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出川電視劇觀後感

壯士出川電視劇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壯士出川電視劇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壯士出川電視劇觀後感1

  每一年新年伊始各家衛視必然陷入一場無聲卻慘烈的“開年劇”收視之戰,而今年各大衛視開年劇之爭比之往年有過之無不及。縱觀當下熒屏,各種題材的電視劇宛如百花齊放各具風情。有歷史年代劇再掀獨有魅力,有古裝武俠劇再展江湖俠義之風,也有古裝喜劇歡樂一笑、都市情感劇引發思考。在如此眾多型別劇齊齊爭豔戰局中,“四川衛視”熱播的《壯士出川》讓人不得不高看一眼。不止是其取得不俗收視引人關注,更有令人刮目相看之處。

  為何說戰爭劇《壯士出川》會令人刮目相看?相對於很多開年大戲屢試不爽的大手筆大製作,超級大卡司明星演員,大打大鬧大炒新聞等等大陣仗相比。該劇一來沒有任何爆炒宣傳,也沒有超級大腕明星陣容,僅僅是以著名實力派演員林江國、吳其江、衣珊以及曲少石等演員陣容,再憑藉震撼的戰爭描寫和縝密的故事推進取勝。摒棄某些劇集繡花枕頭的包裝,更是對去年某些戰爭雷劇的一次徹底迎頭痛擊。所以該劇令人刮目相看,更是在收視率上贏得非常出色的成績。

  顯著成績背後必然是《壯士出川》擁有足夠的實力,如果細細對該劇進行分析品解會發現,它就像一顆花生一樣外表看起來並非是那麼完美漂亮,但是內裡卻是真材實料吃到嘴裡更是味道獨特極有營養。說實話作為國產劇型別中最被觀眾喜歡,投資方也非常熱衷也足夠有收視市場的題材型別,“抗日戰爭”主題的影視作品幾乎是熒屏的主打之一。那麼怎麼拍怎樣製作才能推陳出新讓觀眾一下子吸引並欲罷不能呢?《壯士出川》就來解讀,比如先來說該劇初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足夠的真實寫實平實!

  劇集一開場就是大鏡頭展現川軍對戰日軍的殘酷戰爭,修建戰壕防洞,川軍小米加步槍更有赤身紅纓大刀肉搏敵人的慘烈對戰。緊密的敵我開戰讓觀眾看得緊張連連屏息以待,日軍炮火連天的密集攻擊,川軍雖然有謝團長,連長“張抗”(林江國飾演)等指揮帶領奮戰但無奈敵眾我寡武器裝備懸殊最終犧牲慘重……當然戰爭如此慘烈異常,該劇在表現戰爭時也是極其寫實的。

壯士出川電視劇觀後感2

  四川衛視熱播的戰爭大戲《壯士出川》講述了川軍團在抗戰中的英勇事蹟,劇集從1937年淞滬會戰講起,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川軍團無數的英勇軍士為抗擊日本侵略者而戰死沙場。

  這是一段並不為人熟知的事蹟,在抗戰的大背景歷史中也往往會被忽視,《壯士出川》正是在重寫書寫這段英勇的歷史。劇集從元旦開始播出,收視率1。04%,市場份額2。81%,在同時間段的衛視中遙遙領先。

  從故事來看,《壯士出川》沒有選擇大而全,而是從川軍團的一個團的下屬連長張抗(林江國飾)的角度切入,是以小見大的模式,這樣就很容易將觀眾帶入故事中。透過張抗這個角色的人物命運,也折射了中國八年抗戰的艱難歲月,還有川軍團浴血奮戰的歷史事蹟。

  《壯士出川》在戰爭場面的展現上,首先就是要突出慘烈。劇集中時常可見到陣地戰、白刃戰、阻擊戰層出不窮,可以看出編導們在軍事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功,力求就是要展現於接近真實的戰場感。同時在服裝、道具、武打動作場面上也精益求精,這部劇的效果已經接近於耗資巨大的電影場面。國產電視劇近年來的`水準的提升,可見一斑。

  劇集中的戰爭場面隨著劇情發展不斷擴大,從第一集的頓悟寺阻擊戰,發展到後來的藤縣保衛,及至後面的臺兒莊戰役、老河口保衛戰等等,《壯士出川》展現了抗戰中大大小小34場戰役,堪稱一部抗戰濃縮歷史。主人公張抗也在不停的戰鬥中成長,從最初的莽撞學生連長,到後來成為一名英勇善戰的軍官,張抗幾乎是用血和淚積累下戰鬥經驗成長值。

  同時,編導並沒有弱化日軍的角色,劇集中的橋本、藤田等日軍高階軍官的形象在劇中也很有特點。至少,在這部劇集中,日軍的實力很強大,所以川軍團以及中國軍人才會作戰如此艱苦,劇集中也展現出當時軍隊的落後裝備,川軍團甚至連手榴彈都是土法制作的,彈片的殺傷力並不高。也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川軍團和日軍打了一場又一場殊死戰役。

