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燈的奧秘教學反思作文

走馬燈的奧秘教學反思作文

  《走馬燈的奧秘》一文,我以前已教過,並沒留下什麼太深印象。而這次教學卻讓我陷入深深地反思中。

  那天在處理課後第三題時,我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在集體交流時,我聽到以下的彙報:

  甲:我認為用得好,說明茅以升觀察走馬燈很認真。

  乙:好,茅以升只看走馬燈沒看別的東西

  丙:用得好,說明他看得很專心,眼睛都不眨一下。

  ……

  大部分學生都形成了共識,認為“盯著”用得好。

  這時,我聽到輕輕的一聲:“用得不好”我一看是他——鵬,一個不善言語的孩子。我立即把他請起來“那你說說為什麼用得不好?“目不轉睛就是……就是……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盯著……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他費了好長時間,才斷斷續續把意思基本說清楚。我明白了他想表達的.意思,於是我問到:“你的意思是盯著和目不轉睛重複了是不是?”他點了點頭。我立刻鼓掌說:“真會思考”。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不由自主地議論開了。這時下課鈴響了,面對孩子們的議論紛紛,我沒有用教師用書上的標準答案去引導孩子證明這個“盯著”用得好,而是讓孩子們課後再去讀句子,思考,下節課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課後我與幾個老師作了探討,已認為“盯著”用在這與前面的“目不轉睛”有些重複。

  回顧我的課堂,似乎總是忙著忙著趕教學任務,象這樣讓孩子們有話盡情地說似乎不夠。“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以後的教學中還得多給孩子思考,質疑的時間,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適時質疑,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既學到新知,又真正學會閱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