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1月24日,我們xx年新入職教師終於迎來了屬於我們的新教師培訓。教育局及教師發展中心的領導都說這次的培訓安排的有點晚,但在我看來,只要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培訓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因為在不同的時期我們需要不同的學習來提升自己。以下是我對於兩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第一次他們的經驗指引我們

  第一次學習內容豐富,從中我深感受益匪淺,讓我度過了充實的一天。聽講座對我來說是一種洗禮,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透過各位老師的講述,我明白了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做的更好。柏老師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修整校舍,克服層層困難,組織愛心小組幫助殘疾女孩,她的身上透露著人性最偉大的光輝。李老師用一個個讓人深思的故事,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冰山理論讓我們明白成功的背後是堅實的努力,什麼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打破雞蛋理論使我們認識到成長不應該是在外界壓力下的成長,而應該是由內而外的改變,雖然改變的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卻是甘甜的!宋老師的成長曆程向我們詮釋著,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只要矢志不渝、腳踏實地、認真幹、努力做,一樣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吳老師的演講使我知道在以後的具體工作中我應該怎麼做才可以符合要求,少走彎路!

  一天的培訓短暫而又豐富,我從四位身上學到了許多,在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道路上我才剛剛起步,我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第二次白板技術幫助我們

  以前對電子白板略有耳聞,只知道是高新技術產品,對教學很有幫助。但電子白板對教學到底有哪些幫助?電子白板和傳統的PPT有何不同?究竟如何運用?我是一竅不通。透過這次的培訓,我明白了電子白板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和參與提供了一個極其便捷的平臺。透過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製作簡便,不需專業技能。

  沒有經過專門培訓和一定電腦專業技能,要做出一個精製的互動式課件對一般教師似乎不太可能。而電子白板透過簡單培訓,一般的老師就很容易上手。那些初學者也能製作出一些簡單的互動式課件,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二、白板運用,最佳化課堂

  恰當地選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並茂的動態傳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最佳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三、白板課件具有強大的互動功能

  白板技術為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方便。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利用白板讓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完成課堂練習,定時自動收繳學生作業,並能當堂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總結,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解決本節課堂上新生成的問題。

  四、白板的方便快捷

  教師不必擔心板書時黑板使用不夠,不必再受到粉塵對健康的損害。在互動式白板上操作電腦,利用智慧筆直接書寫,使用板擦隨時修改,寫完一頁系統能自動儲存,不需要的地方可以利用幕布遮擋,重要的也可以利用聚光燈凸顯,並可以在註釋功能下對原來的文件、網頁等進行修飾、批註。學生上課時也會被資源庫中更多的畫面圖解吸引而專心聽講,最後還可以將整節課的板書內容來個回顧,加深學習印象。

  以上是我透過培訓體會到的,而如何熟練地使用它發揮它,仍需要我接下來不斷的摸索、嘗試。總之,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電子白板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它的功能更強大,可操作性強,且操作方法簡單易行,課堂更加靈活機動。我要繼續鑽研電子白板,並把這項技術應用於我的教育教學中,實現互動式的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效果,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學習興趣。

  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九天的培訓轉瞬即逝,雖然只有短短的九天,但是在這九天裡,我們每一個人都彷彿受到心靈的洗禮,感受頗深,現將自己的體會總結如下幾點:

  一、經過此次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正如韓愈所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播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這個意思,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第四,教師是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而作為一名新教師更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

  第五,教師是朋友,“良師益友”就強調了作為教師要懂得和學生做交心的朋友,師生之間相處要融洽,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

  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裡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裡學等,作為教師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裡特點、心裡困惑、心裡壓力等,並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裡品質。

  二、對教師工作的基本內涵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

  認識到了教師責任的重大,要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具備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拼博精神,這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更要“愛生如子”時時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的利益為重,處處用真情去打動學生。新時代的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先進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和比較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力。對待學生要多問“為什麼?”還要多鼓勵、多安慰、經常開導,說實話,少說諷刺的話,冷淡的話,傷人的話、威脅的話。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三、培訓為我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訓中,聽了幾位老師為我們總結的工作方法,我認為當好一名老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用一點情感;多一點善意;講一點差異。

