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山水畫中,畫面經常或山巒重疊,樹木繁盛》的閱讀題及答案

《北宋山水畫中,畫面經常或山巒重疊,樹木繁盛》的閱讀題及答案

  試題內容: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北宋山水畫中,畫面經常或山巒重疊,樹木繁盛;或境地寬遠,視野開闊;或鋪天蓋地,豐盛錯綜;或一望無際,邈遠遼闊;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壯”;或“溪橋漁浦,洲渚掩映”。這種基本塞滿畫面的,客觀的、全景整體性地描繪自然,使北宋山水畫富含有一種深厚的意味,給予人們的審美感受寬泛、豐滿而不確定。它並不表現出也並不使觀賞者聯想起某種特定的或比較具體的詩意、思想或情感,卻仍然表現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體自然與人生的牧歌式的親切關係,好像真是“可遊可居”在其中似的。

  在這好像是純客觀的自然描繪中,的確表達了一種生活的風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為它並不呈現更為確定、具體的“詩情畫意”或觀念意緒,這就使觀賞者審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諸因素由於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為自由和寬泛。隨著全景性整體性的畫面可提供的眾多的範圍和物件,使人們在這種審美感受中去重新發現、抒發的餘地也就更大一些。它具有更為豐富的多義性,給予人們留連觀賞的時間和愉快也更持久。

  這是繪畫藝術中高度發展了的“無我之境”。詩、畫以及小說等各類藝術中都有這種美的型別和藝術意境。所謂“無我”,不是說沒有藝術家個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說這種情感思想沒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時藝術家在創作中也並不能自覺意識到。它主要透過純客觀地描寫物件(不論是人間事件還是自然景物),終於傳達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題思想。從而這種思想情感和主題思想經常也就更為寬泛、廣闊、多義而豐富。

  陶淵明的“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嗚桑樹巔”“把酒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色日夕佳,飛鳥相往返”等等,便是這種優美的“無我之境”。它並沒有直接表露或抒發某種情感、思想,卻透過自然景物的客觀描寫,極為清晰地表達了作家的生活、環境、思想、情感。畫的“無我之境”由於根本沒有語詞,就比上述陶詩還要寬泛。但其中又並非沒有情感思想或觀念,它們仍然鮮明地傳達出對農村景物或山水自然的牧歌式的封建士大夫的美的理想和情感。面對它們,似乎是在想象的幻覺中面對一大片真山水。但又不是,而是面對處在封建生產方式下的`為地主士大夫所理想化了的山水。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無論是關仝的《大嶺晴雲》,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董源的《瀟湘圖》、《龍袖驕民圖》以及巨然、燕文貴、許道寧等等,都如此。他們客觀地整體地把握和描繪自然,表現出一種並無確定觀念,含義和情感的多義性的無我之境。

  在北宋三大家中,李成真跡早已失傳,實際能作為北宋畫這一種意境主要代表的,應是董源和范寬兩大家。一寫江南平遠真景,“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以濃厚的抒情性的優美勝(董源)。一寫關陝峻嶺,以具有某種戲劇性的壯美勝(范寬)。它們是顯然不同的兩種美的風格,但這種不同並不是南北兩宗之分,也非青綠水墨之異,而是由於客觀地整體性地描繪,表現了地域性自然景色的羞別。今天你遊江南或去關陝,所得到的自然美的欣賞、感受,也仍然是很不相同的,正如看董源或范寬的畫一樣。但它們儘管有著風格上的重要差異,卻又仍然同屬於上述“無我之境”的美學範疇。

  (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1.下列關於“無我之境“的表述內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從範圍看,無我之境主要體現在山水畫和田園詩歌之中,而小說則限於自然特點,並不具備這種美的型別和藝術境界。

  B.從特點看,無我之境是透過對自然景物的純客觀描繪而得以實現的,並不需要藝術家將個人情感思想融入其作品之中。

  C.從目的看,無我之境的藝術追求在北宋山水畫中得以高度發展,意在鮮明地傳達出當時封建士大夫的美的理想和情感。

  D.從效果看,無我之境使藝術作品具有更為豐富的多義性,給予人們更持久的審美愉悅和更多重新發現、抒發的藝術空間。

  2.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段先描述北宋山水畫常見畫面,指出其描繪自然具有客觀性和全景整體性,進而分析它給觀賞者審美感受帶來既”不確定“而又”清晰“的矛盾,為下文作鋪墊。

  B.②段緊承上文,指出上述矛盾產生的原因是畫面既表達生活風神和人生理想,又未從固定方向引導審美感受中的諸多因素,這就為欣賞者帶來更豐富、多元的審美愉悅。

  C.③段與前兩段構成分總關係,在前文分述的基礎上做出總結,為“無我之境“做出科學的闡釋;④段進而透過與詩歌的比較,強調山水畫的無我之境顯得更為寬泛。

  D.⑤段從北宋兩大家入手,強調其山水畫雖有景色之殊、風格之異,但都因客觀整體的描繪而表現“無我之境”,從而為上文理論闡釋作出必要補充,與①段相照應。

  3.下列對原文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山水畫如果想要表現無我之境,就需要藝術家全景整體性描繪自然,使自然風光與自然景物基本充滿整個畫面。

  B.藉助看似純客觀的自然描繪,北宋畫家常能表現出農村景物或山水自然與人生的生存或生活之間牧歌式的親切關係。

  C.古典詩歌可以極為清晰地表達自我,而封建時代的畫家卻無法彰顯自我,只能表達地主士大夫所理想化了的山水。

  D.遊客在前往江南或者關陝等地觀光之時,所得到的自然美的欣賞、感受雖然很有不同,但是都能體會到無我之境。

  試題答案:

  1.【答案】D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

  【解析】A原文是:詩、畫以及小說等各類藝術中都有這種美的型別和藝術意境。B原文是:不是說沒有藝術家個人情感思想在其中。C“意在鮮明地傳達”不當。

  2.【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對文字思路的解析,能力層級D。

  【解析】“③段與前兩段構成分總關係”不對,應該是承接關係。

  3.【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解析】A“就需要藝術家全景整體性……充滿整個畫面”錯,這只是表現無我之境的一種形式;C“封建時代的畫家卻無法彰顯自我”文中無據;D 自然美的畫面具有“無我之境”,但不等於遊客“都能體會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