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帶領我們走向何方教學反思

高考作文帶領我們走向何方教學反思

  我是最早看到江蘇卷的題的,後來陸續看到全國各省市的題目,頗感無聊,斷斷續續地寫下了我對今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的斷想。

  江蘇卷可以說是在人們對20xx年“山的沉穩,水的靈動”的指責下喪失了立場和原有的情操。從學生寫的角度來看,只需把“鳳頭、豬肚、豹尾”替換為已經明確無誤的“開頭要精彩亮麗,中間要充實豐富,結尾要響亮有力”,在學習生活、事業人生四者之間框定來寫,基本上沒有審題的難度。我不明白的是對於鳳頭、豬肚、豹尾這樣一種傳統的寫作模式,用現代寫作學的眼光來審視,對不對?對今天寫作學研究有沒有啟發?跟新課程標準關於寫作的要求和建議衝突不衝突?新課程標準提倡說真話、抒真情,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儘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江蘇卷高考作文題在命制中無疑是對寫作教學發展趨勢的無視和背離。

  命題的科學性任重而道遠。很多高考作文試題的導引有太多的知識漏洞,並且矯蒼白、生搬硬套。例如,全國卷I中玻爾的回答確實出人意料,體現丁他的幽默和機智,然而材料所表現的是玻爾在幽默之中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與之相對的對待自己的“臉面”問題。但是,命題者卻要在細枝末節上去生硬地拉郎配,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為話題,實在是勉強。

  有的作文試題的導引文字無效。如,江西卷這個導引文字跟不要有什麼區別?還不如遼寧卷一個題目來得乾脆。重慶卷的“自嘲”是在逼孩子撒謊,怎麼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字?可能命題者也意識到這個概念學生難以把握,就把《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解釋照搬了一下。我可以臆斷一下:重慶寫得最多的就是議論文,而且議論的分論點分別為:一、自嘲是一種幽默的說話方式;二、自嘲也是一種心理調節手段;三、自嘲還是一種人生智慧的表現;四、每個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評議他人的白嘲。這種命題就是要逼著學生用幾十萬張嘴說同樣的幾句話。湖北卷導引引述王國維的原文,學生真正能夠讀懂的能有多少?

  作文命制大可不必把學生難倒在審題(讀懂題目)上,把作文教學從簡單粗糙的“文字遊戲式”審讀中解放出來,回到作文的“寫什麼”“怎麼寫”這個問題上來。

  作文作為分值佔語文試卷40%的一道大題,首先應該體現高考作為選拔性的功能。一份好的作文命題,應該具有這樣的一種功能:就是在讓哪些人受大益,讓哪些人受小益、讓哪些人不受益的方面,要體現出讓該受益的學生受益,讓不該受益的學生不受益的公正性。好的作文命題還體現在能啟用學生的思維活力,調動學生日常的學力積累,能最大地激發學生的潛力,檢驗學生終身學習的可持續性。而我們2005年的高考作文試題又有多少真正做到這些了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