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②。

  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③。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④。

  峨峨兩煙鬟⑤,曉鏡開新妝⑥。

  舟中賈客莫漫狂⑦,小姑前年嫁彭郎⑧。

  註釋

  ①李思訓:唐代著名山水畫家,山水畫的創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間官至右武衛大將軍。《新唐書》、《舊唐書》均有傳。他的山水畫被稱為“李將軍山水”。

  ②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小孤山。兩山屹立江中,遙遙相對。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東南鄱陽湖中,一峰獨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澤縣北、安徽宿松縣東南的江水中。

  ③攙:刺,直刺。

  ④低昂:高一低,起伏不定。

  ⑤峨峨:高聳的樣子。這句以女子的髮髻比擬大小孤山水霧繚繞的峰巒。

  ⑥“曉鏡”句以婦女的梳妝鏡比喻江面、湖面。

  ⑦賈(gǔ)客:商人。

  ⑧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磯,在小孤山對面。這兩句說,船上的商人舉止不要輕狂,美麗的小姑早已嫁給彭郎了。這裡形容江山秀美,人們不能自禁其愛。當地民間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傳說。

  ①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詩歌起筆兩句“山蒼蒼,水茫茫”,展現出山水蒼茫的畫面,把讀者自然引入畫境。

  B. 大小孤山四面環水,詩人連用“崩”“去”“攙”等幾個詞語,展現了“孤山”之險。

  C.“沙平風軟”兩句,寫江風輕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彷彿隨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 詩歌最後兩句勸誡舟中的商人不要輕狂侮慢,勿對已作他人婦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②“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描寫江中的大小孤山,別有情趣。請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①(3分)D

  ②(5分)

  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1分),把大小孤山比喻成兩位美人,她們髮髻高聳,彷彿正在以水為鏡,梳妝打扮(分析詩句2分),寫出了大小孤山的清麗秀美(或“使靜態的畫面具有動態的美感”)(1分),使客觀的自然充滿了人的情趣(1分)。

  3、請從 “虛實”關係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答:江水茫茫.孤島險絕 .島上山峻路險,古木參天,船帆點點,這是畫景,是寫實。在欣賞繪畫的過程中.蘇軾彷彿感覺在水上行舟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 山久與船低昂”.設想江面行舟上的客商一定會為眼前美景所 陶醉,以至忘乎所 以,於是戲謔 說小姑前年已嫁彭郎了,這是寫虛、靜態的畫船(實)與動態的波濤及孤山(虛 ),無聲的畫船(實) 配上猿啼烏嗚和抑揚的歌聲(虛) ,既有視覺實 ,又有聽覺虛 ,虛實 相生 .深化 了畫圖的意境 ,給人以美的享受.

  翻譯

  山色蔥蘢,煙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聳立江水中央。

  崖高險絕,猿鳥不度,喬木破空。

  有客舟從那裡而來,槳聲流水間船身抑揚。

  沙灘平坦,微風徐來,望客不見,唯浪湧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兩山如髮髻屹立,正對江水之境,二美梳弄新妝。

  船中商賈,切莫輕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背景

  李思訓是中國“北宗”山水畫的創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屬江蘇揚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過官,一路上,長江風景是他親身觀賞過的,此畫即使不是對景寫生,畫中景色也是經過畫家靈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虛構和對前人山水的臨摹不同。詩中所敘的“大孤小孤”在江西境內,兩山遙遙相對。“崖崩”兩句,極寫山勢險峻,喬木蒼然,是為畫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寫畫中小船,直如詩人身在畫境之中,忽聞棹歌,不覺船之驟至。更進一步,詩人儼然進入了小舟之中,親自體會著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勢。詩人曾有《出穎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一詩,其頷聯“長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風軟望不到”,與這首詩的“沙平”兩句,上下只改動了兩個字,可見這兩句是他舟行時親身體會而獲得的得意之句,重又用於這首題畫詩上。至此,畫面上所見的已完全寫畢,照一般題畫詩的慣例,應該是發表點評價,或對畫上的景物發點感嘆了,但蘇軾卻異軍突起地用了一個特別的結束法,引入了有關畫中風景的當地民間故事,使詩篇更加餘音嫋嫋。

