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看上去很美》的觀後感(精選5篇)

有關《看上去很美》的觀後感(精選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看上去很美》觀後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

  《看上去很美》是王元導演根據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電影描述了方槍槍作為幼兒園的中途進班的一員從開始的努力融入集體擺脫孤單,演變到最後反而越來越受到集體的孤立,最後被集體拋棄的故事,電影從幼兒園孩子的視角反映真實的成人社會,人與人的複雜關係,使得電影得到更好的敘述。

  鏡頭在電影中運用也很到位,電影開始便運用圓形框景,透過圓隔窗看見外面紛紛飄落的雪花,此時便已經在敘述著電影的主題‘看上去很美’,對的,美,但只是看上去而已,美麗的雪後隱藏的是寒冷,美麗的紅花背後隱藏的是千篇一律的規範,和大人之間種種陰暗的思想。

  李老師,電影中重要的角色,在電影前段對李老師的多次特寫,看似美麗的臉上卻是為了為後文的‘拍馬屁’買下了伏筆,再有就是方槍槍,在房樑上向下撒尿後,被老師們圍著一起哈哈大笑的特寫,在純潔的臉上寫滿的是開心與歡樂,此時運用的反打鏡頭突出了方槍槍與老師們的對比矛盾老師們一臉的嘲笑之色與純潔的方槍槍形成的對比,而老師們卻是渾然不知,可謂是一種悲哀,當方槍槍被孤立後獨自推動著旋轉木馬,仰視著天空,鏡頭的旋轉,敘述著方槍槍內心的旋轉迷茫,純潔的心才真正的產生懷疑,開始被真正孤立…

  細節的暗示也是故事發展的重要因素,幼兒園外連線的是一條大街,世間百態都正在上演,與幼兒園只有一牆之隔。原本為了融入集體的方槍槍不停地努力試圖完成老師們給的要求,一次次的努力卻依然沒有結果,那一句‘老師為什麼我沒有小紅花?’說出了方槍槍對於老師對於社會的質問,得到的卻是讓人心寒的回答…疑問,從這一刻開始…而李老師的一句‘心裡都懂,什麼都明白’給了觀眾們的是一種無聲的悲哀,無聲的嘆息,處在應該純潔無比的幼兒園,享受的卻是世間最普遍的勾心鬥角,在汪若海的父親來到幼兒園或者說在得知汪父身份的前後,李老師的態度,把人間醜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搗蛋大王卻因為父親的身份而得到了方槍槍努力許久都未能得到的小紅花,方槍槍開始有了疑問,於是純潔如白紙的方槍槍開始了人最基本的本能:模仿,他開始搗亂,以為這樣可以得到紅花,對於一個孩子,這紅花就是全部,而方槍槍的搗亂卻惹來了老師們對他的厭煩,號召同學孤立方槍槍,從此方槍槍再也回不去了!

  當教室的門開開合合,矛盾再次被凸顯,被孤立的方槍槍跑出幼兒園,又來到了這條街,看到了戴著大紅花的知青,看到了未來還有如此多如此大的紅花,需要去努力,方槍槍真的迷茫了,慢慢得跑到路邊石頭上,暈了過去…導演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實在是悲哀…生活在社會里的人們,日日夜夜與這黑暗的環境打著交到,慢慢自己也‘融入’了進去,人們還一無所知地繼續活著,卻早已沒有了,上帝所贈予的那份純真,與初臨人間的潔白!天真無邪的童年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不見了蹤影,只有在這條路的盡頭,人們才能隱隱約約記起曾幾何時上帝還在身邊!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2

  《看上去很美》是六七十年代一部反映幼兒園生活的影片,當時我一看到這個題目,就覺得表面現象和本質必須截然不一樣,結果不出我所料。劇中的方槍槍一顆天真無邪的的童心就被那個年代李老師泯滅了,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劇中的許多情節值得我深思:

  李老師是孩子的“最高統治者”,一聲令下,要求孩子乖乖順從,聽從她的指揮,否則將嚴加懲罰。李老師冷酷無情,高高在上的神態,令所有的孩子望而生畏。她教育孩子務必按她的規則遊戲進行,循規蹈矩。如果孩子做到,就能得到用她的獎賞——一朵漂亮的小花。

  雖然是一朵小花,但是在孩子心目中小花是神聖的。而方槍槍活潑、好動、調皮、搗蛋,有時也挺可愛。他有個壞毛病,自理潛力個性差,不會自我穿、脫衣服,還經常尿褲子。李老師認為他是“壞孩子”,“眼中釘”。方槍槍曾努力嘗試多次,想得到老師的小花,但是李老師全盤否定。

  李老師從不欣賞他,還把他禁閉起來,這讓他很失望。當然李老師對孩子嚴格要求,是為孩子後路著想,但是要嚴而有度,特殊孩子,特殊對待。像方槍槍這麼大的孩子,拉屎、撒尿,並不是孩子自我控制的,是孩子身體發育的一個過程,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事。

  李老師卻對他嚴加管教,從此使它變得孤僻、專橫霸道,產生了一種報復、反抗心理。造謠說:李老師是“大妖怪”,還鼓動全班的小朋友,趁李老師熟睡時想出幼稚的辦法對付她,我認為李老師罪有應得。作為孩子的老師,樹立形象至關重要,幼兒園生活本來是豐富多彩的、幸福的、快樂的。李老師卻扮演一個可怕的大猩猩主角,讓所有的孩子都害怕得不得了,孩子睡覺也做噩夢,嚇得魂不守體。這部影片折射出當時那個年代孩子的童年生活暗淡無光,沒有自由,沒有幸福,更沒有快樂!

