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進校園徵文3000字

廉政文化進校園徵文3000字

  說到廉政,許多人會很自然的想到,那是做官的事,關咱小民百姓何事?不錯,做官的人手中有權力,有貪的機會,所以為官者如果缺乏廉政品德,無視黨紀國法,他就會貪,就會成為碩鼠.更為嚴重的是,因為官場貪風一開,世風也必將快速傾塌,民心迅速失去,國家的大廈很快就會崩塌。遠的不說,就說近現代的兩個例子:清自乾嘉始,官貪吏掠,雖有道光之節儉、光緒之勤政,也無法挽救大清王朝之滅亡;蔣家王朝以絕對優勢兵力敗於小米加步槍的共產黨軍隊,絕非戰之罪,導致民心喪失。得民心者得天下,古言千真萬確。所以,歷代有作為的君王無不特別重視吏治的清廉,由此,我們也就明白:明之朱元璋、清之雍正,對貪官汙吏大開殺戒的道理了。

  然而歷代王朝都不缺乏清正廉明的官員,公堂之上也多掛有“清正廉明”的箴言牌匾,而歷代王朝又都未能倖免因腐敗而滅亡的命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都沒有從教育的根本上抓起。雖然中國古代優秀的讀書人都秉承儒家文化修身養性的傳統,但畢竟只是個人的自覺意識和行為,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自覺意識的。

  因此,廉政道德、廉政意識,必須從教育抓起,從根本抓起,這是民族復興和長盛不衰的百年大計。

  教育的改革發展,是關係到未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現代化目標的實現、關係到中華民族是否能保持持久生命力和強烈競爭力、關係到社會主義祖國的前途命運的大問題。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過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並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考量師生的優劣,而忽視了學生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道德倫理、價值觀念,這不能不說是走進了一個急功近利的誤區。

  要知道,道德的力量是能夠凝聚一個民族精神、規範民族行為的,胡惠林在《國家文化安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策論》中說:“文化的生存狀態不僅積澱著一個民族和國家過去的全部文化創造和文明成果,而且還蘊含著它走向未來的一切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基因。”

  廉政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一塊非常重要的部分,歷代名人的上疏、家訓、人生總結中關於廉政、清廉、修身等方面的名言箴言代不絕書。治國要廉儉,李世民《帝範》要求自己“儉以養性”,而他的大臣魏徵上諫“戒奢以儉”;做官要廉儉,《官箴碑》勸為官者“公生廉,廉生威”;齊家要廉儉,王昶《家誡》“覽往事之成敗,察將來之吉凶,未有幹名要利,欲而不厭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祿者”;修身要廉儉,孟子認為大丈夫應該“貧賤不能移”,王陽明《傳習錄》指出“清新寡慾,持志不動,不受聲色犬馬之誘惑”;教子要廉儉,司馬光《訓子孫文》“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姜廣輝在《儒家的現代意義》中說:“治本的辦法是從道德入手,改善人性,人好,一切都好!若每個人的行為都符合道德規範,那人與自然、人與人的許多矛盾便會自然化解,人類未來的前途便會充滿光明。”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政儉樸文化引進校園,作為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之一,是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是當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競爭力的長遠戰略。

  那麼把廉政文化引進校園,建設廉潔高雅的校園文化,我們教師應當如何去做呢?

  作為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廉政文化走進校園並作為學校道德教育內容的深遠意義,樹立強烈的義務感和責任感。

  要想徹底地根治腐敗,不僅是政策與法律的事,不僅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事,更是全民族的大事;根治腐敗不僅靠法律的力量,也要靠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建設要從教育抓起,從孩子們抓起,使他們從小就牢固地樹立廉潔淡泊的意識品格,一代人有了這樣的意識與品格,一代代人有了這樣的意識與品格,敦勵風俗,化成民族血液,那樣,我們未來的民族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呢?我們未來的民族一定是一個具有高尚道德的民族、一個廉潔儉樸的民族、一個充滿生機的健康民族、一個具有強力競爭力的民族。我們為我們未來的民族盡到我們佈道者、播火者的責任,我們為我們未來的民族作出平凡而又偉大神聖的貢獻。雖百年之後,我們也會含笑看祖國之昌盛、民族之富強、子孫後代之幸福。我們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光榮稱號!

  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道德的修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人必先正己。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淡泊名利,廉潔從教。

  如何加強自身的修養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