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優秀作文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優秀作文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對於職業本身的要求,是一種追求完美,追求創新的責任感,它活在每一個人的心裡。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記得在上學期間,恩師數次提到一個概念——PPM。PPM是part permillion的縮寫,譯為每百萬分中的一部分,即表示百萬分之幾,或稱百萬分率。當我們的企業還在用萬分率、千分率甚至百分率來統計產品的廢品率時,PPM這個原本被應用在溶液濃度上的化學概念,已在歐美和日本國家和地區被廣泛的應用在工業生產中,表示每百萬個產品中的廢品率。讓我震驚的並不是這些工業製造強國採用“百萬分率”這個量級來統計產品的合格率,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佳能和尼康所生產零件的廢品率可以做到5PPM以下。相對於國內的製造業,廢品率能做到200PPM以下基本都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了。將這樣一個引數放大到產品甚至整個製造業,我們國家與德國、日本等傳統制造業強國的差距也就顯而易見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我們的產品始終被貼上“粗製濫造”、“不耐用”、“精度低”等刺眼的標籤呢?

  國內多數企業所追求的往往是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所帶來的即時利益,這是符合企業利益的,因為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最先被淘汰的一定是那些不盈利和虧損的企業。而盲目和過度追求即時利益也會漸漸矇蔽人們的眼睛,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產品的靈魂——品質,在長期的競爭中,最終被淘汰的一定是那些不在產品上精益求精的企業。而這就是總理在2016政府報告中所提到的“工匠精神”。決定德國、日本產品質量的其實並不是其所謂的高效管理方式,而是在這些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中,每一名工程師、技術員以及管理人員都依靠信念、信仰不斷改進和完善產品,最終,透過高標準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使用者的堅定不移的選擇。所以,像西門子、歐姆龍、尼康和佳能等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長盛不衰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娜塔莉波特曼是我最欣賞的女演員之一,在2015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做演講時,她是這樣描述在日本吃壽司的經歷:“幾年前,我與丈夫去東京,吃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壽司。我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不吃魚的,所以你們能想象他們提供的壽司有多好吃了,即便只是蔬菜,味道簡直像夢幻一般。但讓我們費解的是,如此美味的壽司店卻只有六個座位,為何不開一家大一點的店面做成全城最火的餐館呢?當地的朋友像我們解釋說,東京所有最好的餐館的規模都不大,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想把事情做好做漂亮,關鍵不在於數量,而是在於將一件事做到至善至美的過程所帶來的愉悅和快樂。”我想這是對日本“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到底什麼是工匠精神?

  首先,我認為“工匠精神”的基礎是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熱愛,才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有將這份本職工作做好的熱情和決心,才會全身心的投入本職工作,會為自己做的好而驕傲,做的不好而愧疚。所以也就不難想象一個全然沒有本職工作熱情的人很難將一件事情做好做精。其次,是對於每一個細節的精益求精,古人所云:“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做於易”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每一個人都不將本職工作僅僅視為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本職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這不就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嗎?其實,如果仔細想想,市場經濟之下“精益求精”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優點:作為生產者,理應對產品負責,理應對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負責,而負責任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把生產的產品做到最好。過於浮躁的社會讓諸多企業在這方面做得並不盡人意,這才讓日本和德國的產品在這方面顯得太過難能可貴。再次,是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放眼古今,在各行各業中但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例外,都擁有一種執著的精神,他們在一條道路上堅定的前進,他們不懼怕失敗也不放棄挑戰,在失敗中一點一滴的積累,從而不斷的克服困難,超越自己。所以,如果沒有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實現“工匠精神”也是一種空談。最後,我認為是善於學習和鑽研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日本人從來不是閉門造車,他們善於從世界範圍的廣度來關注技術發展的狀況,不斷地學習世界的最新技術,然後要麼與自己原有的技術相結合,要麼根據自己對於技術和市場需求的理解把這項技術加以改進提高,做到更好。那到底如何才能身體力行,並引導我們做出更優秀的產品、培養出更優秀的自己,而非將“工匠精神”僅僅當做一句口號呢?

