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戰爭,擁護和平作文

反對戰爭,擁護和平作文

  人們是需要和平的,人民希望這個世界永遠也沒有槍聲、炮聲、爆炸聲。小編收集了反對戰爭,擁護和平,歡迎閱讀。
 

  第一篇:反對戰爭,擁護和平

  大家都知道,戰爭是可怕的,又是可恨的。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段至今都使國人忘不掉的歷史,那就是長達八年之九的抗日戰爭。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在南京大屠殺中,日本侵略軍共屠殺中國人三十萬之多,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數字啊!相當於非洲地區的一個小國的總人數。

  時隔數十年,雖然現在的中國處於和平狀態,但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仍瀰漫著戰爭的硝煙。二零零八年,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參賽隊伍中,伊拉克只來了一名運動員,還有的國家,連一名運動員都沒有來到中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許多運動員的國家都還處於戰爭之中,有的是在衝出敵人的封鎖線,趕來中國參加奧運會時不幸遇難了;還有的是受到了國家的限制,不能來的中國參賽。這就是戰爭的可恨之處。戰爭使人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戰爭使人們更加貧窮,疾病頻發;戰爭使學生們不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好好學習,不能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時光。

  雖然我們制止不了戰爭,但我們可以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長大成為一名勇敢而又堅強的維和隊員,去世界各地扞衛和平,讓世界所有的國家都不會再有戰爭;讓世界各國都團結友愛,共同生活在地球這個美好家園之中。(元旦見聞)

  所以,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第二篇:反對戰爭,擁護和平

  我們熱愛和平,我們不喜歡戰爭,但在這個世界上,槍聲、炮聲、爆炸聲,遠遠多於鞭炮聲和禮炮聲。

  戰爭,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領土,殺害我國同胞,這是非真義的戰爭;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消滅敵人,是民族自衛,這是正義的戰爭。

  人們是需要和平的,人民希望這個世界永遠也沒有槍聲、炮聲、爆炸聲。有了戰爭,就意味著這個世界要死很多人。有很多戰爭是喪盡天良,喪盡人性的罪惡。正如郭沫若所說的那樣:“黃鐘之於瓦釜,就是善與惡,是與非,美與醜,正與邪,真理與危辨,永遠是對立一時而前者總是獲得決定的勝利。在人們的眼睛裡也許有時能找到天堂。也就是說,誰都希望能過上和平、安寧生活。生命的消逝,是無法彌補的。人的生命權是至高無上的,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去歧視別人的財富,和去殘害別人的生命。在戰爭中死亡的數字每天都在增加,別人根本無法統計其中究竟有多少人。好比蓓蕾辦新鮮的生命還沒有閱歷過人生的四季,就在這個戰火紛飛的春天過早地凋零。

  如果世界有了和平,就能給全世界帶來的是一個沒有戰爭,沒有屠殺的和平、安定的家園。雷鋒曾經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那這就是團結。

  我們反對戰爭,但我們卻不怕戰爭。它的含義是:我們不要戰爭,只要和平,如果真的要打仗,那我們決不會害怕犧牲,我們會努力的去反抗那些襲擊我們國家的敵人,我們永遠也不會向那些敵人投降低頭的,決不與他們“合作”。

  第三篇:反對戰爭,擁護和平

  二戰時期,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帶領下,團結一致,浴血奮戰,在付出巨大的代價之後,終於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戰爭勝利的當天,上萬名疲憊不堪,無精打采的德國戰俘排成長長的縱隊,在荷槍實彈,威風凜凜的蘇聯士兵的押解下走進莫斯科城。

  得知法西斯戰俘進城的訊息後,人們幾乎傾城而出,紛紛湧上街頭。在寬闊的莫斯科大街兩旁,圍觀群眾人山人海,擠的風雨不透。在圍觀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

  蘇軍在戰勝入侵的德國法西斯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這些老人,婦女和兒童就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們當中許多人的親人,在這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中被入侵的德國法西斯殺害了。

  失去親人的痛苦把原本溫和,善良的人們激怒了,他們懷著滿腔的仇恨將牙齒咬得咯咯響,一雙雙充滿血絲與復仇火焰的眼睛齊刷刷的向俘虜走來的方向注視著。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大批的軍隊和警察出動組成一堵牆,排在憤怒的人群前面。

  戰俘出現了,近了,更近了。圍觀的人群開始騷動,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號,有人叫罵著讓殺人的兇手償命,接著人群潮水般地向前湧。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企圖阻止,馬上被洶湧人潮衝得七零八落,最後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組成人牆,好不容易才將人潮擋住。

  此時,戰俘已經來到人群前面,他們個個衣衫襤褸,步伐蹣跚,每向前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他們有的頭上裹著繃帶,有的身帶重傷,有的失去手腳躺在擔架上不斷髮出痛苦的呻吟。

  面對激怒的人群,德國戰俘呆滯,木訥的目光中充滿了恐懼與驚慌。出於求生的本能,他們不住的後退。許多戰俘本來就身負重傷,疲憊不堪,在遭到如此驚嚇後癱軟在地。擔架上的重傷號被扔在地上,無力逃脫,拼命的哭號呼救。

  這時,一位中年婦女在混亂中拼命擠過人牆,衝到一個受傷的戰俘跟前舉拳要打。

  這是一個失去雙腿的重傷號,他頭上打著繃帶,破爛的軍裝上沾滿了血跡,臉上的稚氣表明他絕不會超過20歲。面對撲面打來的拳頭,他無力躲閃,瞪著驚恐的眼睛,發出絕望的哭泣。

  驀地,中年婦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裡。她怔怔的看著年輕的戰俘,心頭一陣劇烈的刺痛,在這個年輕傷號稚氣的臉上,她分明看到了自己剛剛戰死的兒子的影子!

  婦女猶豫了一下,嘆了口氣,那隻高舉的拳頭無力的垂了下來,婦女從懷裡掏出一塊用紙包著的麵包,輕輕的遞到傷號的面前。年輕的傷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驚恐的,帶著淚光的眼睛盯著麵包,不敢去接。直到婦女硬把麵包塞在他手中,他才如夢方醒,抓起麵包連裹在外面的紙都顧不上撕,就狼吞虎嚥大吃起來,看得出他一定幾天沒吃飯了,餓壞了。

  看到傷號餓成這個樣子,婦女緩緩蹲下身子,用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傷號頭上的彈傷,失聲痛哭起來!

  悲愴的哭聲撕心裂肺,騷動的人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人們驚呆了,一個個用驚異的目光注視著眼前的一切。空氣彷彿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條大街一片死寂。

  良久,人們才醒悟過來。這時,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現了:那些老人,婦女,孩子,紛紛拿出麵包,火腿,香腸等各種食品,一起向受傷的戰俘擁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