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范增論》閱讀答案

文言文《范增論》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一份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范增論》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歸未至彭城,疽發背死。

  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然則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慾殺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為以此去哉?《易》曰:‘知幾其神乎?’《詩》曰:‘相彼雨雪,先集維霰。’增之去,當於羽殺卿子冠軍時也。”

  陳涉之得民也,以項燕、扶蘇。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而諸侯叛之也,以弒義帝。且義帝之立,增為謀主矣;義帝之存亡,豈獨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與同禍福也。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久存者也。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也,豈必待陳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於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後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則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嗚呼,增亦人傑也哉!(選自《蘇軾文集》)

  1.下列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私:暗中勾結

  B.稍奪其權稍:稍微

  C.獨恨其不蚤耳恨:遺憾

  D.義帝必不能堪堪:經得起,忍受

  2.下列各組句中劃線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然則當以何事去則思知足以自戒

  B.羽既矯殺卿子冠軍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

  C.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泉涓涓而始流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書記載劉邦採用陳平的.離間之計,使項羽對范增產生了疑忌之心,削弱了范增的兵權。但蘇軾認為,項羽對范增的疑忌在受到離間前就已經存在。

  B.蘇軾認為義帝熊心也是一位賢明的君主,這從他專派劉邦入關、識別提拔卿子冠軍等事情上可以看出。因此從項羽殺卿子冠軍,就可以預見他必將殺義帝。

  C.蘇軾認為,項氏的興起,是因為立楚懷王孫熊心為義帝,但諸侯的背叛也由此而起,所以項羽不得不殺了義帝。

  D.蘇軾既批評了范增未能及時離開項羽反而想依靠項羽來成就功名的淺陋,也肯定了他在項氏霸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承認他確實是人中豪傑。

  4.把上面文言材料中的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A

  3.C

  4.(1)陳平雖然聰明,又怎能離間沒有疑忌的君主呢?

  (2)不採納他的意見,卻殺掉他所擁立的人,項羽懷疑范增,一定是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

  (3)為范增設想,如果當時有力量殺項羽,就殺掉,不能就離開他,難道不是堅毅的大丈夫嗎?(大意對即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