  精緻的道具以及宏大的戰爭場面,都讓《壯士出川》成為一部精良的國產戰爭電視劇,這部劇集給觀眾展示了川軍團在歷史上書寫的一頁,也同時讓觀眾瞭解到抗日戰爭的艱難、痛苦、與偉大。

壯士出川電視劇觀後感3

  除了劇情故事大處寫實小處真實的呈現之外,該劇在人物方面的刻畫也是極其飽滿鮮活的。先來說“張抗”,這位川軍中喜歡抽支菸的一等一的勇士純爺們,內心和軀體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剛烈和果敢。他可以奮戰在前線可以孤身一人擊落敵人的偵查熱氣球,也可以在幾次三番的炮火中活下來並孤身作戰連殺數個日鬼子。並且在“頓悟寺”一站後加入122師並領團,一步步的靠自己的勇敢和殺敵信仰,堅定的走自己的抗日之路。這個人物並非是高大全,而是有自己的情感,親情,友情和同鄉的責任,甚至在作戰中會有指揮失誤,個性好戰且固執,是一個平凡的抗日的爺們。

  當然該劇對“張抗”的設定在人物不斷的經歷中賦予更多的意義,在一次次的殺敵作戰中,讓“張抗”開始點點滴滴的完成心理成長。比如“小雪村”一戰後他和“楊彪”(吳其江飾演)的一番推心置腹,終於開始意識到自己有勇氣但總是缺少一點思考和理智的缺點。並在一次次的襲擊突圍中開始改變策略,不戀戰有計劃部署。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作為粗糙的川軍,卻有著極高極開闊思想。特別是對於八路軍抗日這點上,他並不排斥牴觸八路軍,而是認為只要是殺滅日本鬼子,保家衛國的就是對的。

  而他的這種思想對於劇情其他的人物也是影響很大,最直接的就是“葛薇”,作為國軍任務處少校的她,在戰爭的殘酷現實中和一次次與“張抗”的接觸中,儘管作為軍人必須遵守聽命與上級的安排指示,但她也在漸漸的明白八路軍對於抗日的意義,這對於一位國軍高官來說雖然是糾結痛苦卻也是思想的一種覺悟。此外“楊彪”的設定也是極有意義的,作為有關係的官員他沒有選擇安逸而是走上前線並且用自己專業博學的戰爭知識理念一直領導軍隊作戰。另外小人物如“楊德貴”在戰爭中的思想心智的成熟成長,“吳天祿”的蛻變成熟,“夏之悅”的思想覺悟等等。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該劇在整體大環境中的描寫都是飽滿的,鮮活的,生動自然的。

壯士出川電視劇觀後感4

  看完《壯士出川》,體會到劇中角色們那一股勢不可擋的正義和豪情,可我卻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千言萬語,思緒萬千。提不起筆,怕分量輕;寫不成句,怕句意淺。但我還是寫下了這篇文章,沒有詳盡的分析,沒有多餘的劇透,只為抒一分觀感。事實上,我覺得描述他們的每個字都有千斤重。

  日寇鐵蹄踏我中華大地,中華兒女拿起武器保家衛國。他們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俠骨柔腸,鐵漢柔情,無不為之心動向往!

  為了民族大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面對鐵蹄和刀槍,他們毫不言懼。與日寇戰鬥直到一兵一卒。勇者無懼,抑或無欲則剛!

  我必須表達一下我的情感!就在此刻,我激動的內心充滿著無數的感恩:

  首先,我深深的感謝您們!感謝我的前輩們在國難當頭之時,沒有貪生怕死。正是您們英勇殺敵的壯烈,才保住了我們華夏的大好河山。讓我們的往後的世世代代能夠繁衍,連綿不絕。

  其次,我深深的崇敬您們!您們的氣概,豪氣沖天。我該拿什麼來表達我對您們的崇拜?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為像您們一樣有情有義,義薄雲天的人。前輩們,You are my idols and you are my heroes! (您們是我的偶像,是我的英雄)。我會成為像您們一樣的人,熱淚化成赤心,熱血灑向國旗,熱情擁滿世間。

  最近我在看哲學,恍惚中卻體味了生生死死迴圈的一種含義,我不能確定是正確的,但卻深刻而又悲壯:您無法確定,現在的生活是活在夢中還是活在現實中,或許在另一個世界裡,那裡您們家人們正期待您的甦醒,而您卻不能甦醒,因為您此時在這個世界生活著。其實死並不是死,而是去往了另一個世界。我也理解了什麼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前輩們,我們會秉承著您們的精神,仰望著這萬里長空,感嘆一下世間美好的同時發出一聲"我們正青春,我們有能量,我們有作為"的豪情壯志,願您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中華大地,因您們而風光無限好;華夏子孫,因您們而驕傲自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