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故事《我的法蘭西歲月》觀後感

成長故事《我的法蘭西歲月》觀後感

  徐悲鴻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人要有骨氣,不趨炎附勢,不要因為一些蠅頭小利的誘惑而迷失了自己最初的方向。下面是《我的法蘭西歲月》,快來圍觀吧。

  “你不願我步他們的後塵,你想看我能超越他們。”16歲的鄧希賢帶著青年人的滿腔熱血以及父親的期望不遠萬里赴法蘭西勤工儉學,難忘的是離別時父母親頻頻回頭的景象,這部電影以更加樸實簡單的視角來平視一個16歲的少年如何實現從蹣跚踉蹌向堅定沉穩的過渡,在鄧希賢的身上我看到的是無數革命前輩們鑄就堅強意志的縮影,從小歷經磨難,道路幾經坎坷,終於找到了靈魂的歸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人要有骨氣

  何為骨氣?紀德銘的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餓肚皮就能長中國人的臉嗎?骨氣能值幾個錢?在這部電影中鄧希賢與紀德銘一直形成鮮明的對比,熟話說的好,窮困潦倒的時候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古人有不為五斗米折腰,中國人最講骨氣,餓肚皮雖然不能長中國人的臉面,但是為尊嚴而餓肚皮能體現中國人的骨氣,恰恰相反的是,骨氣是無價的,是任何金錢都買不來的。

  但是紀德銘卻也不是一個完全沒有尊嚴的人,他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要受得了胯下之辱。也許很多人會認為一味地要骨氣卻丟了飯碗的人是死腦筋,不懂得轉彎,古代不也有韓信受了胯下之辱後還能為劉邦的一統做出非凡的貢獻嗎?的確,這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點是更多的人折腰受到了利益後就不願再站起來了,更多的人沉浸於接受別人給予的施捨而失去了那顆追求高尚的.心,即使他們曾經擁有過,韓信這樣的人是鮮有的,這也是為何從古到今,能人將士們更願意去推崇錚錚鐵骨的緣故。

  骨氣,是硬朗之氣,是剛強不屈的操守。徐悲鴻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人要有骨氣,不趨炎附勢,不要因為一些蠅頭小利的誘惑而迷失了自己最初的方向。

  我會長大的

  電影中不斷重複出現這句話,一次是在鄧希賢與米歇爾第一次見面時扳手腕輸了的時候向米歇爾說的,當人高馬大的米歇爾向鄧希賢發起扳手腕的挑戰的時候,鄧希賢毫不猶豫地接受挑戰,雖然最後還是由於力氣不足而輸了,但他的臉上有著的是不折不饒、敢拼敢闖的中國青年氣概。

  我會長大的,一字一句都包含著對不公社會的斥責,與跌宕起伏命運的抗爭。也是這樣的一句話不斷地激勵著鄧希賢在艱苦的歲月裡獲得成長,獲得走向偉大的動力。當籌劃在《赤光》上發表反帝國主義宣言的時候,面對鄧希賢事先已經寫好的宣言,他的兩位同志感慨道賢娃子長大了,他卻說,這都是逼出來的。人總要經歷些東西才能真正的成長,改變先輩們的正是生活的艱辛、困窘。當時帝國主義、北洋政府不斷地壓榨人民,民不聊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就是被逼出來的,也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就如同鄧希賢一樣,中國共產黨逐漸地長大。

  我會長大的,在過去,前輩們不惜用生命來換取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的年紀與那時的鄧希賢旗鼓相當,在珍惜前輩們的成果的同時,我們能否為國家,為民族做出我們的貢獻呢?我想這是我們當今青年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為求火種天涯行

  這只是電影插曲中的一句歌詞,卻十分的真切。有一大批有志青年為了實現工業救國而奔赴法蘭西學習,在當時的情況下,留洋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的,這些青年們很大一部分都是家裡變賣家產才得以出國的,他們都擔負著長輩的期望,盼望著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然而,弱國無外交,這些青年們在法蘭西遇到了種種困難,甚至有人因此而自殺。

  “哪個家庭沒有父母,哪個家庭不舉債供養,未成身先去,悲哉,悲哉!他以死喚醒還做以工業救國夢的人,是誰造成我們今天的慘狀,是誰逼死了這樣的有志青年,辛苦勞作何時了,各位的報負何時圓,我們不能逆來順受,只有抗爭,抗爭啊!”電影的言辭慷慨激昂,振奮人心。此時的鄧希賢也開始思考自己來到法蘭西求學的意義,幸運的是,他在這時候遇到了趙世炎。

  盜火者,就是要把革命真理之火拿到手,傳到中國去,為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去奮鬥。無產階級在這場鬥爭中失去的只是脖子上的鎖鏈,而他們所能獲得的卻是整個世界。西方留學,學的就是這個辦法,學的就是讓中國崛起的辦法。

  毛主席說過:“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回看這部電影,激起了我內心的滿腔熱血,幸運的是,我們並不處在動盪的年代,今天的中國逐漸地崛起,讓全世界的人拭目以待,在未來,中國將扮演更多的角色,我們不僅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更應當為國家的昌盛做出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