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不煩的成語故事

要言不煩的成語故事

  要言不煩:泛稱說話或寫文章時,言語簡明扼要、不煩瑣。小編收集了要言不煩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釋義] 要:簡要;煩:煩瑣。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一點不羅嗦。

  [語出] 《三國志·魏書·管輅傳》:“裴松之注引《輅別傳》:“輅尋聲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論《易》也。’晏含笑而贊之;‘可謂要言不煩也。’”

  [正音] 要;不能讀作“yāo”。

  [辨形] 煩;不能寫作“凡”或“繁”。

  [近義] 言簡意賅 簡明扼要

  [反義] 長篇大論 洋洋灑灑 拖泥帶水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於說話或寫文章。一般作謂語、賓語。

  [成語故事]:

  三國時的魏國有個叫管輅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術。他有一個好朋友叫何晏,是個玄學家,精通《老子》《莊子》與《周易》,喜談玄理,是魏晉時清談之士的領袖人物。西晉人陳壽在《三國志.管輅傳》裡記載了他們之間發生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管輅邀請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談論《易經》義理,談得非常通透明曉,簡直成了一種高階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讚歎說:“談論陰陽之道,恐怕這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比得過你。”

  當時還有個叫鄧颺的人也坐在旁邊,他在這方面顯然還是個未入門的人,他此時還是糊里糊塗的,就向管輅問道:“人人都說您精通《易經》,但您剛才談論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涉及《易經》的辭義,這是什麼緣故呢?”

  話音未落,管輅便應聲答道:“真正精通《易經》的人,是不隨便談論《易經》的。”

  聽了這機敏又深奧的話,何晏含著笑說:“這等答覆真是太妙了,要言不煩,越是精要的話越不會煩瑣難懂呀。”

  這之後,人們便用“要言不煩”一詞,泛稱說話或寫文章時,言語簡明扼要、不煩瑣。要,重要,精要;煩,煩瑣,麻煩。

  [造句]:

  1. 那本書要言不煩,令人百讀不厭。

  2. 作者在緒論中發凡起例,要言不煩。

  3. 他的.發言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句,但要言不煩。

  4. 新聞報道的要求不但要新穎及時,更重要的是要言不煩,簡明扼要。

  5. 您這篇文章真是言簡意該,要言不煩。

  6. 對於較為次要的歷史人物,如五代吳越王錢,也能要言不煩地評價他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

  7. 能夠提綱挈領,要言不煩,並配合文字敘述設計了有關表格。

  8. 發言的人謹守要言不煩的原則,必可提升會議的品質及效率。

  9. 這段話要言不煩,對管仲做了全面的肯定性評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