  恩師對華為和中興兩家企業倍加推崇,每每提起,總將其形容為國之棟樑,我認為這種比喻不為過。以華為為例,從2000年開始的十五年中,累計營收2.3萬億元,其中約有1.38萬億元來自國外市場,有超過70%的收入來源海外,其累計納稅已超過2000億元。目前,華為累計中國申請專利52550件,而去年華為企業消費者業務共申請專利9000件,其中,中國申請6200件,境外申請2800件。而從之前公佈的情況看,華為2015年研發投入92億美元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佔銷售額的15%,而蘋果的科研投入僅佔銷售額的3.5%,約85億美元。去年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769件,而蘋果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據專業人士估計,蘋果每年要向華為繳納數億美元的專利費用。作為企業,這種巨大的成就和全球範圍內的信心不就是來源於企業和每一位員工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努力和點點滴滴的積累,而這不也正是我們總是提到的“工匠精神”嗎?看來,這種精神不僅僅只代表“夢想”與“奉獻”,也實實際際的與每一位員工、每一個企業甚至我們這個民族的利益有著密切的關係。

  作為一個剛剛入所的新員工,我的心情激動也不免緊張。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好時代中,我能與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起乘著分所這艘大船乘風破浪,心中自然也難以平靜。但是,剛剛走出校園的自己也深知目前學識尚淺經驗有限,心中固然也忐忑。雖然入所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但是身邊同事們對待本職工作的積極態度和一絲不苟的精神還是給我很大的震撼,也讓我充分感受到只有不斷向他們學習,學習那種心無雜念、全神貫注地朝著一個方向,凝心聚力、目標如一的努力拼搏精神,有朝一日才能有這般成績。我也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對職業的敬畏、對本職工作的執著、對產品的負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我們的製造業水平也會像神州飛船一樣,震驚世界!

  篇2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本職工作者,就如電影《摩登時代》裡每天盯著傳送帶不斷地重複著簡單動作的主角一樣。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內涵。

  古時候的廚師庖丁給文惠王宰牛,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聲音。這是因為他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規律,開始宰牛的時候,眼裡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後,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甚至到達了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生理上的天然結構,可以在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對牛肉進行切除,而不會拿刀碰到骨頭,這技術使文惠王震驚良久。

  英國航海鍾發明家約翰·哈里森費時40餘年打造完成了”哈化4號”航海鍾,在經364天的航行後,它的時間僅比標準時間慢了5秒,遠小於當時法案規定的2分鐘的誤差,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

  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一名最基層的焊工,在“長征三號”火箭三級低溫發動機燃燒室在進入最後研製階段時出現致命問題的時候,他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併成功將之解決;在火箭發動機螺旋管束式大噴管的焊接遇到瓶頸時,他經過30個日夜的攻關,完成了長達近千米的焊縫加工並透過驗收。

  這三位工匠與我們所認為的工匠不同,仔細對比我們不難發現,若沒有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對自身幾近嚴苛的要求,對技術的精益求精,他們是不可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這般成就的。他們共同體現的便是工匠精神,他們都具備著相同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

  據統計,在全球範圍內壽命超過200年的製造型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日本,其次是德國,他們都傳承並踐行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僅僅是把本職工作當作賺錢、養家餬口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本職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天生的工匠——海狸總是孜孜不倦地用樹枝、石塊和軟泥壘成堤壩,以阻擋溪流的去路,小則匯合為池塘,大則可成為面積達數公頃的湖泊。有時為了將岸上築壩用的建築材料搬運至截流壩裡,不惜開挖長達百米的運河。加州理工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這兩個世界頂級學院,不約而同地將吉祥物定為“海狸”,這是對它們高超的築壩技能表示敬意,並希望能將其在築壩過程中無意識地表現出的工匠精神傳遞給所有人。

  今年,國務院總理在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質提品質,創品牌,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中,讓人耳目一新,體現了國家對製造業轉型的高度重視。透過大力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人才,掌握別國沒有的核心技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更添一份自信。

  其實,工匠精神離我們並不遠,它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上。但因為過於急切地希望積累財富、獲得成就,卻缺乏對技術的積累和產品的精益求精,使得我們的創新變得難以持久,造成百年老店成為鳳毛麟角的現狀。

  臺灣校長高震東常說過一句話:“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唯有這個思想,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學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責任;國家教育辦不好,是我的責任;國家不強盛,是我的責任。”而現在,我國企業普遍缺乏創新,工人缺乏工匠精神,這是我的責任!只有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責任感和渴望,祖國何愁不強,國民何愁不富。

  我們何時才能追趕上先進國家的先進技術我不明白,但是我明白只要我們越早一天努力,這個願望就會越早一天實現!

