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齡隱居》詩詞欣賞

《宿王昌齡隱居》詩詞欣賞

  《宿隱居》由常建創作,被選入《》。這是一首寫山水的隱逸詩。開頭兩句寫王昌齡隱居之所在、乃隱居佳境,別有洞天。中間四句寫夜宿此地之後,頓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瞭然。最後兩句寫自己的歸志,決心躍然。全詩善於在平易的寫景中,蘊含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顯豁,發人聯想。“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可見煉字功深,又可作對仗效法。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註解】:

  1、唯:只有。

  2、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

  3、餘:我。

  4、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5、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

  6、群:與……為伍。

  7、隱處:隱居的地方。

  8、藥院:種芍藥的庭院。

  9、滋:生長著。

  【韻譯】:

  清溪之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雲。 松林中間明月微露,灑下清輝似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濃,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講解】:

  常建和王昌齡是開元十五年同科進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他們仕途的經歷和歸宿卻不大相同。常建只做過縣尉,以後便辭官歸隱。王昌齡雖然仕途不順,卻始終沒有退隱。題目“宿王昌齡隱居”,一是指王昌齡出仕前隱居之地,二是說當時王昌齡並不在那裡。

  詩人細緻地描繪了王昌齡隱居之處的自然景色,讚頌了王昌齡的清高品格和隱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詩描述平實,意味含蓄,發人聯想,平易的寫景中蘊含著比興寄喻。

  山水的人文特點與詩人的關係

  中國的山水田園詩源遠流長,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物件,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遼闊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悠閒生活的嚮往。早在《》中就有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句,後來至全力寫田園詩,是田園詩的第一座豐碑,南朝的謝靈運、謝眺等詩人大量寫山水詩。此後,山水田園便成了詩人們經常表現的題材。到了盛唐時代,山水田園詩進入了繁榮時期,出現了以寫山水田園詩為主的詩人群,人們稱之為“山水田園詩派”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經濟空前繁榮,社會安定,南北統一,給人們提供了怡情山水的物質條件,使人們能四處遊覽,對自然美的鑑賞能力也不斷提高,漫遊之風在文人中間吹開。另外,隱逸之風在唐代也很盛行,唐代士人把隱居待仕當作與應舉求官並行的政治道路,而隱士的生活正是與山水田園分不開的。加上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鬥爭,使得一些文人身在官場而心存江湖,嚮往到山水田園中盪滌汙濁,平息紛爭,求得安寧。

  古代很多文人因仕途不順官場失意或是遭受貶謫而寄情山水,或是宣洩情感或是逃避現實抑或是真心隱逸,大自然鍾靈毓秀鬼斧神工的美景給了多愁善感的詩人們無盡的靈感,因而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常建就是其中之一。

  常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但是隻做過盱眙縣縣尉這樣的小官,仕途不稱意長期隱逸。我沒有找到此後他再次努力求取一官半職的資料,也許他也樂於往來名山大川之間,從他的詩中很少看到不能做官的牢騷,而更多得是陶醉於山水田園間的美好感受,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其描寫田園風光、山林逸趣的詩,意境清迥,語言洗煉自然,藝術上有獨特造詣,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詩歌表現的藝術性

  常建和王昌齡是開元十五年(727)同科進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王昌齡同樣仕途坎坷,卻並未退隱。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詩中景物描寫由遠及近,層次分明。開篇交代王昌齡隱居附近的環境,將整個畫面置於一個有清溪有孤雲的環境,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氣氛。首聯寫清溪水流入石門山深處,見不到頭,隱居的地方只有孤獨的白雲。溪水、白雲都是隱者居處的象徵,而一個“清”和一個“孤”則著重突出了清高之感,從側面寫王昌齡品行高潔。

  視野慢慢從遠處拉回,看到的就是附近的松樹和樹枝間隱現的明月。明月不知今晚茅屋換了主人,還是為王昌齡灑下清光,這裡同時暗示王昌齡不在,只有作者一人,更體現出環境得清雅和孤寂,襯托王昌齡的清高。

  再下來就是茅屋周圍的景物,花的影子彷彿也同作者一樣借宿在茅屋,種滿蒔藥的院落因為久無人來而滋生青苔。這樣一個安恬的夜晚,在月光的映照下蒔藥的色彩和青苔的翠綠都是淡淡的,構成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宿”字賦予花人的情態,顯得尤為生動。這裡也透露出王昌齡雖然隱居但並未意志消沉,熱愛生活的他將住處裝點的別具情趣。

  尾聯表達自己隱居的志向。“鸞鶴群”出自江淹《的登廬山香爐峰》“此山具鸞鶴,往來盡仙靈”,表示將與鸞鶴仙靈為侶,隱逸終生。此時王昌齡已外出重返仕途,這裡用了一個“亦”字,表示願和王昌齡一同歸隱。

