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陌生人現代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故鄉的陌生人現代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①當我們對於某件事物愈加思念的時候,往往並不一定意味著感情的加深。它其實極有可能在告誡我們,我們正在離它越來越遠。也就是說,我們其實是在失去。譬如故鄉。

  ②作家王鼎均先生說,故鄉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這大概是他切身的體會:鼎公少年避戰亂離家,在國內跋涉六千七百公里,再渡過臺灣海峽,飛越太平洋,橫跨新大陸,落在美利堅。在近七十載的時光中輾轉、流浪、漂泊,多少年他鄉作故鄉,而故鄉卻在空間的距離上越來越遠。對應他對故鄉的認知,從某種意義上,他就是自己祖先的化身。

  ③而我卻始終認為,故鄉是一個人最初的滋養之地,是一個人遠行的支點。我們從那裡落地生根,曾像牢牢紮根在家族血脈之中的一顆釘子,固守著自己的位置,並從故鄉獲得最初的所欲和所得。

  ④我們都曾是故鄉的好孩子,但也曾蛻變為故鄉的壞孩子——那麼多叛逆的我們,吆五喝六地騎著老式的單車在鄉間穿行,搗蜂窩、掏鳥巢、偷瓜果、打群架,像風攪動著村莊和原野的安靜。多年以後,我從歐洲的某部黑白老電影裡看到過高度相似的橋段。

  ⑤然而,無論是鼎公還是我,對於故鄉而言,我們都是陌生人。那麼熟悉的陌生人站在故鄉面前,故鄉卻再也叫不出我們的名字。我們的姊妹已經遠嫁他鄉,我們的兄弟已經漂泊多年。當我們走在故鄉的道路上,我們不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不認識我們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在我們的記憶裡翻騰的物事,卻在現實裡越來越少。

  ⑥故鄉還是故鄉,只不過已不再是我們的故鄉。村莊裡,原野上,那些我們不認識的孩子正在經歷著我們所經歷過的故事。他們在祖父祖母的故事裡睡熟,在高高的草垛上仰望天空。他們穿過掛滿燕子的電線,穿過鋪滿水草的河流,穿過麥田和炊煙的味道。他們的親人隨處可見,他們的夥伴招手便來。他們的內心是如此富有,富有得可以包裹住整個故鄉。回鄉之際,遇見他們,我們是膽怯的,因為我們總有“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感慨。

  ⑦父母尚在,老屋尚在,可故鄉已經沒有我們的位置了。從立志離開的那一刻起,我們的身份已經轉換為漂泊之客、局外之人。

  ⑧因為背叛,我們成為集體丟失故鄉的一代人。然而,是不是恰恰因為已經丟失,我們才在潛意識裡藉助看似毫不相干的參照物象不斷地去尋找,希望透過這種方式,抵達故鄉?

  ⑨有一年在武漢,某個黃昏,我在中國最大的河流岸邊看一群人垂釣,卻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心裡最小的河流——那條繞過我的故鄉的河流。我小的時候,我父親小的時候,我祖父小的時候,都曾在裡面捉魚逮蝦,也都曾扯開衣服撲進裡面,把自己當成水裡的魚蝦。那時候,陽光和風常常會透過蘆葦的縫隙,拍打著黑黝黝的脊背,有點兒癢。那時候,河流已經瘦小得不成樣子了,但是卻從未停止流淌。事實上,這只是故鄉的過去,只鐫刻在回憶裡。就像我們這些背離故鄉的人,每個人在離去之時帶走了它體內的一滴水——那條河流,它其實已經在幾年前乾涸。