  那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工匠”呢?

  首先應當端正我們的本職工作觀。很多人並不明確本職工作的意義,只單純地認為本職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圖生存。為了薪水而本職工作,往往會被短期利益矇蔽心智,使我們看不清未來的發展道路,成為本職工作的機器。其實錢是用幫助我們實現夢想的,但我們的夢想絕對不是為了錢。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本職工作,並將賺到的錢去消費以換取須臾的快感。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何不直接從本職工作中直接得到快樂呢?

  一項針對1500名男女所做的持續了20年的研究發現,其中成為百萬富翁的人都具有相似之處——很早就下定決心要專攻某一方面並樂在其中。在他們努力本職工作一二十年後才猛然發現,原來自己的資產已經超過百萬。

  作為一名職業人,我們應該主動追求目標,而不是將目標當做討價還價的物件。當我們立足本職崗位,便將它當成事業來做,積極、堅定地將本職工作完成,這時我們會發現在這過程中收穫的才能及經驗遠比薪水更豐厚,因為這對日後的更高層次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其次,對待本職工作應負責任、盡心盡力。我們都明白,當我們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時間就會過得很快,而且身心舒暢,反則痛苦不已。如今人們總抱怨工資少,壓力大,久而久之造成本職工作的激情越來越少,越幹越吃力,這樣不僅無濟於事,反而影響身心健康。本職工作是一種持續長久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職位。但如果我們轉換思維,把每一次任務都踏踏實實地完成,把最終成果當做是自己盡心盡力完成的作品,努力讓自己的本職工作變得與眾不同,並慢慢在這份職業上獲得成就感,這樣便能將自己從無盡的、苦難的本職工作深淵中解放出來,也能使自己不斷獲得進步。

  著名學者翻譯家楊絳曾被分配到文學所的廁所,面對汙穢的廁所,她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認真對待。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她把原本斑駁陸離的瓷坑、洗手瓷盤及所有的門窗都擦洗的煥然一新。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即使是打掃廁所,楊絳在本職工作時的心情應當與在進行翻譯本職工作時的並無二樣。當我們還無法獲得令自己滿意的本職工作前,起碼我們能踏實地、負責任地接受當前本職工作,並把它做得出色、完美。

  再者,是精益求精。我們都明白,細節決定成敗,娃哈哈公司創始人宗慶後被採訪時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出娃哈哈礦泉水的瓶口有幾圈螺紋,瓶蓋上有幾個齒環;美國福特汽車創始人福特在面試時也不忘先將門前散落的垃圾清理完畢;臺灣首富王永慶在創業初期開米店的時候,會將米里的每一顆雜物挑出來,能記住每個客戶家中米缸大小及糧食消耗速度。這些成功人士在取得令人豔羨的成就前,就已經知曉了細節的重要性並時刻保持著精益求精的本職工作態度。

  1826年法國化學家巴拉爾研究從海藻中提取碘,同時注意到在提取碘後的母液底部,總沉著一層深褐色的、具有刺激性臭味液體,他便進行了仔細地研究,最終發現了一種新元素——溴。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在讀過巴拉爾的論文後深為後悔,因為他在幾年前也做過與巴拉爾相似的實驗,看到過類似的現象。所不同的是,他沒有認真研究,只作憑空斷定,這褐色液體不過是氯化碘,因此他失去了發現這一新元素的機會。

  因此,注重本職工作過程中習以為常的細節,不安於現狀,精益求精地改進工藝,達到別人無可企及的程度,唯有如此才可能通往成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本職工作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若能熱愛自己的職業,堅定地、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完成每一個平凡的任務,那麼即使在平凡的崗位做著平常的小事,我們同樣可以演繹不平凡的人生。

  這,便是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