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點贊“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的作文

初二點贊“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的作文

  【一:十個全覆蓋話家鄉變化】

  為宣傳助力全市推進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基層黨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市委宣傳部組織全市新聞戰線開展“走千村萬戶 講精彩故事”助力“十個全覆蓋”媒體記者基層行活動。本報從今日起推出《“走千村萬戶 講精彩故事”助力“十個全覆蓋”媒體記者基層行》專欄,透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出一系列生動感人、思想內涵豐富、形式新穎的新聞作品,講述通遼市農牧業更強、農村牧區更美。

  為全面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選派100餘名機關幹部下基層,組成43個工作隊,包聯推進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產業發展等工作。侯澤瓊就是這時被派駐到遼河鎮平安堡村,成為包村幹部隊伍中的一員。作為一名駐村幹部,駐村3個多月來,她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沒有節假日,與基層群眾打成一片,走地頭、查民情,聽民意、解難題,切實將惠民好事辦好,讓群眾滿意,拉近與百姓間的距離。

  如今,小侯說起平安堡村的情況如數家珍,全村300戶、1200人,周邊有哪些企業,哪家在哪條街,哪條街有哪些情況,她都非常清楚。

  最近,開發區調整駐村方案,小侯又接到通知,她將要她去別的村駐村,張偉亮知道後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那不行!我得找李書記給你要回來!”村民也說“侯大磨嘰一走沒意思了”。小侯其實也捨不得離開這個村子,記者跟她一起走在村裡時,67歲的五保戶張昭文看到小侯,一定要小侯去家裡坐一會喝杯水,超市的老闆娘徐國華看到小侯就熱情地對記者說:“我們嘮到一起了,沒事的時候嘮嘮工程進展,嘮嘮村裡的事。來我這喝杯水,每天看她挺忙乎……”

  小侯說,駐村的工作很鍛鍊人,跟著村民一起在施工現場吃著白菜燉豆腐,幫著工人搬磚,看著工人砌牆、拉線……學會了很多,從一開始剛到村裡不知道怎麼工作,到現在的一切轉變,侯澤瓊說收穫太多了。在村民家的灶堂邊、板凳上的家常話、貼心話讓侯澤瓊難忘,為村民排難解憂的一幕幕讓侯澤瓊難忘,村民對她濃濃的熱情讓她難忘……

  【二:點贊十個全覆蓋,謳歌家鄉新變化】

  南木,一座美麗的朔方小鎮,它不如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卻也簡樸純真,就像是一個孩子,在大山腳下的人們感激著大山的恩惠,迅速發展著,也為大山帶來了生機。

  一個孩子成長起來,需要動力,更需要的是呵護,好讓他的心靈漸漸成熟起來。“十個全覆蓋”,這項利民政策實施了。這一陣春風,吹熟了整個南木小鎮。

  南木這個小鎮成長起來了,原來泥的舊街巷,在下雨天一踩就會下去的'路不見了蹤影;小區裡面有了產品琳琅滿目的便民超市;一群正處在夕陽年紀的爺爺奶奶有了活動廣場,每天傍晚音樂一響起,老人們聚集在一起跳著歡快的廣場舞,享受晚年的幸福。這些老人在“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中,早已享受了養老保險,各個都沒有了後顧之憂,自然精神飽滿,幸福快樂。

  一棟棟高樓也拔地而起,這是棚戶區的改建工程,國家給予了一定的補助款,使人們搬進的新居。現代化的裝修設施,“四通”在這裡全部覆蓋了。

  南木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這真是令人興奮不已,南木成熟了,他脫去了小巧的衣裳,換上了寬大的襯衫。南木還沒有完全的長大,他還需要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能停留在原地。作為南木的子孫,我們也要承擔起一份責任,那就是——讓南木成為人間仙境,世間的佳語。

  那麼,就需要全體南木人民在黨的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十個全覆蓋”工程的春風吹拂下,攜起手來共建南木和諧幸福的家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