  常建的山水田園詩通常會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一定的道理髮人深省,殷璠贊其詩“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這首詩一方面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鍾情于山水,淡泊寧靜、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的情懷,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復返自然後的一種寧靜閒適的生活情趣,同時又摯地表示諷勸和期望仕者王昌齡歸來的意向。因而在構思和表現上,“唯論意表”的特點更為突出,終篇都贊此勸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達,使王昌齡隱居處的無情景物都充滿對王昌齡的深情,願王昌齡歸來。

  自己的感受

  整首詩給我一種安靜、寧謐、清幽、閒適的感覺,景物描寫非常傳神美好,畫面感強烈,我在讀詩的時候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彷彿置身於深山中,煩惱一掃而空。景物動靜結合,流動的溪水、漂浮的白雲、挺立的`松樹和樹枝建時隱時現的明月映照進茅屋的花影、庭院中的苔紋,使整個畫面生動鮮明。由此我想到是人的隱居生活應該是自得其樂的,拋開了俗務的纏繞,每日欣賞風景,吟風弄月,逍遙自在。

  【評析】:

  這是一首山水隱逸詩,在盛唐已傳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韻派”的推崇,同《題破山寺後禪院》併為常建代表作品。 常建和王昌齡是開元十五年(727)同科進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後的經歷和歸宿卻不大相同。常建“淪於一尉”,只做過盱眙縣尉,此後便辭官歸隱於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齡雖然仕途坎坷,卻並未退隱。題曰“宿王昌齡隱居”,一是指王昌齡出仕前隱居之處,二是說當時王昌齡不在此地。 王昌齡及第時大約已有三十七歲。此前,他曾隱居石門山。山在今安徽含山縣境內,即本詩所說“清溪”所在。常建任職的盱眙,即今江蘇盱眙,與石門山分處淮河南北。常建辭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繞道不遠,就近到石門山一遊,並在王昌齡隱居處住了一夜。 首聯寫王昌齡隱居所在。“深不測”一作“深不極”,並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說清溪水流入石門山深處,見不到頭。王昌齡隱居處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門山上,望去只看見一片白雲。齊梁隱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對齊高帝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因而山中白雲便沿為隱者居處的標誌,清高風度的象徵。但陶弘景是著名闊隱士,白雲多;王昌齡卻貧窮,雲也孤,而更見出清高。清人徐增說:“惟見孤雲,是昌齡不在,並覺其孤也。”這樣理解,也具情趣。 中間兩聯即寫夜宿王昌齡隱居處所見所感。王昌齡住處清貧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謂“茅亭”。屋前有松樹,屋邊種花,院裡蒔藥,見出他的為人和情趣,獨居而情不孤,遁世而愛生活。常建夜宿此地,舉頭望見松樹梢頭,明月升起,清光照來,格外有情,而無心可猜。想來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換了客人,依然多情來伴,故云“猶為君”,“君”指王昌齡。這既暗示王昌齡不在,更表現隱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獨的,而抬眼看見窗外屋邊有花影映來,也別具情意。到院裡散步,看見王昌齡蒔養的藥草長得很好。因為久無人來,路面長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藥草卻滋養了青苔。這又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寫隱逸情趣的同時,流露出一種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現得含蓄微妙。 末聯便寫自己的歸志。“鸞鶴群”用江淹《登廬山香爐峰》“此山具鸞鶴,往來盡仙靈”語,表示將與鸞鶴仙靈為侶,隱逸終生。這裡用了一個“亦”字,很妙。實際上這時王昌齡已登仕路,不再隱居。這“亦”字是虛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說要學王昌齡隱逸,步王昌齡同道,藉以婉轉地點出諷勸王昌齡堅持初衷而歸隱的意思。其實,這也就是本詩的主題思想。題曰“宿王昌齡隱居”,旨在招王昌齡歸隱。 這首詩的藝術特點確同《題破山寺後禪院》,“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詩人善於在平易地寫景中蘊含著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顯豁,發人聯想。就此詩而論,詩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齡從前隱居的舊地,深情地讚歎隱者王昌齡的清高品格和隱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誠摯地表示諷勸和期望仕者王昌齡歸來的意向。因而在構思和表現上,“唯論意表”的特點更為突出,終篇都贊此勸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達,使王昌齡隱居處的無情景物都充滿對王昌齡的深情,願王昌齡歸來。但手法又只是平實描敘,不擬人化。所以,其動人在寫情,其悅人在傳神,藝術風格確實近王、孟一派。

  【作者介紹】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常建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其實他對現實並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責,這在佔相當比重的邊塞詩中尤為明顯。有《常建集》。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選語精妙,境界超遠。 常建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淪於一尉,士論悲之。詩一卷。

  【英漢對照】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清溪深不測, 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 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 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 西山鸞鶴群。

  AT WANG CHANGLIN' S RETREAT

  Chang Jian

  Here, beside a clear deep lake,

  You live accompanied by clouds;

  Or soft through the pine the moon arrives

  To be your own pure-hearted friend.

  You rest under thatch in the shadow of your flowers,

  Your dewy herbs flourish in their bed of moss.

  Let me leave the world. Let me alight, like you,

  On your western mountain with phoenixes and cranes.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