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的讀後感

名著的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影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1] 啟示寫成的文章。名著的讀後感應該怎麼寫?

  篇一:名著的讀後感

  在國慶裡,我讀完了著名的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慘世界》,書中描繪了一個個飽受著他人的歧視和冷傲,漸漸失去了自身的信心與活下去的希望。小說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冉阿讓這個人物,小說講述了他悲慘的一生,其中,我仍然記憶猶新的是:善良的主教收留了冉阿讓,並一再教導他做人的道理,幫助他重新撿回希望。

  “您來得正好!我真高興再看見您。您為什麼沒有把我送給您的那對燭臺和餐具一起帶走呢?冉阿讓睜圓了眼睛,瞧著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冉阿讓的表情絕非任何語言可以形容。”

  這一段,我看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他懂得冉阿讓的心情,同時,我也看出了貧窮可憐的冉阿讓是多麼的悲慘,反映了當時冉阿讓的灰色的心理。而後來,冉阿讓在主教的薰陶下,變得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善良,越來越誠實,越來越和藹可親······從此,他的身影在法國革命戰場上、教堂裡······處處可見,他用他弱小的肩膀、粗糙的雙手,撫摸街邊受傷的小馬、解救嗷嗷待哺的孩子珂賽特,他漸漸懂得了許多美好的品質。

  我沉默了,我很氣憤、也很傷心,氣憤當時的人們,當時的環境那麼的不公平,人們那麼的勢利,傷心那麼多可憐的人們是多麼悲慘,他們絲毫不懂得愛心、善良的意思,命運的不一樣使他們活得cheap,氣憤當時世界的不公。比如:芳汀、冉阿讓、珂賽特······同時我也體會了人心毒惡,比如:德納第夫婦等,在他們的外表下,藏著毒惡的心,傷心當時的世界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得貧窮的人一直活在世界的最底層。我也更加深深體會了什麼是“悲慘的世界”。

  如果我們人人都懷有一顆善良、充滿愛的心,去關心身邊的每個人,不管是誰,他們都是人,沒有貴賤之分,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只是物質上的不同使他們在人們眼裡有了不一樣的地方,但我們始終要明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比有錢、有權利更重要。

  篇二:名著的讀後感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的著名作家,因為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小說、喜劇,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前幾天,我就閱讀了他的著名小說《悲慘世界》。

  小說的主人公冉·阿讓是個失業工人,在由於盜竊罪處以5年徒刑後,又因屢次越獄,徒刑被加至19年。出獄後,在偶然認識的教主的善良感召下,棄惡從善,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百萬富翁,還被選舉為市長。儘管如此,苦役犯的身份依然沒有真正被社會接受,他因為救助了無辜的流浪漢再次受得了警察的追捕和人們的冷落,又一次了貧困孤苦,不得不帶著小柯賽特逃走,直至臨終前才被親友理解。

  冉·阿讓棄惡從善、知錯就改的品質,使他的人生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也打動了我,這樣的高尚品質也是每個人都一個具備的重要素養。在黨的歷史上,毛主席以“有錯必糾”、知錯就改“而聞名。在1942年,陝甘寧邊區的老百姓中有人說中央領導同志的壞話,保衛部門要追究講壞話的人。可毛澤東同志沒有讓追查,而是說:”想想我們做了什麼錯事,引起反感。“後來檢查發現,陝北這個地方不過一百三四十萬人口,一年就徵收了十九萬大擔公糧,人民負擔太重,他們不滿。於是,毛澤東提出不能再這樣辦了,決定把公糧減為十六萬大擔,同時開展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減輕了群眾的負擔,受到群眾的擁護。

  在華盛頓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給了他一把小斧子,他想試一試,就用它砍倒了父親果園的一顆小櫻桃樹,那是一顆名貴的樹,也是父親十分疼愛的小樹。在父親大怒的時候,他還是勇敢地向父親承認了錯誤。最終就憑藉著他這樣知錯就改的精神,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總統。

  是啊,知錯就改的品質是多麼重要,這不僅屬於冉·阿讓,更是我們每個人的應該有的品質。

  篇三:名著的讀後感

  我在國慶節假期看了一本由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他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看了他寫的書,確實發現他的文章寫的生動有趣。

  文學的意象。黑夜裡的燈光,這是多麼有意境文采的名字!這當然不僅僅是一個小節名字,這象徵著黑暗社會中,努力尋找這那一點光明和希望。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詩表達的效果或許不同,但是,這是多麼美的文筆啊!

  第二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讀後的感想。這部長篇小說,反映出了當時資本主義黑暗的社會背景以及人民身處的水深火熱之中。雨果用他深刻的思想,老練的文筆,組成了一部有著連貫性思想的小說,一部真正的鉅作。他筆下的每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活,都是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人,有優點有缺點,彷彿就在我們身邊。雨果,要透過對當時的‘悲慘世界’之描寫,來抒發自己對美好、和平、自由生活的嚮往,對人與人之間友善相處團結友愛的嚮往。也許,這也是他要告訴我們的吧。

  但是,我們更要學到的是一種主人公的精神,或許你說,冉阿讓是個小偷,是個犯人,更是個凡人,但正是平凡的他,卻依然有他的閃光點,善良大度。他自從出獄,受到主教不求回報的震撼便一心向善,救出了許多曾經和他那樣痛苦而苦難的芳汀女兒珂賽特等等人,立志做一個好人,為別人服務,為社會做貢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人不是聖賢,怎麼會沒有過錯?只要我們知道自己的錯誤,端正態度誠心改正,這就是善的開始。冉阿讓很好地為我們解釋了這個道理。有著歷史汙點和不光彩過去的他,還不是一樣成為了一個好人麼?相反,如果不改正,那麼他只好在晚年的時候,孤獨地懺悔自己的罪過了。

  悲慘世界,是讓我們走出黑暗,尋找光明,尋找出路。這,就是《悲慘世界》作者雨果要放聲吶喊的,和平,自由,民主,平等,友善,團結,寬容,向善,與永不泯滅的希望!


最近訪問