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熱點素材:諾貝爾文學獎為何頒給歌手?

2017高考熱點素材:諾貝爾文學獎為何頒給歌手?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世界著名的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官方授獎詞是:鮑勃·迪倫在偉大的美國民謠傳統中創造出新的意境。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17高考熱點素材:諾貝爾文學獎為何頒給歌手?快來看看吧!

  獲獎訊息一出,立刻引發巨大關注,《紐約時報》說“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次給了一個音樂獎”,更多人都說第一次諾貝爾文學獎給了一個歌手。吃瓜群眾則一臉蒙圈,紛紛調侃下一個拿獎的應該是泰勒。實際上,這恰恰暴露了我們對於鮑勃·迪倫認識的狹窄——實際上,大多數人只是把鮑勃·迪倫當成一個民謠歌手,而忽略了作為一個詩人的他。

  歌詞能算文學作品嗎?

  如果歌詞不能算文學?估計蘇東坡第一個不同意。

  讓我們來看看諾貝爾文學獎評獎標準——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富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你看,也沒有一個字限定了文學的形式。

  那麼核心的問題就是:迪倫的歌詞藝術能否作為一種文學?而更根本的一個問題是:好的歌詞是文學嗎?

  有一點,相信大家都會達成共識,即迪倫創作的歌詞無疑具有高度的文學性。在他的《暴雨將至》裡,你能看到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痕跡,能看到蘭波式的幻象,能看到波德萊爾式的頹廢。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就有呼聲說迪倫要問鼎諾獎。當時,有人把這個說法當笑話看——一個民謠歌手拿文學獎?但如果我們稍微查查資料,就會發現,鮑勃·迪倫從1998年到2002年,每年都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當然,歌詞具有文學性是一回事,能不能被列入文學正典又是另一回事。且不說西方文學史,僅以我們熟知的中國文學史來看,歌詞當然是被視為某種文學正典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宋詞。但是,宋詞最初也不被視為文學正統,放到當年,柳永這樣的大詞人並不被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家。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的宋詞高度依賴於曲,充其量不過是文人騷客、士大夫階層的閒情逸致而已。八千里路雲和月,要到時過境遷之後,詞才被納入到文學正統。

  那麼,鮑勃 ·迪倫的情況也是如此。在主流的文學界,我們會把歌詞當成一種正經的`文學體裁嗎?不論你填的是陽春白雪歌劇的詞,抑或是紅遍大街小巷的情歌歌詞,歌詞似乎永遠無法獨立存在,它只有和音樂捆綁,才能獲得自己的意義。且不說鮑勃·迪倫,就拿我們最熟知的林夕來說,我們會為他極富文學性的歌詞而擊節讚歎,但很少有人真正把他視作一個文學家,即便是文學家,也是和寫小說、寫詩的文學家不一樣的文學家。

  我們所熟知的那些文學獎有歌詞獎這一項嗎?沒有。因為在大多數文學獎評委看來,歌詞評獎是音樂獎的事情,與我們文學獎不搭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規矩。規矩從根本上說就是一套排斥和准入機制。以文學這套機制來看,它規定了什麼樣的題材可以被納入,什麼樣的題材則需要排斥出去。同時,文學這套體制本身,長久以來,也存在一個內部的“鄙視鏈”,有人說過去是詩的時代,如今是散文的時代,言外之意是說詩高於散文,如此來看,即便納入文學,歌詞充其量只能算末技了。

  有人認為他是傑出的文學家

  對於迪倫來說,創作過無數經典歌詞的他究竟能否被稱為一個詩人?

  實際上,幾十年來,一直有一小部分人在為迪倫作為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正名而努力。鮑勃·迪倫的鐵桿提名者之一,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教授斯蒂芬·斯考比已經研究迪倫的歌詞25年了。英國大學學院的教授卡林寫信給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即便是在最細微的層面,他也已經把許多難忘的習語帶到我們的語言中,自吉卜林以來,還沒人能比得上他。”迪倫歌詞的表達也很豐富,反戰、平權都是他的主題,有知乎網友認為他深刻的塑造了60年代以來的美國精神。

  如果我們把文學看成一個知識場域的話,那麼迪倫的獲獎表明,諾獎評委會正在開啟這個場域,而不是試圖將之封閉,他們在打破以往文學獎只有傳統作家能得的固有印象,擴大文學的邊界。其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傳統文學圈外的人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曾有過歷史學家、哲學家和記者。順便一提的是,今年另一位大家比較熟知的候選人是“文學界萊昂納多”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原因大家也都分析了好多年了,比較主流的說法是社會價值上的現實缺失導致了他不對諾獎的胃口。

  插一句題外話,方文山為周杰倫填寫的歌詞已經進入語文教材,這已經在事實的層面向世人表明,歌詞當然可以是文學。不論中外文學評論家們如何看迪倫拿諾貝尓文學家,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他應該改變人們對於文學範疇的理解。

  對了,這個新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還拿過格萊美終身成就獎,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和普利策......一個全能型選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