  第二,把眼光放遠一點;把工作做實一點;把金錢看輕一點;把名譽看淡一點。

  第三,教育方式要改變;教師角色的變化;學習方式的變化。

  更使我認識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四、培訓使我瞭解瞭如何做一個好教師。

  1、要學會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其它的,要做到多而廣。同時我們也要學會處事。教師從事的畢竟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方便些。

  2、要學會公平,對待學生要講究原則,應一視同仁,不能歧視後進生。如果是優等生犯了錯不能從輕處理。

  3、要學會愛學生,不管學生做了什麼,你都要真心實意,關心愛護學生,體貼理解學生。讓學生覺得你始終是愛他們的。

  4、要定教學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

  五、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在本次培訓中,教育局領導、和參加講座的老師,他們的講話,從頭到尾始終貫穿一箇中心,那就是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其一是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自己所處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等。其二是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的工作生活態度。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小學教師,在日後工作中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很多,只有透過反覆地研究和領悟,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著一顆為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著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

  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9月14日和15日我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新教師入職”培訓活動,聽了北京教育部遲希新教授和xx進校幾位老師的講座,透過2天的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收穫頗多。這次培訓的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對高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概論職業道德修養和多媒體上機操作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透過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學習,獲得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4日上午,遲希新教授講授了“如何當一名合格的教師”。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只要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工作務實、業務紮實等幾個方面就可以了。但隨著自己工作六年來的不斷學習與總結,透過專家的講授,我在思考:時代在變,對教師的要求也在變,尤其是面對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說,更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為自己充電。

  一、做學習型的教師

  在如今知識爆炸、資訊更新加劇的社會現實中,也許我們有繁忙的工作,有瑣屑的世務,也許我們身體疲憊,心力交瘁,也許我們迷於娛樂,忙於社交,但是,作為一名教師,還是應該以書本為伴,以讀書為樂。

  而讀書,不妨讀得雜一些。不同風格、主題的閱讀能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豐富的知識,還有廣博的視野,這樣教學中才更有底氣。同時只有愛讀書、會讀書的老師才會教出愛讀書、會讀書的學生。閱讀是學習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是教師最重要的事情,在閱讀中思考才讓我們幸福快樂的教育生命得到強大的支撐!我想,我要做讀書學習型的教師,在閱讀中成長著、幸福著。

  二、做反思型的教師

  如果日復一日,教學卻不及時反思,我們的教學將進入一種麻木的“教書匠”狀態。如果我們不坐下來思考一下,那麼我們太容易隨波逐流,如果我們不坐下來思考一下,那麼我們做了許多徒勞無益甚至有害學生身心發展的工作而自己卻不知道。“一天的思考,勝過一週的徒勞”,只有思考能幫助我們從無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幫助我們從有效走向高效。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的教後記就不該有時在“補”中完成,而應該是真正的教後反思,用最樸實的語言記錄真實的所想、所思、所感。同時在生活中,更應活躍著一顆執著於教育的“敏感的心”,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不經意的一句話語,誰說不能引發我們對教育的思考呢。

  三、做快樂型的教師

  遲教授一直問我們一個問題:“你們教學幸福嗎?”,在以往教學實踐中,我有時也因為壓力而感到煩惱,但是我想我們還是應該做一名快樂型的教師。因為只有快樂,才能始終保持一種激情,只有快樂,才能將心中的溫暖與歡樂播撒。成長必須經歷痛的里程,但痛並快樂著更是一種成長。

  四、做理解型的老師

  把握教育規律,通曉教學原則,瞭解學生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關愛學生,視他們為自己的孩子,給予孩子家長般的關懷,學生肯定喜歡老師,喜歡老師才會喜歡老師的課,所謂愛屋及烏,親其師、信其道。老師和和學生交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素養,嘗試著瞭解學生,不要盲目地批判學生,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讓孩子有完整的表達機會,並給予溫馨的回應。

  總之,遲教授的課很有感染力,對我觸動很大,我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