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柳下惠的成語故事大全

關於柳下惠的成語故事大全

  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展氏,名獲,字子禽,一字季,春秋時期魯國人,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柳下惠分析國政,談論兵法,執掌刑獄,多謀善斷,才能出眾,死後諡號為“惠”,又因其食邑名為柳下邑,所以後人稱他為“柳下惠”。

  柳下惠——出生時間早於孔子一百六十多年,“周禮盡在魯”,周禮的創立者就是柳下惠及其先輩,因此深受孔孟推崇。據《論語》記載,孔子稱柳下惠為“被遺落的賢人”。《孟子》中說“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故“和聖”之稱由此而來。孟子對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書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並稱四位大聖人,認為他不因為君主不聖明而感到羞恥,不因官職卑微而辭官不做;身居高位時不忘推舉賢能的人,被遺忘在民間時也沒有怨氣;貧窮困頓時不憂愁,與鄉下百姓相處,也會覺得很愉快;他認為自己和任何人相處,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響。因此,聽說了柳下惠為人處世的氣度,原來心胸狹隘的人會變得寬容大度,原來刻薄的人會變得老實厚道。孟子認為像柳下惠這樣的聖人,是可以成為“百世之師”的。

  柳下惠被認為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範,關於他的故事源遠流長,世人一直對他推崇備至,多地以柳下惠故里為榮,因此柳下惠的故鄉有多個出處,濮陽、曲阜、州、新泰、平陰、鄒城都有與他相關的古蹟,據記載鄒城市看莊鎮柳下邑村古時為柳下惠的食邑,柳下惠也因食邑而得名,而多個史料都記載其弟柳下蹠的故里是看莊鎮柳下邑村。其實無論哪個地方是他的“故里”,都說明當地受到了“和聖”柳下惠的影響和教化,哪個是真已很難有令人皆信服的考證,甚至於也無關緊要,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對他精神的弘揚和傳承。

  在看莊鎮,與柳下惠相關的八個成語故事廣為傳頌。在這八個故事裡,最為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坐懷不亂”,其他七個成語故事分別是:“岑鼎立信”、“三黜不去”、“授詞卻敵”、“論祀守禮”、“伐國懷憂”、“斷獄明道”、“風化鄉里”,這八個成語故事充分反映了“和聖”柳下惠的正、信、直、智、明、仁、公、孝,展示了他豐富完整、生動可敬的形象,還原了一個聖人的本來面目。他的這種正直誠信、直事道人、智慧清明、以和為貴的聖人節操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主脈,對鄒魯文化有較大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儒家文化的源頭,孔子的儒家精粹“仁、義、禮、智、信”就是鄒魯文化基礎之上的傳承。

  坐懷不亂

  關於“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於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裡,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為。於是柳下惠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這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為傳頌,可謂家喻戶曉。很多舊小說多引用“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來讚揚男子之美德。

  岑鼎立信

  主要見於《呂氏春秋》、《新序》的記載。魯國有岑鼎,其形體巨大、氣勢宏偉,鼎身鑄有精緻、美麗的花紋,給人以震懾心魄之感。魯國國君非常珍愛岑鼎,把它看作鎮國之寶。齊國國君很眼紅,命魯國將岑鼎獻給齊國,如果膽敢不獻,就要兵戎相見。齊國比魯國強大得多,魯國國君不敢不獻,但是又捨不得,於是假造一座岑鼎獻給齊國。齊國國君懷疑它不是真品,把岑鼎送回魯國,派人對魯國國君說:“只有貴國的柳下惠認定這是一隻真鼎,我們才相信。”魯國國君沒辦法,只好前去請求柳下惠幫助其編造謊言將真岑鼎留在魯國。柳下惠說:“您把岑鼎視為鎮國之寶,而我把信用視為立身之本。如今您為了保住您的鎮國之寶,就讓我破例說假話,這違背了我的立身之本,對不起,我不能做。”魯國國君聽了這番話,就將真的岑鼎獻給了齊國。漢代劉向評論此事:“柳下惠可謂守信矣!不獨存己之‘國’也,又存魯君之國。信之於人重矣!”這一事蹟,成為中華文化史上講究誠信的典範。

  三黜不去

  主要見於《論語》、《孟子》、《戰國策》、《列女傳》的記載。柳下惠曾經在魯國做過士師的官兒。士師是古代執掌禁令刑獄的官名。當時魯國的朝政大權把持在權臣臧文仲手中,柳下惠的官職被臧文仲罷免了三次,有人勸柳下惠離開魯國到別的國家去做官,柳下惠回答道:“如果一直按照正直的理念做官,到哪個國家不會被罷免呢?如果不按照正直的理念做官,那又何必離開父母之邦呢?”這就是柳下惠“直道事人”的原則。明代泰山詩人蕭協中寫道:“薄宦甘三黜,高名百世芳”,也是對柳下惠這一德行的頌揚。“三黜不去”,反映了傳統知識分子在“治國平天下”的俯仰體驗中感同身受的心靈共鳴,也成為後世士子的榜樣。

