理想中所包含的我們生存的道德維度。在名著教育中去感悟人性、價值和真理,從而為有著不同生活的人提供正確的生活方式,勸勉自己正確行事,避免錯誤。甚或作為思考者在名著教育中探討關乎人類生存和最好生活方式的真正大問題,並致力追尋最美好生活,以及在追尋美好生活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張力中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進行理性行動和道德實踐。這些在某些大學某些人看來是無用的教育也許都將成為抵抗利己主義的武器,為我們在現實社會中鑄一道信念的護身符。

  (節選自《赫欽斯與芝加哥大學名著教育》)

  12.下列不屬於赫欽斯主張進行名著教育的理由的一項是( )

  A.大學應當突破科系界限形成大學共同的事業和專案,注重整體而不侷限於院系,延續自由傳統,用新觀念進行教育實驗,加強本科生教育。

  B.大學對知識的片面追求已淪為實用性教育的附庸,大學慢慢淪為社會的`服務站,學生難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教育陷於瑣碎片面的困境,失去了教育智性陶冶的功能。

  C.大學是研究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問題的最高所在,因此“高等教育最關切的,乃是對於基本問題的思考”。大學的崇高理想,乃是為真理而追求真理,為知識而知識的求真活動。

  D.大學生應先接受自由教育,先具備一個“人”的條件;而後才接受專業教育,再養成其專門的職業才能。

  13.下列不能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大學特別注重實用性教育的一項是()

  A.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教育實施上日益趨向科學教育、職業教育及專業教育。

  B.大多數高校過分迎合學生個人與社會的實際需求,注重提供給學生實踐工作的訓練。

  C.大學為了配合社會、經濟、工業的需求,研究的主題側重科學工業方面的專門研究,並積極轉向經驗性實證研究。

  D.名著教育運動最終不敵實用主義、功利主義,階段性地失敗了,但是經典著作閱讀作為一種突破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大學教育的經典形式卻留存了下來

  14.中國也曾於九十年代在中小學推廣名著閱讀,這種閱讀到底有無必要?請結合文章並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4分)

  12.答案:A. (從文章思路看,A項出自第一段,這句話是 赫欽斯的主張,而不是理由。後面三個選項都出自文 章第三段,這一段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理由。)

  13.答案:D. 這一項是一個轉折複句,強調的是名著教育運 動的影響。

  14.答:有必要。理由有四: ①名著閱讀能突破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大學教育的缺 陷,成為抵抗力利己主義的有力武器。(1分)

  ②透過名著教育接受語言和思維的訓練,並獲得深刻 的文化教養。(1分)

  ③透過閱讀名著可以感悟人性、價值和真理,從而為 有著不同生活的人提供正確的生活方式,勸勉自己 正確行事,避免錯誤。(1分)

  ④閱讀名著可以引導我們思考、探討關乎人類生存和 最好生活方式的真正大問題,並致力追尋最美好生 活。(1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