  ⑩還有一次,在到處充斥著仿古建築的曲阜,我去拜訪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在氣勢恢宏的殿宇裡,先賢的坐像巍峨聳立。但我腦中浮現的卻是他周遊列國的多舛人生,是他在陳蔡的惶惶如喪家之犬的那一次逃離。我沿著明清走廊漫無目的地走著,涉足之處,處處可見諸如“仁者愛人”“有教無類”“逝者如斯”之類的漢字,那些漢字湊在一起,就像一張巨大的網,把我擒了進去。彷彿我就是他那三千弟子中的一個,即便逃離了三千年之久,還是要規規矩矩地回來,而來了,就需恭恭敬敬地拜服下去,聆聽自上而下的教誨。彼時,不知為何,我竟想起了幼時的啟蒙之師。當年,在故鄉的村小,他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寫下橫豎撇捺,教授我那些道德文章。他走路時的步伐,他誦讀時的聲調,似乎就在眼前耳畔,又似乎遙不可及、若有若無。於混沌中,我發現,不期而至的啟蒙之師的影像,竟與三千年前的先師重合到了一起。其實,我和這名啟蒙之師的感情並不是多麼親——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還健在。更甚至,我已經連他的名字都已經忘記了。

  我無意拿中國最波瀾壯闊的河流和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與我故鄉的那條河流、那名教師作比較。即使作比較,我也不敢大言不慚地說,我故鄉的那條河流才是最美的河流,我故鄉的教師才是最好的教師。

  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去往何方,見過如何壯美的`大河,遇見怎樣卓越的人物,我們內心深處與之產生共鳴的,往往來源於故鄉賜予我們的東西。從此到彼,即使我們背離了故鄉,它也在一直為我們牽線搭橋。也就是說,故鄉的河流,才是我們對於河流的最初認知;故鄉的教師,才是我們對於教育的終極理解。這些伴隨我們多年的故鄉之象,他們作為故鄉的一部分,被我們帶離故鄉,又時時催促著我們不忘回鄉。

  《故鄉的陌生人》現代文閱讀題目

  19.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吆五喝六:形容孩子們相互打鬧、大聲喧譁的樣子。

  B.橋段:被借鑑的電影經典情節或精彩片段。

  C.多舛:不同境遇。

  D.大言不慚:說大話而毫不感到難為情。

  2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當我們愈加思念故鄉的時候,可能正是在失去故鄉。

  B.作家王鼎均先生一生輾轉、流浪、漂泊,最終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C.因為曾經離開故鄉,背叛了故鄉,故鄉的孩子們並不歡迎我們回鄉。

  D.作者去曲阜拜見孔子,因忘記了故鄉啟蒙之師的名字而自責悔恨。

  21.文中“有教無類”“逝者如斯”這些詞語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請再寫出三個出自《論語》的成語。(3分)

  22.文章第③段寫道“故鄉是一個人最初的滋養之地,是一個人遠行的支點。”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23.文章第⑨段寫作者在武漢河邊看人垂釣,第⑩段寫到曲阜拜訪孔子有什麼作用?(6分)

  24.請你另選一篇有關故鄉的文學作品,與本文作比較,談談二者對故鄉的情感有何相同或不同。(4分)

  《故鄉的陌生人》現代文閱讀答案

  19.(2分)C(多舛:多指命運坎坷,不順)

  20.(3分)A

  21.(3分)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言而有信、巧言令色、精益求精、見義勇為、不恥下問、見賢思齊等。

  22.(6分)我們在故鄉出生成長;故鄉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歷和回憶;故鄉給我們最初的啟蒙教育和精神滋養。故鄉有我們的家族血脈,是我們遠行時固有的支點;遠行後與我們內心深處產生共鳴的,往往來源於故鄉賜予我們的東西,它一直在為我們牽線搭橋,催促著我們不忘回鄉。

  23.(6分)在武漢河邊看人垂釣讓作者想起在故鄉的小河裡捉魚逮蝦的美好經歷,到曲阜拜訪孔子讓作者回憶起了故鄉的啟蒙老師;用比較的手法寫出故鄉的河流雖小卻像長江一樣養育了作者的生命,故鄉的老師雖不知名卻像孔子一樣給了作者精神的滋養;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感激、熱愛之情。

  24.(4分)本文作者情感:雖然作者與故鄉漸行漸遠,有了疏離感,但依然感激、懷念故鄉。對其他作品的情感分析合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