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古詩中的愛國情懷作文

感悟古詩中的愛國情懷作文

  在我國的古詩詞裡面,有很大篇幅都是在述說愛國情懷。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感悟古詩中的愛國情懷,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感悟古詩中的愛國情懷作文(一)

  讀完宋代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示兒》,心裡總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分,更加讓我為之動容的是短短四句話,卻強烈地表達了陸游那熾熱的愛國情懷。這首古詩主要寫了陸游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28個字,字字珠璣,發自詩人肺腑,真摯感人。“家祭無忘告乃翁”寫出了陸游在彌留之際,卻還依然為祖國的安危、建設著想,表現出他執著而強烈的愛國熱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可以看出詩人豁達的生死觀,他並不怕死,只是為不能看到支離破碎的國家重新統一而悲傷,可見陸游是一個十分愛國的詩人。

  詩人對國家的愛是多麼強烈而真摯啊!這種愛國情感,是一種高度的,境界達到頂峰的,任何事物和感情都沒法阻止這種感情昇華。從根本上去想,愛國的感情不像人與人之間的多種多樣的感情,因為愛國就是愛國,國家只有一個。可是想一想,無數的愛國的人,都用自己的行動報效祖國,他們的愛國卻不為所有人知道,就像那些在戰場上戰死的戰士,他們的名字也不全都是載入史冊的;但是,詩人的愛國被人傳頌千古,並且成為了愛國的典範。典範之所以稱作典範,是因為這種愛國具備了所有愛國者的精神品質:面對國家衰敗的悲痛、堅信國家安定的決心,還有時時想要報國的渴望。當然,只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詩人的愛國思想中,具備了一樣最為珍貴的品質,那就是一種高境界的信仰。這種信仰完全地將詩人與國家連在了一起,表示國家的一切不一定全是詩人的,但詩人的一切都是屬於國家的。詩人知道,死去之後沒有復活的可能,而且死後將沒有頭腦和一切感官,一切都將是空虛。然而,詩人並沒有就讓愛國思想和精神隨著他的死去而消失,而是埋葬自己的肉體,讓對國家的.愛永遠在人間。是什麼證明了這一點呢?——詩人把所見所想以及意願都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啊。遙感先人們的愛國精神,如果沒有這些愛國人士,哪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牢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因為他們的存在,祖國才變得繁榮富強。

  是他們讓我們的國家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貧窮走向富裕、從黑暗走向光明,讓中國成為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我們這一代孩子生長在這麼優越的環境裡,一定要向愛國志士們學習,勤奮學好每一門功課,爭取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社會多做貢獻。

  感悟古詩中的愛國情懷作文(二)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宋代詩人陸游在臨死前留下的千古佳句。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他寫了很多充滿愛國主義情懷的詩篇,《示兒》便是其中一首。在挫折之中,陸游從未忘記自己的思想,直到自己將離開這個世界了,也還想著自己的抱負。

  最能夠讓我們到陸游的愛國情懷的句子,自然是《示兒》中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大致意思是說:朝廷的軍隊在收復了淪落金人手中廣大土地的時候,家裡祭奠的日子裡,別忘記告訴你們的父親。陸游至始至終都想著國家的統一,這樣的精神實在是讓人肅然起敬。

  我細細品味著陸游的《示兒》,不禁想到了2008年奧運會,我們國家體育代表隊在奧運會上獲得了輝煌成績,金牌榜上是第一,而且超過了美國,中國人得到了從所未有的最高尊嚴,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變得更加耀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無比的激動,為什麼呢?源自是我們每個人的愛國心,祖國強大,體育才能強大,體育強大證明我們祖國在不斷強大。我也為陸游感到惋惜,一個大詩人,不能為收復中原出力,也不能看到中原迴歸,在憂患悲傷中度過了晚年。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你的子孫後代已經實現了你的夢想,在五千年文化底蘊下,我們迎來奧運開幕,在舉世矚目中,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在我看來,《示兒》是一首經典的詩文,陸游更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示兒》幾乎概括了埋藏在他心底的所有愛國情懷,如果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有陸游這樣的精神,相信我們的國家將更加強大。

  感悟古詩中的愛國情懷作文(三)

  愛國詩是我國古典詩詞中最濃烈奔放的一枝奇葩,充分展現了我國曆代詩人熾烈的愛國情懷。愛國詩的內容極其豐富,有的揭露入侵者的殘暴兇殘;有的熱情謳歌民族英雄,愛國將士;有的直抒報國之志,表現民族自尊心;有的表現對國家命運的憂慮,抒亡國之痛,去國之恨,思國之情;也有揭示淪陷區人民的痛苦,企盼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所有這些內容的詩篇,可以說詩人都使用血淚寫成的,它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愛國精神的最突出最強烈的表現。