  我認為此刻時代變了,社會進步了,幼師的素質提高了。作為幼兒園老師應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不但吃、喝、拉、撒要關照好孩子,而且要教育孩子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怎樣學習?孩子年齡較小,模仿力個性強,孩子就是老師的影子,老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時時處處給孩子做個好的表率,老師的言談舉止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孩子做的不對時要及時矯正,對做的好的要多表揚、多鼓勵,學會賞識教育。“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小題大做、無限誇張,構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充滿自信,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我的願望、興趣、愛好。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將自我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結果會適得其反,從而扼殺孩子的天性。也不能隨意挖苦、諷刺孩子,更不能用武力來解決。”我班也有一個的“調皮大王”孫宗鋇,每一天老師叫他的名字最多,他給老師的印象個性深,上課不聽,下課除了惹張三,就是惹李四,三番五次說教,也不見效。

  但是他有個優點:做錯了事能勇敢的承認錯誤,和老師告饒,腦子也挺聰明。又一次他因做操不認真,我就讓他站到一邊,覺得不順眼,命令他去衛生間拿顏料瓶,讓他擺在外面的窗臺上。他真有辦法,用一個小篩子一次把七、八個瓶子全拿了來。剛才我還生他的氣,覺得他搗亂,看他那可愛的樣貌,我笑著豎起大拇指:“孩子,你真有辦法!”之後,我獎給了他一朵小紅花,他高興地跳起來。以後的日子裡,他慢慢地規矩了許多,做操也比以前進步了。

  由此可見,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由於家庭背景不一樣,孩子存在個體差異是正常的。作為老師要允許孩子大膽嘗試,及時給孩子鼓勵,增強孩子自信心,保護孩子自尊心。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採取靈活多樣的管理方式,因材施教,張揚個性,使孩子的童年留下完美的回憶。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3

  老師說《看上去很美》是一部非原生態的電影,但是,我還是從中看到了小孩子的單純簡單,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沒有任何汙點,但是卻很容易受到“汙染”。

  電影《看上去很美》講的是一位名叫方槍槍的小孩子由於家中暫時無人照料被送進了幼兒園開始了寄宿生活。作為一名新生,年紀又那麼小,根本就不能自理,也沒有各種符合規矩的“條件反射”,他總是跟著自己的意願去做事,卻屢屢遭到班主任李老師的嫌棄。

  李老師被一種“光環效應”矇蔽了雙眼,只看到好學生於倩倩的各種優點,對於倩倩甚是喜愛與讚賞,但是對新來的方槍槍所犯的錯誤是無比的厭惡,即使方槍槍做得很好了她也不會去獎勵他。再說,李老師的做法真的很不恰當,在上課的時候,她模仿了行為怪異的大猩猩,嚇到了小朋友們,於是就被方槍槍造了“李老師是妖怪”的謠,最後她知道了小朋友們的想法,卻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平時表現很不好的一名同學抓了出去訓罵。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極不可取的,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幼兒園的老師絕對不應該有這樣的做法,平等看待每一位學生是教師的基本操守!

  我發現,影片中幾乎每一位教師都是用斥責的方法來糾正孩子的錯誤的,這也是不恰當的做法,只有唐老師她可以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與孩子平視,尊重孩子。我之前看過一本書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書中提到,當我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不僅僅是對孩子的尊重,而且這樣做更容易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更容易瞭解孩子。

  幼兒園的院長面對方槍槍對老師說了髒話的問題時,也採取了不恰當的懲罰措施,她竟然讓李老師命令其他孩子不要理會方槍槍,孤立他一個月。這是沒有人性的做法,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得到的是友誼支援,會增加孩子的孤獨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可能會造成他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嚴重的問題。

  當然,我知道這影片是很久之前的,可能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了,但是我相信這樣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我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存在,希望教師們可以在這樣一張白紙上畫出美好的未來,而不是讓他們有了汙點,並將汙點不斷擴大。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4

  今天主任組織我們全體教師觀看《看上去很美》,說實話雖說這個影片很有名,但我還真是孤弱寡聞了。是誰或是什麼會看上去很美呢?我抱著好奇心情認真的看了這部電影,當我看完後,對於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我來說真的'感觸很深。