  小孤山狀如女子的髮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訛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磯,民間將“澎浪”諧轉為“彭郎”,說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時,陳致雍曾有請改大姑、小姑廟中婦女神像的奏疏,吳曾《能改齋漫錄》載有此事,可見民間流傳的神幻故事已定型為一種神祇的祀典。蘇軾將江面和湖面喻為“曉鏡”,將大小孤山比作在曉鏡裡梳妝的女子的髮髻,正是從民間故事而來。“舟中賈客”兩句,與畫中“客舟”呼應,遂使畫中事物和民間故事融成一體,以當地的民間故事豐富了畫境,實際上是對李思訓作品的肯定。而這一肯定卻不露痕跡。清人方東樹《昭昧詹言》評此詩時,稱其“神完氣足,遒轉空妙”。“空妙”的品評,對詩的結尾,恰切之至。

  賞析:

  這首題畫詩,是宋神宗元豐元年(l078)蘇軾任徐州(今屬江蘇)知州時創作的。題中李思訓,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一作右)武衛大將軍,世稱李將軍。他的山水畫多以青綠勝,明代畫論家董其昌說他是山水畫“北宗”的創始人。宋代《宣和畫譜》評其畫:“皆超絕,尤工山石林泉,筆格遒勁,得湍瀨潺湲、煙霞縹緲難寫之狀。”可見他的著色山水畫同王維的.水墨寫意山水也有相似之處,都重視意境創造,使畫中有詩。蘇軾題詠的這幅《長江絕島圖》早己不存,今存《江帆樓閣圖》是青綠山水,頗有鬱勃、恢宏的盛唐氣象,相傳是李思訓墨寶。[4]

  詩意解析

  這首詩構思縝密,章法嚴整,層次分明。依其詩意的進展,可分為三段。開頭五句為第一段,描繪長江和絕島,是對這幅畫內容的總概括。“山蒼蒼,水茫茫”,展現山色蒼蒼,水光茫茫,點明這是一幅青綠色的平遠山水,而且畫面浩淼空闊。“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和小孤山。大孤山在江兩九江市東南鄱陽湖中,四面洪濤,一峰獨峙;小孤山在江西彭澤縣北、安徽宿松縣東南,屹立江中,與大孤山遙遙相對。蘇軾說二山皆在“江中央”,可知李思訓所畫的未必就是大小孤山,而是蘇軾在觀畫中感到這兩個絕島的形狀與位置同大小孤山相似,遂想象它們就是大小孤山,並以此展開詩的藝術構思,為詩的奇妙結尾埋下伏筆。“崖崩”兩句具體描寫“絕島”即大小孤山,這是畫面的中心。這兩座山四面環水,山勢險峻,山上叢林茂密,一棵棵高大的喬木好像巨柱巍然聳立,直插雲端。德國文藝理論家菜辛在《拉奧孔——論畫與詩的界限》一書中說:“詩描繪物體,只通過運動去暗示。詩人的妙技在於把可以眼見的特徵化為運動。”蘇軾兼擅詩畫,對詩畫各自的藝術特長和侷限有深刻的體會,因此他描繪長江上的這兩個絕島,不作靜態的刻劃,而是透過運動去暗示和展現。“崖崩”,寫山崖太陡峭而引發崩塌;“路絕”,寫山石滾落,堵塞了道路;“猿鳥去”,寫猿鳥驚惶四散,消失在深林中。“攙”(chàn),刺,插入,這個動詞也賦子靜穆的喬木以刺天的動態和氣勢。畫幅上並沒有猿鳥,但詩人不說“無猿鳥”而寫“猿鳥去”,彷彿他親眼見到猿鳥紛紛逃進了密林,這是詩人靈心虛構、無中生有的妙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