  較早的代表人物要首推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憂國憂民,滿腔熱忱,卻不被昏庸的楚懷王任用,反遭流放。坎坷的政治命運並不能削弱他對楚國的一片赤誠,在他的代表作《離騷》裡,詩人寫道:“豈餘身之憚秧兮,恐皇輿之敗績。”(並不是害怕自身遭到禍害,只是擔心國家會一敗塗地。)“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詩人泣涕長嘆,只為人民的艱難。在《國殤》一詩中,屈原更是刻畫了忠勇剛強,冒死迎敵進行慘烈搏殺的戰士形象,謳歌他們英靈永在,浩氣長存,寫出了千古以來炎黃子孫所崇尚的愛國精神。熱愛祖國的深情,貫穿屈原的一生,熔鑄了他的人格,輝映著他的詩品。

  愛國詩一直在的長河裡閃耀著光輝。曹植在《白馬篇》中唱出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雜詩七首》中也表示了“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優”。晉代傅鹹《左轉詩》中也有“死而利國,以為己榮”的句子。我們初中教科書中的《木蘭詩》,更是表現了女子為國殺敵的豪情。

  唐代是我國詩歌創作的繁榮時期,愛國詩詞也相應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句,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少年行》),“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原得此身長報國,何須身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等。唐代社會經濟發展很快,統治階級拓疆掠土,唐王朝成為一個世界強國。在這種背景下,立功邊庭,名垂青史一直是文人最為嚮往的。這種豪情在李賀的作品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在《南園十三首》中大抒報國立功之志,其中一首寫到,“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吳鉤:寶劍名;凌煙閣,唐太宗曾記敘功臣的名字,放在凌煙閣。)身體多病,一向羸弱的李賀也要拿起利劍,攻城拔寨,博取萬戶侯,名垂青史。

  唐代著名詩人中,杜甫也寫了不少愛國詩歌。但由於杜甫正處在安史之亂的動盪年代中,所以他的詩總飽含著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和對人民悲慘生活的哀痛,如《春望》,《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別”等。

  愛國詩詞的大發展出現在宋代,尤其在南宋。在靖康之變後,南宋統治者偏居一隅,儘管統治集團屈節求和,但人民的愛國熱情異常高漲,反映到文學中,就是愛國詩詞的大發揚。陸游與辛棄疾的作品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這是陸游於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在嘉州(今四川樂山)知州任上所寫的《金錯刀行》。此前一年,陸游在南鄭前線參加了火熱的抗金斗爭,心潮澎湃,久難平靜,故作此詩。詩人以不能殺敵立功,名垂青史為恥辱,但這不是隻為個人功名,而是一心報國。在漢水之濱的南鄭從軍,看到積雪如玉重巒高聳的終南山,更是豪情萬丈,並情不自禁的高呼:“楚人能發誓雖剩三戶也要滅亡秦國,難道我們堂堂大宋帝國就沒有能人了嗎?”把收復失地的信心和“中國”必勝的豪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辛棄疾在《賀新郎》中寫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詞中暗用“女媧補天”的典故,表達了挽狂瀾於既倒,恢復祖國河山的熱切願望。

  另外,陸游“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等等都是愛國詩的傑作。除陸辛二人外,曾鞏,陳與義,范成大,張孝祥,李清照,陳亮以及岳飛,文天祥等人的作品大都輝映著愛國主義的光芒,他們共同把愛國主義詩詞的創作推向高峰。

  到了明末和清末,隨著民族危機日益加深,愛國詩人再次奏響了抗敵救國的主旋律。如明末陳子龍的“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夏完淳的“縞素酬家國,戈船決生死”;清末詩人黃遵憲的“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譚嗣同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梁啟超的“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煮不平”,秋瑾的“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等等,無不令人蕩氣迴腸。在明清詩人中,林則徐以禁菸強國,勇抗外侮的民族英雄形象讓後人景仰,而從他的詩中,我們更能領悟他深深的愛國情懷。在禁菸受挫被貶伊利的途中,林則徐給友人陳子茂寫了兩首詩《次韻答陳子茂》。在其中一首詩中詩人寫道:“小醜跳樑誰殄滅?中原攬轡望澄清。關山萬里殘宵夢,猶聞江東戰鼓聲。在《示家人》一詩中又寫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以此來表現他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犧牲一切,無所畏懼的愛國情懷。

  愛國精神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於世界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脊樑。偉大的愛國詩人們所抒寫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不朽鉅作,必將激勵著後人以更大的熱情獻身於自己的祖國!

  感悟古詩中的愛國情懷作文(四)

  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和精髓,透過一首首詩歌的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文字的藝術和作者越過時空傳遞的那種情感和意境。其中,讀後最讓我感動的,是許多流傳千古的愛國詩篇。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大詩人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表達的是南宋詩人林升不甘心偏安一偶,憂國憂民的悲憤心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展現了范仲淹一心為公,報效祖國的無私情懷;“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陸游在臨終之時,最牽掛的仍然是國家的興亡安危。

  在眾多的愛國詩篇中,我最喜愛的,是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每次讀到這首詞,我都會為那種磅礴氣勢而熱血澎湃,為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就是我從這一首首愛國詩篇,一個個愛國詩人那裡所感受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