  李老師給予孩子們的愛我覺得是負極(摧殘式)。在她的“關愛”下獲得的“成長”是孤僻、暴力。李老師把罵人的方槍槍關到小黑屋裡,對孩子玩的打針遊戲說方槍槍是小流氓,讓還沒學會穿衣服的槍槍當眾表演以至尿褲子,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殘。

  在方槍槍的心靈裡李老師很可怕就像妖怪,帶著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師),以至於把李老師氣得大發雷霆。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會把小朋友們都吃掉。還有當方槍槍說他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孔園長對他說:“在幼兒園的時候是你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隨後跟老師們說關方槍槍禁閉,不許其它小朋友與他說話,把他孤立起來。

  從方槍槍的眼神中誰還能看出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等他被解除禁閉回到小朋友中間時故意說“快跟老師說我出隊了”,這時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可見方槍槍是多麼想受到關注。故事的結尾讓人看著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單、無助、渴望被關注。

  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和作用,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眼神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來都是大事,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所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有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性格內相,有的孤僻自傲,有的頑皮霸道。如對待那些特別頑皮的孩子缺乏足夠的耐心,有時給他們臉色看,有時言語過重或對他們發脾氣,這樣時間長了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產生逆反心理。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不能及時的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不願意說,我們也不願意問,上課下課總喜歡和那些喜歡說話的孩子交談,這樣長此一久,會使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更不願與老師和同伴接近,心理上長時間受壓抑,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

  對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不去正面的加以引導和幫助,而是不於理睬,幫老師做事也是總喜歡讓那些能力強的孩子做。致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使弱者缺乏自信心,產生自卑感。要想使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重要的是老師的教育方法與手段。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和掌握教育孩子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改進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5

  《看上去很美》是一部諷刺意味特別濃厚的一部電影,我個人覺得。就如題目一樣一切看上去是那樣的美好,可是背後的醜陋讓人心寒。在這裡,我想吶喊:“天底下本來沒有壞孩子,可是當他們進入成人的世界後,他們就失去了天性,再沒有天使的翅膀了。”

  在看影片《看上去很美》的時候,主人公方槍槍剛開始的時候是那麼的天真活潑,惹人喜愛。但是慢慢的,他變得調皮了。後來,他又變壞了,罵老師,打同學。而最後他傷心地離開了幼兒園。

  這是讓我很心痛的結局。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結局呢?是方槍槍他自己,很多人都會這麼說。但他還是個孩子,初萌世事的孩子。這麼重的責任他一個人來扛,未免太殘忍了吧?更何況,錯,並不完全在他。

  一開始方槍槍就受到了李老師的討厭,他沒有小紅花,他問了原因。第二天他努力了,可是還是沒有得到應得的小紅花,他又問了。可老師還是用各種理由來拒絕給他小紅花。他開始不懂了。不但這樣,老師還讓他上臺面對大家練習脫衣服。他沒有脫下來,可李老師不但沒有安慰或教他,還兇兇地說:“學會了才能下來,你就在上面折騰吧,沒人幫得了你。”這心眼兒也太狠了點吧。

  而因為人一出生就會察言觀色,再加上老師“淳淳善導”。沒有人願意和方槍槍玩。他們只會在老師批評方槍槍的時候嘲笑他。在這一環節中,方槍槍是孤獨的,被孤立的。即使他的周圍很熱鬧,即使他的周圍裡很多人,但沒有一個和他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一想到方槍槍每晚都會起床一個人到外面走(不知道是不是夢遊),我就忍不住在心裡流淚。而不知道多少個晚上夢到李老師是會吃人的妖怪。可想而知,他的內心裡承受多少恐懼。

  他變壞了,當唐老師叫他和同學道歉時,他罵了一句粗話,老師問他在哪學的。他說沒人教。唐老師便把他關到黑屋裡禁閉。槍槍進到黑屋後,便大喊,院長救命。可是院長才更殘忍,吩咐老師們教孩子孤立方槍槍。後來方槍槍出隊了,他想和小朋友們玩。可是沒有人理會他,所有人都沒有理他。他傷心的離開了幼兒園......

  而這一出電影中,只在最初時見過方槍槍的爸爸,他的其他親人從沒漏過臉(包括爸爸媽媽)。而在方槍槍的言語中可以瞭解到他是想父母的。但父母的工作似乎比他更重要。

  幼兒園本來就應該是幼兒的樂園,在那裡,孩子應該是快快樂樂地玩樂。不需要懂太多的成人規則。所以,幼師的責任重大呀。幼師應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一、關愛幼兒,尊重幼兒的人格並信任幼兒。做到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瞭解並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重視生活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幼兒各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點,教師應該理解並尊重他們。

  二、注重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想象力,發掘幼兒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護幼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

  三、把孩子多方面的直接經驗,探索交往等實踐作為最重要的學習方式,重視自身的日常態度言行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影響作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以形象直接為主,因此學習方式也要以探索實踐為主。

  四、有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言語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富有親和力。這點要以愛孩子為前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