  授詞卻敵

  魯僖公二十六年(前634),齊孝公攻打魯國北部邊境。僖公自知無法抵抗齊國大軍,前去請教展禽(即柳下惠)退敵之計。

  在齊孝公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時,魯僖公命展喜依照柳下惠所授之計出境迎上去晉見他,說:“我國國君聽說您親自出動大駕,將要光臨敝邑,派遣下臣來犒勞您的左右侍從。”齊孝公問:“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說:“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孝公說:“你們的府庫空虛得就像懸掛起來的磬,四野裡連青草都沒有,仗著什麼而不害怕?”展喜回答說:“魯國之所以‘無恐’,是因為‘有恃’,恃的是‘二先君(周公與太公)之所職業’”。原來,當年周公、太公輔佐協助周成王,所以周成王將魯國、齊國分別封賜給他們,並親自主持儀式,讓他倆簽訂盟約,說:“世世代代的子孫,不要互相侵害。”齊孝公聽後沒有說話,展喜繼續說:“您即位後,諸侯們都給予厚望,說:‘他會繼承桓公的功業吧。’因此,我們這個窮國沒有築城聚眾,可您怎麼執政才九年就廢棄先王之命、先君之責呢?若您的先君在,他會怎麼處理呢?”齊孝公無言可對,自知理虧,只好撤兵。

  柳下惠傳授的退敵計謀說詞字字在理,猶為匕首刺向齊孝公,不僅創造了“有恃無恐”的典故,而且為中國古代戰爭留下了“授詞卻敵”的傳世佳話。

  論祀守禮

  主要見於《國語》的記載。春秋時期,有一年一隻海鳥“居”飛到了魯國,並且在東門外停留了三天。當時擔任大夫的臧文仲覺得這是好的預兆,便下令讓魯國人祭祀它。柳下惠知道後說:“自古以來,都是祭祀自己的祖先和有德行的人,像堯、舜這樣的人才值得我們祭祀。而海鳥‘居’只是為了躲避災難而來,對人們並無功德,決定祭祀它,實在是不明智之舉!”於是上書魯王取消對“居”的`祭祀。公元前625年,祭祀太廟時夏父弗忌做為宗伯,他把魯僖公的位次放在了魯閔公前面,違背了“左昭右穆”的秩序,大夫臧文仲卻不制止。已經96歲的柳下惠不顧年老,仍然義正言辭的斥責他們的做法。柳下惠兩次斥責祭祀不和禮法的故事就被後人稱為論祀守禮。這兩件事不但說明了柳下惠為官的正直,也表現出他對聖王禮制的熟悉,這也是他受後世儒家學派重視和推崇的原因。

  伐國懷憂

  主要見於《漢書》的記載。書中記載魯國國君意欲出兵討伐齊國,徵求柳下惠的意見。柳下惠直言不諱,直截了當回答:“不可。”隨後柳下惠滿懷憂慮,悲慼不安,心想:聽說國君侵略他國,不會詢問仁愛之人,這次為何問我呢?柳下惠雖立場堅定,仍因被問及而羞愧難當,更為魯君不顧百姓生死,推崇武力欺詐而憂憤不已。柳下惠一直主張仁愛、和合,認為兩國之間,無論強弱,都該睦鄰友好,永不戰爭。魯國一旦攻打齊國,必使兩國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根本談不上“仁愛”,而是害人殺人。無故害人殺人的戰爭就是不仁不義之戰,勢必為“仁人”所不齒。伐國懷憂充分彰顯了柳下惠仁義愛民、以和為貴的思想,這種思想正是儒家思想的源頭,被孔子及其後人發揚光大,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斷獄明道

  主要見於《奏書》的記載。講的是柳下惠為魯國國君斷獄的一個案例。一個佐丁偷了一斗粟,案值不過三錢,按照當時法律應該罰金一兩。但是柳下惠建議魯君對佐丁施以雙重刑罰:先“完”後“為倡”。(即先剃光頭後去做比低賤的“隸臣妾”還要低賤的下人。) 魯君接到柳下惠所報奏摺後便問他:“這個案子的案值這麼少,對他這樣刑罰是不是太重了?”柳下惠回答說:“當初佐丁衣冠楚楚,案上放著冊簿、文書,負責禮制管理,他竟幹出偷盜勾當。這分明是‘盜名、欺上’,兩者並論,理應重判為倡。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因此施以雙重刑罰:先‘完’後‘為倡’。”魯君聽後認為很公正,稱讚柳下惠量刑得當。

  風化鄉里

  主要見於《孟子》的記載。孟子說:“柳下惠不以侍奉壞君主為恥辱,也不因官小而不做。做官不隱藏自己的才能,堅持按自己的原則辦事。不被重用不怨恨,窮困也不憂愁。與沒有教養的鄉下人相處,也照樣很愉悅地不忍離去。他說:‘你是你,我是我,你就是赤身裸體在我旁邊,對我又有什麼汙染呢?’所以,受柳下惠美德影響的人,胸襟狹隘的人也能變得心胸寬大起來,刻薄的人也能厚道起來。”

  而明代人張岱《夜航船》卻記載了一則這樣的故事:“展禽者,少失父,與母居,傭工膳母;天多蚊,臥母床下,以身當之。”說的是柳下惠很小的時候失去父親,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幫母親幹活還做飯給母親吃。因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母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柳下惠總是赤身躺在母親床下,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母親。這個故事可視其為“恣蚊飽血”另一個版本了。另外,柳下邑的村民現在還有“六月六吃炒麵”的習慣,據說是柳下惠母親的生日是六月初六。每年這一天,柳下惠都要回到故里,為母親祝壽。為了感謝鄉鄰,柳下惠都要請鄉親們吃當地一種特色麵食炒麵。不僅言傳,而且身教,這是柳下惠風化鄉里的魅力所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