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野獸觀後感範文

南國野獸觀後感範文

  在當今這個票房至上的快餐電影年代,我們越來越難看到具有人文精神的電影,創作者可以透過一部電影承載一個他們眼中的世界觀,《南國野獸》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它有著獨特的影像風格,地域性色彩的故事,還有一個人類生存和文明傳承的古老命題,這也許也是這部美國獨立電影可以同時出現歐洲文藝範兒的電影雜誌和美國主流電影獎項的年度獲獎名單中的原因。

  食物、生存和吃是這個故事的重點,在蠻荒的艱苦生存條件下,吃代表著活下。片中的父親和六歲的小女兒相依為命,未來難以預測,父親要將如何生存的技能傳授給小女兒。颶風很快來了,洪水和瘟疫也接踵而至,死亡就在不遠處等候,但那種守護家園的南國精神最讓人感動,不畏生死,不懼一切。電影出現的'巨大野獸是原牛,兩百萬年前牛的始祖,這群兇猛的動物所到之處,摧毀一切。這種代表原始的生物代表著小女孩內心的恐懼和蠻荒式的生存能力,最終勇敢的人會直面內心的野獸,無所畏懼。片中蠻荒文明式的生存法則和日本導演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在看待生死這個問題有著共通的東西,也許蠻荒和生存讓人不得不學會對親情冷漠,對自己殘酷。

  除了對蠻荒文明的思考,片中另一個閃光的地方在於小女孩心中那個宇宙和諧統一的世界觀。宇宙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牽一髮則動全身,它會自我修復,就好比大家熟悉的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所以永遠不要慶幸他人的苦難,當萬物合一的宇宙開始自我修復的時候,誰都會付出代價。最終一切都會好的,小女孩也會近乎頑固的活下。

  拋開故事內在的人文精神和創作者的世界觀,影片的攝影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今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攝影機獎就是最好的佐證。飽含詩意的攝影,優美磅礴的配樂,小女孩不留一點痕跡的表演讓這部電影像一首充滿了愛與勇敢和生命氣息的南國讚歌。一個關於生存和傳承的故事,一代代的繁衍與延續,它讓你很難相信這是29歲導演貝赫?澤特林的電影處女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