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級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徵文初三作文

9年級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徵文初三作文

  《1》

  森林是地球的“肺”,因為森林有很多功能。

  一:將我們撥出的二氧化碳淨化成空氣。

  二:提高空氣溼度。

  三:保護水土,防範風沙,保護生命物種,維護生態平衡。就是因為這三項功能才大大的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森林是地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是因為人們的亂砍亂伐,導致森林面積急劇下降。砍伐者將樹木製成一雙雙筷子,一件件傢俱等等。

  當砍伐者將錢收入囊中時有沒有想過森林與我們是共存的。如果森林與城市相結合那該多麼美好啊!每天一開啟窗,便是這樣一幅畫面:樹梢青青,枝頭上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唱著歡樂的歌曲,風兒吹過柳姑娘的面頰將它的長髮吹起,長髮拂過水麵,水面上漾起道道皺紋。

  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啊!可是有一次,我去外面散步!見一個小男孩在小賣部買了一包“三無”產品接著就把食品袋很隨意地扔在地上,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當時我沒有去制止他,卻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將垃圾撿起。走了沒一會,我又看見:一位老人將地上的一個可樂瓶撿了起來。我情不自禁的想:環境保護不僅要外在美,也要像這位老人一樣有內在美。我們或許不能播出一片森林,但我們可以種下一棵綠樹,每人種一棵樹,千千萬萬的綠樹,終會有成林的時候;我們不能讓地球上沒有垃圾,但我們可以撿起一片垃圾,讓那一塊地方變乾淨;我們或許不能讓天空變藍,但是我們一起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讓大地變綠。

  讓我們一起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為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而共同努力,改變這個世界,那麼世界將更加美好、愉快!

  《作文2》

  森林是一片綠海。綠,象徵生命、象徵健康、象徵和平。世界上不能缺少綠,不能缺少那些綠色而“人”口眾多的美麗的“城市”。

  我們的森林很可愛,但是有太容易受傷害了。人們踏進森林的第一步,舉起手中的斧頭去傷害它,它沒有抱怨,只是默默的忍受著那斧頭的捶打。不幸的是,它一走,災難就沒有了障礙。洪水、泥石流紛紛來襲,把我們的家園毀壞;氣溫越來越高,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不受控制;而一些動植物受不了人們的折磨,悄然離去。人們很納悶,為什麼我們的家園會變成這樣?

  因為森林變少了!人們在破壞森林以後,即使人工補種了大量的樹林,也無法彌補森林被壞對生態帶來的影響。森林很脆弱,但它也很偉大,無私地幫助著人們。

  森林是空氣的淨化器。隨著人類生活用礦物燃料的劇增,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這些氣體威脅著人類。而植物在光合作用時,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通常一公頃樹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釋放730千克的氧氣。可想而知,一大片森林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釋放多少氧氣啊!

  森林是天然的消音器。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生活中的噪音越來越大,據研究結果,噪聲在50分貝以下,對人沒有什麼影響;當噪聲達到70分貝,對人就會有明顯危害;如果噪聲超出90分貝,人就無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為天然的消聲器有著很好的防噪聲效果。公園或片林可降低噪聲5-40分貝,比空曠地區噪聲衰減效果多5-25分貝;汽車高音喇叭在穿過40米寬的草坪、灌木、喬木組成的多層次林帶,噪聲可以消減10-20分貝,比空曠地區噪聲衰減效果多4-8分貝。城市街道上種樹,也可消減噪聲7-10分貝。

  森林對氣候有調節作用。森林濃密的樹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陽輻射能,減少地面增溫。冬季森林葉子雖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幹仍能削減吹過地面的風速,使空氣流量減少,起到保溫保溼作用。據測定,夏季森林裡氣溫比城市空闊地低2-4℃,相對溼度則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氣溫要低10-20℃。由於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斷的吸取深層土壤裡的水分供樹木蒸騰,使林正常形成霧氣,增加了降水。透過分析對比,林區比無林區年降水量多10-30%。國外報導,要使森林發揮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作用,其綠化覆蓋率要佔總面積的'25%以上

  森林有除塵和對汙水的過濾作用。工業發展、排放的菸灰、粉塵、廢氣嚴重汙染著空氣,威脅人類健康。高大樹木葉片上的褶皺、茸毛及從氣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漿能粘截到大量微塵,有明顯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據資料記載,每平方米的雲杉,每天可吸滯粉塵8.14克,松林為9.86克,榆樹林為3.39克。一般說,林區大氣中飄塵濃度比非森林地區低10-25%。另外,森林對汙水淨化能力也極強,據國外研究介紹,汙水穿過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細菌含量大致可減少一半,而後隨著流經林地距離的增大,汙水中的細菌數量最多時可減至90%以上。

  森林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類植物的生長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為活躍的區域。所以森林保護著生物多樣性資源;而且無論是在都市周邊還是在遠郊,森林都是價值極高的自然景觀資源。

  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森林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請保護森林,建立一個美麗的森林城市,使我們身邊處處充滿森林,一起擁抱森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